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中国新能源智能汽车创新企业榜单出炉

hl5C_deeptechch 来源:CB Insights 作者:CB Insights 2021-06-08 16:53 次阅读

6 月 5 日,新能源智能汽车创新峰会在湖州长兴召开。会上对外发布了中国新能源智能汽车创新企业榜单,遴选出了 48 家在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链中具有代表性和创新力的企业。

当前,“低碳”概念正在全球掀起一场清洁能源潮流。

汽车成为率先响应号召的领域。新能源汽车凭借能源利用效率更高、电气化程度更高的特点,在替代燃油车和减少碳排放上先行向“碳中和”、“碳达峰”目标迈进。

以新能源为驱动力的产业革命,正在不断提供行业新动能,新能源汽车成为落地转型的主力场景之一。国家也在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方面的发展。近年来,中国出台了全方位的激励政策,如降低车企准入门槛、延长补贴政策期限、加快充 / 换电站建设等,基本覆盖了新能源汽车整个产业链条。

新能源汽车发展,也是各地十四五规划、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重点内容。上海在“十四五规划”中明确“到 2025 年本地新能源汽车产值占汽车行业比重达到 35% 以上”;北京“十四五规划”中制定目标为“推动存量燃油汽车更新为新能源汽车,到 2025 年,全市新能源汽车累计保有量力争达到 200 万辆”等。

除了电动化,智能化也是汽车下一步发展的重要趋势。

新能源与智能的结合,碰撞出新的火花。新能源汽车为智能化能力提供了良好的硬件载体,从激光雷达等传感元件、控制芯片等决策单元、智能座舱、车联网到操作系统、智能化解决方案的全方位智能化,为新能源汽车用户打造更优质的出行空间。下一个十年,新能源汽车不再是单一的出行工具,而是一个更便捷、更人性化、集诸多智能功能于一体的出行空间。

新能源汽车与智能化的结合,正在催生“新能源智能汽车”这一复合体的发展。一手抓节能减排新动力来源,一手助推智能化及产业链重构,新能源智能汽车正从这两条主线推动新能源产业及智能化浪潮的深入落地。

因此,CB Insights 中国特别关注这一主题,为摸清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脉络,发布“中国新能源智能汽车创新企业榜单”。本次榜单中遴选了 48 家在新能源智能汽车领域具有代表意义 / 创新力的企业,他们共同塑造了中国新能源智能汽车的现在与未来。

在本次研究中,我们关注在中国有运营的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链上下游企业。

在汽车的电动化上,涉及整车、动力电池 / 电机 / 电控“三电”系统、充电桩等企业。其中整车既包括乘用车,又涵盖在商用领域实现落地的商用车。电池领域则囊括了锂电池、氢燃料电池、固态电池三大技术路线代表 / 创新企业,以及他们的上游电池材料企业、下游的回收企业也在关注之列。

电机电控领域除关注传统代表性企业,我们也关注在细分领域(如在关键的转向刹车领域)能提供更好控制的企业。此外,为解决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问题,依靠充电以及换电两种模式脱颖而出的创新企业也是榜单关注的类型。

在汽车的智能化上,提供感知层技术、决策层技术、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以及智能座舱与车联网的企业,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感知类涉及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等,芯片类包含计算芯片、IGBT 功率器件等。感知器件中包含的 CMOS 传感芯片等,也列入感知类别中。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则,包括部署于码头、矿区以及园区等场景的自动驾驶方案提供商,而自动驾驶平台凭借提供汽车所需的智能化模块能力、以及部分硬件能力,成为“软件定义”不可或缺的角色。

智能座舱及车联网则代表了智能汽车发展的另一极,智能座舱打造整体的汽车空间服务,车联网则将人 - 车 - 路 - 云四者联合在一起,形成网联,这其中也有已实现上车测试的企业出现。

本次评选当中,CB Insights 中国依据 DPTC(Depth、Popularity、Tendency、Collaboration)体系,从技术前沿度、团队背景、市场份额、融资金额、以及创新能力等多维度评价企业实力。

*以下排名不分先后

比亚迪关键词:中国新能源汽车领域排头兵,全产业链深度布局上榜理由: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全能选手。在汽车的布局上,比亚迪拥有“王朝”和“e 网”两大系列车型,2020 年新推出搭载刀片电池的比亚迪“汉”更是表现强劲,成功让比亚迪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更进一层。此外,比亚迪不仅深耕于新能源整车市场,更是在电机、电控、电池等核心零部件技术进行纵深布局,成功搭筑企业护城河,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稳居行业龙头。

上汽集团关键词:品牌多样化,多元布局新能源智能汽车行业上榜理由:上汽旗下品牌众多,布局与战略打法各有不同,但值得一提的是上汽通用五菱旗下宏光 MINI EV 因其价格亲民、颜值高等优势在行业内成功出圈,单月销量多次雄踞榜首。此外,其在产业链的布局也十分全面,在电池、电驱、电控的“三电”领域具备完整知识产权。未来上汽集团将进一步完善覆盖整车、关键零部件以及其他服务领域,形成高效聚集一体化的新能源产业布局。

广汽埃安关键词:独立品牌构建新能源智能出行新业态上榜理由:脱胎于广汽集团,但在发展模式上又异于传统车企的打法。如在研发上始终坚持“自主 + 创新”,已掌握了两挡双电机“四合一”集成电驱、弹匣电池系统安全技术、海绵硅负极片电池技术等“三电”核心科技;在自动驾驶和智能网联方面,推出 ADiGO4.0 智驾互联生态系统,同时牵手华为、科大讯飞等全球领先资源布局汽车智能化路线。广汽埃安正加速创新变革,持续构建未来新能源智能出行生态体系。

长城汽车关键词:“深度自研 + 孵化投资”,两条路线深度布局电动化与智能化上榜理由:长城汽车早在 2009 年就向新能源智能领域发起冲击,2020 年更是进行全面改革,发布全新动力总成与多个技术亮点。目前在电动化上,长城已建成电芯、机理分析、PACK 等全产业链规划,同时搭建氢能技术中心。在智能化上,在保证自研创新的同时投资地平线、孵化毫末智行等优质企业。在销量表现上,“欧拉”品牌展现惊人的爆发力,2021 年一季度销量同比上涨一倍之多,已然成为新能源汽车市场一支重要的力量。

ARCFOX 极狐汽车关键词:背靠北汽集团,打造高端智能电动汽车品牌上榜理由:背靠北汽集团 60 余年的造车实力,ARCFOX 极狐拥有充分的造车经验,其近期推出的 ARCFOX 极狐阿尔法 S 华为 HI 版是目前全球首款搭载 3 个激光雷达、400tops 算力的高阶自动驾驶量产车,在设计、智能、电动等诸多方面创新领先。极狐汽车左手联合麦格纳打造世界级高端智造工厂,右手联合华为开发面向下一代的智能网联电动汽车技术,正在以开放共享的 “朋友圈” 构建企业新的竞争力。

吉利汽车关键词:高端新能源智能车领域的“后来居上”上榜理由:早在 2015 年,吉利汽车便提出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蓝色吉利行动”,同时加速在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产业链布局。目前已在飞行汽车、车联网、锂电池利用、充电基础设施等前沿技术方面有所布局,还在全力推进纯电动平台架构的技术创新与产品开发。近日,吉利旗下首款纯电动车极氪 001 正式发布,在动力、续航、配置、价格方面都具有优势,相信未来在中国高端主流电动车市场中,又将多出一位极具竞争力的“选手”。

蔚来汽车关键词:中国造车新势力领军企业上榜理由:蔚来是一家全球化的智能电动汽车公司,2018 年 6 月首次交付 ES8,并于同年 9 月赴美上市,当前市值已经位居全球前列。近年来,蔚来不断扩大地域覆盖,充分发挥线上线下直销体系优势,提升销售全过程的体验与效率。因此 2020 年蔚来汽车销量上爆发式增长,全年交付 43728 辆,是“新势力”汽车销量排头兵。此外,蔚来在“车电分离”模式以及充换电网络的布局方面具备前瞻性,一方面保证了自身竞争优势,同时也保障了用户的用车体验。

小鹏汽车关键词:生产研发自主全链条完整 上榜理由:小鹏汽车是中国第一家自主研发出可用于商业化的自动驾驶软件系统,并实现量产的整车企业。2020 年 8 月,此时成立不到 6 年的小鹏汽车在美国成功上市,与蔚来、理想成功会师。其新能源车型包括小鹏 P7、小鹏 G3 等,2020 年总交付量达 27041 台,并持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此外,小鹏汽车还拥有独立的生产体系与品质保障体系,是造车新势力中为数不多的拥有生产资质、自建工厂制造生产的企业。

理想汽车关键词:单车“理想 ONE”打造爆款上榜理由:理想汽车专注单一车型理想 ONE ,虽然产品力上略显不足,但从销量来看,理想 ONE 始终稳居中国新能源中大型 SUV 前列。在技术上,其主打的差异化是增程式解决方案,首款产品理想 ONE 可实现 800 公里的 NEDC 续航里程。除此之外,理想在成本上的控制上也具有优势,这也是三家造车新势力中最早实现营业利润转正的关键之处。

哪吒汽车关键词:清华系 + 奇瑞系背景上榜理由:创始人是深耕行业 18 年的老兵,具备清华和奇瑞双背景,具备丰富的造车经验。哪吒汽车也是业内较早拿到双资质的企业,在造车新势力 “风头” 正盛时,哪吒始终保持低调姿态,深耕技术与产品。2020 年哪吒汽车迎来产品爆发期,先后上市三款新车,2021 年伊始更与互联网巨头开启全面合作 “为人民造车”。从现阶段战略布局与营销模式等角度分析,哪吒汽车已蓄势待发,其 2021 年的表现值得期待。

零跑汽车关键词:生产、研发保持企业自身节奏,一路稳中求进上榜理由:2020 年零跑汽车获得了一定成绩,并保持自己的节奏,其新车型 T03 上市大半年的销量取得优异成绩。在 2021 年开年更是拿到 43 亿元的 B 轮融资,持续布局并在三电系统、智能驾驶和智能网联等核心技术领域自研自造。在众多其他玩家纷纷涌入市场的情况下,零跑汽车正按照自己的加速度在行业中占得一席之地。

杉杉股份关键词:锂电池领域集大成者上榜理由:杉杉股份可谓是锂电池领域的集大成者,在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等领域全面布局且均名列前茅。杉杉股份以规模、产品与成本控制为主要支点,一方面通过产能释放扩大生产规模,另一方面依靠产品技术迭代牢牢把握核心客户,同时通过布局上游企业整合资源有效控制成本。目前主要客户包括宁德时代、三星、比亚迪等,未来杉杉股份还将结合自身上市平台优势,在保障业务盈利能力的基础上持续扩张产能以提升规模优势。

华友钴业关键词:一体化锂电材料强者上榜理由:华友钴业拥有动力电池所需的钴、镍资源,是动力电池上游材料重要供应商。近年来已将战略重心由钴新材料产业转向新能源锂电材料产业,并积极拓展布局三元前驱体和正极业务。目前华友钴业已拥有成熟的三元前驱体技术研发体系,产品覆盖 NCM5 系、6 系、8 系以及 NCMA 低钴高镍四元体系。此外,华友钴业拥有强大的资源优势,与 LGC、POSCO 等巨头成立了合资公司,且多个项目正稳步推进,预计后续产能将持续释放,表现值得期待。

宁德时代关键词:强者恒强的市场引领者上榜理由:成立于 2011 年,经过近十年的成长,宁德时代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锂离子电池研发制造公司,也是创业板首家破万亿市值的中国科技企业。以创新作为核心竞争力,宁德时代在替代固定化石能源和移动化石能源替代以及电动化 + 智能化三大市场持续拓展,建立了以材料体系、系统结构、极限制造以及商业模式为核心的四大创新体系。2020 年,宁德时代动力电池使用量连续四年排名全球第一(SNE 数据),在世界范围内拥有广泛的合作伙伴,包括宝马、奔驰、奥迪、大众、特斯拉等。

亿纬锂能关键词:磷酸铁锂业务亮眼,多路线并进上榜理由:亿纬锂能成立于 2000 年,2009 年登陆创业板,市值超过 1700 亿元。上市以来,其业绩表现出强劲增长势头,锂原电池中国市场处于龙头位置,锂亚电池居世界前列。目前亿纬锂能已进入德国、韩国等国际知名车企供应链,还计划每年投入约 10 亿元进行研发。亿纬锂能布局多电池路线,同时在稳步有增的磷酸铁锂电池领域成绩亮眼,磷酸铁锂也成为 2020 年装机量增速最快的电池,并预计铁锂的份额还将进一步上涨。

蜂巢能源关键词:动力电池领域内的黑马企业上榜理由:蜂巢能源 2018 年正式从长城汽车完全剥离独立面向全行业发展,但其早在 2012 年就已开展动力电池的预研,且长期进行技术投入。近年来已推出高速叠片工艺、无钴正极材料、果冻电池等一系列技术创新成果。蜂巢在强化自身实力的同时也加速产能布局,目前正在四川遂宁、浙江湖州等地区建设智能化工厂,并拓展到欧洲等范围。蜂巢能源预计 2025 年总产能可达 200 GWh,正势不可挡的成为锂电行业“新生力量”。

天能集团关键词:“一核多点” 布局电池新领域上榜理由:天能集团成立 35 年,是中国新能源动力电池行业首家拥有 A、H 双上市公司。天能将技术研发作为生命线,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已与 6 名院士建立合作。天能以 “一核多点” 为模式布局,涉及新能源电池、新能源材料、智能制造等多个领域。动力电池上,动力型磷酸铁锂锂离子电池及关键材料、高比能量三元锂离子电池等技术领衔;绿色循环领域,研发的锂电池清洁回收绿色循环工艺,在解决电池回收问题上卓有成效。

超威集团关键词:“高安全特性” 的锂电池上榜理由:超威集团成立于 1998 年,是电池行业巨头。超威集团 2007 年开始涉足锂离子动力电池产业,经过多年的持续研发和改进,新研发并已投放市场的锰酸锂和磷酸铁锂锂离子动力电池,具备 “过充不发热、穿刺不燃烧、冲击不爆炸” 等高安全特性。并且,超威新推出的电动自行车二个材料体系的锂离子电池,已广泛用于电动二轮车、三轮车场景和新能源车租赁市场,满足了不断上涨的 “最后一公里配送” 与租赁市场需求。

重塑科技关键词:从集成到一体化服务上榜理由:氢燃料电池等新型技术路线的推广进程也在逐渐加快,成为传统锂离子电池的挑战者。燃料电池通过将氢和氧转换成水,无需燃烧,更为环保。重塑科技在燃料电池系统装机量上连续多年位居中国第一,还引入了中石化集团为其股东。近几年,重塑自主参与投资、孵化了诸如骥翀氢能这样的核心零部件开发商。在业务上,与中石化共同搭建氢燃料一体化服务,极大拓展了边界和可能性。

锋源氢能关键词:氢燃料电池已上车使用上榜理由:氢燃料电池领域也不乏新兴的创新者。北京的锋源氢能不断对氢燃料领域深入研究,在燃料电池以及核心部件等领域具备了“全自主知识产权”和“全面成本可控”。目前,锋源石墨双极板氢燃料电堆已经量产,“体积功率密度”达到 3.2 kW/L,金属双极板电堆的“体积功率密度”为 4.5 kW/L。锋源已为中国多家一线车企提供氢燃料电池电堆批量供货,搭载整车在浙江、广州、四川、重庆等多地投入使用。

清陶发展关键词:清华背景,十余年研发经验上榜理由:固态电池也是目前业界普遍认可的发展方向。相比传统液态电解质,固态方案拥有更高的安全性和能量密度,效率转化是传统锂电池的两倍以上。作为中国较早开展全固态锂电池技术研发的团队之一,清陶发展由清华大学南策文院士团队创建。目前,清陶发展已开发出单体能量密度可达到 450 Wh/kg 以上的固态电池,动力电池量产阶段可达到 350 Wh/kg 以上。其最新生产的固态电池模组,已完成多家汽车厂商测试,与北汽、广汽、上汽等汽车厂商实现合作。

盟维新能源关键词:新体系锂金属电池探索者上榜理由:金属锂负极相比传统石墨负极克容量更高,结合新型的固态电解质体系,可显著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安全性,有效解决制约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一大难题。盟维新能源成立于 2017 年,潜心于突破现有储能技术能量密度局限。作为新能源领域创新者,盟维专注于新体系锂金属电池研究,其锂金属电池产品已进入商业化量产阶段,率先应用于高端航空飞行器领域,逐步拓展到汽车领域。

顺华锂业关键词:从电池回收切入新能源产业链上榜理由:新能源汽车里程焦虑使动力电池成为性能的关键,随之带来的电池回收也成为一个重要环节。顺华锂业从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利用切入产业链,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废旧锂电池回收处理技术。顺华目前运行着 6000 t/a 磷酸铁锂废粉选择性浸出生产电池级碳酸锂生产线,每年产出 1000 吨电池级碳酸锂,能直接制备电池级碳酸锂,返回至锂电产业链,实现废旧磷酸铁锂物料的定向循环。

上海电驱动关键词:“走出去” 的电驱动企业上榜理由:脱胎于研究院所,上海电驱动前身成立于中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之际,目前已是中国新能源汽车电机领域头部企业。近几年,上海电驱动实现了 A00 级乘用车 35 kW 的二合一电驱动总成、48V BSG 总成产品,以及应用于 A/B 级乘用车的驱动电机、控制器和高速减速器“三合一”电驱动总成等创新。上海电驱动成功打入中国汽车产业链,配套长城、长安汽车、小鹏等众多车企;还“走出去”,为雷诺、通用等多家海外客户提供产品配套。

精进电动关键词:牵手知名车企,中国市占率名列前茅上榜理由:精进电动是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中国领军企业之一,已对驱动电机、控制器、传动三大总成自主掌握核心技术和实现完整布局。在新能源汽车目前的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等主要技术路线均有成功量产项目的经验,中国市场占有率位居头部。精进电动还与菲亚特克莱斯勒、Karma、上汽集团等知名车企建立了合作关系。

万向集团关键词:联合集团优势,从电控布局全产业链上榜理由:万向成立于 1969 年,逐渐发展为布局电池、电动汽车、储能、清洁能源等产业的跨国集团。旗下有万向一二三、万向钱潮等子公司,涵盖电池、电机电控等产业链条。其中万向钱潮,是中国最大的独立汽车系统零部件供应商之一,在电控中的汽车传动系统、底盘系统等领域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重型免维护万向节产品填补了国内外空白。万向还在不断加大布局,寻求在汽车控制、车载网联系统等的优化提升,促进整车可操控性。

拿森汽车电子关键词:线控底盘技术核心,对标国际厂商 上榜理由:如果说感知层相当于未来智能汽车的 “眼睛”、“耳朵”,线控底盘则是智能汽车的 “手和脚”。拿森汽车电子是目前中国为数不多具备完整线控底盘核心技术且大规模量产的本土企业,其主要产品包括 NBooster 智能线控制动系统、EPS 智能线控转向系统、ESC 车辆稳定控制系统以及满足 L3/L4 自动驾驶完整线控底盘产品,是自动驾驶的控制执行端。作为中国一级供应商,拿森汽车电子直接对标博世、采埃孚等国际知名厂商。

禾赛科技关键词:全球激光雷达头部创企上榜理由:全球领先的激光雷达制造商,2014 年成立于上海,致力于开发基于激光的机器人传感技术,其客户遍布全球 23 个国家和地区的 70 + 座城市。禾赛科技持续筑高技术壁垒,在全球范围内均有专利布局,自主研发微振镜和波形加密技术,同时在核心元器件、车规级生产能力、功能安全、以及基于深度学习的激光雷达感知感知领域有深厚的积累。

速腾聚创关键词:车规级智能固态激光雷达 M1上榜理由:速腾聚创(RoboSense)是中国较早一批涉足车载激光雷达市场的公司之一,目前获得超过 600 项专利,建成中国首条车规级固态激光雷达产线。以激光雷达硬件、AI 感知算法与芯片三大核心技术作为支撑,为市场提供具有信息理解能力的智能激光雷达系统。其相关产品技术广泛应用于自动驾驶乘用车、商用车、物流车、巴士、车路协同等多种场景之中,其中车规级激光雷达已获得包括北美新能源车企在内的多个定点合作订单。

镭神智能关键词:中国激光雷达及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排头兵上榜理由:成立六年,已拥有多款车规级激光雷达,镭神智能是唯一一家同时掌握 ToF 时间飞行法、相位法、三角法和调频连续波四种测距原理的激光雷达公司,也是中国国内唯一一家自主研发出激光雷达集成电路芯片、车规微振镜、1550nm 光纤激光器及核心器件、激光雷达自动化及半自动化生产线的激光雷达公司;其生产的镭神 CH32 车规混合固态激光雷达产品已成功助力东风 sharing-van 无人小巴实现量产。

加特兰微电子关键词:中国毫米波雷达芯片领导者上榜理由:成立于 2014 年,是 CMOS 工艺毫米波雷达芯片开发与设计的领导者。在 2017 年,加特兰成功量产第一代 77/79 GHz CMOS 工艺毫米波雷达芯片,率先实现了在汽车前装市场的突破;2019 年,推出了 77/79 GHz AIps SoC 系列芯片,同期推出的 AIps AiP 系列产品,大大降低了雷达开发成本与难度,目前已经过了四代更迭和优化,正式实现量产。

飞芯电子关键词:创新性提出车载激光雷达芯片级解决方案上榜理由:飞芯电子专注于激光雷达及其核心芯片研发设计。在车载激光雷达上的测距原理上,飞芯创新性提出基于伪随机序列的车载激光雷达芯片级解决方案 —— 基于 Flash 体系的长距离、抗干扰的车载激光雷达芯片,很好地解决了传统 Flash 激光雷达测距短、容易受干扰的痛点。飞芯研发团队技术人员占比超九成,成为业内有代表性的长距离、抗干扰的光学三维建模传感器研发供应商。

斯达半导体关键词:全球 IGBT 模块市场占有率排名中,位列中国第一上榜理由:斯达半导体设计研发和生产以 IGBT 为主的功率半导体芯片与模块。2018、2019 年度,斯达半导体在全球 IGBT 模块市场占有率排名中国企业中的第一,成为“中国芯”的代表力量。其自主研发设计的 IGBT 模块(IGBT 芯片 + 快恢复二极管芯片)为核心竞争力,2020 年,斯达半导体生产的 IGBT 模块配套超过 20 万辆新能源汽车。

地平线关键词:中国首家实现车规级 AI 芯片前装量产的企业上榜理由:地平线基于 “软硬结合” 的理念,向行业提供 “芯片 + 算法 + 工具链” 的完整解决方案。中国首款车规级 AI 芯片 —— 征程 2 前装量产,出货量截止 2020 年底已逾 16 万片。目前地平线是中国唯一实现车规级人工智能芯片前装量产的企业。2021 年将发布面向 L4 级别自动驾驶旗舰级芯片 —— 征程 5,单芯片 AI 算力高达 128 TOPS。随着征程 5 系列的推出,地平线已成为唯一覆盖 L2 到 L4 的全场景整车智能芯片方案提供商。

黑芝麻智能关键词:产品对标特斯拉 FSD 芯片,具有成本优势上榜理由:专注于视觉感知技术与自主芯片开发。先后推出明星产品华山系列芯片“华山一号”(L1/L2 级别驾乘辅助)及“华山二号”(车规级标准,面向 L3+)并量产。其中“华山二号”采用 16 nm 工艺,算力利用率达到 80%,超越特斯拉的 55%,成本仅为特斯拉 FSD 芯片的三分之一。面向更高级别自动驾驶的“华山三号”计划于 2021 年推出,随着芯片的国产替代,华山系列芯片将有望搭载在更多车型上。

芯驰科技关键词:两年内完成芯片研发到发布全流程上榜理由:芯驰科技从 2018 年 6 月成立到 2020 年 5 月“9”系列 X9、G9、V9 三款芯片完成研发、测试及发布,用了不到两年时间。在 2021 年上海车展,芯驰科技发布了全系车规级处理器的升级款 ——X9U、V9T、G9Q 和 G9V,分别应用于智能座舱、自动驾驶、高性能网关及跨域融合,以 “芯驰速度” 切入市场并完成对智慧出行的布局。

百度 Apollo关键词:最早进入自动驾驶平台的玩家之一,完整产业布局上榜理由:作为中国最早进入自动驾驶的玩家之一,百度 Apollo 走在前列。车端与逾 70 家企业合作,产品在 700 余款车型上搭载;路端积极布局智慧交通建设;云端依靠百度云云控平台,实现全路网道路监控;图端有导航入口百度地图。“车、路、云、图”完整布局,使百度 Apollo 既有面向车企的智驾方案业务,也有面向终端用户的部署。目前,百度已在中国复杂城市道路经过 1000 万公里的验证, Apollo 用户超过 1500 万。

华为关键词:自研雷达,软硬兼修上榜理由:作为科技巨头,华为的自动驾驶产品定调极高,专注面向乘用车的前装量产产品开发。2021 年 4 月,华为与北汽极狐合作开发极狐阿尔法 S 华为 HI 版车型,该车搭载华为提供的全套高阶自动驾驶解决方案,能在车辆密集的市区无干预自动驾驶。华为以“Huawei Inside”模式与车厂合作,通过软件 + 硬件全栈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对车厂赋能,MDC 智能驾驶计算平台具备最高达 800TOPS 的算力,自研的车规级高性能激光雷达兼具性能与成本,有望打破高级别自动驾驶量产成本瓶颈。

驭势科技关键词:去安全员,规模化商用进度领跑者上榜理由:驭势科技以商用多场景为切入点,跳过驾驶辅助,直接进军无人驾驶。2019 年推出了服务于货运的无人驾驶物流解决方案,并在香港国际机场实现了 “去安全员” 无人驾驶常态化运营,成为世界首个机场无人驾驶物流车运营项目。“全场景、真无人、全天候” 的优势使得驭势科技在中国无人物流领域布局广泛,进度领先。2020 年驭势科技交付数百套 “AI 驾驶员”,业绩同比涨逾 150%。

轻舟智航关键词:定位城市复杂道路交通场景,无人小巴率先落地上榜理由:定位于打造针对城市复杂道路交通场景的无人驾驶解决方案,2019 年入局的轻舟智航“高配低打”—— 无人驾驶出租车(Robotaxi)技术打造无人小巴(Robobus),在产品的落地进程上不遑多让。成立两年间,发布了无人驾驶方案“Driven-by-QCraft”及无人驾驶小巴“龙舟 ONE”并率先落地运营,开启了中国无人小巴发展的新纪元。目前,“龙舟 ONE”已在多个城市常态化运营。

PIX 像素智能

关键词:打造自动驾驶通用智能底盘

上榜理由:PIX 像素智能是领先的通用智能底盘开发及制造商,核心产品自动驾驶通用底盘 PIXBOT ,拥有安全、便捷的自主移动能力。其超级底盘矩阵、自动驾驶系统以及柔性量产生产线相互配合,显著缩短了车辆研发流程,加快智能汽车上市速度。PIX 支持第三方快速搭建多功能无人车、商用车和乘用车,助力智能汽车加速驶向商业化,打造了独有的 “去中心化” 造车模式。

德赛西威关键词:带屏娱乐系统前装搭载量位居第一上榜理由:德赛西威以多元业务立足智能出行,包括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液晶仪表、网联服务等产品,在域控制器、传感器领域的研发领先,是中国 Tier 1 自动驾驶供应商的佼佼者。智能座舱领域,显示模组及系统业务已覆盖中国大部分主流 OEM 客户,信息娱乐系统获得多家海外企业订单。2020 年,德赛西威在带屏信息娱乐系统的前装搭载量及 10 英寸以上信息娱乐系统前装搭载量双双夺魁。

亿咖通科技关键词:背靠吉利与百度,服务全球市场上榜理由:卡位黄金赛道,亿咖通科技以 “深度定义 + 自主研发” 为突围路径,通过对车载芯片研发的持续推进,打造具备时代领先性的智能座舱体验。目前,其为吉利汽车定制的明星产品 GKUI 智能座舱系统拥有数百万用户,搭载自研的全栈语音云方案,接入数十家互联网生态,实现车家无缝智能互联,赋能车企打造更智能、安全的出行体验。2020 年 12 月,亿咖通在瑞典哥德堡成立欧洲总部,今年 3 月与沃尔沃成立合资公司,继续国际化征程。

特来电

关键词:运营量稳居业内第一的充电桩企业上榜理由:新能源汽车发展如火如荼,但仍存在 “续航里程短” 等痛点问题。特来电以持续的研发和投入,使充电行业实现了迈进。特来电在全球首创了电动汽车群智能充电系统,颠覆了传统充电桩对汽车充电的概念,同时采用互联网思维,搭建了充电网、车联网、互联网“三网融合”的大数据云平台。自 2014 年进入新能源充电产业,特来电五年累计投资 50 多亿元、研发投入 10 亿元。2019 年底,特来电以 14.8 万台的运营量稳居业内第一。

智充科技关键词:智能充电,“未来充电站” 赋能者上榜理由:智充科技以提供 “智能设备 + 云端 SasS 平台” 的轻资产方式赋能充电行业。明星产品 C9LQ 为中国第一款自主研发的液冷超级充电桩,最大功率输出 360kW, 将充电时间真正缩短为几分钟。充电桩搭载智充充电桩操作系统,匹配不同充电场景需求,优化用户充电体验的同时降低运营成本。目前,除深耕中国市场外,智充充电产品已经成功销往海外 16 个国家。随着充电桩成为未来出行的 “补给站”,智充智能充电桩将有望满足更多新能源车的充电需求。

昇科能源关键词:充电 5 分钟,行驶超过 200km上榜理由:依托清华大学电池安全实验室,昇科能源聚焦电动车安全超充解决方案研发。通过大数据 AI 算法与双向智能超充桩的融合,让电动车在各种温度都能充电 5 分钟,行驶 200km,远离起火。目前,昇科能源已与广汽、比亚迪、壳牌等头部整车厂及运营商合作,在中国范围内部署安全超充网络

伯坦科技关键词:换电次数及行驶里程第一上榜理由:作为纯电动汽车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伯坦科技采用分箱换电模式,以能源补给网络、云端数据系统及换点车辆终端等产品构建“车电分离”生态。同时,伯坦参与技术路线及标准体系的制定。目前,伯坦科技累计提供换电服务超 887 万次,累计换电行驶里程超 13.4 亿公里,皆为中国企业第一。全自动换电的方便快捷将使更多网约车/出租车型配备伯坦科技的产品。

奥动新能源关键词:多品牌车型共享极速换电服务平台上榜理由:奥动新能源是换电模式的开创与引领者。奥动参与了多项换电行业标准制定工作,在超过 2000 项全球换电专利技术加持下,将换电全程缩短至 1 分钟,控制成本的同时使电池周转速度大幅提升。目前奥动已在中国 20 座城市投运超过 300 座换电站,7 年来提供换电服务车次超过 50000 辆,打造包括换电服务网络、基于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电池梯次利用、智能数据运营等换电商业生态闭环。

“新”、“老”势力交手,中国自主研发能力加强

从上榜企业中,我们可以发现,随着中国汽车行业的电动化、智能化浪潮袭来,“新”“老”势力正在不同程度上发挥自己的实力,抢占市场,同时本土自主品牌合纵连横,力争共同用自研技术打入原本国际厂商垄断的领域,不断扩充自己的疆土。

在整车领域,“新”、“老”势力争锋。比亚迪、上汽通用五菱销量超万辆(2020 年销量),上汽、广汽、长城也名列前茅,同时,“新势力”上,蔚来、理想表现也十分出色。各个车企都展现出自己的实力,围攻中国市场持续占据份额的“特斯拉”。

在关键的三电供应体系上,国产替代也正加速领跑,尤其在动力电池领域中国企业正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宁德时代等头部企业持续领跑,而另一方面亿纬锂能、蜂巢能源等企业也开始崭露头角。

在智能化领域,如话题颇热的车用半导体行业,以斯达半导体为首中国企业正加速 IGBT 及芯片的国产替代化进程,地平线、黑芝麻等公司的产品也在算力、能耗等方面具备独特优势。在感知上,超声波雷达的技术和应用已相对成熟,毫米波雷达和激光雷达随着技术创新,将在对国际企业的竞争中更具优势,迎来新一轮的落地高潮。

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与平台提供商则以场景为先导,以驭势科技、轻舟智航为首的解决方案提供商在园区、机场等场景大放异彩;百度 Apollo、华为等赋能车辆,可做到在密集市区的无干预自动驾驶。同时,德赛西威、亿咖通等企业通过对智能座舱、娱乐系统的布局,升级用户出行体验。

“新”“老”势力交替,用各自的方式打下中国市场,同时,双方一同促进中国自主研发实力的增强,正成为新的主题。

另外,中国汽车正在变革与转型的十字路口,未来,CB Insights 中国认为汽车行业还将向以下几个方向发展:

产业链不同环节头部企业加速纵向布局

由于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退坡、行业玩家持续涌入等因素影响,未来市场格局势必将进一步改变,可以预见降本增效将是产业链中各企业追逐的焦点。头部电池制造商如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等企业正加速对上游原材料厂商的布局,或如上汽集团、蔚来汽车等头部车企也正布局电池赛道,进行产业链的纵向布局,提升自身成本优势,构建竞争壁垒巩固自己的市场地位。

未来这一现象将加速凸显,保证自身业务的同时完善产业链打造核心竞争力。

在整车市场,软件智能化程度或成为车企未来核心竞争力

近年来,特斯拉加大研发投入,重点布局 FSD(Full Self-Driving,完全自动驾驶),在整车价格不断走低的同时,FSD 软件包功能日趋强大,价格不断升高(2020 年 10 月 Beta 版本已达 1 万美元)。与此相比,中国车企软件包价格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现阶段各车企推出的软件包(自动驾驶,或辅助驾驶功能)或将作为增值服务,不断普及并成为新的增长点,在公司营收中占比越发提高。与整车的模式有别,软件包或以 SaaS 模式提供多次收费的服务。近年来,华为,百度等公司也纷纷入场,赋能车企进行研究。随着新能源汽车数量的进一步增加及软件包的普及,软件或将逐渐侵蚀硬件在新能源智能汽车行业的市场份额。

中国动力电池领域马太效应凸显,行业进入新一轮投资扩产小高峰

2019 年,工信部取消动力电池白名单,国际化市场竞争替代扶持发展,导致动力电池企业数量锐减,电池产品开始分层,进入数家头部大厂间的动态博弈,动力电池企业马太效应逐渐形成,产业由分散走向成熟和规范。头部企业将树立起高竞争壁垒,强者恒强或成趋势。同时受益于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增长,动力电池需求 2021 年预计将达到 230 GWh 左右,同比增长近五成,需求端的增长促使行业全产业链掀起扩产潮。

但经过上一轮的深度洗牌,投资扩产主要集中在头部企业中,如宁德时代在江苏、四川、广东、福建等多省份陆续开产扩建以满足未来扩张的产能需求。随着未来市场规模的增加,主流厂商扩产抢占市场的动作将持续出现,以保证企业的市场份额。

在汽车传感方面,多传感器融合将成为趋势

传感器作为感知层的底层设备,帮助车辆实现环境状况感知,对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至关重要。目前主流传感器有摄像头、激光雷达、超声波雷达及毫米波雷达等,但它们在成本、稳定性、集成度各有不同,在不同场景下适用性各有优劣,难以互相替代。

因此,未来随着自动驾驶技术对感知层的准确性要求的提高,多种传感器的融合、成本降低、多元感知等将成为趋势,以满足不同场景下感知功能的需要。这一趋势也将给各类传感器数据的有效融合带来挑战。

在汽车的第四代改革浪潮中,各个产业链的企业都在思考如何转型布局,以抓住行业变革带来的全新挑战和机会。

未来汽车的两大变革将交织进行,哪些企业将在大浪淘沙下脱颖而出,我们将持续关注。

原文标题:CB Insights中国正式发布新能源智能汽车创新企业榜单!48位先锋跑出中国速度

文章出处:【微信公众号:DeepTech深科技】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haq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新能源汽车
    +关注

    关注

    141

    文章

    10503

    浏览量

    99398
  • 商用车
    +关注

    关注

    0

    文章

    92

    浏览量

    11023

原文标题:CB Insights中国正式发布新能源智能汽车创新企业榜单!48位先锋跑出中国速度

文章出处:【微信号:deeptechchina,微信公众号:deeptechchina】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评论

    相关推荐

    康尼新能源荣获2024年度中国智能电动汽车生态链零部件100强

    近日, 2024中国智能电动汽车产业链100强论坛暨第十一届电车人大会在合肥市蜀山区举行。会上,“2024年度中国智能电动
    的头像 发表于 12-12 10:31 171次阅读

    天合光能入选2024福布斯中国创新企业50强榜单

    近日,2024福布斯中国创新企业50强榜单发布,天合光能凭借其在新能源领域领先的科技创新、稳健
    的头像 发表于 11-17 09:39 372次阅读

    新能源汽车智能充电桩的技术与应用

    小的优势,但仍存在充电难、充电慢等关键问题。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新能源汽车智能充电桩建设现存问题,后围绕提升新能源汽车
    的头像 发表于 08-20 10:26 581次阅读
    <b class='flag-5'>新能源</b><b class='flag-5'>汽车</b><b class='flag-5'>智能</b>充电桩的技术与应用

    EMS/PCS/BMS/充电桩/逆变器新能源设备处理器选型-米尔嵌入式

    随着全球对可持续发展的日益关注,新能源技术作为替代传统能源的重要选择,正迅速发展并深入各个领域。在这一技术革新的浪潮中,嵌入式技术作为关键的智能化解决方案,正在为新能源行业的发展注入新
    发表于 07-26 18:37

    新能源汽车能源动脉:中国星坤汽车电缆在新能源汽车电气化中的应用!

    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蓬勃发展,汽车电缆组件作为汽车电气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其重要性日益凸显。中国星坤汽车
    的头像 发表于 06-17 11:06 332次阅读

    【换道赛车:新能源汽车中国道路 | 阅读体验】 新能源到底新在何处?新能源在国内如何发展?

    ” - 电动化 - 共享化 - 智能化 - 网联化 供应链重塑 传统金字塔稳定体系: 整车企业 - (支配)-——一级供应商——二级供应商——三级供应商 新型网状体系 整车企业、一二级供应商平行
    发表于 03-19 13:22

    【换道赛车:新能源汽车中国道路 | 阅读体验】2.(原创)防止黑客病毒入侵智能汽车远程开车锁车

    的新机遇。面对这样的时代浪潮,我们不失时机地切入新能源汽车赛道,以应用为牵引,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建立起了产学研用的创新体系。 这条道路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充满了风雨与挑战。但正
    发表于 03-18 10:18

    【换道赛车:新能源汽车中国道路 | 阅读体验】 A 序

    摘录苗先生的序,以示尊重—— 本书共九章,重点在于回答以下问题: 中国为什么把出行革命的载体首先落到了新能源汽车上? 新能源汽车与其他选择
    发表于 03-12 23:05

    【换道赛车:新能源汽车中国道路 | 阅读体验】新能源汽车值得买吗?未来又会如何发展

    和保值性持怀疑态度——而这些问题都可以在本书中找到答案。作者多年于一线车企深耕实践,并对政策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明晰的判断,不仅对电池技术的创新和安全等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微观方案,也回答了新能源汽车
    发表于 03-08 17:33

    【换道赛车:新能源汽车中国道路 | 阅读体验】1.汽车产业大变局

    问题。为了克服这些挑战,需要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共同努力,加大研发和创新力度,推动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新能源
    发表于 03-04 07:28

    驶向千亿级市场,与AWC 2024共创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无限商机

    汽车的研发和市场普及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也为中国汽车企业提供了一个庞大的国内市场作为技术和产品迭代的温室。 作为全球创新新能源智能网联
    的头像 发表于 02-26 15:51 367次阅读

    名单公布【书籍评测活动NO.27】换道赛车:新能源汽车中国道路

    中国新能源汽车20余年发展历程的脉络,介绍相关产业政策的出台过程与落实结果,总结汽车企业竞争力升降的经验教训,探索中国汽车强国建设的基本路径
    发表于 01-18 16:36

    镭神智能荣登2023科创好公司榜单

    近期,由财联社、科创板日报联合举办的“2023科创好公司”评选结果正式公布。镭神智能凭借在新能源汽车智能驾驶领域的综合科创实力荣登榜单
    的头像 发表于 12-30 08:24 561次阅读
    镭神<b class='flag-5'>智能</b>荣登2023科创好公司<b class='flag-5'>榜单</b>

    四维图新荣登“2023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50强”榜单

    50强”榜单。 ” 此榜单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百企论坛联合新能源
    的头像 发表于 12-22 17:35 761次阅读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呼吁提升环境测试水平,长城汽车率先开放测试平台

    随着中国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一场关于提升新能源汽车环境测试水平的讨论正在行业中热烈进行。
    的头像 发表于 12-20 14:15 428次阅读
    <b class='flag-5'>中国</b><b class='flag-5'>新能源</b><b class='flag-5'>汽车</b>行业呼吁提升环境测试水平,长城<b class='flag-5'>汽车</b>率先开放测试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