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简要分析IGBT模块的等效热路模型

QjeK_yflgybdt 来源:英飞凌工业半导体 作者:周利伟 2021-06-11 17:04 次阅读

功率器件作为电力电子装置的核心器件,在设计及使用过程中如何保证其可靠运行,一直都是研发工程师最为关心的问题。功率器件除了要考核其电气特性运行在安全工作区以内,还要对器件及系统的热特性进行精确设计,才能既保证器件长期可靠运行,又充分挖掘器件的潜力。而对功率器件及整个系统的热设计,都是以器件及系统的热路模型为基础来建模分析的,本文对IGBT模块的等效热路模型展开基础介绍,所述方法及思路也可用于其他功率器件的热设计。

表征热特性的物理参数有两个:热阻R和热容C,热阻R是反映物体对热量传导的阻碍效果,而热容C则是衡量物质所包含热量的物理量。一般物质上都同时存在热阻和热容两个特性,并且由于热阻和热容特性的同时作用,又产生了瞬态热阻抗Zth的特性。

一般业界有两种等效热路模型来描述功率器件的热特性:连续网络模型和局部网络模型,又称Cauer 模型和Foster模型,或者简称T型模型和π型模型。如图1所示。

pYYBAGDDKQGAb728AAAkKf2SgZI470.jpg

(a)连续网络热路模型

(也称Cauer 模型或T型模型)

pYYBAGDDKQaAXTsVAAAssEo5224343.jpg

(b)局部网络热路模型

(也称Foster模型或π型模型)

图1.两种热路模型示意图

如图1(a),Cauer模型的结构比较真实的反应出真实的热阻热容物理结构。如果散热系统中每一层的材料的特性参数都已知时,可以通过理论计算公式来建立这种模型。并且,模块内的每一层(从芯片、芯片的焊接层、绝缘衬底、衬底焊接层、到底板)都有一对R/C参数来对应,因此通过图1(a)中的节点就可以得到每层物质的温度。但对实际系统,在热传递中很难确定热流在每一层中的分布,因此实际建模时一般不使用Cauer模型。

与Cauer模型不同,图1(b)中的Foster模型的R/C参数虽然不再与各材料层相对应,网络节点也没有任何物理意义,但是该模型中的R/C参数很容易从实际测量得到的瞬态热阻抗Zth曲线上拟合提取出来,因此该模型往往用于实际建模、仿真计算芯片的结温。英飞凌IGBT模块的数据手册上就分别给出了IGBT芯片与反并联二极管芯片的Zthjc曲线,以及基于Foster模型回路的四阶参数列表(以热阻ri和时间常数τi对应组合的形式),如图2所示为英飞凌FF600R12ME4模块的瞬态热阻抗曲线。

pYYBAGDDKQ2ACCrnAAD2DA4OzRA413.jpg

(a)IGBT瞬态热阻抗曲线

poYBAGDDKROADSVuAADFBMDC2GU509.jpg

(b)反并联二极管瞬态热阻抗曲线

图2.英飞凌IGBT模块瞬态热阻抗曲线(基于Foster模型,示例:FF600R12ME4)

图2中给出的:

poYBAGDDKRuAJeTYAAARSxKIKes103.jpg

动态热阻曲线可表达为:

poYBAGDDKSOAaT7IAAAji6bbX_8870.jpg

如果在动态温升过程中,IGBT模块的芯片损耗P(t)是已知的,IGBT模块底板温度是已知的,则IGBT及二极管芯片的结温均可由以下公式得出:

poYBAGDDKSmAV-YaAAAkHw8OB1g966.jpg

那么IGBT加散热器的系统建模是用Cauer模型还是Foster模型呢?

用户经常会想避免测量的花费,从而想利用目前已有的IGBT和散热器热参数搭建热路模型图。Cauer热路模型和Foster热路模型都提供描述了IGBT的结到壳与散热器到周围环境的热传递过程。如果要将IGBT和散热器的模型合并在一起,使用哪个模型更适合呢?

Cauer热路模型中的IGBT和散热器:

pYYBAGDDKTGAbKxWAACXepWo5cs165.jpg

图3.合并的系统热路模型——Cauer模型

Cauer热路模型中每部分都实际对应各材料层,从而使得热传递过程物理意义清晰,即各材料层是逐层传递热量的。热量流动(类比于电路中的电流)经过一段时间延迟后到达并加热散热器。Cauer热路模型可以通过仿真或者由一个测量的Foster热路模型变换得到。

通过对整个结构的每一层材料分析和有限元建模仿真,很明显可以建立一个Cauer模型。但这只有在包含了某一特定的散热器时才是可能的,因为散热器对IGBT里热量的传递有相互耦合作用的影响,因此也对热响应时间和IGBT的Rthjc有影响。如果实际中的散热器与仿真中用的散热器不一样,那么就不能通过仿真来对实际的散热器进行建模。

在数据手册中一般会给出Foster热路模型的参数,因为这是基于测量得到的结果。可以将Foster热路模型进行数学处理变换为Cauer热路模型,但是这样变换的结果却不是唯一的,因为可以有很多种可能的R/C组合的取值,且变换后新的Cauer热路模型中的R/C值和节点都没有明确的物理意义了。一个变换后得到的不能与其它热路模型对应起来的Cauer热路模型往往会带来各种错误。

Foster热路模型中的IGBT和散热器:

poYBAGDDKTiASdlSAACYjIP47KM620.jpg

图4.合并的系统热路模型——Foster模型

数据手册里给出的IGBT的Foster热路模型是根据采用某一特定散热器散热时测量得到的。对于风冷的散热器,由于模块中的热流分布广泛,因此在测量时有更好更低的Rthjc。而对于水冷散热器,由于热流分布受限制,因此测量时得到相对更高的Rthjc。英飞凌在数据手册中描述模块特性时,是采用基于水冷散热器的Foster热路模型,即采用了相对不利的散热工作情况来描述模块热特性,因此采用这样的热特性做系统设计时对模块有更高的安全系数。

由于IGBT和散热器的两个热路网络串联,因此注入芯片的功率——类比于图4中的电流——没有延时的立即传到散热器上。因此在最初阶段,结温的上升依赖于采用的散热器的种类,实际上是依赖于散热器的热容量。

然而,风冷系统中散热器的时间常数从几十到几百秒,这远远大于IGBT本身的大约为1s的时间常数。在这种情况下,散热器的温度上升对IGBT温度只有很小程度的影响。而对于水冷系统,这个影响则很大,由于水冷系统的热容量相对低,即时间常数相对较小。因此,对于“非常快”的水冷散热器,例如对IGBT基板直接水冷的系统而言,应该测量IGBT加上散热器的整个系统的Zth。

由于对模块中的热量传递有耦合相互作用的影响,因此无论是在Cauer热路模型还是在Foster热路模型中,只要IGBT和散热器的建模和Zth的测量是彼此独立分开的,IGBT和散热器的连接使用就可能有问题。而要克服这个问题,则要将IGBT模块和散热器做整体热建模或者实测其瞬态热阻抗。一个完全没有问题的IGBT加散热器系统的建模只能通过测量热阻Zthja得到,即同时对通过IGBT的结、导热胶和散热器到环境的整个热量流通路径进行测量。这就是建立整个系统的Foster热路模型,通过这个模型就可以准确地算出结温。

一般散热器厂商会给出一阶的热平衡时间即3倍的值,用一阶分式拟合可表示为公式:

poYBAGDDKT-Acv1-AAAdIXeoTTE772.jpg

由此得出考虑散热器热阻的IGBT结温计算公式为:

pYYBAGDDKUuAAe4ZAAAvvRdh3Kw160.jpg

对于散热器热平衡时间为几十秒甚至上百秒的,计算芯片结温Tvj可不用考虑散热器的温升,使用公式(3)即可。如果是系统热平衡时间是几秒级的,需要考虑散热器温升时可使用公式(5)计算。如需更精确的包括接触面导热硅脂的多阶热阻模型,则需要用实验标定曲线Zthja来提取其模型。

责任编辑:lq6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功率器件
    +关注

    关注

    42

    文章

    1805

    浏览量

    90715
  • IGBT模块
    +关注

    关注

    8

    文章

    113

    浏览量

    16503
  • 散热系统
    +关注

    关注

    0

    文章

    67

    浏览量

    10530

原文标题:IGBT模块及散热系统的等效热模型

文章出处:【微信号:yflgybdt,微信公众号:英飞凌工业半导体】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评论

    相关推荐

    主驱逆变器应用中不同 Zth 模型对分立 IGBT Tvj 计算的影响

    ),通过AnsysFEM3D建模和阻提取,以及典型逆变器条件下的PLECS仿真,比较和分析了分立式IGBT的三种不同阻网络模型(外壳和冷
    的头像 发表于 02-08 11:26 811次阅读
    主驱逆变器应用中不同 Zth <b class='flag-5'>模型</b>对分立 <b class='flag-5'>IGBT</b> Tvj 计算的影响

    功率器件设计基础(八)——利用瞬态阻计算二极管浪涌电流

    设计基础系列文章会比较系统地讲解热设计基础知识,相关标准和工程测量方法。上一篇讲了两种等效电路模型,Cauer模型和Foster模型,这一
    的头像 发表于 12-11 01:03 251次阅读
    功率器件<b class='flag-5'>热</b>设计基础(八)——利用瞬态<b class='flag-5'>热</b>阻计算二极管浪涌电流

    功率器件设计基础(七)——等效模型

    /前言/功率半导体热设计是实现IGBT、SiCMOSFET高功率密度的基础,只有掌握功率半导体的设计基础知识,才能完成精确设计,提高功率器件的利用率,降低系统成本,并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功率器件
    的头像 发表于 12-03 01:03 1028次阅读
    功率器件<b class='flag-5'>热</b>设计基础(七)——<b class='flag-5'>热</b><b class='flag-5'>等效</b><b class='flag-5'>模型</b>

    如何通过等效串联电阻(ESR)和等效串联电感(ESL)来优化回路布局设计

    对于功率转换器,寄生参数最小的回路PCB布局能够改善能效比,降低电压振铃,并减少电磁干扰(EMI)。本文讨论如何通过最小化PCB的等效串联电阻(ESR)和等效串联电感(ESL)来优化
    的头像 发表于 11-25 10:36 1059次阅读

    如何计算IGBT模块的死区时间

    计算IGBT模块死区时间 1 引言 在现代工业中,IGBT器件在电压源逆变器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为了确保可靠地使用IGBT,必须避免出现桥臂直通现象。桥臂直通会产生额外的不必要功耗甚至
    的头像 发表于 11-08 10:23 1386次阅读
    如何计算<b class='flag-5'>IGBT</b><b class='flag-5'>模块</b>的死区时间

    微变等效电路用于分析什么

    微变等效电路是一种用于分析电路中微小变化的电路模型,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预测电路在不同条件下的行为。 一、微变等效电路的概念 1.1 微变等效
    的头像 发表于 08-16 15:31 1397次阅读

    请问如何建立MOS或IGBT模型到TINA TI使用?

    请问如何建立MOS或IGBT模型到TINA TI使用
    发表于 08-14 06:21

    igbt模块的作用和功能有哪些

    IGBT模块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电力电子领域的功率半导体器件,具有高电压、大电流、高频率、高效率等特点。 IGBT模块的基本概念 IGBT(In
    的头像 发表于 08-07 17:06 4195次阅读

    如何计算IGBT的寿命

    变化量及其对应的循环次数(n)。 最后,根据等效疲劳损伤模型,可以估算出IGBT的疲劳损伤度,并据此计算其预期寿命。 基于整车的预期寿命和谱信息,我们可以估算出
    的头像 发表于 07-31 17:18 795次阅读
    如何计算<b class='flag-5'>IGBT</b>的寿命

    影响IGBT功率模块散热的因素

    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功率模块作为电力电子系统中的核心部件,其散热问题直接影响到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和效率。以下是对IGBT功率模块散热问题的详细
    的头像 发表于 07-26 17:24 1074次阅读

    igbt模块igbt驱动有什么区别

    IGBT(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模块IGBT驱动是电力电子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两个组成部分。它们在许多应用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如电机驱动、电源转换、太阳能
    的头像 发表于 07-25 09:15 1278次阅读

    微变等效电路和小信号等效电路分析方法的区别

    微变等效电路和小信号等效电路是电子电路分析中两种不同的分析方法,它们在电路设计和分析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两种电路
    的头像 发表于 07-16 09:24 1741次阅读

    微变等效电路和小信号等效电路的区别

    微变等效电路和小信号等效电路是电子电路分析中两种重要的等效电路方法。它们在电路设计和分析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将介绍微变
    的头像 发表于 07-15 10:36 1924次阅读

    IGBT模块的功率损耗详解

    IGBT模块关断截止时,I(t)≈0,损耗的功率可忽略。为了便于分析,将IGBT损耗分为导通损耗和开关损耗。
    的头像 发表于 05-31 09:06 1.5w次阅读
    <b class='flag-5'>IGBT</b><b class='flag-5'>模块</b>的功率损耗详解

    关于IGBT模块的散热设计

    由于IGBT模块自身有一定的功耗,IGBT模块本身会发热。在一定外壳散热条件下,功率器件存在一定的温升(即壳温与环境温度的差异)。
    的头像 发表于 03-22 09:58 2w次阅读
    关于<b class='flag-5'>IGBT</b><b class='flag-5'>模块</b>的散热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