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国来说,2021年可谓是中国航天大年。6月17日,我国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成功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送入预定轨道,顺利实现了与“天和”核心舱的连接,我国三名航天员也于当天18时48分先后进入了天和核心舱。
这展现了我国在航天技术上的优秀自主创新能力,勇于打破技术封锁,避免被“卡脖子”。在本次空间站任务中就有三大创新技术可圈可点,完全不输美欧!
机械臂辅助航天员行走
天和核心舱机械臂是七自由度机械臂,它采用了“肩部3关节+肘部1关节+腕部3关节”的配置方案,可通过末端执行器与目标适配器之间的对接与分离实现舱体爬行功能,让航天员实现人机协同,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较远距离的移动。
此技术已经可以媲美美国最先进的“加拿大臂2”型机械臂,另外美国的机械臂只能在美国制造的舱段上活动,无法实现爬行的目的。
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技术
本次任务中,神州十二号6个半小时就完成了自主对接,它不同于人工控制,可以有效缩短航天员在狭小的船舱内的等待时间,避免航天员们可能会出现的航天运动病等身体不适情况。
其中自动捕获装置,可以在与核心舱的对接机构接触的一瞬间,紧拉并锁死,保证顺利对接,而美国并没有掌握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技术。
再生生保系统
天和核心舱内的再生生保系统,即除食物需从地面补给之外,氧气和水等两大生保物资在空间站上基本依靠再生,是我国全自主研制的。
核心设备中心计算机,是九院771所为该系统专门研制的,通过九院693厂提供的电缆网信号传输,确保电解制氧装置、微量气体检测装置子系统、水处理子系统等正常运转。
技术封锁倒逼自主创新
长期以来中国屡次遭受到了技术封杀,禁止合作交流,美国甚至曾公开发表了一个条约,禁止“中国航天局与美国航天局”进行合作交流,也正式国外的长期封锁倒逼了中国的自主创新。
Aigtek安泰电子一直以来深晤自主研发创新的重要性,拒绝被国外技术封锁“卡脖子”,全线产品自主研发,更专为航空航天、船舶、轨道交通、汽车等领域专门打造了ATX-3000S系列台式线材测试仪。
测试点数多
拥有多达65536测试点,通道可快速平滑扩展,测试高效
功能强大
通断、耐压、绝缘电阻、二线制/四线制电阻、瞬断测试都能能做,能高效准确的剔除短路、断路、误配线等不合格产品,可以说是一机功能顶所有
智能自学习
数据对比分析、自动记录测试报告、智能化测试软件、大型数据库,智能MAX,你测试工作中的“最强大脑”
高压检测自动复位,测试安全可靠
10寸多点式电容触摸屏+win10操作系统,操作便捷,科技感十足
Aigtek线材测试仪,致力于打造一流民族品牌,用自主创新技术,助力中国航天!更多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安泰电子(Aigtek)。
编辑:jq
-
计算机
+关注
关注
19文章
7553浏览量
88798 -
机械臂
+关注
关注
12文章
527浏览量
24757 -
航天技术
+关注
关注
0文章
12浏览量
9420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NASA将首次通过Twitch平台直播国际空间站活动实况
维信诺多项创新技术亮相CES 2025
2024年新能源汽车电驱自主创新技术高峰论坛圆满落幕
美芯晟荣获“中国芯”优秀技术创新产品奖
先楫HPM6E00技术日 | 百人研讨共话工业应用创新及发展趋势
飞凌嵌入式技术创新日(深圳站)精彩回顾
美光量产第九代NAND闪存技术产品
喜报频传,佳绩不断!深视智能连获“自主创新新锐企业”等三大奖项
![喜报频传,佳绩不断!深视智能连获“<b class='flag-5'>自主创新</b>新锐企业”等<b class='flag-5'>三</b>大奖项](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FD/D3/wKgZomafFiKAajxFAAEU-YlbCiE300.png)
Qorvo携三大应用创新技术成果亮相慕尼黑
![Qorvo携<b class='flag-5'>三</b>大应用<b class='flag-5'>创新技术</b>成果亮相慕尼黑](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FE/09/wKgaomaYcgGAVdwQAAksFsDmUqQ810.jpg)
日本将发射首颗木质外壳卫星,预计9月抵达空间站
奥松电子温湿度传感器获评广州市轨道交通自主创新产品
![奥松电子温湿度传感器获评广州市轨道交通<b class='flag-5'>自主创新</b>产品](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DE/7A/wKgZomYwUM-ARyeuAABeAjWdPVw440.png)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