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伺服电机
伺服电机:是在伺服系统中控制机械元件运转的发动机,是一种补助马达间接变速装置。
伺服电机可以控制速度,位置精度非常准确,可以将电压信号转化为转矩和转速以驱动控制对象。伺服电机转子转速受输入信号控制,并能快速反应,在自动控制系统中,用作执行元件,且具有机电时间常数小、线性度高等特性,可把所收到的电信号转换成电动机轴上的角位移或角速度输出。分为直流和交流伺服电动机两大类,其主要特点是,当信号电压为零时无自转现象,转速随着转矩的增加而匀速下降。
伺服电机的作用:伺服电机可使控制速度,位置精度非常准确。
伺服电机的工作原理
1、伺服系统(servo mechanism)是使物体的位置、方位、状态等输出被控量能够跟随输入目标(或给定值)的任意变化的自动控制系统。
2、伺服电机内部的转子是永磁铁,驱动器控制的U/V/W三相电形成电磁场,转子在此磁场的作用下转动,同时电机自带的编码器反馈信号给驱动器,驱动器根据反馈值与目标值进行比较,调整转子转动的角度。伺服电机的精度决定于编码器的精度(线数)。
整合自:百度百科、控制工程网
编辑:jq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相关推荐
伺服电机的工作原理 伺服电机是一种能够将电信号转换为精确的机械运动的设备。它的工作原理基于电磁感
发表于 12-05 15:18
•355次阅读
伺服电机是一种高精度的电机,主要用于精确控制机械设备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它的工作原理基于反馈控制系统,能够根据输入信号调整电机的输出,以达
发表于 12-05 15:17
•650次阅读
电机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实现高效、稳定和精确控制的核心组件。编码器的作用是什么呢?它的工作原理又是怎样的?其利天下·伺服电机驱动方案编码器的作用位置反馈:
发表于 11-02 10:38
•275次阅读
伺服电机(Servo Motor)是一种高精度、高性能的电动机系统,广泛应用于需要精确控制位置、速度和加速度的场合。 一、伺服电机的工作原理
发表于 10-22 16:58
•425次阅读
伺服电机是一种高精度的电机,广泛应用于自动化控制、机器人、精密机械等领域。它能够根据输入的控制信号,精确地控制电机的转速、位置和力矩,实现对机械系统的精确控制。
发表于 10-22 10:58
•442次阅读
伺服电机作为现代工业自动化领域的核心动力元件,广泛应用于各种高精度、高效率的运动控制系统中。其中,交流伺服电机和直流伺服
发表于 06-24 14:40
•834次阅读
伺服电机压力机是一种利用伺服电机驱动的精密压力机,广泛应用于电子、汽车、航空、医疗等行业。其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发表于 06-17 10:33
•1340次阅读
伺服电机和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在工业自动化领域中是两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之间的关系密切,共同构成了现代工业自动化系统的核心。本文将详细介绍伺服电机和PLC的关系,包括它们的
发表于 06-12 14:06
•2346次阅读
Servo Motor)两大类。两者在工作原理、控制方式、应用领域以及性能特点等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本文将对交流伺服电机和直流伺服电机的区
发表于 06-05 17:26
•1227次阅读
伺服电机对拖测功机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的测试设备,它主要用于测量电机的性能参数,如功率、转速、扭矩等。本文将对伺服电机对拖测功机的
发表于 03-21 15:22
•946次阅读
交流伺服电机是一种通过闭环反馈控制系统实现精确位置、速度和转矩控制的电机。它在工业自动化、机械加工、机器人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将详细介绍交流伺服
发表于 02-18 14:59
•2296次阅读
技术、CNC机床、自动化装配线、印刷设备以及各种需要精确定位的应用中。 工作原理概述 伺服电机,也称为执行电动机,在自动控制系统中扮演执行机构的角色,负责将接收到的电信号转化为电机轴上
发表于 02-16 10:55
•1708次阅读
和运动控制的领域,如数控机床、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等。 伺服电机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总结为以下几个步骤: 接收指令信号:控制器接收来自外部设备(如PLC)的指令信号,指令信号包含了期望的运动状态,如位置和速度。 反
发表于 02-04 10:10
•1447次阅读
伺服电机是一种特殊的电机,能够根据控制信号的反馈信息来调整输出转速和位置,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响应速度,广泛应用于机械控制系统中。本文将详细介绍伺服电机
发表于 02-02 14:20
•3493次阅读
伺服电机是一种能够根据控制指令准确运动的电机,其工作原理基于电机的转矩及速度反馈。 伺服
发表于 01-31 10:49
•2772次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