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东京奥运会将首次全部采用云技术支撑全球转播
据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介绍,由于疫情原因,今年东京奥运会将首次全部采用云技术支撑全球转播,成为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云上奥运”。
全球观众将首次以“云”的方式观看奥运。OBS云平台还提供3D运动员追踪技术,通过人工智能和机器视觉技术,在部分比赛中为受众提供多视角的比赛细节。同时转播工作人员还可以远程完成转播和编辑工作,这让东京奥运会的国际转播中心面积缩小了25%,现场工作人员减少27%。
lily点评:在数字媒体时代,OBS的任务量急剧提升。根据国际奥委会统计,2004年雅典奥运会,持权转播商的总播出时长才3.5万小时,在里约奥运会就达到了35.7万小时,以接近10倍的速度增长。这次东京奥运会因为疫情观众基本无法到场,云方式观看奥运将成为主流。
据国际奥委会(IOC)官网数据, 东京 2021年将在全球向超过 50 亿的潜在观众转播,广播合作伙伴的覆盖范围将超过以往任何一届奥运会的有线电视和数字电视。OBS将再次突破奥运转播的界限,以更多形式制作超过9,000小时的内容,比2016年的里约多30%的内容。据悉,这是在奥运会上首次采用具有沉浸式音频 (5.1.4) 的超高清 (4K) HDR。世界各地的观众将被引入前所未有的摄像机角度、360 度回放、多摄像机实时虚拟现实 (VR)。
国际奥委会官网显示,OBS 将依靠非接触式重要传感技术来提供实时估计的心率监测。四个摄像头将被放置在距离运动员大约 20m 的地方,聚焦他们的脸部,并从拍摄的视频中分析血管收缩产生的皮肤颜色的细微变化。5G+AR,5G+3D追踪技术、都将依托云平台大放光彩,再次印证了科技奥运的主旋律。
Intel 10nm工艺成功,成本爆降45%
近日,Intel发布了2021年Q2季度财报,除了营收超预期外,值得关注的是,目前在10nm工艺上,成本已经降低了45%,同时产量也超过了14nm工艺,这也意味着,Intel的主流工艺制程将正式更换为10nm。
10nm工艺迟迟无法量产的问题在于成本高,根源则是良率低,因为在10nm工艺上Intel用了很多新技术,包括SAQP四重曝光、钴局部互连、有源栅极上接触(COAG)等,导致良率无法上去,而成本很难降低,无法大规模量产。如今成本大降,同时产量提升,也证明Intel已经攻克了这个瓶颈。
Simon点评:
此前有台湾媒体曾披露了几家晶圆代工厂各自工艺节点上的晶体管密度问题,有趣的是,在10nm工艺节点上,三星的晶体管密度为0.52亿个/mm²,台积电为0.53亿个/mm²,而Intel达到了1.06亿个/mm²。单从晶体管密度上来看,Intel已经达到了台积电与三星的两倍左右。甚至更近一步,Intel的10nm工艺晶体管密度甚至要比三星与台积电7nm更高。
这也就解释了,为何Intel在生产10nm工艺时迟迟无法量产,晶体管密度提升也导致了成本的提升。直到2019年Intel才将10nm进行量产,并推出了Ica Lake处理器,在2020年推出了Tiger Lake处理器,并升级到了第二代的10nm SF工艺,终于将成本降低了45%,意味着良率上也有了极大地提升。
不过另一方面来看,英特尔良率的上升,以及第二代10nm工艺,是否是因为在芯片晶体管密度上进行妥协所导致的,这一点要待Intel相关产品上市后才能知晓。
光刻机巨头ASML市值破纪录:突破2万亿
7月22日,ASML上调了2021年的销售预期,并宣布了新的股票回购计划。作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公司供应商之一,其设备在全球计算机芯片市场极度短缺。
目前,ASML股价呈现出小幅上扬态势,截止到美东时间7月23日晚8时,该公司的股价定格在748.140美元,市值达到311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0518亿元。
Felix点评:
作为目前世界上唯一能够生产最先进EUV光刻机的制造商,ASML掌握了7nm及以下先进制程的钥匙。ASML总裁曾表示,即使该公司EUV光刻机制造的图纸公开,也没有一家公司可以顺利制造出来。可见EUV光刻机设计生产难度之高。
从市场方面看,ASML已经成长为光刻机领域的绝对霸主。统计数据显示,虽然在DUV光刻机这方面,还有日本的尼康、佳能等作为对手,但是ASML依旧是占据着全球85%的市场份额;而在EUV光刻机方面,ASML在全球具有垄断地位。
但ASML一家独大对于国产芯片而言并不是什么好事。受美国政府的政策限制,ASML先进的光刻机不能销售给中国企业。美国政府官员上周透露,拜登政府将延续上任政府的政策,要求其“忠实的盟友”荷兰政府阻止ASML向中国大陆出口最先进的光刻机,否则白宫有权限制光刻机零部件向荷兰出口。这让国产芯片企业在先进制程方面将很难突破。当然,我们可以学习借鉴英特尔的方式,利用双机台和DUV去实现10nm,但再往更先进的制程走,EUV光刻机便成为了必须品。
好消息是,目前国产光刻机终于传来了从无到有的消息。据报道,首台国产SMEE光刻机正式搬入富士康青岛芯片工厂,年产量在36万片晶圆,制造商是上海微电子。
小米汽车招人,月薪高达60K
据小米官网招聘信息显示,小米最近的招聘岗位包括仪表台系统工程师,硬内饰件系统工程师,内饰灯系统工程师等。而猎头渠道给出在嵌入式研发、智能座舱等岗位的薪资范围在30K-60K,并且是14薪。
Kitty点评:半导体已经成为热门的就业领域。从最早的国产智能手机的兴起再到近几年的造芯计划,乃至现在的造车风潮。站在风口的人才,身价都水涨船高。
我们知道中国芯片人才缺口达几十万,早前晶圆代工厂向台湾和海外挖人,有一定工作经验的技术工程师年薪都可达80W,IC设计公司比如模拟芯片研发的技术专家,年薪也有高达100W的。这两年AI芯片受热捧,拿到融资的芯片公司也是出手阔绰地招揽人才。还有OPPO造芯也开出40W年薪。在芯片人才本身就缺乏的情况下,芯片研发人员自然非常抢手和吃香。
如今,这一行情也来到了汽车领域,相关岗位研发人员必将成为高收入、高价值的人才。
风口上的新兴领域,大家一定要抓住机会。上大学可以选相关的专业,个人就业可以有更好的选择。
再说回到小米汽车,笔者认为小米启动造车略晚了点,不过也不是没有机会。相信雷总在公布战略前已经做好了大量的调研和前期准备工作。如今小米手机已经出货量全球第二。很多智能手机上的宝贵经验可以用于智能汽车上,期待小米新车早日到来。
芯片短缺问题会延续到2023年吗?
7月22日,英特尔公司首席执行官帕特·基辛格(PatGelsinger)在发布第二季度财报后接受采访时说,半导体行业恢复合理供需平衡可能需要一到两年的时间。“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他说,“建立(制造)能力需要很长时间。”也就是说,他觉得全球半导体短缺局面可能会持续到2023年。同时他也指出,供应短缺应该会在几个月后有所缓解。
Kevin点评:芯片供应短缺大概在Q4时会有所缓解的判断,与此前台积电给出的判断差不多,但真正恢复供应需要等到2023年吗?基辛格给出的解释是,虽然英特尔和台积电都正在增加新的芯片制造厂,不过其中部分产能需要两年后才会准备就绪。
其实,今年以来终端市场的产品并没有大规模增加,制造厂的生产规模在去年有所减产,但到现在基本都是在满负荷在运作,新的芯片正在源源不断的被制造出来。业界也有消息称,此前拿钱也买不到的一些芯片,现在加点钱还是能够找到货源了,说明芯片的价格已经开始松动。也就是说紧缺局面已经开始缓解了。再加上有些行业的企业要是再拿不到芯片,他们就可能转行或者直接停止业务了,一旦他们这么做了,这个行业就会严重萎缩,甚至有可能会消失。相信芯片原厂、代理商,以及贸易商们也不愿意看到这种情况发生。因为,企业一旦离开,就比较难再回来了;订单一旦失去,就可能永远失去了。
因此,我觉得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下去,达到合理的供货应该不用等到2023年。
2025年全球动力电池供应或将耗尽
据外媒报道,蜂巢能源董事长杨红新表示:“缺芯之后,汽车制造行业面临的主要供应短缺将是电池。由于产能释放需要时间,未来几年电池产能将持续吃紧。”
2020年新能源车在疫情的影响下销量大增,动力电池的出货量也同比大增34%,达到213GWH。相关机构预测,到2023年,全球动力电池需求将达406GWH,因为供不应求,动力电池或许会在2025-2026年耗尽,届时各电池厂产能利用率都将超过85%。2026-2030年间,“电池荒”可能进一步加剧。
Monika点评:
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的高速增长,市场对动力电池的需求也高速增长。这也意味着动力电池厂商将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新一轮的投资即将引进。
例如宁德时代逐步扩大全球范围的生产基地。从去年12月到今年2月发布了扩建、投资计划,三个月投入约800亿元,产能或许会超260GWh。与此同时,LG化学、SKI、比亚迪都在同步提升产能。LG化学规划到2023年规划电池产能扩大到300GWh;SKI规划到2025年产能扩大至100GWh;比亚迪预计2022年包括“刀片电池”在内的总产能也有望提升至100GWh。
动力电池大厂疯狂扩产能否填补市场缺口还不能下定论。根据机构预测,到2025年,全球动力电池市场缺口将达40%左右。
如此巨大的缺口不会是大厂独自瓜分。目前,宁德时代、比亚迪和LG化学占据国内动力电池三分之二的市场,也就是说还有三分之一的市场。这对于国轩高科、中航锂电、亿纬锂能、孚能科技等二线动力电池厂商来说,是一个新的突围机会。未来国内的动力电池市场或许会有新的格局出现。
英特尔Q2业绩增长发力 积极推进晶圆代工业务
近日,英特尔公布二季度财报显示,在GAAP规则下,公司营收达到196亿美元,同比持平,净利润51亿美元,同比下降1%。近年来,英特尔正在积极推进晶圆代工业务,该公司宣布,目前已有逾百位客户对其晶圆代工感兴趣。
Carol点评:英特尔Q2业绩很明显增长发力,在第一季度大跌20%后,该公司数据中心业务在第二季度继续疲软,同比下跌9%,营业利润鲜花37%。另外英特尔最大的收入部门计算机业务有所增长,同比增长6%,不过是以降价为代价。
英特尔似乎将公司未来的发展重头押宝在晶圆代工业务上,在新任CEO的上任后,英特尔开启IDM2.0计划欲重新成为芯片制造行业的领导者,在10nm工艺成本降低45%、产能超过14nm成为主力之后,7nm工艺预计将在2023年正式面世。
近段时间也传出英特尔计划话费巨资收购全球第四大晶圆代工厂格芯,格芯虽然营收情况不是很理想,但是这家公司具有丰富的制造经验,并且有一定的客户群体,同时与美国政府存在较为深厚的供应关系,收购格芯无疑会加快英特尔在晶圆代工领域的发展。
当然能否顺利收购格芯还未可知,而且英特尔在晶圆代工业务上的发展也需要慢慢持续发展,不过对于今年全年的展望,英特尔倒是持乐观态度,该公司调高了全年销售额预期,大约是735亿美元,高于分析师预期的731亿美元,可以看到作为全球领先的芯片公司,英特尔对行业的整体形势和自身的实力还是有足够的信心和底气。
还未出货一辆车,Rivian已获百亿美元投资
美国时间7月23日,电动车初创公司Rivian再获25亿美元投资,由亚马逊、福特汽车和普信集团领投。该消息发布前一天,这家同样地处美国加州的电动车公司宣布正在筹备建立第二个美国组装工厂。据路透社援引知情人士情报,这一工厂被命名为Tera项目,也包括了汽车电池的生产。
Leland点评:Rivian可以说是电动车初创公司里最不差钱的公司了。从2009年成立至今,它的产品定位也从类似特斯拉Roadster电动跑车转向了电动皮卡和SUV。然而其首批R1T电动皮卡的交付时间一拖再拖,现已延长至今年9月。
不过亚马逊和福特却似乎异常看好这家企业,仅仅从2019年至今,Rivian就已经收获了105亿美元的投资。亚马逊作为电商巨头,也计划联手Rivian打造电动配送车,已经下达了10万辆的订单。而福特自然是希望在电动皮卡上也能维持自己的地位,虽然此前的联合造车划因为疫情取消,但此次福特再花巨资投资,后续必定准备了新的造车计划。
据了解,除了首发的三款车型后,Rivian正在计划较小的SUV车型,面向中国和欧洲市场,还有可能在这些地区开展汽车制造。不过这家电动车公司目前还尚未在海外大幅开展业务扩张,未来是否能像特斯拉一样强势进入中国,还得看Rivian在美国市场的评价以及欧洲市场的先行表现如何。
据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介绍,由于疫情原因,今年东京奥运会将首次全部采用云技术支撑全球转播,成为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云上奥运”。
![](https://file.elecfans.com/web2/M00/0B/14/poYBAGD8xGyALHffAAEcewzs8pU237.jpg)
lily点评:在数字媒体时代,OBS的任务量急剧提升。根据国际奥委会统计,2004年雅典奥运会,持权转播商的总播出时长才3.5万小时,在里约奥运会就达到了35.7万小时,以接近10倍的速度增长。这次东京奥运会因为疫情观众基本无法到场,云方式观看奥运将成为主流。
据国际奥委会(IOC)官网数据, 东京 2021年将在全球向超过 50 亿的潜在观众转播,广播合作伙伴的覆盖范围将超过以往任何一届奥运会的有线电视和数字电视。OBS将再次突破奥运转播的界限,以更多形式制作超过9,000小时的内容,比2016年的里约多30%的内容。据悉,这是在奥运会上首次采用具有沉浸式音频 (5.1.4) 的超高清 (4K) HDR。世界各地的观众将被引入前所未有的摄像机角度、360 度回放、多摄像机实时虚拟现实 (VR)。
国际奥委会官网显示,OBS 将依靠非接触式重要传感技术来提供实时估计的心率监测。四个摄像头将被放置在距离运动员大约 20m 的地方,聚焦他们的脸部,并从拍摄的视频中分析血管收缩产生的皮肤颜色的细微变化。5G+AR,5G+3D追踪技术、都将依托云平台大放光彩,再次印证了科技奥运的主旋律。
Intel 10nm工艺成功,成本爆降45%
近日,Intel发布了2021年Q2季度财报,除了营收超预期外,值得关注的是,目前在10nm工艺上,成本已经降低了45%,同时产量也超过了14nm工艺,这也意味着,Intel的主流工艺制程将正式更换为10nm。
10nm工艺迟迟无法量产的问题在于成本高,根源则是良率低,因为在10nm工艺上Intel用了很多新技术,包括SAQP四重曝光、钴局部互连、有源栅极上接触(COAG)等,导致良率无法上去,而成本很难降低,无法大规模量产。如今成本大降,同时产量提升,也证明Intel已经攻克了这个瓶颈。
Simon点评:
此前有台湾媒体曾披露了几家晶圆代工厂各自工艺节点上的晶体管密度问题,有趣的是,在10nm工艺节点上,三星的晶体管密度为0.52亿个/mm²,台积电为0.53亿个/mm²,而Intel达到了1.06亿个/mm²。单从晶体管密度上来看,Intel已经达到了台积电与三星的两倍左右。甚至更近一步,Intel的10nm工艺晶体管密度甚至要比三星与台积电7nm更高。
这也就解释了,为何Intel在生产10nm工艺时迟迟无法量产,晶体管密度提升也导致了成本的提升。直到2019年Intel才将10nm进行量产,并推出了Ica Lake处理器,在2020年推出了Tiger Lake处理器,并升级到了第二代的10nm SF工艺,终于将成本降低了45%,意味着良率上也有了极大地提升。
不过另一方面来看,英特尔良率的上升,以及第二代10nm工艺,是否是因为在芯片晶体管密度上进行妥协所导致的,这一点要待Intel相关产品上市后才能知晓。
光刻机巨头ASML市值破纪录:突破2万亿
7月22日,ASML上调了2021年的销售预期,并宣布了新的股票回购计划。作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公司供应商之一,其设备在全球计算机芯片市场极度短缺。
目前,ASML股价呈现出小幅上扬态势,截止到美东时间7月23日晚8时,该公司的股价定格在748.140美元,市值达到311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0518亿元。
Felix点评:
作为目前世界上唯一能够生产最先进EUV光刻机的制造商,ASML掌握了7nm及以下先进制程的钥匙。ASML总裁曾表示,即使该公司EUV光刻机制造的图纸公开,也没有一家公司可以顺利制造出来。可见EUV光刻机设计生产难度之高。
从市场方面看,ASML已经成长为光刻机领域的绝对霸主。统计数据显示,虽然在DUV光刻机这方面,还有日本的尼康、佳能等作为对手,但是ASML依旧是占据着全球85%的市场份额;而在EUV光刻机方面,ASML在全球具有垄断地位。
但ASML一家独大对于国产芯片而言并不是什么好事。受美国政府的政策限制,ASML先进的光刻机不能销售给中国企业。美国政府官员上周透露,拜登政府将延续上任政府的政策,要求其“忠实的盟友”荷兰政府阻止ASML向中国大陆出口最先进的光刻机,否则白宫有权限制光刻机零部件向荷兰出口。这让国产芯片企业在先进制程方面将很难突破。当然,我们可以学习借鉴英特尔的方式,利用双机台和DUV去实现10nm,但再往更先进的制程走,EUV光刻机便成为了必须品。
好消息是,目前国产光刻机终于传来了从无到有的消息。据报道,首台国产SMEE光刻机正式搬入富士康青岛芯片工厂,年产量在36万片晶圆,制造商是上海微电子。
小米汽车招人,月薪高达60K
据小米官网招聘信息显示,小米最近的招聘岗位包括仪表台系统工程师,硬内饰件系统工程师,内饰灯系统工程师等。而猎头渠道给出在嵌入式研发、智能座舱等岗位的薪资范围在30K-60K,并且是14薪。
Kitty点评:半导体已经成为热门的就业领域。从最早的国产智能手机的兴起再到近几年的造芯计划,乃至现在的造车风潮。站在风口的人才,身价都水涨船高。
我们知道中国芯片人才缺口达几十万,早前晶圆代工厂向台湾和海外挖人,有一定工作经验的技术工程师年薪都可达80W,IC设计公司比如模拟芯片研发的技术专家,年薪也有高达100W的。这两年AI芯片受热捧,拿到融资的芯片公司也是出手阔绰地招揽人才。还有OPPO造芯也开出40W年薪。在芯片人才本身就缺乏的情况下,芯片研发人员自然非常抢手和吃香。
如今,这一行情也来到了汽车领域,相关岗位研发人员必将成为高收入、高价值的人才。
风口上的新兴领域,大家一定要抓住机会。上大学可以选相关的专业,个人就业可以有更好的选择。
再说回到小米汽车,笔者认为小米启动造车略晚了点,不过也不是没有机会。相信雷总在公布战略前已经做好了大量的调研和前期准备工作。如今小米手机已经出货量全球第二。很多智能手机上的宝贵经验可以用于智能汽车上,期待小米新车早日到来。
芯片短缺问题会延续到2023年吗?
7月22日,英特尔公司首席执行官帕特·基辛格(PatGelsinger)在发布第二季度财报后接受采访时说,半导体行业恢复合理供需平衡可能需要一到两年的时间。“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他说,“建立(制造)能力需要很长时间。”也就是说,他觉得全球半导体短缺局面可能会持续到2023年。同时他也指出,供应短缺应该会在几个月后有所缓解。
Kevin点评:芯片供应短缺大概在Q4时会有所缓解的判断,与此前台积电给出的判断差不多,但真正恢复供应需要等到2023年吗?基辛格给出的解释是,虽然英特尔和台积电都正在增加新的芯片制造厂,不过其中部分产能需要两年后才会准备就绪。
其实,今年以来终端市场的产品并没有大规模增加,制造厂的生产规模在去年有所减产,但到现在基本都是在满负荷在运作,新的芯片正在源源不断的被制造出来。业界也有消息称,此前拿钱也买不到的一些芯片,现在加点钱还是能够找到货源了,说明芯片的价格已经开始松动。也就是说紧缺局面已经开始缓解了。再加上有些行业的企业要是再拿不到芯片,他们就可能转行或者直接停止业务了,一旦他们这么做了,这个行业就会严重萎缩,甚至有可能会消失。相信芯片原厂、代理商,以及贸易商们也不愿意看到这种情况发生。因为,企业一旦离开,就比较难再回来了;订单一旦失去,就可能永远失去了。
因此,我觉得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下去,达到合理的供货应该不用等到2023年。
2025年全球动力电池供应或将耗尽
据外媒报道,蜂巢能源董事长杨红新表示:“缺芯之后,汽车制造行业面临的主要供应短缺将是电池。由于产能释放需要时间,未来几年电池产能将持续吃紧。”
2020年新能源车在疫情的影响下销量大增,动力电池的出货量也同比大增34%,达到213GWH。相关机构预测,到2023年,全球动力电池需求将达406GWH,因为供不应求,动力电池或许会在2025-2026年耗尽,届时各电池厂产能利用率都将超过85%。2026-2030年间,“电池荒”可能进一步加剧。
Monika点评:
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的高速增长,市场对动力电池的需求也高速增长。这也意味着动力电池厂商将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新一轮的投资即将引进。
例如宁德时代逐步扩大全球范围的生产基地。从去年12月到今年2月发布了扩建、投资计划,三个月投入约800亿元,产能或许会超260GWh。与此同时,LG化学、SKI、比亚迪都在同步提升产能。LG化学规划到2023年规划电池产能扩大到300GWh;SKI规划到2025年产能扩大至100GWh;比亚迪预计2022年包括“刀片电池”在内的总产能也有望提升至100GWh。
动力电池大厂疯狂扩产能否填补市场缺口还不能下定论。根据机构预测,到2025年,全球动力电池市场缺口将达40%左右。
如此巨大的缺口不会是大厂独自瓜分。目前,宁德时代、比亚迪和LG化学占据国内动力电池三分之二的市场,也就是说还有三分之一的市场。这对于国轩高科、中航锂电、亿纬锂能、孚能科技等二线动力电池厂商来说,是一个新的突围机会。未来国内的动力电池市场或许会有新的格局出现。
英特尔Q2业绩增长发力 积极推进晶圆代工业务
近日,英特尔公布二季度财报显示,在GAAP规则下,公司营收达到196亿美元,同比持平,净利润51亿美元,同比下降1%。近年来,英特尔正在积极推进晶圆代工业务,该公司宣布,目前已有逾百位客户对其晶圆代工感兴趣。
Carol点评:英特尔Q2业绩很明显增长发力,在第一季度大跌20%后,该公司数据中心业务在第二季度继续疲软,同比下跌9%,营业利润鲜花37%。另外英特尔最大的收入部门计算机业务有所增长,同比增长6%,不过是以降价为代价。
英特尔似乎将公司未来的发展重头押宝在晶圆代工业务上,在新任CEO的上任后,英特尔开启IDM2.0计划欲重新成为芯片制造行业的领导者,在10nm工艺成本降低45%、产能超过14nm成为主力之后,7nm工艺预计将在2023年正式面世。
近段时间也传出英特尔计划话费巨资收购全球第四大晶圆代工厂格芯,格芯虽然营收情况不是很理想,但是这家公司具有丰富的制造经验,并且有一定的客户群体,同时与美国政府存在较为深厚的供应关系,收购格芯无疑会加快英特尔在晶圆代工领域的发展。
当然能否顺利收购格芯还未可知,而且英特尔在晶圆代工业务上的发展也需要慢慢持续发展,不过对于今年全年的展望,英特尔倒是持乐观态度,该公司调高了全年销售额预期,大约是735亿美元,高于分析师预期的731亿美元,可以看到作为全球领先的芯片公司,英特尔对行业的整体形势和自身的实力还是有足够的信心和底气。
还未出货一辆车,Rivian已获百亿美元投资
美国时间7月23日,电动车初创公司Rivian再获25亿美元投资,由亚马逊、福特汽车和普信集团领投。该消息发布前一天,这家同样地处美国加州的电动车公司宣布正在筹备建立第二个美国组装工厂。据路透社援引知情人士情报,这一工厂被命名为Tera项目,也包括了汽车电池的生产。
Leland点评:Rivian可以说是电动车初创公司里最不差钱的公司了。从2009年成立至今,它的产品定位也从类似特斯拉Roadster电动跑车转向了电动皮卡和SUV。然而其首批R1T电动皮卡的交付时间一拖再拖,现已延长至今年9月。
不过亚马逊和福特却似乎异常看好这家企业,仅仅从2019年至今,Rivian就已经收获了105亿美元的投资。亚马逊作为电商巨头,也计划联手Rivian打造电动配送车,已经下达了10万辆的订单。而福特自然是希望在电动皮卡上也能维持自己的地位,虽然此前的联合造车划因为疫情取消,但此次福特再花巨资投资,后续必定准备了新的造车计划。
据了解,除了首发的三款车型后,Rivian正在计划较小的SUV车型,面向中国和欧洲市场,还有可能在这些地区开展汽车制造。不过这家电动车公司目前还尚未在海外大幅开展业务扩张,未来是否能像特斯拉一样强势进入中国,还得看Rivian在美国市场的评价以及欧洲市场的先行表现如何。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intel
+关注
关注
19文章
3485浏览量
186572 -
光刻机
+关注
关注
31文章
1159浏览量
47651 -
AMSL
+关注
关注
0文章
10浏览量
3248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光刻机巨头ASML业绩暴雷,芯片迎来新一轮“寒流”?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黄山明)作为芯片制造过程中的核心设备,光刻机决定着芯片工艺的制程。尤其是EUV光刻机已经成为高端芯片(7nm及以下)芯片量产的关键,但目前EUV
光刻机巨头阿斯麦业绩爆雷 ASML股价暴跌16.26%创最大的单日跌幅
在当地时间周二,荷兰光刻机巨头阿斯麦公布了一份不及预期的第三季度业绩报告;订单量环比下降53%, 业绩爆雷第一时间反应到
英伟达市值一夜蒸发1.13万亿 ASML暴跌16.26%创最大的单日跌幅
10月15日,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跌,科技股多数下跌;费城半导体指数跌超5%。 英伟达股价跌超4%;英伟达公司的市值蒸发1587.1亿美元(换算下来约人民币11299.5亿)。 光刻机巨头
光刻巨人去世 阿斯麦(ASML)光刻机巨头联合创始人去世
圈内突发噩耗,光刻巨人去世; 阿斯麦(ASML)光刻机巨头联合创始人维姆・特罗斯特去世。 据外媒报道,在当地时间11日晚,荷兰光刻机
俄罗斯首台光刻机问世
的一部分,目前正在对其进行测试,该设备可确保生产350nm的芯片。什帕克还指出,到2026年将获得130nm的国产光刻机,下一步将是开发90
后门!ASML可远程锁光刻机!
与ASML进行光刻机问题沟通时,负责人做出了保证,他们有能力远程锁控芯片制造设备。 这就意味着ASML传承了欧美企业留有“后门”的习惯,而伴随着这样一则信息的揭露,或许很有可能会被美国
ASML发货第二台High NA EUV光刻机,已成功印刷10nm线宽图案
ASML公司近日宣布发货了第二台High NA EUV光刻机,并且已成功印刷出10纳米线宽图案,这一重大突破标志着半导体制造领域的技术革新向
美科技巨头一周蒸发9500亿美元 七大巨头1周市值蒸发超7万亿
科技巨头一周蒸发9500亿美元 七大巨头1周市值蒸发超7万亿 美联储降息预期被推迟;叠加中东局势
光刻机的发展历程及工艺流程
光刻机经历了5代产品发展,每次改进和创新都显著提升了光刻机所能实现的最小工艺节点。按照使用光源依次从g-line、i-line发展到KrF、ArF和EUV;按照工作原理依次从接触接近式光刻机
发表于 03-21 11:31
•6978次阅读
![<b class='flag-5'>光刻机</b>的发展历程及<b class='flag-5'>工艺</b>流程](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C6/26/wKgaomX7qu-AdjxBAABMxSwzcQc378.png)
ASML 首台新款 EUV 光刻机 Twinscan NXE:3800E 完成安装
3 月 13 日消息,光刻机制造商 ASML 宣布其首台新款 EUV 光刻机 Twinscan NXE:3800E 已完成安装,新机型将带来更高的生产效率。 ▲ ASML 在 X 平台
![<b class='flag-5'>ASML</b> 首台新款 EUV <b class='flag-5'>光刻机</b> Twinscan NXE:3800E 完成安装](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C6/5B/wKgaomX9RiaAfj10AAAiyPALC48881.jpg)
传光刻机巨头ASML将离开荷兰 荷兰政府寻求挽留
近日,光刻机巨头ASML传出可能因荷兰政府的反移民政策倾向而考虑迁离本国的消息,这令业界哗然。据悉,荷兰政府为阻止这一可能发生的变故,已专门成立了由首相马克·吕特亲自挂帅的“贝多芬计划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