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28纳米和14纳米技术打头阵!中国半导体市场高速增长,本土芯片厂商机会大

章鹰观察 来源:电子发烧友原创 作者:章鹰 2021-08-25 08:50 次阅读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 文/章鹰)近日,国际半导体协会表示,全球半导体供应吃紧,特别是8吋晶圆厂,车用芯片供应限制状况将延续到明年。8月24日,Omdia半导体首席分析师何晖在一个芯片技术论坛上特别指出,MCU电源管理芯片、显示驱动芯片等短缺严重的芯片产品集中在一些成熟工艺,以8吋晶圆厂需求居多。考虑全球大规模推进5G部署和EV Car的需求,造成了功率元器件的持续需求,还有高毛利芯片产品的优先级,造成了低毛利芯片产品供应不及时,导致电子类终端产品出货延迟。

全球半导体市场出现哪些明显的发展趋势?在中美地缘政治博弈的情况下,中国本土芯片厂商破解供应链难题有何优劣势?何晖带来了专业的分析。

四大原因造成半导体缺货!

工艺制程、产能和需求变化引领半导体发展方向

何晖指出,2010年到2016年,半导体全球的平均增长率只有2.2%左右,从2017年到2021年全球半导体的平均增长率达到7.5%,我们看到不仅芯片的数量,还是芯片的单价都呈现高速增长状态。

电子发烧友截图

去年以来全球半导体需求高速增长,四大原因造成了半导体的短缺。首先是中美贸易战,从2019年中美贸易战就开始,核心诉求就是科技,美国对于中国一些杰出科技企业进行制裁和打压,造成了全球供应链上的不平衡,必然造成上游需求端不透明,造成一些重复下单的情况。还有新冠疫情导致地区供应链不平衡。

二、从去年到今年芯片短缺的情况,我们看到短缺严重的产品集中在一些成熟工艺,以8吋晶圆厂需求居多。随着12吋晶圆产线的新建能够解决新产品的增长,但是现在的情况是MCU、一些电源管理的芯片,大部分都集中在8寸的晶圆上,造成终端产品因为个别芯片缺货而无法出货。

三、晶圆大厂Intel的产品在工艺制程方面和AMD、Apple等公司发生差异,新的市场需求带动了台积电的增长。

四、在何晖看来,因为全球大规模推进5G部署和EV Car的需求,造成了功率元器件的持续需求,还有高毛利芯片产品的优先级,造成了低毛利产品已经被迫延期。美国制裁也给芯片代工厂的新产线投产带来一些影响,芯片代工厂在规划、客户整体需求上都经历一段混乱期。

未来半导体的发展方向:一、随着12吋晶圆产线陆续落成,一部分原先在8吋晶圆产线上的MCU、射频器件慢慢转移到12吋晶圆产线,8吋晶圆产线的压力就会逐步缓解;二、先进工艺制程芯片大厂,比如台积电、英特尔三星都宣布新的晶圆厂建设计划,这可以缓解先进制程芯片的需求;三、去年,新冠疫情带来的一些类似于PC端的需求暴增,或者是平板端的需求的暴增,现在需求已经逐步回落了。需求回落到个位数增长,甚至到第三、第四季度出现了负增长。还有TV、游戏需求都会回归到正常水平。

中国半导体需求一枝独秀 五大厂商带动半导体30%的消耗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消费市场,到了2020年中国市场半导体市场规模超过3800亿美金。从2017年到2019年,全球前八大半导体公司在中国销售节节攀升,英特尔、高通、三星、联发科等多家公司对华销售金额都占据全球的重要比例,类似存储芯片、通信芯片,中国已经成为最主要的消费市场。

电子发烧友截图

以华为、联想、OPPO、VIVO、小米为代表的5家电子终端厂商,他们对于半导体的采购金额,已经消耗了差不多全球半导体金额的30%左右。随着全球5G智能手机的兴起,除了苹果、三星之外,中国品牌已经在全球前十位的智能手机厂商占据5个以上的位置,这是过去10年推动半导体发展的主要因素。

未来10年,随着中国、美国、欧洲等多国在5G网络的大规模兴建,全球将迎来一个万物互联的时代。Omdia最新报告显示,今天全球互联网终端大约270亿个,2030年IoT设备的增长会达到3倍左右,2030年全球将会有800多亿终端产品连入物联网,未来我们可以预见健康、医疗、可穿戴、能源等方面都会接入,生活中的终端产品都会实现数字化。

电子发烧友截图

未来,物联网的终端产品上,都必然需要一个芯片或一个电子模组来实现网络化。全球正在处于5G带来的数字大爆发的原点上,物联网终端产品的爆发会给半导体产业带来新的增长引擎。

IC制造高增长集中在28纳米和14纳米技术,本土厂商突破有机会

除了高端的手机处理器芯片外,新基建或者5G构建了无处不在的连接,它需要的是大量底层的连接和计算,这对于整个中国产业链来说还是有一个巨大的市场机会。

电子发烧友截图

从2014年到2020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年增长都基本上维持20%以上的增长率,即使去年率先遭受新冠疫情的打击,中国的集成电路行业还保持17%以上的增长率。

何晖表示,中国半导体制造业未来的高增长主要集中在28纳米、14纳米和16纳米的FinFET技术,这个趋势在2020年到2024年都会持续下去。

从2017年开始,中国IC设计业水平已经接轨国际一流设计公司水平,无论14纳米、16纳米、10纳米甚至到5纳米,中国都能同步于全球一流设计公司的发布时间,在数字化、逻辑类电子产品芯片设计领域,中国本土的设计能力比较强。

在晶圆外包领域,在中国市场,台积电一直接近60%的份额,但是中国本土的芯片大厂进入到设计公司的供应链,比如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华润微等公司接收到更多国内设计公司的订单,本土具备一定成熟工艺能力的芯片代工厂商具有巨大成长空间。

2021年,半导体的机会和风险并存。风险在于过去一两年当中,随着疫情变化需求出现波动,比如PC、平板在疫情爆发的去年需求暴增,今年又出现了回落,而且明年新的电子产品形态出现,带来半导体需求的暴增。中国政府、产业对于半导体的重视程度都在提升,半导体行业将有大量的资金和资源流入,面向上游半导体设备厂商、材料厂商,IC制造业,这是本土半导体产业突破和自给自足的根本机会。


本文为原创文章,作者章鹰,微信号zy1052625525,转载请注明以上来源。如需入群交流,请添加微信elecfans999,投稿发邮件到huangjingjing@elecfans.com.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mcu
    mcu
    +关注

    关注

    146

    文章

    17370

    浏览量

    352987
  • 英特尔
    +关注

    关注

    61

    文章

    10025

    浏览量

    172493
  • 台积电
    +关注

    关注

    44

    文章

    5703

    浏览量

    167105
  • 28nm
    +关注

    关注

    0

    文章

    172

    浏览量

    94871
收藏 人收藏

    评论

    相关推荐

    中国半导体设备业:本土企业强势崛起,全球布局步伐加快

    中国半导体设备行业崭露头角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半导体产业已成为全球科技竞争的焦点。在这场“芯片之战”中,半导体设备以其精湛的工艺和前沿的
    的头像 发表于 02-14 16:51 377次阅读

    台积电美国工厂生产4纳米芯片

    近日,据最新报道,全球领先的半导体制造公司台积电已正式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的工厂启动了先进的4纳米芯片的生产。这一举措标志着台积电在美国市场的进一步拓展,也预示着全球
    的头像 发表于 01-13 14:42 208次阅读

    纳米晶体技术介绍

    本文旨在介绍人类祖先曾经使用过纳米晶体的应用领域。   纳米技术/材料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与日俱增。纳米晶体,这一类独特的纳米材料,预计将在液晶显示器、发光二极管、激光器等新一代设备中发
    的头像 发表于 01-13 09:10 265次阅读
    <b class='flag-5'>纳米</b>晶体<b class='flag-5'>技术</b>介绍

    纳米压印光刻技术旨在与极紫外光刻(EUV)竞争

    ,nanoimprint lithography),它能够绘制出小至14纳米的电路特征——使逻辑芯片达到与英特尔、超微半导体(AMD)和英伟达现正大量生产的处理器相当的水平。
    的头像 发表于 01-09 11:31 178次阅读

    一文读懂芯片半导体梳理解析

    当下一切都在围绕国产替代展开,加上高层发话: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科技要打头阵。科技创新是必由之路。那么当下市场主线清晰——科技自主可控! 半导体行业是自主可控最核心的领域,近年来
    的头像 发表于 11-27 11:50 973次阅读

    中国半导体的镜鉴之路

    。 第五个印证价值,一定要大规模出口,只有出口,才能证明自己真正的技术实力。 讲了日本半导体的优点、缺点,以及对我们的启发。今天,日本半导体中国还是有很多的合作
    发表于 11-04 12:00

    晶合集成28纳米逻辑工艺通过验证

    近日,晶合集成在新工艺研发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在2024年第三季度,晶合集成成功通过了28纳米逻辑芯片的功能性验证,并顺利点亮了TV,标志着其28
    的头像 发表于 10-10 17:10 605次阅读

    纳米压印技术的分类和优势

    在探索微观世界的奥秘中,纳米技术以其独特的尺度和潜力,开启了一扇通往未知领域的大门。纳米压印技术(Nanoimprint Lithography, NIL),作为纳米制造领域的一项高精
    的头像 发表于 08-26 10:05 1830次阅读
    <b class='flag-5'>纳米</b>压印<b class='flag-5'>技术</b>的分类和优势

    珠海錾芯实现28纳米FPGA流片

    近日,珠海錾芯半导体有限公司在其官方微博上宣布,已成功实现28纳米流片。此次流片成功的CERES-1 FPGA芯片,不仅对标国际主流28
    的头像 发表于 06-03 11:11 902次阅读

    奥盖尼克苏州纳米技术应用产业园区盛大开业,产业注入新活力

    苏州纳米城方面表示,奥盖尼克OLED材料研发中心的正式启动,对园区纳米技术应用产业以及产业创新集群的建设将发挥重要推动作用。
    的头像 发表于 05-28 09:53 606次阅读

    蔡司利用纳米探针技术探索半导体微观电学性能

    半导体器件尺寸不断缩小和复杂度增加,纳米探针(Nanoprobing)技术成为解决微观电学问题和优化器件性能的重要工具,成为半导体失效分析流程中越来越重要的一环。 随着功率
    的头像 发表于 05-07 15:06 533次阅读
    蔡司利用<b class='flag-5'>纳米</b>探针<b class='flag-5'>技术</b>探索<b class='flag-5'>半导体</b>微观电学性能

    意法半导体突破20纳米技术节点,打造极具竞争力的新一代MCU

    意法半导体(简称ST)发布了一项基于18纳米全耗尽绝缘体上硅(FD-SOI)技术并整合嵌入式相变存储器(ePCM)的先进制造工艺,支持下一代嵌入式处理器升级进化。
    的头像 发表于 03-25 18:13 1135次阅读

    三星半导体将其“第二代3纳米”工艺正式更名为“2纳米”!

    近期,科技巨头三星半导体做出了一个引人注目的决策:将其“第二代3纳米”工艺正式更名为“2纳米”。
    的头像 发表于 03-06 13:42 1196次阅读

    台积电领跑半导体市场:2纳米制程领先行业,3纳米产能飙升

    台积电预期,目前营收总额约 70% 是来自 16 纳米以下先进制程技术,随着 3 纳米和 2 纳米制程技术的贡献在未来几年渐增,比重将会继续
    的头像 发表于 02-21 16:33 890次阅读

    日本半导体设备厂商:贸易管制助推中国市场需求

    他还指出,公司主要销往汽车和消费电子领域,这些行业对45纳米28纳米制程芯片有着大量需求。虽利润不及先进制程,但老旧设备能覆盖更广市场,带
    的头像 发表于 02-20 14:44 894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