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技术
在芯片设计中,数据同步和在不同时钟域之间进行数据传输会经常出现。为避免任何差错、系统故障和数据破坏,正确的同步和数据传输就显得格外重要。这些问题的出现往往比较隐蔽,不易被发现,因此正确进行跨时钟域处理就显得极为重要。实现数据同步有许多种方式,在不同的情况下进行恰当的同步方式选择非常重要。以计算机中的南桥芯片为例,它通过不同的接口(如PCIe USB 吉比特以太网等)与外部设备相连。南桥通过不同的接口与外围设备相连,它与北桥之间是一个通用数据接口。南桥芯片中需要使用数据同步技术,目前,常用的同步技术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 在不同的时钟域之间使用FIFO
- 在不同的时钟域之间使用握手信号
- 相位差固定的同步域内部的数据传输
- 准同步域之间的数据传输
使用FIFO进行的数据同步
当存在两个异步时钟域并且二者之间进行数据包传输时,双端口FIFO最为适合。FIFO有两个端口,一个端口写入输入数据,另一个端口读出数据,如图6.34所示。两个端口工作在相互独立的时钟域内,通过各自的指针(地址)来读写数据。由于每个端口工作在相互独立的时钟域内,因此读写操作可以独立实现并且不会出现任何差错。当FIFO变满时,应停止写操作,直到FIFO中出现空闲空间。同样,当FIFO为空时,应停止读操作,直到有新的数据被写入FIFO中。
握手同步方式
FIFO可用于在不同的时钟域之间进行数据包的传输,但是在一些应用中需要在不同时钟域之间进行少量数据传输。FIFO占用的硬件资源较大,此时可以考虑使用握手同步机制.
所谓握手,即通信双方使用了专用控制信号进行状态指示,这个控制信号既有发送域给接受域的也有接收域给控制域的,有别于单向控制信号方式。
使用握手协议方式处理跨时钟域数据传输时,只需要对双方的握手信号(req 和 ack)分别使用脉冲检测方法进行同步,在具体实现中,假设req ,ack, data,总线在初始化时都处于无效状态,发送域先把数据放入总线,随后发送有效的req信号给接收域;接收域在检测到有效的req信号后锁存数据总线,然后会送一个有效的ack信号表示读取完成应答;发送域在检测到有效ack信号后撤销当前的req信号,接收域在检测到req撤销后也相应撤销ack信号,此时完成一次正常握手通信,此后,发送域可以继续开始下一次握手通信,如此循环,该方式能够使接收到的数据稳定可靠,有效的避免了亚稳态的出现,但是控制信号握手检测会消耗通信双方较多的时间。
以下是握手同步机制的工作步骤:
-
用后缀_t表示发送端,用后缀_r表示接收端。发送时钟用tclk表示,接收时钟用rclk表示。数据从tclk域向rclk域传输;
-
当需要发送的数据准备好后,发送端将t_rdy信号置为有效,该信号必须在tclk下降沿时釆样输出;
-
在t_rdy有效期间,t_data必须保持稳定;
-
接收端在rclk域中采用双同步器同步t_rdy控制信号,并把同步后的信号命名为t_rdy_rclk;
-
接收端在发现t_rdy_rclk信号有效时,tdata已经安全地进入了rclk域,使用rclk对其进行采样,可以得到t_data_rclk。由于由于数据已经在rclk域进行了正确采样,所以此后在rclk域使用该数据是安全的;
-
接收端将r_ack信号置位1,信号必须在rclk下降沿输出;
-
发送端通过双同步器在tclk域内同步r_ack信号,同步后的信号称为r_ack_tclk;
-
以上所有步骤称为半握手。tclk1,这是因为发送端在输出下一数据之前,不会等r_ack_tclk被置为0;
-
半握手机制工作速度快,但是,使用半握手机制时需要谨慎,一旦使用不当,会导致操作错误;
-
从低频时钟域向高频时钟域传输数据时,半握手机制较为适用,这是由于接收端可以更快地完成操作。然而,如果从高频时钟域向低频时钟域传输数据,则需要采用全握手机制;
-
当r_ack_tclk为高电平时,发送端将t_rdy置为0;
-
当t_rdy_rclk为低电平时,接收端将r_ack置为0;
-
当发送端发现r_ack_tclk为低电平后,全握手过程结束,传输端可以发送新的数据;
-
显然,全握手过程耗时较长,数据传输速度较慢。然而,全握手机制稳定可靠,可以在两个任意频率的时钟域内安全地进行数据传输。如图6.35所示为全握手机制工作波形。
上面过程比较绕口,因此我制作了一张流程图,如下所示:
全握手机制代码及仿真结果如下。
发送端:使用三个状态的状态机,其跳转关系如下:
moduletransmit(tclk,reset_tclk,t_rdy,data_avail,transmit_data,t_data,r_ack);
inputtclk;
inputreset_tclk;
inputdata_avail;
input[31:0]transmit_data;
inputr_ack;
outputt_rdy;
outputt_data;
localparamIDLE_T=2'd0,
ASSERT_T_RDY=2'd1,
DEASSERT_T_RDY=2'd2;
reg[1:0]t_hndshk_state,t_hndshk_state_nxt;
regt_rdy,t_rdy_nxt;
reg[31:0]t_data,t_data_nxt;
regr_ack_tclk;
always@(*)begin
t_hndshk_state_nxt=t_hndshk_state;
t_rdy_nxt=1'b0;
t_data_nxt=t_data;
case(t_hndshk_state)
IDLE_T:begin
if(data_avail)begin
t_rdy_nxt=1'b1;
t_hndshk_state_nxt=ASSERT_T_RDY;
t_data_nxt=transmit_data;
end
end
ASSERT_T_RDY:begin
if(r_ack_tclk)begin
t_rdy_nxt=1'b0;
t_hndshk_state_nxt=DEASSERT_T_RDY;
t_data_nxt='d0;
end
elsebegin
t_rdy_nxt=1'b1;
t_data_nxt=transmit_data;
end
end
DEASSERT_T_RDY:begin
if(!r_ack_tclk)begin
if(data_avail)begin
t_rdy_nxt=1'b1;
t_hndshk_state_nxt=ASSERT_T_RDY;
t_data_nxt=transmit_data;
end
elsebegin
t_hndshk_state_nxt=IDLE_T;
end
end
end
endcase
end
always@(posedgetclkornegedgereset_tclk)begin
if(!reset_tclk)begin
t_rdy<= 1'b0;
t_hndshk_state<= IDLE_T;
t_data <= 32'h00000000;
r_ack_tclk<= 1'b0;
end
elsebegin
t_rdy<= t_rdy_nxt;
t_hndshk_state <= t_hndshk_state_nxt;
t_data <= t_data_nxt;
r_ack_tclk <= r_ack;
end
end
endmodule
接收端:使用两个状态的状态机,跳转关系如下:
modulereceiver(rclk,reset_rclk,t_rdy,t_data,r_ack);
inputrclk,reset_rclk;
inputt_rdy;
input[31:0]t_data;
outputr_ack;
regr_hndshk_state,r_hndshk_state_nxt;
regt_rdy_rclk;
reg[31:0]t_data_rclk,t_data_rclk_nxt;
regr_ack,r_ack_nxt;
localparamIDLE_R=1'b0,
ASSERT_ACK=1'b1;
always@(*)begin
r_hndshk_state_nxt=r_hndshk_state;
r_ack_nxt=1'b0;
t_data_rclk_nxt=t_data_rclk;
case(r_hndshk_state)
IDLE_R:begin
if(t_rdy_rclk)begin
r_hndshk_state_nxt=ASSERT_ACK;
t_data_rclk_nxt=t_data;
r_ack_nxt=1'b1;
end
end
ASSERT_ACK:begin
if(!t_rdy_rclk)begin
r_hndshk_state_nxt=IDLE_R;
r_ack_nxt=1'b0;
end
elsebegin
r_ack_nxt=1'b1;
end
end
endcase
end
always@(posedgerclkornegedgereset_rclk)begin
if(!reset_rclk)begin
r_hndshk_state<= IDLE_R;
t_data_rclk <= 1'b0;
t_rdy_rclk<= 1'b0;
r_ack<= 1'b0;
end
elsebegin
r_hndshk_state<= r_hndshk_state_nxt;
t_data_rclk <= t_data_rclk_nxt;
t_rdy_rclk <= t_rdy;
r_ack <= r_ack_nxt;
end
end
endmodule
测试代码
`timescale1ns/1ns
moduletestbench;
regtclk_tb,rclk_tb;
reg[31:0]transmit_data_tb;
regreset_tclk_tb,reset_rclk_tb;
regdata_avail_tb;
wiret_rdy_tb;
wire[31:0]t_data_tb;
wirer_ack_tb;
parameterCLK_HALF_PERIOD1=5;
parameterCLK_HALF_PERIOD2=8;
parameterRESET_DELAY=100;
initialbegin
tclk_tb=0;
rclk_tb=0;
end
always#CLK_HALF_PERIOD1tclk_tb=~tclk_tb;
always#CLK_HALF_PERIOD2rclk_tb=~rclk_tb;
initialbegin
reset_rclk_tb=0;
reset_tclk_tb=0;
#RESET_DELAYreset_rclk_tb=1;
reset_tclk_tb=1;
end
initialbegin
#500;
data_avail_tb=1;
transmit_data_tb=32'h96431346;
end
transmittransmit_test
(.tclk(tclk_tb),
.reset_tclk(reset_tclk_tb),
.t_rdy(t_rdy_tb),
.data_avail(data_avail_tb),
.transmit_data(transmit_data_tb),
.t_data(t_data_tb),
.r_ack(r_ack_tb));
receiverreceiver_test
(.rclk(rclk_tb),
.reset_rclk(reset_rclk_tb),
.t_rdy(t_rdy_tb),
.t_data(t_data_tb),
.r_ack(r_ack_tb));
endmodule
仿真结果
脉冲同步器
脉冲同步器在源时钟域内接收一个脉冲,在目的时钟域内产生一个脉冲。脉冲同步器内部通常采用全握手机制来产生输出脉冲。在讨论脉冲同步器工作原理之前,我们先讨论它的用途。有时状态机希望更新不同时钟域内寄存器的数值,它可以采用全握手同步机制来达到这一目的,但全握手同步机制存在同步延迟大的问题,在全握手完成之前,状态机都将处于等待对方响应的状态。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引入脉冲同步器电路。引入脉冲同步器后,状态机在源时钟域内产生更新脉冲,此后继续执行其他操作。脉冲同步器可以接收脉冲并完成剩余的同步和输出脉冲产生工作。需要注意的是,脉冲同步器完成全握手操作需要消耗多个时钟周期,因此状态机发出的两个脉冲之间需要足够的时间间隔,否则就会出现逻辑错误。下面是脉冲同步器的工作步骤、Verilog代码及仿真结果。
步骤:
-
当源脉冲(pulse_src)有效时,在源时钟域中生成一个信号,并且保持有效(该信号称为sig_stretched);
-
使用同步器在目的时钟域中对sig_stretched信号进行同步,称为sig_stretched_dest;
-
sig_stretched_dest信号被送回到源时钟域并进行同步称为sig_stretched_ack;
-
如果sig_stretched_ack=1,则产生一个脉冲,根据这一反馈脉冲来将sig_stretched置为0(完成全握手);
-
基于sig_stretched_dest,在目的时钟域中产生一个脉冲称为pulse_dest。
modulepulse_synchronizer
(clksrc,
resetb_clksrc,
clkdest,
resetb_clkdest,
pulse_src,
pulse_dest);
//*******************************************************
inputclksrc;
inputresetb_clksrc;
inputclkdest;
inputresetb_clkdest;
inputpulse_src;//pulseinsourceclockdomain
outputpulse_dest;//pulseindestinationclockdomain
regsig_stretched;
wiresig_stretched_nxt;
regsig_stretched_syncl,sig_stretched_dest;
regsig_stretched_dest_dl;
regsig_stxetched_ack_pre,sig_stretched_ack,
regsig_stretched_ack_d1;
wiresig_stretched_ack_edge;
wirepulse_dest;
assignsig_stretched_nxt=sig_stretched_ack_edge?1'b0:(pulse_src?l'bl:sig_stretched);
always@(posedgeclksrcornegedgeresetb_clksrc)
begin
if(!resetb_clksrc)
sig_stretched<= 1'bO;
else
sig_stretched<= sig_stretched_nxt;
end
//First two flops for synchronizing and the third one for pulse generation
always @(posedge clkdest or negedge resetb_clkdcst)
begin
if (!resetb_clkdest)
begin
sig_stretched_sync <= 1'b0;
sig_stretchcd_dest<= 1'b0;
sig_stretched_dest_d1<= 1'b0;
end
else
begin
sig_stretchcd_sync1<= sig_stretched;
sig_stretched_dest <= sig_stretched_sync1;
sig_stretched_dest_d1 <= sig_stretched_dest;
end
end
// First two flops are forsynchronizingbacktosourceclockdomain.
//thirdflopisforedgedetection
always@(posedgeclksrcornegedgeresetb_clksrc)
begin
if(!resetb_clksrc)
begin
sig_strctched_ack_pre<= 1'b0;
sig_stretchecl_ack<= 1'b0;
sig_stretched_ack_d1<= 1'b0;
end
else
begin
sig_stretched_ack_pre<= sig_stretched_dest;
sig_stretched_ack <= sig_stretched_ack_pre;
sig_stretchcd_ack_d1 <= sig_strctched_ack;
end
end
assign sig_stretched_ack_edge = sig_stretched_ack & !sig_stretched_ack_d1;
// Pulse generation in destination clock domain
assign pulse_dest = sig_stretched_dest & !sig_stxctched_dest_d1;
endmodule
相位、频率关系固定时的跨时钟域数据传输
如果两个时钟具有相同或者整数倍的频率关系,上升沿之间有固定、明确的相位关系,那么在不使用FIFO或者握手协议的情况下,可以进行数据传输。此时固定明确的相位关系非常重要,数据传递时的建立时间和保持时间必须满足要求,如果相位关系不固定、不明确,则无法采用这种机制进行跨时钟域数据传递。在系统复位之后,需要调整数据延迟值(使用延迟链电路),从而确保跨时钟域数据传递时可以进行正确采样。
这种机制与使用FIFO或者握手机制相比具有更小的延迟。例如,DDR数据总线上可以使用单倍的时钟实现双倍的数据传输。前面讲过的数据位宽调整电路,也要求双方的时钟频率和相位具有间定、明确的关系。
准同步时钟域
如果两个时钟具有相同的标称频率和指定范围内的时钟精度误差,那么我们说这两个时钟源是准同步的。在实际应用中,通常数据发送端的本地时钟和接收端的本地时钟是独立产生的,通常都使用晶体振荡器这类高精度时钟源,二者往往具有相同的标称值和规定范围内的精度误差。
例如,PCIe要求发送和接收时钟误差在300ppm以内。这就意味着在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里(例如,对PCIe来说,超过1300个时钟周期),两个时钟将产生1个时钟周期的偏差。下面我们将讨论此时如何进行数据传输同步。
PCIe,SATA等串行通信协议中广泛使用了准同步通信机制。在数据收发电路中,弹性缓冲区(FIFO)被用于进行跨时钟域数据传输。此时FIFO不仅用于跨时钟域的同步,还需要与一定的外部电路配合,解决长时间通信时,由于时钟偏差造成的FIFO内部数据上溢或下溢的问题。PCIe和SATA要求发送端周期性地将null字符插入传输数据流中;在接收端,根据FIFO内部的数据深度,这些null字符会被丢弃或添加到FIFO中。
-
usb
+关注
关注
60文章
7933浏览量
264409 -
fifo
+关注
关注
3文章
387浏览量
43635 -
Verilog
+关注
关注
28文章
1351浏览量
110066 -
HDL
+关注
关注
8文章
327浏览量
47369
原文标题:Verilog HDL-同步技术
文章出处:【微信号:Open_FPGA,微信公众号:OpenFPGA】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