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失聪的一代?
张晓梦从来没想过自己会和“耳聋”扯上关系,一年前被确诊为突发性耳聋时她才25岁。生病前,每天戴耳机三个小时的习惯已经陪伴她快八年,从大学时期学英语、听歌,到工作后通勤时戴耳机听音乐来逃避公交车上的噪音,她从未察觉耳朵有任何异常。
转变是突然发生的。2018年3月开始,张晓梦左耳断断续续出现响声,有闷堵感,两天后开始嗡嗡作响,甚至听不清同事说话。她这才察觉不对,到广东省内一家三甲医院检查,左耳低频段40分贝以下都听不到,而正常听力应该在20分贝以内。
“可能长期听耳机损伤了耳朵细胞,也可能是熬夜没休息好,或者耳朵血液循环不好。”张晓梦回忆医生的分析,病因并不是单一的,也很难确定具体是哪一种。经过三个月的治疗,“耳聋”渐好,却又多了耳鸣的毛病。
张晓梦并不是个案。多位医生表示,长期、连续、高强度的噪音会对听力造成不可逆的伤害,对于年轻人来说,长时间戴耳机或经常出入高分贝的音乐现场,都有损害听力的可能。2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数据,目前全球约有11亿年轻人(12~35岁)因个人音频设备音量过大(如用手机耳机听音乐)而面临不可逆的听力损失,到2050年,残疾性听力损失人士数量或将增加至9亿多,相当于每10个人中就有1人存在残疾性听力损失。
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病
“这些年,因为戴耳机导致听力损失而来看病的年轻人有不少。”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副所长、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心行政办主任刘博对《中国新闻周刊》说。她每次出门诊要接待20多位患者,这中间总有那么一两个是因为耳机使用不当导致听力损失的年轻人。
“大学生中因娱乐性噪声引起的听力异常逐年上升。”2015年《娱乐性噪声对大学生听力损失调查和临床病情分析》显示,12%~15%的大学生受到娱乐性噪声的影响,且一般在5~10年后发病。
那么我们该如何正确使用耳机保护自己的听力呢?对此北京同仁医院医院专家给出了这样的建议:
1. 嘈杂的公共场合尽量避免听歌
当外界杂音较大时,为了听到耳机里的声音,会不自觉地调高音量。
2. 安静环境下低音量听歌
安静环境中,把音量设置到可以刚刚听清楚即可。质量较好的耳机,在小音量下也可以听到声音的细节。
3. 学会设置最高音量
使用耳机时,以安静环境下不觉得声音刺耳作为标准,任何情况下听歌都尽量不超过这个音量。
4. 避免长时间使用耳机
改掉工作、写作业或者睡觉前听耳机的不良习惯,把耳机的使用时间控制在每天1-2个小时之内。
5. 注意耳机清洁
入耳式耳机容易滋生细菌,耳朵有破损的情况下容易引起炎症,建议每周用75%的酒精对耳机进行清洁消毒。
6. 选择对耳朵伤害小的耳机
市面上的耳机大多数对耳朵的压迫比较大,因此我们可以选择一款对耳朵伤害小的骨传导耳机,这种耳机不用入耳通过骨头传导声音,对耳朵伤害更小。
市面上的骨传导耳机五花八门那么我们该如何选择骨传导耳机呢?也许市面上最火的骨传导耳机——南卡Runner Pro2,能够给我们一个满意的答案。
首先南卡作为骨传导耳机制造商的姣姣者,南卡Runner Pro2南卡最新的黑科技技术,采用全震指向性独家技术,打破了以往骨传导耳机音质不好的瓶颈。
其次Runner Pro2还有OT闭合降漏音技术3.0的加持,大大的解决了普通骨传导的那种外壳振动的情况,并且还能输出反向声波把外漏音相互抵消掉,降低了90%的漏音情况,使得音乐也好、电话通话也好、游戏场景也好,都能带来更好的高品质声音。
内置200mAh锂电池,满电状态可以达到8小时的超长续航,同时数据充电接口还采用了防氧化的磁吸设计,配合紧密的机身工艺,让整个机身达到了IPX8级防水的性能。日常运动就算突遇下雨,不用担心进水不能使用,同时还可以全身水洗保持耳机干净。
二合一的数据充电口,除了充电,数据传输也是通过这个磁吸接口和PC进行音乐文件的传输、管理等操作,一口多用,方便干活。
-
骨传导耳机
+关注
关注
2文章
1462浏览量
12750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