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云计算的飞速发展,云原生(CloudNative)已经成为了时下最热门的技术理念之一。与此同时,不断发展着的云原生与边缘计算也碰撞出了新的火花,融合未来网络的新技术,产生了新的实践场景,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机遇,云边协同等模式逐渐清晰。Kubernetes正在成为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通用基础设施, 同时Kubernetes和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的融合也正在成为一大趋势。这些新的技术在开源社区成为讨论的热点。
LF AI & DATA基金会主席堵俊平表示,LF AI &DATA基金会由Linux基金会在2018年3月创立,在过去三年中,共有383个组织参与了代码提交,见证了开源社区的壮大与成长。同时也在面临很多挑战,例如算力、人才、建立信任、数据隐私等等。
图:LF AI & DATA基金会主席堵俊平
AI 技术和应用在全球特别是中国地区高速发展,开源开放也成为了开发者社区的主流趋势,这一年,全球和中国AI开源社区呈现哪些趋势?LF AI & Data 基金会今年在中国取得哪些阶段性成果?中国公司加入开源软件开发和开源社区,主要会遭遇哪里挑战?开源软件和商业模式之间是否有矛盾?中国公司为开源社区带来哪些实质性贡献? LF AI & DATA基金会主席堵俊平给大家带来了精彩的解读。
开源趋势势不可挡 推动技术革新和应用的深度融合
LF AI & DATA基金会主席堵俊平对记者表示,2021年是开源社区大发展的一年,基金会每月都有新的项目加入,每月都有新成员加入。
回顾全球开源发展的历史,他指出,欧美的开发者们在经过早期的‘个人英雄主义’,到互联网企业加入,再到真正的开源,他们不仅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也形成了完善的商业模式。Google和微软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企业。
“2018年,我回国感觉开源社区有热度了。中国开源基金会是2020年成立的,国外20年前就有开源基金会,在中国开源基金会的发展需要一段时间去夯实基础,移动操作系统的数据库开发,AI框架开发都在持续推进。在今天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人才、资金不缺,中国在全力冲刺。” 堵俊平分析说,“LF AI & DATA基金会总部在美国,今年白金的会员,中国企业可能占据半壁江山,中国企业的生态价值催生了我们在全球的影响力,话语权得到了提升。”
在生态融合方面,一些中国企业在开源的消费习惯,还有使用过程与海外企业有很大差别。企业不仅要看到开源软件和框架助力企业成本的减少,还要看到开源造成技术栈的增加。如果无法看到这点,就无法体会开源软件本身的价值。今年,华为牵手基金会等第三方机构发起了开源雨林项目,希望给予中国企业,对于开源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和认知,知道如何最大程度的用好开源。
在全球开源的持续发展中,中国取得可喜的发展。在AI领域,由于数据量和场景的领先,导致中国在AI应用领域走在全世界前列。堵俊平指出,LF AI & DATA基金会里有OpenBytes项目,MindSpore社区有开放数据集项目,这都意味着我们未来可能在开源数据集领域有更多的探索。“数据集对人工智能开发者和研究相当重要,没有很好的数据集,上面的AI训练模型的效果,推理可能都有问题。全球参与,中国公司积极拥抱开源。” 堵俊平强调说。
在堵俊平看来,开源形成一种趋势,是需要好的项目、时间和众多的开发者加入,建成一个良性循环的生态。“我之前做了大概 10 年的大数据,我能看到除了资源调度系统和底层的 HDFS 没怎么变,上层的执行引擎框架、SQL 引擎不断的在变化。大公司、小公司、新创立的公司在不断加入开源当中,我觉得这就是一个生态。我非常希望国内有更多的企业能成长为丛林中的参天大树,凭借他们更充足的资源、技术储备和人才储备来共建开源。”
今年,AI+IoT落地趋势非常明显,堵俊平认为IoT市场碎片化严重,边缘和AI结合、云端和AI结合成为两大重要趋势。开源的架构、指令集需要慢慢进化,在各个层次上形成一些标准化,形成事实的标准,可能来自开源的方案,这需要一个过程。
把握开源社区核心价值观 中国公司在AI开源社区成为实质性的贡献者
目前,中国信息产业呈现三大发展趋势:一是国产化趋势;二是万物互联时代到来;三是开源时代到来。堵俊平认为,一家企业是否加入开源社区,主要取决于企业的自身定位。
首先,一些企业将开源社区作为一个IT的产品服务,向外售卖。如果这家企业能够持续做贡献,说明企业在社区的影响力,企业有底气去做服务,国内一些大厂就是这种模式。其次,一些企业在开源社区的贡献并不是真正去售卖产品或服务,但是他的贡献可以支撑公司的业务,尤其是公司的关键业务来投入,保证业务投入稳定。比如支撑公司上层云和安全的问题,就可以充分把价值体现出来。还有,一些公司把一部分的功能放出来给第三方专业团队来做,专业团队干专事。通过实际操作的项目把开源社区价值链条联系起来。
堵俊平指出,开源的第一个阶段,企业的思路是“如何用好开源”;第二个阶段则是慢慢走向贡献开源,加入到开源社区的建设当中。比如华为、阿里这样的公司,在开源这条路上走的更靠前一些,会借助自身的平台能力,主动开源出一些项目供大家使用。
“开源传统意义上主要是软件,近期我们看到开放指令集走到了芯片设计中。传统指令集架构因为封闭性、单一性和私有性,让企业创新受阻。RiSC-V开放指令集架构顺势而生就是范例。” 堵俊平分析表示,“中国企业持续贡献,主动开源一些有竞争力,有技术先进性,又能够拉动整个生态的项目,提升了企业在开源生态中的影响力。比如Open Harmony、openEuler将整个生态拉动起来,赢得了业界的赞誉。中国公司加入开源社区对产业界带来实质性贡献。开源社区是全球协作的最好形式,开源软件让中国软件业,和欧美的竞争对手处于同一起跑线。”
据悉,欧拉已经发展成为国内最具活力、最主流的技术软件生态系统,欧拉操作系统自开源以来,获得了产业界的积极响应,已经有300多家企业近万名社区开发者加入,成为中国最具活力的开源社区。麒麟软件等10多家合作伙伴基于openEuler推出了操作系统,已经进入了政府、运营商、金融、电力等多个行业,实现了规模商用60多万套。
好的软件都是用出来的!中国人口众多、数据量巨大,手机端、消费端创造很多人的数据和机器数据,数据一旦创造出来,就有传输的需求和计算的需求,它有产生业务价值的需求。企业通过需求、通过应用来牵引,开发出最好的开源软件产品。企业要形成加入开源社区,要为开源做贡献,最后开源价值会反馈到自身的业务循环。
AI驱动三要素是数据、算法和算力。在堵俊平看来,现在算力主要分布在云端和一些大的数据中心,未来算力可能分布到IoT细分市场或者一些智能场景。
“5G、AI、Edge三驾马车驱动,整个社会数字化转型在加速。如果未来智能场景越来越多,我们可能要将AI模型微型化或小型化,这将成为一种趋势。目前IoT领域开源软件开发的不少,但很难有事实的标准,主要原因是IoT市场碎片化严重,未来随着应用场景总量逐渐提升,可能形成三大板块,包括智能家居、智能汽车、智慧工业,在大的板块中形成一套标准的、水平化的技术栈,这可能是开源软件真正擅长的领域。”堵俊平最后寄语,“我们期待未来更多创新技术火花诞生在开源社区,大家携手并进,为开源社区的发展一起努力。”
本文为原创文章,作者章鹰,微信号zy1052625525,转载请注明以上来源。如需入群交流,请添加微信elecfans999。
-
华为
+关注
关注
215文章
34291浏览量
251136 -
AI
+关注
关注
87文章
30063浏览量
268330 -
阿里巴巴
+关注
关注
7文章
1608浏览量
47099 -
lf
+关注
关注
0文章
15浏览量
16770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