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混合办公模式如何打破协作的边界

微软科技 来源:微软科技 作者:微软科技 2021-12-21 10:18 次阅读

一年多前,面对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的爆发,以及随之而来的社会运转及商业模式的骤变,微软提出了基于“相互信任、团队协作、动态组织、数据分析、业务整合、安全可靠”六大要素的“现代工作文明”,希望为企业和组织重塑企业文化和业务韧性提供参考。到今天,随着全球疫情进入新常态,人类社会迎来百年一遇的结构性变化。

微软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萨提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也在近期指出:

“新出现的混合工作方式是对一百年前开始的朝九晚五工作方式的巨大挑战。混合工作方式需要一个全新的运行模式,我们将重新定义生产力——纳入更加广泛的要素,包括协作、学习和员工福祉。而所有这一切都需要满足灵活性要求,人们可以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以任何方式胜任工作。”

毋庸置疑,疫情爆发已经将近两年时间,今天世界各国的经济、企业和商业规则已经发生了结构性的改变,人类社会再也无法倒退回疫情前的结构与状态。各国大规模的物理隔离正在重塑世界的运行规则,而无现金支付、无接触商业和远程工作与服务等得到了飞跃式发展,催生、创造、革新了一大批新业态。远程工作不仅是被动应对疫情带来的挑战,更激发了新的商业模式、新的竞争力、新的生产力。

混合工作给企业带来的最大改变,在于打破了地域的局限、空间的隔阂,甚至是时区的界限,让分布式的工作、更广泛的协作,成为可能。微软认为,组织要拥抱“极致的灵活度”,建立真正灵活、高效、可持续的混合工作模式,这是一项关乎企业未来发展的关键战略,需要全新的运行模式——从人、空间、流程三个方面进行组织变革和转型。而企业领导需要以灵活的混合工作策略,激励员工的积极性,鼓励发挥最大生产力甚至创造全新的生产力。

微软中国区总裁包嘉峰与中集集团 CIO 潘进杰就“混合式未来工作,成为新常态”主题展开对谈

以混合式未来工作为契机,加速云端转型

今天,个人、企业和组织正处于向混合工作方式过渡的过程中,混合工作让一切变得更加复杂,而不是更简单。而之所以复杂,是因为它需要领导、沟通、文化的全面支持,灵活性、信任与技术赋能等在这个过程中将变得比以往更加重要。

Microsoft 365产品总经理,微软大中华区 Microsoft 365产品市场部崔洁与 TCL 实业 CTO,技术战略与运营部孙力就“以混合式未来工作为契机,加速云端转型”主题展开对谈

首先,混合式未来工作是推动企业上云的最佳契机。过去,企业上云的动力主要来自于某项业务上云,而混合式未来工作则要求企业整体上去,上云发展是推进混合工作的最快速、最高效、最稳妥的“捷径”,例如云就绪让微软在几乎一夜之间,就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全面迁移到了远程工作,而且几乎没有降低员工的工作效率。上云还是打通企业数据壁垒、构建现代企业平台、发掘数据智能的有效途径,将企业内部的人、数据、流程、业务等各种要素相互打通,打造超连接业务模式。

服务40多个全球顶级汽车品牌的制动器和悬架系统制造商,京西重工在世界各地设有20多个分支机构,员工5000多人,每天有超过90%的员工使用 Teams 展开协作,而全球各地的 IT 管理员只有不到30人。“Teams 为我们的全球发展提供了高效的协作工具、可靠的安全保障,能满足不同区域市场的合规要求,还显著节约了运维成本。”京西重工信息总监张勇介绍说,“在全球市场布局混合工作模式的过程中,我们进一步发掘 Teams 的潜力,在 Teams 上构建起了一站式的企业资源库,提供从培训课程到文档模板的众多内容,帮助各地员工更好地适应新工作方式带来的挑战。”

其次,云上灵活高效的协作工具,赋能员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用任何设备高效工作。Microsoft 365、Dynamics 365、Power Platform 相互支持,为员工提供了高效协作平台、智能业务流程平台以及低代码开发平台。特别是微软 Power Platform 平台还提供了 RPA(机器人流程自动化)服务,能够帮助企业实现流程的数字化、自动化。云上还有 Microsoft Viva 等更多工具帮助企业了解员工工作状态,改进员工体验。将云端工具与数据洞察融入混合工作方式,不仅能够实现更为人性化的管理,还能提升员工积极性、工作效率,最终转化为业绩增长。

作为一家全球化的汽车零部件优秀供应商,均胜电子业务遍布全球,在30个国家拥有超过5万名员工。自2018年起,均胜电子就借助微软的智能云平台,实现了全球业务范围的统一平台整合和数字化战略部署。而受疫情影响,员工的海外差旅受到限制,但相关的业务仍需继续推进,因此跨部门、跨区域、跨时差的信息顺畅沟通与协作就成为了均胜保证海外业务运营的重要助力,这一需求也让均胜在内部推广一站式的整合生产力云 Microsoft 365的举措显得“未雨绸缪”,让其即使在疫情最为严峻的几个月中,也确保了真正高效的现代化办公。

第三,企业上云可确保更为可靠的数据和隐私安全,让混合式未来工作无后顾之忧。移动工作和混合工作,让企业网络失去了固有的安全边界,因此“零信任体系结构”变得比以往愈加重要。微软也不再使用基于边界、依赖 VPN 的安全方法,而是采用了零信任模型。同时,针对混合式未来工作,微软提供了完善的企业级管理策略和服务,包括身份管理、设备管理、协同管理等。

汽车零配件供应商延锋汽车在全球拥有8家研发基地、240多个制造基地、5.5万多员工,在进军全球市场的过程中,他们已经率先采用了 Microsoft 企业移动性与安全性(Enterprise Mobility + Security,EMS)套件来确保数据安全和合规。

混合式未来工作,开启创新协作空间

微软大中华区副总裁,微软大中华区市场营销及运营总经理康容、Steelcase 北京区销售总监刘茜与罗技大中华区副总裁,视频协作业务品类负责人陈明斌就“混合式未来工作,开启创新协作空间”主题展开对谈

进入疫情两年后,人们开始渴望回到办公室。70%的人想回到办公室的首要原因,是希望恢复面对面的合作,但面对面合作在生产力和创造创新中的作用正在降低,人们开始意识到基于技术手段的不见面远程合作反而是“强连接”,能让团队更加专注和高效。最近爆火的元宇宙将计算与现实世界融为一体,更打开了混合式未来工作的创新协作新空间。

那么,混合式未来工作都有哪些创新协作新空间?

首先,是“强连接”与“弱连接”:调查数据显示远程工作与混合工作的一个重要影响就是强化了“强连接”,电子邮件、视频会议等让企业员工随时可以与团队沟通协作,但这并不是说“弱连接”不重要——广泛的“朋友圈”有时能发挥至关重要的关键作用。在混合式未来工作中,微软希望通过技术手段,强化“弱连接”。例如,Microsoft Teams 上线了“Together Mode”模式,能够将视频会议中的人物从背景中抠出来再放到虚拟的大礼堂背景中,整体效果就像是坐在一起听课,这样即使与会议不太重要的人员也可以参与“听课”,分享会议内容与知识、打开跨界创新思维。

混合式未来工作,将引发工作场所现代化革新浪潮。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很多大公司因为远程工作的缘故,纷纷退租甚至是出售办公楼。尽管在家办公有种种不便,但 Microsoft Teams 这样的技术工具正在解决这些问题,因此人们开始思考已经存在了百年的工作场所是否有必要继续保留?现代化工作场所,应该是什么样子?

位于美国西雅图的微软园区,目前正以混合工作为出发点,进行重新设计,其中既要考虑到团队聚在一起进行讨论、头脑风暴的需求,同时也考虑到每个人在编写代码或写文档时对安静个人空间的需要。因为员工的需求在改变,工作空间也要与时俱进。微软的目标,是以空间与数字技术的合理组合,为员工提供最大的灵活性,从而发挥团队与个人的创造性。

元宇宙等新兴技术,正在让人们重新想象混合式未来工作。对于元宇宙,萨提亚•纳德拉的解释是:它就像90年代的 Web 网页,可以说它是一种新兴的媒介,也可以把它看作是一种新型的应用程序。从推出 HoloLens,开创“混合现实(MR)”开始,微软就早已在引领这一领域的发展。当前,微软通过 Azure IoT、 Dynamics 365 Connect Space、Microsoft Mesh 等全面的智能云服务,提供了元宇宙所需的完整技术支持,而 Mesh for Teams 更将沉浸式的互动交流体验带给每个人。当然,无论技术营造出的现场感多么栩栩如生,都不是为了替代人与人之间的现实交流。微软的目标,是为了给人们提供更加灵活的选择,让人们在推进混合工作的时候,继续保持和发展人与人之间的连接,因为这才是推进合作与创新的最宝贵的人类财富。

拥抱混合式未来工作,需要与时俱进的创新文化

微软大中华区人力资源总经理陈艳燕、法国里昂商学院全球人力资源与组织创新中心联席主任唐秋勇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陈劲就“拥抱混合式未来工作,需要与时俱进的创新文化”主题展开对谈

决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在于企业文化。而混合式未来工作,正是推动企业文化升级改造的最佳时机。混合式未来工作与企业数字化转型同步发生,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在于将学习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和敏捷创新能力嵌入到企业运营管理中,也就是嵌入到企业文化中。因此,拥抱混合式未来工作,就是拥抱与时俱进的学习与创新文化。

面对数字化转型加速、混合工作成为新常态,企业文化需要针对混合工作的现实情况,有目的地性地进行变革,以学习和创新文化吸引和凝聚员工。2014年,萨提亚•纳德拉出任微软全球 CEO,启动和加速了微软的全面转型,其中最关键的转型就是微软文化的建设:微软对自己的企业文化定位,从无所不知转型为无所不学,以成长型思维(Growth Mindset)不断激励每个人去学习和发展新的技能,适应新的形势——从 PC 时代到智能云时代的全面进化。

在文化转型的过程中,微软为员工提供数字化工具,通过各种培训增强数字化技能,在提升其自身工作效率的同时,也增强了适应未来的竞争力,增强了员工对企业的好感和粘性。过去18个月,微软在全球全面实行混合工作,灵活的混合工作机制以及通过数字技术和反馈机制了解员工的感受并采取相应措施,能够让员工感受到企业的关爱,从而强化员工对于企业文化的认同和信心。

在员工关爱方面,在疫情和各种经济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很多人开始重新思考工作的意义,特别是在零售业等一线岗位,员工因为得不到上级的关爱而纷纷辞职的现象已经形成了不容忽视的大趋势。微软认为,关爱的本质在于同理心。事实上,微软在全球100多个市场拥有超过18万名员工,而在迎接混合工作、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方式方面,97%的微软员工在与其经理认真探讨之后,选择了最适合自己的方式,这充分体现了微软对员工的同理心式关爱。

具有同理心的企业文化,对于混合式未来工作来说,更是创新与发展的动力。创新的本质,就是要想方设法地满足那些从前未被考虑、未被解决、未被满足的市场需求,而发现这些需求的方法就是同理心。同理心是一种思维方式,即设身处地、换位思考、代入角色;同理心同时也是一种技术体验,通过数据分析与挖掘找到大规模的共性并带入技术解决方案中,这也是微软作为一家在全球100多个市场拥有超过18万名员工的大型科技企业,在全球率先全面实行混合工作的重要原因——在这个过程中,微软不断搜集和倾听员工的反馈,并以此作为对内优化混合工作技术和方案,对外提升产品服务的依据。

当前全球商业正在发生结构性变革,企业的最佳选择是拥抱以人为中心的混合式未来工作新常态。重新构建起以人为中心的混合式未来工作,就是通过对人、空间、流程的优化设计,扬长避短、激励创新、鼓励成长。从最初的“现代工作文明”,到如今的混合式未来工作,数字技术在其中将扮演极为重要的作用。未来将成为人与数字技术的同行,数字技术将无处不在地嵌入到所有环境中,从而帮助组织实现“极致的灵活度”,建立真正灵活、高效、可持续的混合工作模式。

混合办公的模式打破了协作的边界,带来无处不在的创新与效率的提升,在技术创新与高效应用的背后同样也面临着“混合办公悖论”的复杂性。企业如何更灵活的调整策略和运营模式?如何优化协作流程实现效率和安全双赢?能否构建“面对面”的混合办公环境?又该怎样打造员工互信的企业文化?

面对这一系列的企业发展困扰,12月9日1430,微软邀请到十位业内重量级嘉宾,将分别从战略布局、技术赋能、空间优化、管理模式四大方面,分享先进的企业办公理念、成功实践和实际成果,帮助企业抓住混合办公转型机遇,收获更强劲的竞争力。

原文标题:混合式未来工作,新常态下的竞争力

文章出处:【微信公众号:微软科技】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审核编辑:彭菁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微软
    +关注

    关注

    4

    文章

    6521

    浏览量

    103705
  • 数字技术
    +关注

    关注

    0

    文章

    323

    浏览量

    25291
  • 数字化
    +关注

    关注

    8

    文章

    8382

    浏览量

    61441

原文标题:混合式未来工作,新常态下的竞争力

文章出处:【微信号:mstech2014,微信公众号:微软科技】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评论

    相关推荐

    drv8811可否支持混合衰减模式

    问一下,drv8811可否支持混合衰减模式。如果可以,怎么设置。
    发表于 09-26 07:32

    PCS并网、离网、混合模式特点

    根据系统需求和电网条件,PCS可以灵活地在并网模式、离网模式混合模式之间切换,以实现高效的能量管理和利用。本文将详细探讨PCS的这三种工作模式
    的头像 发表于 09-17 17:16 286次阅读

    混联式混合动力汽车的运转模式

    混联式混合动力汽车拥有几种关键的驱动模式,包括纯电动模式、纯发动机模式混合动力模式以及增程
    的头像 发表于 08-18 17:29 884次阅读
    混联式<b class='flag-5'>混合</b>动力汽车的运转<b class='flag-5'>模式</b>

    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有哪几种运行模式

    并联式混合动力系统具备两种能量传输途径,能够使电机与发动机同时或独立地为汽车提供动力。这种配置允许车辆以类似纯电动车或低排放车辆的方式运行,尽管不能完全依靠电力驱动。此系统的驱动模式主要分为三种:纯
    的头像 发表于 08-13 17:50 378次阅读
    并联式<b class='flag-5'>混合</b>动力汽车有哪几种运行<b class='flag-5'>模式</b>

    wifi APSTA混合模式下可以设置相同的静态ip地址吗?

    APSTA 混合模式下我如果设置相同的静态ip地址 不知道为啥就无法连接到sta连接到的局域网中的tcp服务端了
    发表于 06-26 08:18

    英特尔携手MAXHUB、微软打造远程协作解决方案

    随着混合办公模式在全球化范围盛行,通过视频会议等方式进行远程协作已经成为企业提升工作效率与质量、节约办公成本的重要选择。很多企业为了在中小型会议室构建远程
    的头像 发表于 06-21 09:22 547次阅读
    英特尔携手MAXHUB、微软打造远程<b class='flag-5'>协作</b>解决方案

    智能照明系统在办公建筑中的设计与应用

    摘要:应用智能照明系统可以提升照明管理水平、降低运营成本、节约能源。文章结合办公建筑照明设计实例,分析了办公建筑智能照明系统的设计要点。首先介绍了智能照明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应用优势,然后在此基础上总结
    的头像 发表于 04-11 15:47 610次阅读
    智能照明系统在<b class='flag-5'>办公</b>建筑中的设计与应用

    颜色识别边界问题

    颜色识别出现这种样的左右边框可能是什么原因?我感觉代码好像没有问题上下边界能画出来左右边界就画不出来
    发表于 03-08 17:29

    微软Outlook新增&quot;In-person event&quot;功能,提升混合会议体验 

    根据微软的介绍,混合办公已成为后疫情时代不可逆转的趋势,然而如何有效管理线上及线下融合的会议变得极具挑战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微软推出了“In-person event”功能,旨在协助企业与员工适应新型混合工作环境。
    的头像 发表于 02-27 11:27 477次阅读

    边界矢量数据是什么格式

    边界矢量数据是一种用于描述地理空间边界的格式。它包含了一系列的数据点,这些点按照一定的顺序连接起来,形成了一条封闭的线,来表示地理区域的边界边界矢量数据通常以矢量文件的形式存在,矢
    的头像 发表于 02-25 15:16 941次阅读

    穿越虚拟与现实的边界:XR技术重塑短剧叙事

    穿越虚拟与现实的边界:XR技术重塑短剧叙事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XR(扩展现实)技术正逐渐成为短剧制作的新宠。这种技术融合了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和混合现实(MR)的多种元素,为短剧创作
    的头像 发表于 02-23 15:52 357次阅读

    移动办公与远程协作:分布式无纸化交互系统的未来展望

      分布式无纸化交互系统的未来展望在很大程度上将与移动办公和远程协作紧密相关。随着5G、物联网和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分布式无纸化交互系统将能够更好地支持随时随地的信息共享和协作。   一方面,移动
    的头像 发表于 01-15 14:29 274次阅读

    万众"7"待,打破束缚,华为高品质万兆园区mGE+Wi-Fi 7助力办公体验攀上新巅峰

    万众“7”待,华为高品质万兆园区 mGE+Wi-Fi 7 助力办公体验攀上新巅峰,打破束缚,Wi-Fi 7引领办公网络新体验。 随着企业数字化的加速演进,办公体验的需求随着技术的进步也
    的头像 发表于 12-22 19:10 1053次阅读
    万众"7"待,<b class='flag-5'>打破</b>束缚,华为高品质万兆园区mGE+Wi-Fi 7助力<b class='flag-5'>办公</b>体验攀上新巅峰

    LabVIEW开发多速率实时混合仿真

    。然而,由于复杂的几何形状和材料表征,单组分混合模拟技术使数值和实验子结构高度复杂化。此外,共享边界点沿边缘是连续的,这导致响应在理想情况下无限数量的接触点中传递,从而可能在两个子结构之间的耦合中产生复杂
    发表于 11-06 19:34

    大模型会给操作系统带来什么样的想象?

    打破边界
    的头像 发表于 11-02 17:08 322次阅读
    大模型会给操作系统带来什么样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