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了25年的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实现了对相关人才培养从“量”向“质”的转变。通过专访对话研电赛早期参赛者,了解研电赛为中国EDA发展而努力的初心,探寻我国科技发展之路。
策划 | Synopsys新思科技
金德鹏
1988年第二届研电赛参赛者
现为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党委书记
“您当时参加研电赛的契机是什么?”
金德鹏:研电赛由清华大学发起,在我们那届还是邀请制。我当时正好在做博士课题复分接芯片设计,就响应系里的号召参加竞赛,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很多提升。记忆比较深刻的是团队合作,研电赛作为团队竞赛,只有成员之间密切合作,才能取得好成绩,我想这可能也是研电赛一路走来一直坚持的风格。
“您从参赛学生到指导老师到组委会秘书长,这一过程中的每个阶段有哪些不同的感触?”
金德鹏:作为参赛学生的时候主要是想拿个好成绩,因为当时的研电赛还是研究生阶段相关领域唯一的全国性竞赛。到指导老师阶段,是希望学生能够通过竞赛有更多收获、得到更多认可。后来成为秘书长,其实是想让更多的研究生、更多的院校参与到研电赛这个平台,共同为电子信息领域的研究生培养贡献一份力量。
“您认为与其他学科竞赛相比,研电赛有什么突出的地方?”
金德鹏:我觉得研电赛最大的特点是系统性,而且要求学生现场演示,这是一个软硬结合的竞赛。它要求学生把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际动手能力、展示和沟通交流能力充分地结合起来,这是一个非常综合的能力考验。我想这可能是研电赛跟其他竞赛不同之处,我希望通过研电赛,真正让学生得到全方位的锻炼。
“您对研电赛有哪些期望?”
金德鹏:我希望参赛选手能够真正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瞄准关键核心问题,自主创新课题和研究。当然这不意味着要做很大的题目,只要有一点非常好的创新,都能够对国家的发展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对于组委会而言,我觉得需要更多地与企业、行业、产业建立联系。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行业、企业的需求信息,让企业需求和学生培养更好地结合。通过这种方式既能够促进学生成长,也能让学生的研究成果真正服务于企业。
“您认为,一名合格的IC行业的工程师最重要的能力或者说是品质是什么?”
金德鹏:我觉得这分为三个方面,第一个是基础理论,首先IC工程师需要非常扎实的基础理论,而且不只局限于IC设计本身,而应具备更开阔的知识基础。
第二点是动手能力,因为IC最后要部署到电子系统里应用,动手能力非常关键,从小的系统到大的芯片,整个过程都要有全方位的锻炼。
第三是系统思维,现在任何一个IC都不可能独立去完成一项非常复杂的功能,未来的电子系统也将越来越复杂,没有系统思维是很难做到的。即使设计出来IC,可能也无法完全适合系统应用的需求。所以技术能力、动手能力之外的系统思维也非常关键。
“您认为新思科技和清华大学的一些合作项目在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金德鹏:2019年启动的人工智能相关的硬件设计软件,是在继承了过去几十年合作的基础之上由新思科技的陈志宽博士和清华大学相关领导共同推动之下进行的。
现在AI领域非常活跃,而且是未来最重要的科技发展方向之一。怎样更加深刻地结合AI和芯片设计,促进学生相关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问题。我想通过这一合作,肯定会为电子信息领域的研究生培养提供巨大的帮助。
原文标题:瞄准IC领域重点需求,点滴创新服务国家发展
文章出处:【微信公众号:新思科技】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
芯片
+关注
关注
456文章
50898浏览量
424416 -
AI
+关注
关注
87文章
31017浏览量
269358 -
新思科技
+关注
关注
5文章
798浏览量
50350
原文标题:瞄准IC领域重点需求,点滴创新服务国家发展
文章出处:【微信号:Synopsys_CN,微信公众号:新思科技】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