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星链两度与中国空间站危险擦肩,“太空垃圾”坐实?

E4Life 来源:电子发烧友原创 作者:Leland 2021-12-29 09:44 次阅读
据《12月3日中国常驻联合国(维也纳)代表团给秘书长的普通照会》(以下简称照会)中指出,美国公司SpaceX发射的星链卫星,在今年前后两次接近中国空间站,对空间站内三位航天员的生命健康构成了危险,为此,尚在建设阶段的中国空间站组合体实施了两次“紧急避碰”。

照会部分内容 / 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委员会

两次紧急避碰

照会中指出,第一次紧急避碰发生在2021年7月1日,星链-1095卫星与中国空间站发生近距离接近事件。届时,星链-1095卫星降低至平均轨道高度382千米后,并保持在该轨道高度运行,而中国空间站组合体的轨道高度正好在390千米左右。

第二次紧急避碰发生在2021年10月21日,另一颗卫星星链-2035与中国空间站发生近距离接近事件。该卫星并非维持在某一轨道高度,而是在连续轨道机动状态,中国空间站对其机动策略未知,也无法评估具体的轨道误差,所以为了规避风险又一次实施了紧急避碰。

为此中方根据“太空宪法”《外空条约》第五条发出通知,提醒并告知缔约国和联合国秘书长。且根据条约第六条原则规定,即便是SpaceX这样的非政府部门进行的航天活动,也要由其所属国家承担国际责任。

“擦肩”的起因

要想了解这两次事件的起因,我们必须先要了解变轨的概念。在运行阶段,人造卫星、空间站和宇宙飞船等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往往都会出现变轨的情况,比如发射过程中的升轨、对接中的变轨或是提早规避太空垃圾的变轨等等,此外维持既定轨道高度的飞行器在运行一段时间后,也需要再度升轨。正因所以,380千米到400千米成了中国空间站需要注意的轨道范围。

星链-1095卫星的平均轨道高度 / In The Sky

我们先来看第一次紧急避碰事件中的星链-1095卫星,该卫星已经于今年9月19日正式退役,上图是该卫星的平均轨道高度图。可以看出,星链-1095从五月到六月左右开始了退役降轨的过程,但在接近7月1日的前一段时间里,一直维持在380千米左右的高度,与照会中的说明一致。从其他的星链卫星退役降轨图来看,这样的维持时间并不规律,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空间站采取了预防性的紧急避碰。

星链-2305轨道高度 / ORBITING NOW

第二次紧急避碰事件面对的则是发射成功后,仍在升轨阶段的星链-2305卫星。由上图可以看出,10月21日左右该卫星的轨道高度达到了386千米左右,接近再次发生。从星链卫星的轨道历史来看,难以判断该卫星接下来的升降轨策略,中国空间站再次紧急避碰。直到11月份,该卫星才达到550千米左右的既定轨道高度。

星链的“威胁”

如此看来,现在的星链已经对我国空间站造成了一定的安全威胁,要知道这还只是不到2000卫星的在轨状态,就已经在3个月左右的时间里发生了两次相关事件,而美国FCC已经批准的星链卫星数量达到12000,这些卫星的升空、退役乃至故障都具有一定的潜在威胁。

以SpaceX的说法,如此多的星链卫星是为了扩展其网络容量和覆盖范围,更是声称星链已经具备自主避碰的设计。从今年星链卫星主动避开俄罗斯卫星碎片也可以看出,星链卫星确实具备这一能力。但由于其避碰策略未知,中国空间站在搭载航天员的情况下,必然需要提前实施避碰。

聂海胜在轨拍摄照片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网

这种避碰对于飞行器本身的性能都是一种考验,星链这种大小的卫星其实探测识别起来相当简单,但像Swarm的SpaceBEE这种微型卫星识别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此外,紧急避碰对于飞行器的动力系统也是一种挑战。尽管中国空间站不惧这些挑战,但这些能规避的风险自然还是规避掉最好,这也是中方提交该照会的原因之一。

稍微可以让人安心一点的就是在这12000枚卫星中,尚未发射的绝大多数星链卫星运行在非静止轨道(NGSO)上,高度范围为335千米到346千米。但考虑到这庞大的发射数量,难免不会对其他的太空活动造成影响。

其实不止是中国空间站,其他空间飞行器将来也有可能受到星链的威胁,不少人怀疑星链甚至会对美国自己的太空行动造成影响,但与他国的空间飞行器发生碰撞的话,就属于国际事故了。

今年8月份,欧洲一研究机构通过分析Socrates卫星碰撞评估数据库,得出SpaceX的星链卫星如今每周都会发生1600起小于1km的近距离接近事件,几乎占据了每周总事件数的一半。这1600起接近事件中大部分发生在两个星链卫星之间,除去这些事件之外,仍有500起星链卫星与其他空间飞行器发生的接近事件。该研究还指出,如果继续任由星链卫星发展下去的话,SpaceX将包揽90%以上的接近事件。

愈发严峻的轨道形势

尽管现在国际倡导的理念是太空是一种共享资源,但在特定的轨道范围内,它依然是一种有限的资源。SpaceX的星链大量发射卫星其实是一种“抢地”行为,以商业活动对科研活动造成了干扰甚至威胁。

1967年生效的《外空条约》虽然在各缔约国之间达成了一定程度的共识,但对于各国的商业发射活动仍是没有太大制约的,甚至可以说是名存实亡的。随着今年国外各大太空商业巨头纷纷开始涉足太空,如果SpaceX之类的企业不做好与各个国家机构的及时有效沟通,在没有强有力的管束下,太空科研的形势或许会变得更加严峻。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空间站
    +关注

    关注

    0

    文章

    155

    浏览量

    15247
  • 航天航空
    +关注

    关注

    0

    文章

    190

    浏览量

    7623
收藏 人收藏

    相关推荐

    NASA将首次通过Twitch平台直播国际空间站活动实况

    据悉,NASA计划在近日在国际空间站(ISS)进行首次Twitch直播。该直播将于美国东部时间2月12日上午11:45在NASA的Twitch频道进行(https://www.twitch.tv
    的头像 发表于 02-10 17:14 236次阅读

    欧盟启动百亿欧元太空计划,挑战马斯克“

    举措。计划的核心内容是发射290颗卫星,构建一个覆盖广泛、功能强大的卫星通信网络。 这一举措显然是对SpaceX创始人埃隆·马斯克的“”计划的直接回应和竞争。马斯克的“”计划已
    的头像 发表于 12-18 10:39 245次阅读

    智能2024年智慧空间学习研讨会完美收官

    近日,2024年年收官“共创可体验的智慧空间”学习研讨会(第27期)在深圳达智能大厦成功举办。
    的头像 发表于 12-16 17:06 447次阅读

    24家太空芯片主要玩家及产品

    中国空间站现在可以同时测试100多个计算机处理器,并且有超过20款全新的高性能芯片已经通过了测试,工艺制程范围从28nm到16nm,这些芯片比其他国家在太空中所使用的芯片要先进得多。中国
    的头像 发表于 12-12 10:05 636次阅读
    24家<b class='flag-5'>太空</b>芯片主要玩家及产品

    智能慈善空间揭牌仪式成功举办

    近日,南山区“达智能 - 慈善空间”揭牌仪式在达智能大厦举办,达智能获得由南山区民政局颁发的南山区首个慈善空间牌匾。
    的头像 发表于 11-09 16:56 656次阅读

    中国版“”启航

    素有中国版“”之称的“千帆星座”计划(别称:G60计划),其首批组网卫星8月6日在太原发射。此次发射以“一箭18
    的头像 发表于 08-31 08:06 420次阅读
    <b class='flag-5'>中国</b>版“<b class='flag-5'>星</b><b class='flag-5'>链</b>”启航

    一年两度减员,思科迎来转型阵痛期

    一年两度裁员,涉及超万人。网络业务巨头思科为何作出如此大手笔裁员?对于行业又能带来什么启示? 继英特尔之后,大洋彼岸的另一家IT巨头思科,也爆出了裁员计划。 彭博社消息指出,思科将进行今年的第二次
    的头像 发表于 08-21 11:22 441次阅读
    一年<b class='flag-5'>两度</b>减员,思科迎来转型阵痛期

    太空霸权战打响!中国版“”如今到底进展如何?

    “9手”的猎鹰火箭,将22颗卫星送上太空,其使用的整流罩高达第20次使用,创造了整流罩重复使用的新纪录。“”技术不断取得突破,给
    的头像 发表于 07-01 08:05 505次阅读
    <b class='flag-5'>太空</b>霸权战打响!<b class='flag-5'>中国</b>版“<b class='flag-5'>星</b><b class='flag-5'>链</b>”如今到底进展如何?

    日本将发射首颗木质外壳卫星,预计9月抵达空间站

    该微型卫星预计今年9月由美国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前往国际空间站,并于次月从日本“希望号”实验舱投放至太空中。
    的头像 发表于 05-30 15:48 532次阅读

    智能荣获沙利文认证“中国市场汽车软件工具客户覆盖第一”

    2024年4月,同智能获得由全球增长咨询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Frost&Sullivan,简称“沙利文”)授予的“中国市场汽车软件工具客户覆盖第一”市场地位确认证书。沙利文对于同
    的头像 发表于 05-18 08:21 478次阅读
    同<b class='flag-5'>星</b>智能荣获沙利文认证“<b class='flag-5'>中国</b>市场汽车软件工具<b class='flag-5'>链</b>客户覆盖<b class='flag-5'>度</b>第一”

    中国拟建国际月球科研,助力深空探索

    国家航天局在 2024 年“中国航天日”活动中宣布,国际月球科研已新增尼加拉瓜、亚太空间合作组织及阿拉伯天文学和空间科学联盟三个合作伙伴。中国
    的头像 发表于 04-25 10:17 633次阅读

    国际空间站镍氢电池碎片坠屋,美宇航局正调查

    该意外发生在海滨城市那不勒斯,房主人名叫亚历杭德罗·奥特罗(Alejandro Otero)。该事件发生于3月8日,奥特罗猜测此物体与国际空间站有关。据悉,2021年3月,国际空间站废弃了一个装载约2630千克镍氢电池的托盘。
    的头像 发表于 04-16 11:03 617次阅读

    SpaceX 发射龙飞船为国际空间站送去新科研设备和物资

    约在发射后八分钟,猎鹰九号顺利降落在SLC-40的指定着陆区域,本次发射使用的一级助推器B1080已有过六次发射纪录。CRS-30货运龙飞船与火箭上级分离仅耗费不到12分钟,其将飞行大约天后,计划于3月23日与国际空间站接轨。
    的头像 发表于 03-22 10:40 1078次阅读

    尼康Z9相机与镜头至国际空间站,助宇航员捕捉高质影像

    自2017年起就在国际空间站上服役的尼康D5相机将由Z 9接任,这意味着自阿波罗15号任务以来,已有超过50年的时间里尼康相机和镜头一直为NASA的太空探索活动提供支持。
    的头像 发表于 03-01 14:24 1023次阅读

    SpaceX首次通过太空向社交平台X上发帖

    近日,埃隆·马斯克旗下的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宣布,他们已成功通过其著名的“”卫星网络,从太空向社交平台X发布了第一个帖子。这一创新性的举动标志着
    的头像 发表于 02-27 18:19 1669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