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黄山明)2月27日,随着“长征八号”遥二火箭在文昌顺利升空,这艘火箭也创下了中国航天“一箭多星”的最高纪录,达到了同一艘火箭搭载22颗卫星。这些卫星大多来自各大高校所,其中,武汉大学的“启明星一号”卫星则是国内首个以学生为研发主体的遥感卫星。
当前,遥感作为工科,也是一门交叉学科,有诸多细分方向,各大高校在不同领域也具有不同的优势,比如北理工的自动化方向,上海交大、北航的航空航天方向,以及哈工大与山大的空间物理方向。而从工程的角度来看,能够将定位、影响、卫星软硬件结合到一起做成遥感的体系来看,武汉大学位列国内遥感技术前三甲之一。
没有数据,那就自己造一个卫星
在2019年,武汉大学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中,普遍反映了一个问题,在做研究时,缺乏水生植物分类的专用谱段,使用的都是国外数据,想要做新的实验,但卫星的工作模式却是固定的,导致数据不太符合要求。
这也让当时坐在台下的武汉大学巫兆聪和金光教授深有感触,于是他们提出来,既然没有数据,那是否能够让学生自己研制一个可以灵活工作的卫星,来获得自己的数据。
想法一经提出,也获得两位教授的一致认可。但问题在于,造卫星并不是简单的事情,成本也比较昂贵,经费从哪里来呢?
为此金光教授提出可以将自己的经费拿出来用在这一项目上,如果不够还可以一起众筹,自此,“启明星”卫星项目被正式推出。而这一项目也吸引到了50多名学生的参与,其中大多数为研究生,本科生参与者也达到20人。
从2019年5月份,项目正式启动,到了10月份,卫星的总体方案已经设计了出来,若非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这颗卫星最开始的计划在2021年初就会发射升空。
成本上来看,这颗卫星花费了500万元,发射升空需要300万元,因此总成本达到了800万元。不过对于在项目中的师生而言,这笔花费无疑是值得的。
巫兆聪教授评价到,此前学生多数做的是一些算法和软件开发,卫星的设计、制造比这些要更加复杂,由软件向硬件的突破和提升,也让学生们有了系统工程全链条思维的锻炼。
“启明星一号”卫星
此次升空的“启明星一号”卫星不仅是第一个主要由学生参与研制的卫星,同时还是国内首颗可见光高光谱和夜光多光谱多模式在轨可编程微纳卫星。
值得一提的是,该卫星个头很小,重量只有19.2KG,不过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卫星上还搭载了一台可见光相机与红外相机。
目前“启明星”作为第五颗分离入轨卫星,被发射进入距离地球表面536公里的环地轨道,卫星表面与地球赤道夹角97度,绕地球飞行一圈96分钟。
这颗卫星的最大特点是搭载的三种载荷可以在白天获取32谱段高光谱地球表面地物影像,夜间获取8谱段夜光地球表面影像,全天获取红外遥感影像。尤其是这8谱段夜光遥感,更是技术上的一大亮点。
所谓夜光遥感,便是通过遥感技术从太空中观测地球在夜间所发出的光芒,这些光芒大多由人类的活动所产生。
而在过去,卫星的夜光遥感大多只是黑白色的,也就是只有1个波段。而要得到彩色的图像,就需要将波段增加到3个,可以看见红黄蓝三色,这也是此前国内大多数遥感卫星的标配。
而“启明星一号”的8个波段,不仅能看到红黄蓝三色,同时还能看出颜色的深浅,不过波段的增加,并不是像搭积木一样容易,据专家透露,从3个波段到8个波段,不是量变,而是质变。
人眼可见光的频率是480-650纳米,而8个波段的“启明星”夜光遥感频率覆盖了400-1000纳米范围,已经超过了人眼的可视范围。同时卫星上的8个波段是可控可变,能够任意搭配,在轨可编程,用户能够定制任意波段组合成像,这也是其他卫星所不具备的功能。
这对于研究有非常大的意义,学生可以利用这颗卫星,突破教材的束缚,以实际数据去验证结果,推动研究的进展。
造卫星不难,难的是创新技术
此次发射的这颗“启明星”卫星,是该系列的一号,后续还会有不断地升级组网的星链体系。这颗“启明星”也被作为一颗教学平台卫星,具有相对低成本、快响应以及高灵活性的特点,可以让师生们与卫星进行实时互动,进行自主测控和在轨试验。
从1970年,中国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半个世纪过去,卫星也从稀少的产品,逐渐走向了普及,包括各大高校、企业都能够申请发射自己的卫星。
那么造一颗卫星到底难不难呢?如果只是一颗微纳卫星(指质量在10KG量级,具备实际使用功能的卫星),那可能真的不会太难。
比如此前B站发射了一颗自己的通信卫星,还有如马斯克的星链计划,使用的基本都是微纳卫星。
从技术上来看,如今的卫星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如果只是单纯只用来拍照的话,那么只要中小学生便能完成。
2016年,北京八一学校40余名中学生便全程参与研制了“八一·少年行”卫星,该卫星成功升空,在太空完成拍照、通信等任务。
而在2015年,美国圣托马斯莫尔教会小学的学生,便设计制造除了一颗立方体STMSat-1卫星。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受到美国NASA的支持。
显然,如今制造卫星已经成为当前各大学校人才教育的一个项目,对于中小学而言,造卫星主要在于计划学生科普的兴趣;对于高校而言,如何去通过造卫星的过程,实现技术创新以及教育培养的目的才是关键。
那么是否能够将造卫星当做未来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一种“常规”手段呢?对此,武汉大学的金光教授表示,造卫星不仅仅需要经费支持,还需要强有力的师资,二者缺一不可。
显然,目前来看,将造卫星纳入到常规教育还为时尚早,但至少如今的卫星技术已经越来越“接地气”了,也标志国内卫星制造技术实力的进步。
当前,遥感作为工科,也是一门交叉学科,有诸多细分方向,各大高校在不同领域也具有不同的优势,比如北理工的自动化方向,上海交大、北航的航空航天方向,以及哈工大与山大的空间物理方向。而从工程的角度来看,能够将定位、影响、卫星软硬件结合到一起做成遥感的体系来看,武汉大学位列国内遥感技术前三甲之一。
没有数据,那就自己造一个卫星
在2019年,武汉大学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中,普遍反映了一个问题,在做研究时,缺乏水生植物分类的专用谱段,使用的都是国外数据,想要做新的实验,但卫星的工作模式却是固定的,导致数据不太符合要求。
这也让当时坐在台下的武汉大学巫兆聪和金光教授深有感触,于是他们提出来,既然没有数据,那是否能够让学生自己研制一个可以灵活工作的卫星,来获得自己的数据。
想法一经提出,也获得两位教授的一致认可。但问题在于,造卫星并不是简单的事情,成本也比较昂贵,经费从哪里来呢?
为此金光教授提出可以将自己的经费拿出来用在这一项目上,如果不够还可以一起众筹,自此,“启明星”卫星项目被正式推出。而这一项目也吸引到了50多名学生的参与,其中大多数为研究生,本科生参与者也达到20人。
从2019年5月份,项目正式启动,到了10月份,卫星的总体方案已经设计了出来,若非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这颗卫星最开始的计划在2021年初就会发射升空。
成本上来看,这颗卫星花费了500万元,发射升空需要300万元,因此总成本达到了800万元。不过对于在项目中的师生而言,这笔花费无疑是值得的。
巫兆聪教授评价到,此前学生多数做的是一些算法和软件开发,卫星的设计、制造比这些要更加复杂,由软件向硬件的突破和提升,也让学生们有了系统工程全链条思维的锻炼。
“启明星一号”卫星
此次升空的“启明星一号”卫星不仅是第一个主要由学生参与研制的卫星,同时还是国内首颗可见光高光谱和夜光多光谱多模式在轨可编程微纳卫星。
值得一提的是,该卫星个头很小,重量只有19.2KG,不过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卫星上还搭载了一台可见光相机与红外相机。
目前“启明星”作为第五颗分离入轨卫星,被发射进入距离地球表面536公里的环地轨道,卫星表面与地球赤道夹角97度,绕地球飞行一圈96分钟。
这颗卫星的最大特点是搭载的三种载荷可以在白天获取32谱段高光谱地球表面地物影像,夜间获取8谱段夜光地球表面影像,全天获取红外遥感影像。尤其是这8谱段夜光遥感,更是技术上的一大亮点。
所谓夜光遥感,便是通过遥感技术从太空中观测地球在夜间所发出的光芒,这些光芒大多由人类的活动所产生。
而在过去,卫星的夜光遥感大多只是黑白色的,也就是只有1个波段。而要得到彩色的图像,就需要将波段增加到3个,可以看见红黄蓝三色,这也是此前国内大多数遥感卫星的标配。
而“启明星一号”的8个波段,不仅能看到红黄蓝三色,同时还能看出颜色的深浅,不过波段的增加,并不是像搭积木一样容易,据专家透露,从3个波段到8个波段,不是量变,而是质变。
人眼可见光的频率是480-650纳米,而8个波段的“启明星”夜光遥感频率覆盖了400-1000纳米范围,已经超过了人眼的可视范围。同时卫星上的8个波段是可控可变,能够任意搭配,在轨可编程,用户能够定制任意波段组合成像,这也是其他卫星所不具备的功能。
这对于研究有非常大的意义,学生可以利用这颗卫星,突破教材的束缚,以实际数据去验证结果,推动研究的进展。
造卫星不难,难的是创新技术
此次发射的这颗“启明星”卫星,是该系列的一号,后续还会有不断地升级组网的星链体系。这颗“启明星”也被作为一颗教学平台卫星,具有相对低成本、快响应以及高灵活性的特点,可以让师生们与卫星进行实时互动,进行自主测控和在轨试验。
从1970年,中国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半个世纪过去,卫星也从稀少的产品,逐渐走向了普及,包括各大高校、企业都能够申请发射自己的卫星。
那么造一颗卫星到底难不难呢?如果只是一颗微纳卫星(指质量在10KG量级,具备实际使用功能的卫星),那可能真的不会太难。
比如此前B站发射了一颗自己的通信卫星,还有如马斯克的星链计划,使用的基本都是微纳卫星。
从技术上来看,如今的卫星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如果只是单纯只用来拍照的话,那么只要中小学生便能完成。
2016年,北京八一学校40余名中学生便全程参与研制了“八一·少年行”卫星,该卫星成功升空,在太空完成拍照、通信等任务。
而在2015年,美国圣托马斯莫尔教会小学的学生,便设计制造除了一颗立方体STMSat-1卫星。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受到美国NASA的支持。
显然,如今制造卫星已经成为当前各大学校人才教育的一个项目,对于中小学而言,造卫星主要在于计划学生科普的兴趣;对于高校而言,如何去通过造卫星的过程,实现技术创新以及教育培养的目的才是关键。
那么是否能够将造卫星当做未来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一种“常规”手段呢?对此,武汉大学的金光教授表示,造卫星不仅仅需要经费支持,还需要强有力的师资,二者缺一不可。
显然,目前来看,将造卫星纳入到常规教育还为时尚早,但至少如今的卫星技术已经越来越“接地气”了,也标志国内卫星制造技术实力的进步。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卫星
+关注
关注
18文章
1702浏览量
66907 -
大学
+关注
关注
0文章
12浏览量
12678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一颗射频开关的独白
转载自——钟林谈芯 一颗射频开关成就卓胜微,便催生出一百个卓胜微梦。时代需要榜样,追梦人在路上。 卓胜微靠着一颗射频开关起死回生,靠着一颗射频开关成功上市。射频开关已经不只是代表射频前端芯片,代表
两颗TAS5711,一颗作2.0输出,一颗作PBTL输出,共用一个I2S_DATA时发现失真增大,为什么?
你们晚上好,请指导解决一个问题:
问题描述:
两颗TAS5711,一颗设置为2.0输出:16W*2CH,一颗设置为PBTL输出:36W*1CH,共用
发表于 10-25 15:59
武汉传媒学院联合创龙教仪建设DSP教学实验箱,基于DSP C6000平台搭建
传媒学院,2016年,经教育部批准,成功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普通本科高校。
传媒技术学院是武汉传媒学院设立的工学学科教学单位,现设有电子信息工程、广播电视工程、软件工程等3个本科专业,设有一个计算机基础教研室
发表于 09-12 14:43
OPA197如果使用多阶,用一颗跟随器提供基准电压是否可行?
目前使用该芯片做滤波器性能,每一阶使用一颗作为跟随,一颗来做滤波器。
Q1、如果使用多阶,用一颗跟随器提供基准电压是否可行,自测过,觉得不稳,是使用方式原因还是就不可行。
Q2、目前
发表于 08-16 15:08
NASA:在十年内将一颗模仿恒星的微小卫星发射到太空
据悉,NASA有一项新的计划 —— 在十年内将一颗模仿恒星的微小卫星发射到太空。它大约为一个面包盒大小,配备八个激光器,能够在地面望远镜的观测下模拟几乎任何类型的恒星或超新星。通过模拟
中国第一颗!亚太6E通信卫星定点成功
来源:维科网电子工程,谢谢 编辑:感知芯视界 Link 在2024年6月10日上午10时32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匠心打造的我国首颗全电推进通信卫星——亚太6E,圆满实现了在东经135.5度
清华大学获工业和信息化部颁发卫星无线电频率许可,专注中轨研究
该卫星为中国首颗中轨宽带通信试验卫星,涵盖多个频段,工信部已完成频率协调并依法发放许可,为清华大学科研数据直连、
一颗改变了世界的芯片
英特尔突破性的8008微处理器于50多年前首次生产。这是英特尔的第一个8位微处理器,也是您现在可能正在使用的x86处理器系列的祖先。我找不到8008的好的Die照片,所以我打开了一颗并拍了一些详细
G60卫星工厂正式启用,格思航天首颗商业卫星发射升空
据悉,位于上海市松江区的联和投资与之联手打造了G60卫星互联网产业基地,此次格思航天卫星工厂从筹建到投入使用仅花费不到一年半时间。预计到2024年,格思航天通过数字化生产线,以及垣信
一颗来自40年前的透明芯片究竟暗藏了哪些奥秘
通过拆开老式计算机中损坏的接口芯片时发现一颗透明的芯片。虽然看上去十分魔幻,但该芯片并不是该公司的一些未来光子超级计算芯片,而是一颗来自1977年的老式芯片。
使用STM32点亮一颗LED实验
simulink模型如图5.1所示,实验现象PB8以0.5S周期反转,PB9以1S周期翻转闪烁,本次实验电路原理如图5.2所示,实验所使用的下载器为STLINK 2V1版本,下载器自带一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