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吴子鹏)3月17日下午,发改委官方公众号发布消息称,3月17日国内成品油最高零售价格上涨。
图源:发改委
据中国石化发布的全国平均涨幅,95号汽油将每升上调0.62元,这也就意味着全国汽油价格将正式进入“9元时代”。油价多轮上涨使得燃油车使用成本上升,60L油箱加满油将多花费37.8元-42元,或将迫使消费者将购车选择转向新能源汽车,进而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
加速汽车产业链变革
成品油价格居高不下将推进一步推动国内的汽车产业链升级,加速向新能源汽车转变。传统汽车产业确立起从原材料到配件和最终装配的垂直结构,各大汽车制造商在此结构中处于顶点位置,这套体系让燃油车时代的国际汽车品牌厂商广为受益,巨头效应明显。
然而,目前全球各国都在推动燃油车向新能源汽车的转变,很多国家都发布了自己的燃油车禁售计划,包括荷兰、挪威、德国、法国、英国、爱尔兰和中国等。其中,法国、西班牙和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宣布在2040年禁售燃油车;日本和加拿大魁北克省宣布2035年禁售燃油车;中国、荷兰、英国、德国、瑞典等宣布在2030年禁售燃油车;挪威、墨西哥、法国巴黎和西班牙马德里等宣布在2025年禁售燃油车;意大利罗马则要求在2024年就禁售燃油车。
随着燃油车的禁售,新能源汽车将迎来黄金发展周期,对于国产汽车品牌而言,更是一个在技术和体量上追赶甚至超越国际品牌车企的时间窗口,预计这个窗口期将持续10-15年。
为发展新能源汽车,国家政策层面也是相当重视。2020年11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要求到2025年,纯电动乘用车新车平均电耗降至12.0kWh/100km;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商业化应用;完善充换电、加氢基础设施建设;放宽市场准入、完善双积分政策等。
而到政策截止的2035年,要求纯电动汽车成为销售车辆的主流。
从汽车层面来看,从燃油车到纯电动汽车,传统汽车的“三大件”将演变成为三电系统,也就是电池、电机和电控。根据相关车企的统计数据,三电系统将占据纯电动汽车50%左右的成本,而电池在三电系统中的成本占比大约为75%。更进一步,电池中正极材料将占据45%的成本。
汽车主要系统的变革必然将带动产业链的变革。在电池方面,材料商成为新的产业链关键因素,包括用于电池的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和电解液,以及用于电机的稀土等永磁材料和硅钢片等,还有常规汽车零部件用到的钢铁和橡胶等。而在电控和其他电子系统中,芯片在汽车中的作用凸显,比如电控系统中的控制芯片和功率半导体等。
目前国内在新能源汽车用材料方面已经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供应链条。在锂电池方面,拥有亿纬锂能、天赐材料、先导智能、丰元股份、欣旺达等一众公司;在稀土材料方面,包钢稀土、广晟有色和厦门钨业等都有布局。
据悉,新能源汽车的零部件数量只有传统汽车的20%,这进一步削弱了传统车企在供应链整合方面的优势,让汽车产业有了更低的准入门槛,这也是互联网公司选择造车的原因之一。此外,国内目前在电池生产方面已经达到了全球领先水平,在电机制造环节也完成了进口替代,不过在电池管控系统方面存在明显的软肋,主控芯片和功率半导体都比较依赖进口。
随着国内汽车产业链的转移,蓝海华腾、圣龙股份、卧龙电驱、汇川技术和纳川股份等从事电控和电机技术开发的企业将大受裨益。
从车企端来看,通过十多年的技术耕耘,比亚迪在国内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领跑优势明显,掌握了三电系统的核心技术,并拥有“刀片电池”和车规级IGBT等优势产品。
但是,要撑起国产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大蓝图,国内需要更多的“比亚迪”。
新能源汽车产业也有“阵痛”
根据乘联会的最新统计,2月份,国内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达到21.8%,较2021年2月8.1%的渗透率提升了13个百分点。其中,自主品牌中的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到41.9%,能够看到国产汽车品牌转向新能源汽车的决心和速度。
虽然有了近乎不可逆的大趋势在,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并非是一帆风顺,尤其是对于国产新能源汽车企业而言。此前补贴退坡已经让很多车企掉队,近期上游材料价格上涨再次对各个车企的供应链管理提出巨大挑战。
根据车市的价格统计,目前包括特斯拉、比亚迪、奇瑞和小鹏等品牌的新能源汽车都已经调涨了价格。3月15日晚间,比亚迪发布关于车型价格调整的说明,称受原材料价格持续大幅上涨影响,比亚迪汽车将对王朝网和海洋网相关新能源车型的官方指导价进行调整,上调幅度为3000-6000元不等。
同时,虽然刚刚结束的“315晚会”上没有提及新能源汽车,不过相关媒体还是通过调查走访的方式扒出来不少这个产业的问题,比如车企私自偷换芯片,延迟交付,“锁电”问题,维修成本高等。此外,“充电难”伴随而来的里程焦虑还依然在困扰着新能源汽车车主,也是一个产业突出的问题。
在政策的带动下,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优先选择新能源汽车,而这些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有些是短期效应,有些是长期效应,但如果要形成全球领先的新能源汽车生态,这些都是必须要解决的难题。不过,目前监管部门已经注意到了新能源汽车材料的供应问题,预计会有针对性的监管措施,同时在加速充电桩建设的同时,大范围推广换电也是办法之一。
相信随着技术和监管逐渐成熟,新能源车主的幸福指数未来会逐年递增。
后记
油价“六连涨”、“破9”,以及已经发布的燃油车禁售时间表,让燃油车更快地走向产业终章,新能源发电和新能源汽车的联动才是未来的大方向。经历了几年的发展,国产新能源汽车的短板,以及消费者担忧的点已经愈发明确,对症下药是产业链接下来的优化方向,这里面有些需要政策的引导,有些则需要企业继续埋头做技术攻关。
在消费者发出“我的车不配喝9元汽油”之后,相信乘联会预测的,在2022年实现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超过22%,这个目标不难达成,且有可能低估了。
-
新能源汽车
+关注
关注
141文章
10557浏览量
99597 -
汽车产业
+关注
关注
1文章
188浏览量
12828 -
燃油车
+关注
关注
0文章
156浏览量
8863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