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黄山明)如今越来越多的智能设备出现在我们的生活当中,许多人对此甚至习以为常,但其实背后却有着诸多技术的支持。比如在楼道、街边的感应灯,只要有人经过,就会亮灯,而这项技术背后,离不开传感器的支持,比如雷达芯片。
为了更深入的了解雷达芯片市场现状,电子发烧友网小编专程寻找到了一家做雷达芯片的厂商进行深入采访,并了解到许多此前雷达芯片领域中并未被大多数人所知晓的内幕。
雷达更好,但为何都选择红外?
通常而言,想要实现照明与电气控制的感应器,目前主要有红外感应器、雷达感应器、超声波感应器、图像感应器与真正存在感应器,而最常用的则是红外感应器与雷达感应器。
据该厂商人士透露,红外感应器主要通过热释电元件接受人体发出的红外线变化,从而触发后续电路的工作。优点是价格便宜,大多数价格只在几元钱,便宜的甚至可以做到3毛左右。
但缺点在于范围较短,精度也较低,并且极易受到外界环境及温度的干扰。比如在夏天的大太阳天气下,红外感应基本无法工作。
而雷达感应的原理是利用多普勒效应,优点在于可以穿透玻璃以及较薄的墙壁,因此雷达感应器可以装在设备内部,对设计更加友好。同时温度对于雷达感应器的灵敏度没有影响,适合于楼道、卫生间照明。
既然雷达感应有如此多的优点,那么为何如今的市场仍然是以红外感应为主导。
据透露,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在于红外感应已经发展数十年,相对成熟,功耗也更低,一个小的纽扣电池就可以支持数个月,想要完全替代还需要时间;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在于成本,即便性能更好,但成本上,即便是5.8GHz的雷达芯片价格也普遍在10元左右,与可以做到3毛左右的红外芯片仍有一定距离。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在2015年以前,国内商用雷达芯片市场几乎一片空白,起步较晚。叠加目前雷达芯片的一些弊端,导致市场容量并不大,据该企业透露,目前整体市场需求量在数千万颗芯片左右,并且也陆续有多家企业进入到这个市场当中,如果只看楼道照明、路灯、厕所灯应用场景的话,生存环境不容乐观。
而在人才方面,许多公司没有天线仿真工程师,也没有算法工程师,这对于雷达芯片的研发而言是有一定难度的。尤其在2015年前,国内几乎没有天线仿真工程师,如今的工程师几乎都是企业自己培养出来的,这也导致国内雷达芯片市场发展缓慢。
雷达芯片的未来
目前了解到的情况是,国内雷达目前免费公开的频段为5.8GHz、24 GHz、77-79 GHz等,其他频段暂未免费公开。如果想使用,需要想相关部门进行申请。并且国内目前对于无线频段的小范围审核较为宽松,不过一旦严苛就会产生一定的麻烦。
对于频段的选择,该企业透露,要么是最低频段,如5.8 GHz,可以将成本做的更低,还能体现出雷达性能优势,要么就选择做77 GHz的产品,能够在性能上做到更好,而中间的24 GHz反而不太建议选择。
就好比MCU市场中,如今大多数都是8位或选择32位,选择做16位MCU的厂商非常少,雷达芯片也是如此。
通常许多厂商都选择5.8 GHz,而使用77 GHz的较少,这就让雷达芯片的应用场景变得比较窄,比如居民生活场景中的感应灯,地下停车场的感应灯管、楼道的监控设备等。未来随着感应技术的发展,在智能家居、智能酒店等领域也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那为何甚少有人选择77 GHz,据了解,一开始该企业也准备直接做77 GHz,这种雷达主要应用在自动驾驶技术当中,一辆车可以装配数个77 GHz的毫米波雷达,这一领域未来或许会有巨大的需求。
但不做的原因一个在于造价较为昂贵,在几年前,单个模组的价格就在千元以上。还有一个原因则在于,该公司经过市场调研后发现,自动驾驶技术可能在未来10年都很难大规模普及。
而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即便有机会普及,但与照明不同,如果雷达芯片出现故障,最多导致无法正常照明,但要是因为雷达芯片导致车辆出问题,那后果就会严重的多。
这就让市场中的玩家会更加谨慎的选择其供应商,也更青睐于全球知名的企业,比如大陆、博世等公司,想要做77 GHz,或许还没有等到市场的真正到来,公司便已经撑不下去了,这是一个商业的选择问题。
总而言之,即便是5.8 GHz的雷达芯片,想要用量达到红外的级别也需要几年时间,其中的关键在于成本与功耗的问题。但对于芯片设计公司而言,如果产品卖不出去挣不到钱,就没有动力去研发下一代,但如果不做下一代产品的话,就无法将成本及功耗降下来,这也成为当前困扰雷达芯片市场的一个巨大问题。
原文标题:智能感应地震!雷达芯片干翻红外传感?成本快速下探
文章出处:【微信公众号:电子发烧友网】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审核编辑:汤梓红
-
芯片
+关注
关注
456文章
50919浏览量
424583 -
雷达
+关注
关注
50文章
2945浏览量
117656 -
智能设备
+关注
关注
5文章
1061浏览量
50623
原文标题:智能感应地震!雷达芯片干翻红外传感?成本快速下探
文章出处:【微信号:elecfans,微信公众号:电子发烧友网】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