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最开始对新冠疫情的猝不及防,到全民抗疫的众志成城、井然有序。
被紧急喊下暂停键的我们,待在家中,守望驱散阴霾的明天。
接受召唤义不容辞的医护人员——“大白”们,如勇士一般,冲锋陷阵。
不变的,是我们依然坚信,信念可抵春寒料峭。
变的,是我们选择装上更科学更高效的武器,抵挡疫情的“倒春寒”。
这些“武器”是我们科学战疫的重要底气,战疫的我们不再孤独。因为,我们的身边多了一个得力助手,那就是——协作机器人。
协作机器人,始于工业生产而远不止于此
协作机器人的诞生与发展从如今来看,有着很强烈的工业色彩:
无论传统工业机器人性能如何提升,其安全性与灵活性的掣肘,在不断地印证着一个答案:那就是机器人或许永远无法完全替代人工。尤其是对于情况各异的工业零件和设备,传统工业机器人只能“望而却步”,企业不得不又再次转向人工生产。
能够实现人机协作生产,大幅提升生产线灵活性的协作机器人就这么诞生了,并且这些年来,协作机器人在3C、汽车、金属加工、半导体和新能源等多个领域受到了来自生产企业寻求智造转型的青睐,行业发展规模多年来保持了持续增长的态势。
但协作机器人真的只能干这些活吗?答案是,协作机器人技术的未来一定不止是在一亩三分地的工厂里,而是在更广阔的天地里,为人民服务。
人机协作,开启未来的无限可能
如果认为协作机器人只能应用于工业生产,那它的价值毫无疑问是被大大低估了。协作机器人体积小巧、灵活性强。它能为实现机器与人共生性发展——“1+1>2”提供“最强辅助”:在任何场合任何地点与人一起携手工作,为人分担“不想做的,做不了的,不愿 做的”。
站在2022疫情“倒春寒”的当下,我们看见了“用机器人技术为人民服务”的真实存在,大族机器人联合合作伙伴,推出了核酸检测机器人以及无接触配餐机器人,为我们走向战疫最终胜利的未来,贡献出强大的力量。
以无接触配餐机器人为例,它为疫情之下不得不居住在隔离酒店内的人们送上了热乎乎的盒饭:机器人采用激光SLAM导航的技术实现自主定位,自动避障,自主配餐,从而避免了人员接触造成交叉感染。同层40盒钣菜只需要约30分钟就可以配送完成,还可一次管理两层80个房间,1小时配送完成,用热气腾腾驱散疫情的冰凉。
隔离疫情,不隔离AI
只要在路上,就没有到不了的远方。
自2017年成立以来,大族机器人持续创新,不负使命。在加大人工智能等创新技术研发的同时,不断拓展为人民服务的广度和深度,积极践行社会责任,在深圳特区成立40周年、自主研发核心零部件解决“卡脖子”问题、抗击新冠疫情等重大课题上,交出了优秀的答卷。
用AI守护爱,协作机器人与你“战”在一起,
阴霾终将散去,胜利就在前方。
审核编辑:汤梓红
-
半导体
+关注
关注
334文章
27362浏览量
218698 -
机器人
+关注
关注
211文章
28418浏览量
207093 -
人工智能
+关注
关注
1791文章
47279浏览量
238486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