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梁浩斌 )最近终端砍单的消息频频传出,有机构分析师声称,中国智能手机厂商在今年以来已经砍单高达1.7亿台,占原计划出货量的20%,其中70%以上订单采用的是联发科芯片。还有业界人士表示,由于今年市场需求减弱,消费电子终端芯片面临30%的大幅砍单,而去年积极备货的供应链以及终端厂商,如今都要面临巨大的库存压力。
按照正常逻辑,终端需求减弱,那么自然上游产能就会开始过剩,芯片降价也会随之而来。然而,与很多人的认知有点割裂的是,一边是终端砍单的消息,另一边上游缺芯涨价的消息却依然不断。
就在上个月,ST又一次发布了涨价函,宣布2022第二季度上调所有产品线的价格,而距离ST上一次涨价,仅仅在去年第四季度。另外有消息人士透露,英飞凌、恩智浦、瑞萨等其他欧洲、日本的IDM大厂也将会上调芯片价格。随后集创北方、富满微电等也宣布4月开始对LED驱动产品进行提价5%-20%不等。
同时市调机构Susquehanna的数据也显示,今年3月,全球芯片(统计数据包括电源管理IC、MCU、存储芯片等)交货期继续拉长至平均26.6周,相比2月增加2天,再创下历史新高。所以,在终端需求似乎在减弱的时候,为什么上游芯片还是短缺涨价?芯片产能都去哪了?
需求真的在减弱吗?
探讨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要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那么各种砍单消息,代表着需求真的在减弱吗?
目前传出的砍单消息,主要集中在消费电子端,包括智能手机、智能穿戴、PC等领域。作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苹果绝对称得上是消费电子行业的风向标,因此苹果砍单的消息在供应链中影响尤为巨大。
苹果两大产品线砍单
据Nikkei Asia的报告,由于销量低于预期,苹果计划在2022第二季度将iPhone SE的订单缩减200-300万台。iPhone SE是苹果首款支持5G的“廉价”机型,刚刚在苹果春季发布会上发布,开售仅一个月不到。上一代iPhone SE 2在2020年售出了惊人的2420万台,在iPhone SE 3发布之初,由于5G的加入,以及“廉价”属性加持,市场上分析师预计今年SE 3出货量会超越上一代,达到2500-3000万台。不过砍单消息出来之后,出货量预期被大幅修正至1500-2000万台。
在iPhone SE之后,分析师郭明錤近期又透露苹果已经砍掉2022第二第三季度超过30%的Airpods 3订单。Nikkei Asia则表示2022苹果将对Airpods产品线的产量下调超过1000万副,原因是市场需求放缓,砍单以降低库存。
当然有供应链相关厂商回应表示,并未收到苹果砍单通知,但我们从国内最新的智能手机出货量数据或许能从侧面佐证砍单的合理性。
国内手机市场出货量下跌明显
中国信通院在3月21日公布的《2022年2月国内手机市场运行分析报告》中指出,今年2月,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1486.4万部,同比下降24.5%,相比于今年一月,下降幅度不减反增。今年1月,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3302.2万部,同比下降17.7%。
值得注意的是,国内今年1-2月上市的新机型数量为59款,这个数字相比去年同期下降27.2%。这意味着仅国内市场而言,消费者对于手机的消费欲望正在减弱,手机厂商也跟随需求而降低了新机型的更新周期。
PC品牌砍单10%,下半年增长担忧
同时,这种从消费者层面的需求减弱,影响的范围会很广泛,包括PC领域。近期包括联想、惠普、华硕等一线PC品牌都在下调今年的订单量,据经济日报透露,订单降幅超过10%。而戴尔因为B端销售稳定,订单变化不大,苹果也保持稳定订单。
不过砍单的影响,往往不会马上体现出来。从全球最大的PC生产基地——联想合肥工厂的情况来看,该工厂订单依然充足,零部件还需要加紧筹备库存。该工厂的消息人士表示,联想在游戏等细分市场增长强劲,商用PC也看多全年出货,目前还未有砍单和下调出货量的计划。确实从市场上看,联想部分热门机型,比如拯救者系列游戏笔记本依然存在抢购难的问题。
而PC代工厂仁宝依然预计今年第二季度笔记本环比将会有高个位数的增长,甚至冲击双位数增长。但有一个关键点是,第二季度的产量往往是之前订单的体现,如果降低全年订单,对于代工厂的影响可能会到下半年才会体现出来。
进入2022年,疫情的反复以及俄乌战争等不确定因素影响之下,终端消费需求下降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尽管2020年疫情爆发后下半年的需求爆发导致很多上游厂商措手不及,但对于终端厂商而言,在看到了需求下滑的趋势后,砍单只是常规市场行为。况且自今年1月以来,市场数据上看,确实能够看到消费电子终端的需求在不断减弱。
代工厂满载,为何芯片还是缺
让我们将目光放到上游,与下游纷纷传来砍单消息形成鲜明差异的是,晶圆代工厂在3月产能满载的同时,部分营收还创下历史新高。在刚刚公布的3月财报中,联电营收达到221.4亿新台币,环比增长6.4%,同比增长超过33%,已经连续6个月创下营收历史新高。而世界先进3月营收也首次突破50亿元新台币,环比增长19.4%,同比增长41.42%。同时两家中国台湾的晶圆代工厂产能都保持着满载的状态。
为什么代工厂产能满载,市场需求减弱的情况下依然缺芯?其实出现这种矛盾现象的原因,与多个因素有关。
交货周期不能完全体现供需
我们看到一些市调机构的数据是,芯片交货周期在持续延长,但实际上,交货周期并不能完全体现出当前市场的供需情况。
早在2020年出现全球缺芯大潮时,芯片交期就已经被延长至半年至一年,而在过去的两年时间里,芯片市场持续的供不应求现象,导致了下游恐慌性备货、抢产能的情况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所以当前晶圆代工厂的产能状况,只能体现出半年甚至是一年前的订单。
涨价不一定是因为缺货
除此之外,一些芯片大厂涨价的消息,也很可能与产能关系不大。由于俄乌战争导致的国际油价暴涨,会直接影响到运输、材料等成本提升,最终反映到芯片价格上。
汽车、工控需求增长不容忽视
另一方面,近期经常提到的包括手机、TWS、PC笔电等消费电子终端砍单现象,只能代表一部分的芯片需求。另一边的汽车、工控等行业就是另一种景象,受限于芯片供应,福特、丰田等海外车企在2月、3月多次出现被迫停产,国内新势力如小鹏、威马等都在近期有过小规模缺芯的消息传出。
汽车、工控是全球半导体近年最重要的增量市场之一,汽车芯片经过去年严重短缺之后,其实已经在逐步缓解供应问题。但毕竟汽车缺少任何一个关键芯片,都无法出厂,而目前在部分对于晶圆厂而言利润较低的产品,比如电源、信号等模拟芯片,产能恢复会相对延后,所以结构性短缺还会在汽车芯片领域持续一段时间。
综上所述,上游晶圆厂的产能并不能体现出同期真实需求,目前从需求上看消费电子终端确实出现疲软,但与此同时汽车、工控等需求仍持续高涨,因此结构性短缺会是未来一年里芯片行业的主旋律。
-
芯片
+关注
关注
456文章
50892浏览量
424367 -
mcu
+关注
关注
146文章
17171浏览量
351525 -
存储芯片
+关注
关注
11文章
897浏览量
43168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