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黄山明)如今我们的生活进入到了信息时代,相比过去,消费者开始更关注并热衷于搜集自身的信息,来及时的判断自己身体状况,以达到合理生活、预防疾病的目的。而这些数据的收集,通常是由许多智能家居、智能设备中的传感器来完成,而今,毫米波雷达也开始在智能家居中逐渐铺开。
但如何获取个人的敏感数据,或者如何去检测孩子或者老人的身体状况成为一个难题。目前的解决方案是佩戴相关智能可穿戴设备,或者采用智能监控设备,当发现有异常情况时,能够进行及时的提醒。
不过这种方式固然能够在反应被检测对象的身体实时状况,但并非每个人都愿意把自己暴露在别人的监控当中。哪怕这个举动是打着为对方好的名义,不仅是对监测人还是对于被监测人而言,长时间都不是一件好事。
那么是否有一种方式,既能够实现数据收集,又不会对人造成困扰,也不会侵犯他人的隐私。近期深圳知谱科技研发了一套毫米波无感生命看护仪,似乎为数据收集给出了一种新的方式。为了一探究竟,电子发烧友采访到了知谱科技总经理徐攀。
徐攀表示,知谱科技于2020年注册,是一家专注于毫米波雷达技术的企业。去年在进行软件与产品的落地,而在今年推出了第一个产品,即毫米波无感生命看护仪,目前已试装超过100台。
毫米波无感生命看护仪
除了to C的产品外,知谱还会出售一些模块产品,如一个客户的婴儿监护器便是将模块和摄像头做在了一起。不仅可以监护婴儿的实时状态,同时还能检测到婴儿的呼吸以及睡眠问题。
技术指标上,雷达模块的检测角度为120°圆锥体的电磁波范围,最远距离可以到2.5米,但知谱目前将其设定在1.4米的距离以内,因此整个范围在5㎡左右。之所以要将距离缩短,主要原因还需要考虑到人睡眠时盖的被子,如果要穿透被子,保证精准度,就需要在1.4米左右。
当前,知谱的雷达频段主要在24GHz与60GHz,比如24GHz已经应用在人在传感器上。传统的红外传感器(KIR)无法判断人静止与睡觉的状态,只有在移动时才能测得出来,而人在传感器可以判断这两种状态。
徐攀透露,知谱也在安防市场有一定的布局,用监控雷达头取代摄像头,可以清楚人在房间区域内的活动轨迹情况。
之所以采用毫米波雷达而非KIR,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隐私问题。尽管目前在许多公共场所已经到处都是安防摄像头,但许多人其实并不愿意在家庭、办公场所等地安装摄像头,因为涉及隐私的问题。
而雷达传感器不仅可以实现人数统计,记录人体在室内的活动轨迹,同时还能监测人的呼吸心率,进行摔倒监测等。并且雷达的隐私性在于,由于是电磁波,因此无法如传统的光学影像一样可以直观地看到图像,所以也无法分辨监测到的物体是谁,只能监测到有个物体动了,哪怕是心脏的跳动。
人体心脏在跳动时表面会有微小的起伏,肉眼很难分辨,但雷达可以感应到,同时呼吸也会使胸腔起伏,因此通过算法可以精准地监测人体睡眠时的状态。
此外,对比KIR,雷达的优势,一个在于不受环境温度、光线的干扰;另一个是精度更高,KIR在人体静止不动的时候无法检测到,只能走动的时候才可以,不过10GHz的雷达很难检测出来,而智谱24GHz的产品精确度在分米级,可以实现这一需求。
徐攀透露,目前知谱科技主要采用日本索喜(Socionext)的雷达芯片。合作的缘由在于索喜尽管有芯片,但缺少算法,而知谱科技在雷达算法这一块有较深的技术积累,因此双方一拍即合,知谱科技也是索喜全球首家60GHz芯片量产的客户。
从算法准确度来看,以睡眠算法为例,目前全球的睡眠检测算法中哈佛医学院的较为优秀,这一算法也被华为手表所采用,而知谱科技的检测算法与哈佛医学院算法对比后发现结果几乎一致,甚至还要更优。
因此,通过这些雷达算法,不仅可以精确地感知到个人的睡眠状态,还能做好防摔预警,这可以为用户提供一个在不打扰的情况下,实时监测自己父母以及小孩。徐攀表示,知谱科技产品主打的便是无感,毕竟没有人愿意在摄像头下生活。
-
传感器
+关注
关注
2550文章
51071浏览量
753344 -
智能家居
+关注
关注
1928文章
9559浏览量
185053 -
毫米波雷达
+关注
关注
107文章
1043浏览量
64354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