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nm芯片是极限吗
去年IBM公布的2nm芯片一时轰动了世界,而当时的三星和台积电还在苦苦研发3nm技术。
到了现在,三星和台积电的3nm技术终于要在下半年正式量产,可2nm芯片还要等很久,或许有人会问了:2nm芯片是极限吗?
之前台积电公布了先进制程发展规划图,从图中我们可得知,在步入3nm制程后,台积电将继续在3nm上研发多代制程,直到2025年才能研发出2nm制程,而去年IBM就已经研制出2nm芯片了,从去年到2025年如此长的时间里人类都在2nm及2nm之前的制程之间做着研发工作,这也难怪会有人想2nm芯片是极限吗。
可以保证的是,2nm不会是芯片的极限,因为现在光刻机公司ASML已经在研发High-NA EUV光刻机了,目前最先进的是ASML的EUV光刻胶,而正在研发的High-NA EUV光刻机比EUV光刻机更加先进,其光刻分辨率更高,密度也更高,预计将被用于2nm及之后的制程,相信在High-NA EUV光刻机的支持下,人类芯片科技不会止步于2nm,甚至将步入1nm以下。
综合整理自 中国电子报 老杨唠科技 品阅网
审核编辑 黄昊宇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相关推荐
近日,联发科在AI相关领域的持续发力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据悉,联发科正采用新思科技以AI驱动的电子设计自动化(EDA)流程,用于2nm制程上的先进芯片设计,这一举措标志着联发科正朝着2nm芯
发表于 11-11 15:52
•381次阅读
Rapidus,一家致力于半导体制造的先锋企业,正紧锣密鼓地推进其2027年量产2nm芯片的计划。然而,这一雄心勃勃的目标背后,是高达5万亿日元(约合336亿美元)的资金需求。
发表于 10-14 16:11
•271次阅读
三星电子在半导体代工领域再下一城,成功获得美国知名半导体企业安霸的青睐,承接其2nm制程的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芯片代工项目。
发表于 09-12 16:26
•420次阅读
有媒体爆料称;苹果公司的iPhone 17系列手机极大可能将无法搭载台积电2nm前沿制程技术芯片,iPhone 17系列手机的处理器预计将沿用当前的3nm工艺。2nm技术
发表于 07-19 18:12
•1652次阅读
加速器芯片。这一消息不仅标志着三星在2nm制程领域的显著进展,也预示着全球芯片代工市场的竞争格局正迎来新一轮的变革。
发表于 07-11 09:52
•507次阅读
在技术研发领域,三星电子的3nm与2nm工艺取得显著进步,预计本季度内完成2nm设计基础设施的开发;此外,4nm工艺的良率亦逐渐稳定。
发表于 04-30 16:16
•472次阅读
台积电已经明确了2nm工艺的量产时间表。预计试生产将于2024年下半年正式启动,而小规模生产则将在2025年第二季度逐步展开。
发表于 04-11 15:25
•604次阅读
李时荣声称,“客户对代工企业的产品竞争力与稳定供应有严格要求,而4nm工艺已步入成熟良率阶段。我们正积极筹备后半年第二代3nm工艺及明年2nm工艺的量产,并积极与潜在客户协商。”
发表于 03-21 15:51
•575次阅读
正式量产。 现在Marvell 已正式宣布,将与台积电合作开发业界首款针对加速基础设施优化的2nm 芯片生产平台。 Marvell将与台积电的长期合作伙伴关系扩展到2nm制造领域。 成立于1995年的Marvell(美满科技集团
发表于 03-11 16:32
•805次阅读
据媒体报道,目前苹果已经在设计2nm芯片,芯片将会交由台积电代工。
发表于 03-04 13:39
•996次阅读
台中科学园区已初步规划A14和A10生产线,将视市场需求决定是否新增2nm制程工艺。
发表于 01-31 14:09
•622次阅读
有消息人士称,苹果期望能够提前获得台积电1.4nm(A14)以及1nm(A10)两种更为先进的工艺的首次产能供应。据了解,台积电2nm技术开发进展顺利,预期采用GAA(全栅极环绕)技术生产2n
发表于 01-25 14:10
•495次阅读
得益于2nm制程项目的顺利推进,宝山、高雄新晶圆厂的建造工程正有序进行。台中科学园区已初步确定了A14与A10生产线的布局,具体是否增设2nm制程工艺将根据市场需求再定。
发表于 01-16 09:40
•595次阅读
过去数十年里,芯片设计团队始终专注于小型化。减小晶体管体积,能降低功耗并提升处理性能。如今,2nm及3nm已取代实际物理尺寸,成为描述新一代芯片的关键指标。
发表于 12-12 09:57
•893次阅读
3nm工艺刚量产,业界就已经在讨论2nm了,并且在调整相关的时间表。2nm工艺不仅对晶圆厂来说是一个重大挑战,同样也考验着EDA公司,以及在此基础上设计芯片的客户。
发表于 12-06 09:09
•2468次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