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一款可生物吸收的柔性微流控器件

微流控 来源:麦姆斯咨询 作者:麦姆斯咨询 2022-07-08 09:29 次阅读

疼痛,是临床中需要特别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通过局部冷却形成可逆性神经阻滞,不仅可以达到按需消除疼痛的效果,而且能够完全避免服用阿片类药物以及其他镇痛剂带来的成瘾性副作用。然而,传统的局部冷却技术需要借助大型医疗器件并在特定环境下实施,往往很难达到精准的冷却效果,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

据麦姆斯咨询报道,近日,美国西北大学John Rogers教授、俄勒冈大学Jonathan Reeder助理教授、大连理工大学解兆谦教授等人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Science上发表了题为“Soft, bioresorbable coolers for reversible conduction block of peripheral nerves”的研究论文。

1765d912-fe5a-11ec-ba43-dac502259ad0.png

该研究发明了一种一张纸厚度的、生物可吸收的柔性微流控器件,其通过液体汽化冷却实现了神经传导阻滞,可用于替代阿片类止痛药以达到无损伤的精准镇痛效果,对未来基于柔性医学器件的疼痛管理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该研究的通讯作者John Rogers教授表示,这个器件的技术原理与手指在寒冷天气里变得麻木有些类似,它可以通过重编程的方式直接对局部目标神经产生这种冷却带来的麻木效果。温度的下降由嵌入在器件中的微型传感器调控,该传感器将信息传输到外部接收器,患者或医生可以通过外部仪器对治疗进行调控,确保温度不会下降太多,不至于导致组织损伤。

17addea6-fe5a-11ec-ba43-dac502259ad0.png

基于微流控、可精准阻滞神经的生物可吸收柔性冷却器件

具体来看,该柔性器件集成了微流控系统与电路系统,通过控制微流控系统中流体的流速与流量,同时借助全氟戊烷(PFP)液体的汽化吸热,实现了在特定部位提供精准且持续的冷却效果。此外,研究人员将具有蛇状形貌的镁线温度传感器分布在该器件末端,通过传感器电阻变化实时获得温度反馈,实现了对温度的精准调控。其具有预拉伸的多层结构力学设计使得该器件可以形成自卷曲结构,无需缝合便可紧密贴附至需要冷却的神经表面并可形成良好的力-热交界面。另外,该器件完全由水溶性材料构成,可依据个性化需求在规定的时间段内溶解于皮下组织的生物流体中,避免了额外的拆除手术给病人带来的痛苦,可以很好地满足患者在长时段内的镇痛需求,相比现有技术和产品具有显著优势。

利用大鼠模型进行的动物实验证实,该器件能在短时间内实现低温调控,并能很好地抑制神经活动。长期观察表明,复温后神经活动迅速恢复正常,且不会产生任何副作用。通过对大鼠模型进行相关组织学分析还发现,该器件在植入大鼠体内6个月后仍能与神经紧密接触,显示了极其优越的力学性能。此外,由于该器件的完全水溶性成分,因此在治疗期结束后,整个器件会在数周内被降解并安全吸收。

17f605d2-fe5a-11ec-ba43-dac502259ad0.png

冷却诱导神经阻滞和镇痛的实验情况

综上所述,研究人员开发了一款可生物吸收的柔性微流控器件,该器件能够在活体组织的任意深度通过实时温度反馈控制提供精准、微创的冷却能力。其水溶性、生物相容性材料的结构可在治疗结束后被溶解和生物再吸收,从而消除不必要的器件负荷和对患者造成的风险,而无需进行额外的手术。数周的体内试验证明了该器件能够快速、精准地冷却周围神经,从而在大鼠模型中为神经性疼痛提供局部、按需镇痛。

论文链接: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bl8532

审核编辑 :李倩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微流控
    +关注

    关注

    16

    文章

    547

    浏览量

    19013
  • 医疗器件
    +关注

    关注

    0

    文章

    2

    浏览量

    5437

原文标题:生物可吸收柔性微流控器件实现无药镇痛

文章出处:【微信号:Micro-Fluidics,微信公众号:微流控】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评论

    相关推荐

    控技术在病原微生物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快速、准确地检测病原微生物对于疫情防控和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具有重大意义。近几年,研究者们通过合理地设计控芯片,将Elveflow控技术
    的头像 发表于 12-25 16:18 355次阅读

    玻璃控芯片的特点

    玻璃控芯片作为种重要的器件,具有许多独特的特点,使其在各种
    的头像 发表于 12-13 15:26 230次阅读

    控技术的生物学应用

    取得了定进展,但在样品引入和处理定体积范围的流体方面仍然存在些挑战。纳米技术的最新发展则有助于提升控技术。
    的头像 发表于 12-01 21:50 230次阅读

    常用的控芯片类型

    控芯片是种集成了多种尺度功能单元的微型设备,它能够在微米级别上精确操控流体,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化学分析、
    的头像 发表于 11-21 15:13 657次阅读

    高通量生物分析技术之控芯片

    高通量生物分析技术是指同时对个样品中的多个指标或者对多个样品中的个指标同步进行并行分析,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多的生物信息的新型分析技术。
    的头像 发表于 11-14 15:50 307次阅读

    基于漩涡湍流辅助的控平台,实现类精子结构的微型机器人步成型

    团队提出了种基于漩涡湍流辅助的控平台(VTAM),实现类精子结构的微型机器人步成型,配合外部磁场驱动为药物递送提供了新的载体。该研
    的头像 发表于 11-12 09:56 504次阅读
    基于漩涡湍流辅助的<b class='flag-5'>微</b><b class='flag-5'>流</b>控平台,<b class='flag-5'>可</b>实现类精子结构的微型机器人<b class='flag-5'>一</b>步成型

    S型控芯片的优势

    控芯片的基本概念 控芯片,也被称为芯片实验室(LOC),是种在微米级微管中精确操作微量流体的芯片,能够在微米级芯片上执行传统物理、
    的头像 发表于 11-01 14:30 419次阅读

    控芯片在生物学有何应用?控芯片液滴、检测技术介绍

    控芯片相关技术 1、液滴技术 液滴操控包括液滴生成和
    的头像 发表于 08-14 14:28 798次阅读

    玻璃控芯片前景分析

    玻璃控芯片是种由玻璃制成的小型装置,用于在尺度水平上操纵和分析流体。 它由在玻璃基板上蚀刻或制造的通道和微结构网络组成。 芯片中的
    的头像 发表于 07-21 15:05 597次阅读
    玻璃<b class='flag-5'>微</b><b class='flag-5'>流</b>控芯片前景分析

    载誉而归!安泰电子2024器件与系统创新论坛之行圆满结束

    生物微机电系统、柔性器件与系统、等热点话题展开讨论,还设多个分论坛进行分享交流。Aigtek的高光时刻!Aigtek安泰电子作为国内优秀的民族测试仪器制造商
    的头像 发表于 06-28 08:01 654次阅读
    载誉而归!安泰电子2024<b class='flag-5'>微</b>纳<b class='flag-5'>器件</b>与系统创新论坛之行圆满结束

    控芯片技术的特点 控芯片与生物芯片的区别

    比如对于控免疫分析芯片系统,抗体的固定、对通道表面的封闭,显著影响免疫分析的灵敏度,是该类芯片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的头像 发表于 03-15 10:36 3274次阅读
    <b class='flag-5'>微</b><b class='flag-5'>流</b>控芯片技术的特点 <b class='flag-5'>微</b><b class='flag-5'>流</b>控芯片与<b class='flag-5'>生物</b>芯片的区别

    集成控功能模块的重编程磁控柔性驱动器制备工艺

    磁控柔性驱动器通常由具备磁响应变形能力的柔性复合材料制备获得,在外加磁场的驱动、控制、引导下,实现非接触式的连续形变、灵活运动、物质递送等功能。
    的头像 发表于 03-11 13:58 928次阅读
    集成<b class='flag-5'>微</b><b class='flag-5'>流</b>控功能模块的<b class='flag-5'>可</b>重编程磁控<b class='flag-5'>柔性</b>驱动器制备工艺

    安泰ATA-7050高压放大器在控细胞分选中的应用

    设计具有特定尺寸和性质的通道网络,实现对细胞的高效分选与分离。那么高压放大器在该实验系统中有何作用呢?我们起来看看吧~ 控细胞分选
    的头像 发表于 03-01 16:56 496次阅读
    安泰ATA-7050高压放大器在<b class='flag-5'>微</b><b class='flag-5'>流</b>控细胞分选中的应用

    浅谈控芯片技术

    控技术(Micronuidics),或称为芯片实验室(1ab.on.a.chip),是把生物、化学等领域中样品的制备、反应、分离、检测等基本操作集成在块芯片上,在
    的头像 发表于 03-01 09:13 5261次阅读
    浅谈<b class='flag-5'>微</b><b class='flag-5'>流</b>控芯片技术

    基于扭曲纤维的3D螺旋器件制造

    三维(3D)螺旋控技术的发展为利用惯性聚焦分析小体积液体开辟了新的途径,从而推进了化学、物理和生物学科的发展。
    的头像 发表于 02-22 09:37 735次阅读
    基于扭曲纤维的3D螺旋<b class='flag-5'>微</b><b class='flag-5'>流</b>控<b class='flag-5'>器件</b>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