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英特尔生产的4004微处理器标志着CPU的诞生,随后英特尔与微软Windows系统组成的“Wintel”联盟,取代了IBM的霸主地位,成为计算产业的现实标准,被广泛应用于PC、高性能服务器以及云服务器中。自此以CPU为中心的计算架构主宰着信息时代的发展,支撑着云计算的崛起。
经过技术的迭代与发展,在市场的大浪淘沙下,国内外沉淀出了引领产业发展的头部云厂商,国外谷歌、AWS、英伟达等,国内以阿里云、腾讯云、华为云等为主。中国云厂商在技术能力、市场规模、生态方面已与全球巨头处在相同起跑线。
与此同时,在数字经济的浪潮下,千行百业的数字化变革需求旺盛,而直接调用弹性、高并发、异构的云端算力是更经济、理想的选择,这也为各大云厂商创造了新的机遇。
对于云厂商来说,过去以技术吸引客户已经不再具备优势,技术与服务的结合才是新的“致胜法宝”。如何构建滋养的生态与服务体系来吸引企业,让企业在云集的云厂商中独此青睐,成为大家角逐的核心。云上战争进入生态服务的新篇章。
云市场企业的核心需求
云计算的市场发展很快,根据调研机构的数据预测,中国云计算市场整体规模已达千亿级,到2025年有望过万亿。市场的高速发展,也带来云生态环境的快速变化,技术、客户需求、伙伴关系都伴随着规模的扩张和应用的深入在不停地演变。
在过去,云计算的重点客户主要是互联网企业,这些企业具备强大的IT开发与技术能力,上云可以为企业带来算力性能的升级与业务效益的赋能,释放巨大的价值。而云厂商只需专注投入精力在技术底座,为企业打开便捷上云的路径。
随着数字化深入到各行各业,千行百业迫切的数字化需求,不仅仅是简单的上云与满足基础的IT技术,而需要更多解决特色行业的具体业务场景,能够满足具体业务应用的方案。各行各业使用云服务,更希望通过云计算与云生态引入新技术、新业务释放价值。与此同时,在算力与业务的扶持之外,企业也需要产业链的资源打通,互联互通、共同利益体的资源共享成为许多企业青睐的连接方式,目光长远的企业不再选择零和博弈的竞争形态,共生共强一起做大蛋糕成为许多企业的共识。
我们可以看到,云市场中用户在互联网红利消退的环境下,不仅对云技术需求高,对具体的业务场景与生态服务有了明确的要求,丰富的生态产品不再是吸引用户的唯一,生态资源的针对性服务与权益成了选择的关键考量因素。
云厂商们也在市场需求的变换中转换了思路,需要以更加具象、专业、细分的各种服务形式赋能千行百业的数字化转型。与此同时云厂商们也需要清晰意识到能力的边界,真正滋润生态系统中的万物生长,共创繁荣,让生态得以良性的发展,筑巢引凤吸引更多深耕行业的企业参与。
云厂商中的头雁阿里云在云市场的大环境变幻中,随之也升级了生态服务,为云行业生态体系的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
升级的生态主张
随着云计算场景和业务不断深化,阿里云与伙伴的合作模式从最早的公共云分销模式,演进到产品解决方案共创、大型项目合作与联合市场销售共存的阶段,合作伙伴体系也变得更复杂。
“伙伴体系越复杂,明确的分工、清晰的边界就越重要。阿里云要恪守边界,让伙伴走在前面。”阿里云智能全球销售总裁蔡英华在2022阿里云合作伙伴大会表示。
阿里云全面升级了生态的核心主张以及权益支持,转变服务的战略思维,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分工明确。基于生态合作伙伴的能力模型,去适配生态伙伴,而不是让伙伴来适配阿里云。阿里云按照生态合作伙伴的能力标签分类,分为分销伙伴、集成伙伴、咨询伙伴、解决方案ISV伙伴、产品ISV伙伴等,专门成立了相对应的生态团队,来专项服务合作伙伴。
2.恪守边界。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做,行业知识和上层应用能力更多由伙伴去补齐,而阿里云持续聚焦核心技术和通用型平台能力,以推动解决方案的集成化、场景化、规模化,更好的服务产业的发展。
3. 将核心产业智能能力全面向生态伙伴开放。阿里云将产业智能OpenTrek的行业数据平台能力、行业智能引擎能力全面向伙伴开放,与ISV、SI伙伴共同服务产业。通过简单的调用接口,生态伙伴就可以结合自身产品、能力,形成有特色的行业解决方案。
在生态的核心主张外,对于生态伙伴最关心的权益体系中,阿里云也进行了全面的升级。
在具体的生态服务权益方面,阿里云根据各类合作伙伴的专长与合作模式,量身定制了一揽子权益体系:未来三年投入10亿专项资金,与分销伙伴共同服务全国300个城市;在阿里云主导项目中推荐集成伙伴总集;加大专业细分领域机构伙伴的合作规模,并为咨询伙伴服务中国企业出海、跨国企业落地中国提供专属支持;以清晰的产品边界保障ISV伙伴利益,整合资源帮助其拓客和增收;共建云化技术交付标准,提升服务伙伴的履约能力。
在蔡英华看来,一个完善的权益体系是在价值创造、价值评价和价值分配的基础上形成良性循环。阿里云与合作伙伴共同以客户为中心创造1+1>2的协同效应,进而在客观评价的基础上,分享给伙伴的权益一定要达到伙伴的期望值。
无论是真金白银的投入,还是愈加细分的专属服务资源与规模扩增,都意味着阿里云在技术流之外,将云厂商服务流的水平进一步拔高。而支撑着生态服务与权益体系的核心源于阿里云多年沉淀的云服务、云计算的技术实力。
繁荣的生态技术底座
生态的核心主张与权益支持离不开阿里云在底层技术方面的支撑。
阿里云拥有十多年积淀的云计算底层技术,以飞天云操作系统为核心,自研芯片、服务器、计算、存储、网络、安全等软硬一体的新型计算体系架构,包括洛神网络、盘古存储等,可以为服务伙伴带来强大、通用、普惠的计算能力。盘古、神龙等多项自研技术也先后入选世界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
在6月阿里云2022的峰会上,阿里云智能总裁张建峰强调了阿里云今年最重要的策略“Back to Basic”,将云计算的服务回归到底层与源头,去做最基础的计算架构创新。
阿里云为新型云数据中心设计的专用处理器CIPU,与飞天操作系统的结合,可以为产业用户带来更加高云端算力生产和低成本服务与灵活性的选择。即使再细分的特殊行业应用,也可以获得充分的支持,千行百业可以在细致的服务中解决产业需求,繁荣的生态支持,也能够吸引更多的合作伙伴生息与发展,共同进化。与此同时,得益于算力与服务的支持,大量的创新也会生长出来,使能产业用户提升市场竞争力,加深护城河。
截至目前,已经有上千家的企业,围绕阿里云的生态在大数据、AI的平台进行产品的深度集成,二次开发和构建行业的解决方案并大量的实践落地,深入到市场的各个区位。在数字政务行业,阿里云与中水北方宣布共建水利数字孪生技术创新中心,推进水利数字孪生及智慧水利相关技术产品的市场化落地;在交通行业,中咨泰克、上海城建院、华设设计集团、河南设研院、海信网科等多家伙伴与阿里云达成合作,携手深化服务数字交通;在制造行业,阿里云联手北科工研推出面向钢铁行业的工业智能应用解决方案,实现加热炉智能燃烧、钢铁产品质量数据分析及能耗成本优化等场景技术突破。
无论是底层的云技术还是云生态的服务,阿里云都在用行动践行“Back to Basic”的宗旨,回归技术与服务的本源。在底层云技术与生态双轮的驱动加持下,云市场的万物生长进入了良性循环,不仅是为数字经济下的千行百业数字变革带来了全新的面貌,也为中国的软件生态孕育提供了沃土,推动新一轮的产业浪潮。
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产业数字化升级,赋予了参与者们更大的潜力。生产力与创新的叠加,也让数字时代的智能生产与生活加速到来。不同的云厂商与多元的生态,背后千千万万的方案与应用,为我们掀起了一场面向万物智联的迁徙。这一次的工业革命故事展开,将可能由中国定义的软件生态书写。
-
云计算
+关注
关注
39文章
7776浏览量
137361 -
AI
+关注
关注
87文章
30763浏览量
268906 -
阿里云
+关注
关注
3文章
952浏览量
43008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