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塔林理工大学和爱沙尼亚生命科学大学的研究员正在尝试使用3D打印技术生产软磁芯
磁芯是一种具有高磁导率的片状磁性材料。它们通常被用于各式电气系统和机器中的磁场引导,包括电磁铁、变压器、电机、发电机、电感器和其他磁性组件。
至今,由于磁芯效率较难保持,所以磁芯的3D打印问题一直是个挑战。该研究团队现已提出一种全面基于激光的增材制造工作流程,称该工作流程可以产生优于软磁复合材料磁性的产品。
3D打印电磁材料
具有电磁特性金属的增材制造是一个新兴研究领域。电机研发团队正在开发和集成自己的3D打印组件并将其应用到系统中,设计自由是创新的关键之一。
例如,具有磁性和电气特性的3D打印功能性复杂部件能为定制的嵌入式电机、执行器、电路及变速箱铺平道路。这样的机器可以在数字化的制造设备中生产,只需较少的装配与后处理等,因为许多部件都是3D打印。
但碍于种种原因,3D打印大型复杂电机部件这一愿景并未实现。主要是因为设备方面有某些需要达到具有挑战性的要求,例如用于提高功率密度的小气隙等,多材料组件的问题更不用说了。
因此到目前为止,研究主要集中在更“基本”的部件上,如3D打印软磁转子,铜线圈和氧化铝导热器。当然软磁芯也是重点之一,但在3D打印过程中最需要解决的障碍是怎样最大限度地减少磁芯损耗。
上图:一组印刷的样品立方体,展示了激光功率和印刷速度对磁芯结构的影响。照片来自塔林理工大学。(图片来源:塔林理工大学)
优化后的3D 打印工作流程
为了展示优化后的3D打印磁芯工作流程,研究人员确定了应用的最佳工艺参数,包括激光功率、扫描速度、舱口间距和层厚度。
该团队还研究了退火参数的影响,以实现最小的直流损耗、准静态、迟滞损耗和最高磁导率。确定最佳退火温度为1200°C,相对密度最高为99.86%,最低表面粗糙度为0.041mm,滞回损失最小为0.8W/kg,极限屈服强度为420MPa。
最终经研究人员证实,基于激光的金属增材制造是一种可行的3D打印可应用于电机的磁芯材料方法。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该团队打算表征零件的微观结构,以了解晶粒尺寸和晶粒取向,以及它们对磁导率和强度的影响。研究人员还将进一步研究优化3D打印核心几何形状的方法,以提高性能。
上图:能量输入对3D打印磁芯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3D打印和磁性的结合给一系列新的应用领域带来启发,不仅仅是电机。今年早些时候,由剑桥大学卡文迪什实验室领导的一个国际科学家团队使用3D打印技术开发了一套微型纳米磁铁。这种纳米磁铁采用定制的3D打印工艺,形状类似于DNA双螺旋,在粒子捕获、成像技术和智能材料等领域显示了它的发展前景。
在其它地区,西班牙跨学科研究中心IMDEA纳米科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最近开发了一种利用回收材料进行3D打印磁铁的新方法。这项工作是为了解决全球疫情期间的供应链问题,制造业材料的缺乏包括制造磁铁所需的材料。
审核编辑 :李倩
-
电机
+关注
关注
142文章
9042浏览量
145765 -
磁芯
+关注
关注
6文章
291浏览量
23163 -
3D打印
+关注
关注
26文章
3552浏览量
109239
原文标题:3D打印技术“上天入地”之电机磁芯
文章出处:【微信号:wwygzxcpj,微信公众号:电机技术及应用】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