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分布式应用系统(示例代码工程):https://github.com/ruanrunxue/Practice-Design-Pattern--Go-Implementation
简介
有时会遇到这样的需求,开发一个模块,用于保存对象;不能用简单的数组、列表,得是红黑树、跳表等较为复杂的数据结构;有时为了提升存储效率或持久化,还得将对象序列化;但必须给客户端提供一个易用的 API,允许方便地、多种方式地遍历对象,丝毫不察觉背后的数据结构有多复杂。
对这样的 API,很适合使用迭代器模式(Iterator Pattern)实现。
GoF 对 迭代器模式 的定义如下:
Provide a way to access the elements of an aggregate object sequentially without exposing its underlying representation.
从描述可知,迭代器模式主要用在访问对象集合的场景,能够向客户端隐藏集合的实现细节。
Java 的 Collection 家族、C++ 的 STL 标准库,都是使用迭代器模式的典范,它们为客户端提供了简单易用的 API,并且能够根据业务需要实现自己的迭代器,具备很好的可扩展性。
UML 结构
场景上下文
在简单的分布式应用系统(示例代码工程)中,db 模块用来存储服务注册和监控信息,它的主要接口如下:
//demo/db/db.go
packagedb
//Db数据库抽象接口
typeDbinterface{
CreateTable(t*Table)error
CreateTableIfNotExist(t*Table)error
DeleteTable(tableNamestring)error
Query(tableNamestring,primaryKeyinterface{},resultinterface{})error
Insert(tableNamestring,primaryKeyinterface{},recordinterface{})error
Update(tableNamestring,primaryKeyinterface{},recordinterface{})error
Delete(tableNamestring,primaryKeyinterface{})error
...
}
从增删查改接口可以看出,它是一个 key-value 数据库,另外,为了提供类似关系型数据库的按列查询能力,我们又抽象出Table
对象:
//demo/db/table.go
packagedb
//Table数据表定义
typeTablestruct{
namestring
recordTypereflect.Type
recordsmap[interface{}]record
}
其中,Table
底层用map
存储对象数据,但并没有存储对象本身,而是从对象转换而成的record
。record
的实现原理是利用反射机制,将对象的属性名 field 和属性值 value 分开存储,以此支持按列查询能力(一类对象可以类比为一张表):
//demo/db/record.go
packagedb
typerecordstruct{
primaryKeyinterface{}
fieldsmap[string]int//key为属性名,value属性值的索引
values[]interface{}//存储属性值
}
//从对象转换成record
funcrecordFrom(keyinterface{},valueinterface{})(rrecord,eerror){
...//异常处理
vType:=reflect.TypeOf(value)
vVal:=reflect.ValueOf(value)
ifvVal.Type().Kind()==reflect.Pointer{
vType=vType.Elem()
vVal=vVal.Elem()
}
record:=record{
primaryKey:key,
fields:make(map[string]int,vVal.NumField()),
values:make([]interface{},vVal.NumField()),
}
fori:=0;i< vVal.NumField(); i++ {
fieldType := vType.Field(i)
fieldVal := vVal.Field(i)
name := strings.ToLower(fieldType.Name)
record.fields[name] = i
record.values[i] = fieldVal.Interface()
}
returnrecord,nil
}
当然,客户端并不会察觉 db 模块背后的复杂机制,它们直接使用的仍是对象:
typetestRegionstruct{
Idint
Namestring
}
funcclient(){
mdb:=db.MemoryDbInstance()
tableName:="testRegion"
table:=NewTable(tableName).WithType(reflect.TypeOf(new(testRegion)))
mdb.CreateTable(table)
mdb.Insert(tableName,"region1",&testRegion{Id:0,Name:"region-1"})
result:=new(testRegion)
mdb.Query(tableName,"region1",result)
}
另外,除了上述按 Key 查询接口,我们还想提供全表查询接口,有随机和有序 2 种表记录遍历方式,并且支持客户端自己扩展遍历方式。下面使用迭代器模式来实现该需求。
代码实现
这里并没有按照标准的 UML 结构去实现,而是结合工厂方法模式来解决公共代码的复用问题:
//demo/db/table_iterator.go
packagedb
//关键点1:定义迭代器抽象接口,允许后续客户端扩展遍历方式
//TableIterator表迭代器接口
typeTableIteratorinterface{
HasNext()bool
Next(nextinterface{})error
}
//关键点2:定义迭代器接口的实现
//tableIteratorImpl迭代器接口公共实现类
typetableIteratorImplstruct{
//关键点3:定义一个集合存储待遍历的记录,这里的记录已经排序好或者随机打散
records[]record
//关键点4:定义一个cursor游标记录当前遍历的位置
cursorint
}
//关键点5:在HasNext函数中的判断是否已经遍历完所有记录
func(r*tableIteratorImpl)HasNext()bool{
returnr.cursor< len(r.records)
}
//关键点6:在Next函数中取出下一个记录,并转换成客户端期望的对象类型,记得增加cursor
func(r*tableIteratorImpl)Next(nextinterface{})error{
record:=r.records[r.cursor]
r.cursor++
iferr:=record.convertByValue(next);err!=nil{
returnerr
}
returnnil
}
//关键点7:通过工厂方法模式,完成不同类型的迭代器对象创建
//TableIteratorFactory表迭代器工厂
typeTableIteratorFactoryinterface{
Create(table*Table)TableIterator
}
//随机迭代器
typerandomTableIteratorFactorystruct{}
func(r*randomTableIteratorFactory)Create(table*Table)TableIterator{
varrecords[]record
for_,r:=rangetable.records{
records=append(records,r)
}
rand.Seed(time.Now().UnixNano())
rand.Shuffle(len(records),func(i,jint){
records[i],records[j]=records[j],records[i]
})
return&tableIteratorImpl{
records:records,
cursor:0,
}
}
//有序迭代器
//Comparator如果i
typeComparatorfunc(i,jinterface{})bool
//sortedTableIteratorFactory根据主键进行排序,排序逻辑由Comparator定义
typesortedTableIteratorFactorystruct{
comparatorComparator
}
func(s*sortedTableIteratorFactory)Create(table*Table)TableIterator{
varrecords[]record
for_,r:=rangetable.records{
records=append(records,r)
}
sort.Sort(newRecords(records,s.comparator))
return&tableIteratorImpl{
records:records,
cursor:0,
}
}
最后,为Table
对象引入TableIterator
:
//demo/db/table.go
//Table数据表定义
typeTablestruct{
namestring
recordTypereflect.Type
recordsmap[interface{}]record
//关键点8:持有迭代器工厂方法接口
iteratorFactoryTableIteratorFactory//默认使用随机迭代器
}
//关键点9:定义Setter方法,提供迭代器工厂的依赖注入
func(t*Table)WithTableIteratorFactory(iteratorFactoryTableIteratorFactory)*Table{
t.iteratorFactory=iteratorFactory
returnt
}
//关键点10:定义创建迭代器的接口,其中调用迭代器工厂完成实例化
func(t*Table)Iterator()TableIterator{
returnt.iteratorFactory.Create(t)
}
客户端这样使用:
funcclient(){
table:=NewTable("testRegion").WithType(reflect.TypeOf(new(testRegion))).
WithTableIteratorFactory(NewSortedTableIteratorFactory(regionIdComparator))
iter:=table.Iterator()
foriter.HashNext(){
next:=new(testRegion)
err:=iter.Next(next)
...
}
}
总结实现迭代器模式的几个关键点:
-
定义迭代器抽象接口,目的是提供客户端自扩展能力,通常包含
HashNext()
和Next()
两个方法,上述例子为TableIterator
。 -
定义迭代器接口的实现类,上述例子为
tableIteratorImpl
,这里主要起到了 Java/C++ 等带继承特性语言中,基类的作用,目的是复用代码。 -
在实现类中持有待遍历的记录集合,通常是已经排序好或随机打散后的,上述例子为
tableIteratorImpl.records
。 -
在实现类中持有游标值,记录当前遍历的位置,上述例子为
tableIteratorImpl.cursor
。 -
在
HashNext()
方法中判断是否已经遍历完所有记录。 -
在
Next()
方法中取出下一个记录,并转换成客户端期望的对象类型,取完后增加游标值。 -
通过工厂方法模式,完成不同类型的迭代器对象创建,上述例子为
TableIteratorFactory
接口,以及它的实现,randomTableIteratorFactory
和sortedTableIteratorFactory
。 -
在待遍历的对象中,持有迭代器工厂方法接口,上述例子为
Table.iteratorFactory
。 -
为对象定义 Setter 方法,提供迭代器工厂的依赖注入,上述例子为
Table.WithTableIteratorFactory()
方法。 -
为对象定义创建迭代器的接口,上述例子为
Table.Iterator()
方法。
其中,7~9 步是结合工厂方法模式实现时的特有步骤,如果你的迭代器实现中没有用到工厂方法模式,可以省略这几步。
扩展
Go 风格的实现
前面的实现,是典型的面向对象风格,下面以随机迭代器为例,给出一个 Go 风格的实现:
//demo/db/table_iterator_closure.go
packagedb
//关键点1:定义HasNext和Next函数类型
typeHasNextfunc()bool
typeNextfunc(interface{})error
//关键点2:定义创建迭代器的方法,返回HashNext和Next函数
func(t*Table)ClosureIterator()(HasNext,Next){
varrecords[]record
for_,r:=ranget.records{
records=append(records,r)
}
rand.Seed(time.Now().UnixNano())
rand.Shuffle(len(records),func(i,jint){
records[i],records[j]=records[j],records[i]
})
size:=len(records)
cursor:=0
//关键点3:在迭代器创建方法定义HasNext和Next的实现逻辑
hasNext:=func()bool{
returncursor< size
}
next := func(nextinterface{})error{
record:=records[cursor]
cursor++
iferr:=record.convertByValue(next);err!=nil{
returnerr
}
returnnil
}
returnhasNext,next
}
客户端这样用:
funcclient(){
table:=NewTable("testRegion").WithType(reflect.TypeOf(new(testRegion))).
WithTableIteratorFactory(NewSortedTableIteratorFactory(regionIdComparator))
hasNext,next:=table.ClosureIterator()
forhasNext(){
result:=new(testRegion)
err:=next(result)
...
}
}
Go 风格的实现,利用了函数闭包的特点,把原本在迭代器实现的逻辑,放到了迭代器创建方法上。相比面向对象风格,省掉了迭代器抽象接口和实现对象的定义,看起来更加的简洁。
总结几个实现关键点:
-
声明
HashNext
和Next
的函数类型,等同于迭代器抽象接口的作用。 -
定义迭代器创建方法,返回类型为
HashNext
和Next
,上述例子为ClosureIterator()
方法。 -
在迭代器创建方法内,定义
HasNext
和Next
的具体实现,利用函数闭包来传递状态(records
和cursor
)。
基于 channel 的实现
我们还能基于 Go 语言中的 channel 来实现迭代器模式,因为前文的 db 模块应用场景并不适用,所以另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typeRecordint
func(r*Record)doSomething(){
//...
}
typeComplexCollectionstruct{
records[]Record
}
//关键点1:定义迭代器创建方法,返回只能接收的channel类型
func(c*ComplexCollection)Iterator()<-chanRecord{
//关键点2:创建一个无缓冲的channel
ch:=make(chanRecord)
//关键点3:另起一个goroutine往channel写入记录,如果接收端还没开始接收,会阻塞住
gofunc(){
for_,record:=rangec.records{
ch<- record
}
//关键点4:写完后,关闭channel
close(ch)
}()
returnch
}
客户端这样使用:
funcclient(){
collection:=NewComplexCollection()
//关键点5:使用时,直接通过for-range来遍历channel读取记录
forrecord:=rangecollection.Iterator(){
record.doSomething()
}
}
总结实现基于 channel 的迭代器模式的几个关键点:
- 定义迭代器创建方法,返回一个只能接收的 channel。
- 在迭代器创建方法中,定义一个无缓冲的 channel。
- 另起一个 goroutine 往 channel 中写入记录。如果接收端没有接收,会阻塞住。
- 写完后,关闭 channel。
- 客户端使用时,直接通过 for-range 遍历 channel 读取记录即可。
带有 callback 函数的实现
还可以在创建迭代器时,传入一个 callback 函数,在迭代器返回记录前,先调用 callback 函数对记录进行一些操作。
比如,在基于 channel 的实现例子中,可以增加一个 callback 函数,将每个记录打印出来:
//关键点1:声明callback函数类型,以Record作为入参
typeCallbackfunc(record*Record)
//关键点2:定义具体的callback函数
funcPrintRecord(record*Record){
fmt.Printf("%+v
",record)
}
//关键点3:定义以callback函数作为入参的迭代器创建方法
func(c*ComplexCollection)Iterator(callbackCallback)<-chanRecord{
ch:=make(chanRecord)
gofunc(){
for_,record:=rangec.records{
//关键点4:遍历记录时,调用callback函数作用在每条记录上
callback(&record)
ch<- record
}
close(ch)
}()
returnch
}
funcclient(){
collection:=NewComplexCollection()
//关键点5:创建迭代器时,传入具体的callback函数
forrecord:=rangecollection.Iterator(PrintRecord){
record.doSomething()
}
}
总结实现带有 callback 的迭代器模式的几个关键点:
- 声明 callback 函数类型,以 Record 作为入参。
-
定义具体的 callback 函数,比如上述例子中打印记录的
PrintRecord
函数。 - 定义迭代器创建方法,以 callback 函数作为入参。
- 迭代器内,遍历记录时,调用 callback 函数作用在每条记录上。
- 客户端创建迭代器时,传入具体的 callback 函数。
典型应用场景
-
对象集合/存储类模块,并希望向客户端隐藏模块背后的复杂数据结构。
-
希望支持客户端自扩展多种遍历方式。
优缺点
优点
缺点
- 容易滥用,比如给简单的集合类型实现迭代器接口,反而使代码更复杂。
- 相比于直接遍历集合,迭代器效率要更低一些,因为涉及到更多对象的创建,以及可能的对象拷贝。
-
需要时刻注意在迭代器遍历过程中,由原始集合发生变更引发的并发问题。一种解决方法是,在创建迭代器时,拷贝一份原始数据(
TableIterator
就这么实现),但存在效率低、内存占用大的问题。
与其他模式的关联
迭代器模式通常会与工厂方法模式一起使用,如前文实现。
文章配图
可以在用Keynote画出手绘风格的配图中找到文章的绘图方法。
审核编辑:汤梓红
-
设计模式
+关注
关注
0文章
53浏览量
8638 -
迭代器
+关注
关注
0文章
43浏览量
4322
原文标题:【Go实现】实践GoF的23种设计模式:迭代器模式
文章出处:【微信号:yuanrunzi,微信公众号:元闰子的邀请】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