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数字化转型,目前已经成为了各行各业的广泛共识。对企业来讲,数字化转型已经不是选择题,而是必选题,很多企业都将数字化转型提升到了企业的战略层面。
“数字转型,战略先行”,今天我们就重点来聊一聊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战略。
— 01—到底什么是数字化战略?
在给数字化战略下定义之前,我们先来聊聊什么是企业战略?
在企业战略管理的书籍中,有一组比较“官方”的定义:“企业战略是依据企业本身的资源和实力选择合适的经营领域和产品,设计、开发并获取竞争力的一系列综合的、协调的约定和行动”。
这个定义很长,理解起来也有点费劲。请容我稍作解读:战略,简单来说就是定位、方向和目标,企业战略就是回答企业长期该干什么、靠什么干和怎么干的问题。企业战略从不同的层级出发,又分为经营战略和职能战略。经营战略一般包括营销战略、市场战略、产品战略、品牌战略等,职能战略一般包括财务战略、人才战略、融资战略等。
说了半天,数字化转型战略到底是什么?
笔者认为,数字化转型战略属于企业战略的一部分,或者说数字化转型战略服务于企业战略,具体来说就是通过“战略性”的使用IT和数据来支撑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见下图:
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其发展的速度就会放缓,甚至停滞,陷入“内卷”状态。这时候,企业就需要寻找新的增长点,以求突破“内卷”,持续增长。数字化时代的来临,让企业认识到“数字化”,或许就是这个突破发展瓶颈,实现持续增长,甚至重塑商业模式,实现裂变增长的契机。
因此,数字化转型战略或称数字化战略并不是孤立的存在,它本身就是企业战略的一部分,是为了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一系列计划和行动的组合。
— 02—如何理解2个“战略性”使用?
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战略就是“战略性”的使用IT和数据,这句话有两层含义:
第一,在于“转”字,之所以转,也就是说之前没有“战略性”的使用IT和数据。
第二,在于“使用”二字,数字化转型的战略更强调将“IT”作为基础生产设施,将“数据”作为重要生产要素去使用。
1、数字化转型就是“战略性”使用“IT”
笔者在《企业数字化转型:IT部门的未来》中曾经提到过传统企业IT部门的现状:大多数传统企业的IT部门都属于支撑性部门而非生产部门,拥有的话语权比较低,甚至IT部门的人也自嘲自己就是“修电脑”的。
“战略性”使用“IT”,就是要改变IT的现状,“重塑IT”,让其从一个不受重视的“支撑性部门”,转变为能够切实提升企业生产力、竞争力,以及直接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基础生产设施”。
当然,这个目标不是说一说就能达到的,这涉及IT职能的重新定义,组织和岗位的调整,绩效考核模式的转变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关于如何重新定义IT,请关注公众号(谈数据),参考《企业数字化转型:IT部门的未来》)。数字化转型的浪潮,对“IT”来说是前所未有的机遇,也是前所未有的挑战,转型能否成功关键在于企业能否“战略性”使用“IT”。
这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不仅需要改变“老板”对“IT”的认知,更需要“IT”自身作出改变,努力地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深入地学习业务知识,并将技术与业务相结合,为企业创造价值。唯有如此,才能不辜负时代给我们这代“IT人”的使命。
2、数字化转型就是“战略性”使用数据
作为一名长期服务于传统企业的“IT顾问”,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大多传统企业数据使用的真是“一塌糊涂”!
这并不是说,传统企业不重视数据,也不是说传统企业没有可用的数据,而是大多传统企业不会用数据,有的企业甚至并不清楚自己到底有哪些数据。烟囱式的系统架构,各自为政的系统建设,导致传统企业产生了大量的“数据孤岛”。“小数据”普遍存在数据不一致、不准确、不完整等质量问题,系统之间数据无法打通、难以融合,导致了大数据应用“形同虚设”,BI项目也建成了一个只是“噱头”的“面子工程”。
在很多传统企业,业务部门一度认为数据的管不好,用不好那都是IT的事,与我无关。也有很多企业将数据的管理和应用,完全寄托在了IT部门。但据我观察,虽然看起来IT离数据“很近”,但其实IT往往是企业中最不懂“数据”的。
“战略性”使用数据,就是要改变数据使用的现状,将数据真正作为企业的“生产要素”去管理和使用。这并不是某一个部门、某一些人员的事情,而是需要企业全员建立对“数据”,对“数字化”的统一认知,具备“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的思维模式,培养并逐步形成企业的数据文化。
— 03—数字化战略落地的步骤
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战略就是“战略性”的使用IT和数据,其实我也知道这个定义存在很大的争议。一直以来,“战略”都是一个“名词”,而我们是强调“战略性”的“使用”,这显然将其定义为了一个动词。
据笔者观察,关于企业未来干什么,企业的发展方向、目标、增长点在哪里?这些问题,其实在大多数老板、高管那里都是很比较清晰的。而缺少的是如何将企业战略与“数字化”相结合,形成数字化战略并有效落地执行的方法。
关于数字化转型战略的制定和落地执行,简单谈一下我的一点不成熟的想法,请大家多提意见,批评指正。每一个建议和意见我都会虚心学习,并不胜感激。
1、制定战略。关于数字化转型战略的制定,一定不能脱离业务目标,要与企业战略目标对齐。具体包括解读企业战略,分析业务需求和目标,分析内外部环境,分析行业的领先实践和案例等一系列措施,并最终输出数字化转型的战略目标。再次强调:数字化转型重点在于“数字化”而在于“转型”,需要业务、技术的“双轮驱动”,而不是“IT”的“烧火棒子一头热”。
2、统一认知。传统企业中,不是每个人都十分了解企业的战略,更不用说数字化转型战略,而数字化转型需要的是企业全员的共同参与和努力,这建立在全员对企业数字化战略的共同认知基础之上。战略共识的达成需要一个反复、不断的沟通,而不只是简单的行政命令或文件传递。
3、分解目标。数字化转型不是“一次性项目”,而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这个过程中,需要每一个部门,每一个人的发力。首先,需要对数字化转型战略目标进行分解,将转型的“大目标”,分阶段、分批次,拆解为多个可执行的“小目标”;然后,将这些小目标分配给对应的部门、团队和个人;最后,一个个的完成和攻克这些目标。这个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业务的变化、技术的更新,转型的目标也需要进行及时调整。
4、执行评估。企业的数字化转型都是渐进式的,涉及反复验证和不断试错,需要对目标执行情况及时评估。通过执行评估,能够及时发现目标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有利于及时对目标作出调整。通过执行评估,发现和验证转型的成果,有利于增强人员的信心、鼓舞士气,从而进一步的推进转型。
— 04—数字化战略落地的保障
根据麦肯锡的一份调研报告:80%企业的数字化转型都失败了。失败的原因或许各有不同,但成功因素却是十分的相近。影响企业数字化转型成败的因素有很多,在众多的影响因素中,笔者认为下几个保障措施是必要的。
组织保障
有什么样的战略,就应有什么样的组织结构,然而这一真理往往被人们忽视。有太多的企业试图以旧的组织结构实施新的战略。 —— 戴尔·麦康基
数字化转型并不是一家企业在做,所有企业都在做。数字化正在重塑各行各业,市场更加变化万千,不确定性更加增强,这种情况,企业有必要尝试放弃“臃肿的”传统组织模式,积极拥抱灵活、敏捷的组织形态。
人才保障
人才是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千里马”,助燃数字化变革的驱动力。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竞争中,更多的是人才的竞争。企业需要培养和引进三方面的数字化人才:一是,懂数字化技术的管理人才;二是,构建数字化基础环境、开发数字化产品的数字化专业人才;三是,在业务中使用数字化提升工作效率的数字化应用人才。关于数字化转型的组织和人才,请关注公众号(谈数据),参考《企业数字化转型之组织与人才》
技术保障
技术保障就是笔者提到的“战略性”使用IT。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和工具,有助于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用数字化技术重塑企业业务流程,真正打通企业端到端的业务流,让业务更加敏捷、高效。用数字化技术,对企业数据进行有效治理和管理,让企业信息变得更加透明、可靠和容易获得。
机制保障
除了我们上边提到的组织保障、人才保障、技术保障,企业数字化转型还需要建立起与企业相适应的管理机制。
第一,激励机制,加强对数字化的专业人才、应用人才、管理人才的激励,让每个人才都能真正的释放自己的潜能,为企业创造价值。
第二,资金投入机制,毫无疑问,数字化转型是需要成本的,而且不是“一次性投入”就能收获很好的成效。上云、设备改造、新技术研发……等等,这些IT投入显然也不是一个小数目。投入大量资金,转型失败的案例也是比比皆是。这时候,更加考验"数字化转型领袖"的眼光和魄力。
写在最后的话
数字化转型,对传统企业来讲是一个“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的事情,做好战略规划是数字化转型成功的关键。关于数字化转型的战略,笔者认为并非一定要定一些可望而不可及的“高远目标”,更不是罗列一系列“大手笔”的IT预算投资,而更多的应该将重点放在改变“使用IT和数据”的方式、策略和环境上,让技术真正服务于业务,为企业创造价值才是真。
审核编辑 :李倩
-
数据
+关注
关注
8文章
7006浏览量
88945 -
数字化
+关注
关注
8文章
8712浏览量
61730
原文标题:企业数字化转型:数字化转型战略!
文章出处:【微信号:IndustryIOT,微信公众号:工业互联网前线】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