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SPR和LSPR传感器的最新研究成果

微流控 来源:麦姆斯咨询 作者:麦姆斯咨询 2022-08-11 09:10 次阅读

高传染性病毒对生命安全和社会运行有重大的威胁,快速灵敏的病毒检测是防止病毒爆发的首要手段。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和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LSPR)技术的生物传感器具有快速、高灵敏等特点,在临床病毒检测上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据麦姆斯咨询报道,来自南京理工大学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的研究人员从抗体、抗原、核酸和病毒颗粒这四类传感器捕获物入手,基于四种病毒检测方法,综述了SPR和LSPR传感器的最新研究成果,并以综述论文形式发表于《中国激光》期刊。

014fe596-1912-11ed-ba43-dac502259ad0.jpg

图1 基于SPR或LSPR技术的病毒检测方法

就目前的研究进展来看,基于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原理的SPR或LSPR传感器的研究重心在抗原或抗体修饰物的筛选、抗原和抗体结合能力的评估以及抗体修饰物的替代等方面。在大量研究中,研究人员意图寻找针对某种病毒检测的最优识别元件,以提高传感器的检测性能、降低成本、增加可重复性等。

金纳米棒(AuNRs)常作为等离子体纳米换能器在LSPR病毒抗体检测中得到应用,AuNRs相对于球形AuNPs,其额外的纵向等离子体带对周围环境的介电特性变化高度敏感,且灵敏度随着纳米棒纵横比的增加而增加。

0173fdbe-1912-11ed-ba43-dac502259ad0.png

图2 利用AuNRs检测病毒

此外,有研究人员通过将AuNPs异质组装在载玻片表面上,制造了传感芯片,AuNPs单层和单一AuNP构成免疫夹心结构,芯片和AuNP之间的近场电子耦合可放大SPR响应信号,该夹心结构对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的检测限比单一异质组装AuNPs芯片高100倍,在临床人血清样品中展示了10pg/mL~10ng/mL的检测范围,该传感器工作示意图如图3所示。

0191c682-1912-11ed-ba43-dac502259ad0.png

图3 LSPR生物传感器芯片工作示意图

传统SPR或LSPR传感器对临床病毒核酸样本的检测效果并不理想,需要结合DNA扩增、荧光物质等增益手段才能实现低浓度核酸样本的检测。对于优化策略,SPR传感器主要聚焦于膜层材料增敏和金属粒子耦合增敏;LSPR传感器的优化策略的重心则是AuNPs、AuNRs等纳米粒子或纳米结构的设计和优化,常结合量子点(QDs)等荧光物质形成探针,通过光吸收峰偏移或荧光光强变化检测病毒。此外,聚合物刷和可替换磁珠能够有效解决传感器生物介质污染和重复性差等问题。

01b05b38-1912-11ed-ba43-dac502259ad0.png

图4 LSPR结合QDs增强灵敏度

病毒蛋白抗原和病毒核酸的检测都需要从病毒中分离目标物或者在血清中对目标物进行纯化处理,而病毒颗粒的直接检测可以缩短样品的前处理时间。利用LSPR对荧光半导体QDs的荧光增强或淬灭效应来提高病毒传感器的灵敏度已有较多应用。

近年来,日本研究团队通过结合AuNPs与QDs来检测病毒颗粒,通过在AuNPs和CdSeTeS合金核量子点粒子表面分别修饰抗神经氨酸酶(NA)抗体和抗血凝素(HA)抗体,实现了两种粒子在病毒表面的偶联,病毒表面AuNPs诱导的LSPR效应增强了相邻QDs的荧光强度,荧光强度与目标病毒浓度变化成正比,从而实现了质量浓度低至0.03pg/mL的H1N1病毒的检测,并在H3N2和诺如病毒检测中也取得了较好效果。

01ce5886-1912-11ed-ba43-dac502259ad0.png

图5 金纳米颗粒-荧光量子点传感探针

总体来说,SPR和LSPR传感器在目标选择灵活性、检测时间及检测限方面较ELISA和PCR存在一定优势。但是SPR和LSPR技术的临床化和产业化仍面临一些挑战。首先需要考虑传感器整体的小型化和便携化;其次,要解决传感器芯片的保存问题;最后,需要降低传感器芯片的成本。可以预见,由于SPR和LSPR病毒传感器修饰物的多样性,未来或许可以通过传感器识别元件的集成化同时针对多种目标分析物进行特定病毒检测,在短时间内多维度评估病毒的感染情况,避免假阴性和假阳性案例的出现。

论文信息
DOI:10.3788/CJL202249.1507401

审核编辑 :李倩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传感器
    +关注

    关注

    2553

    文章

    51526

    浏览量

    757366
  • 生物传感器
    +关注

    关注

    12

    文章

    378

    浏览量

    37510
  • SPR
    SPR
    +关注

    关注

    0

    文章

    20

    浏览量

    11522

原文标题: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和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在病毒检测领域的研究进展

文章出处:【微信号:Micro-Fluidics,微信公众号:微流控】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评论

    相关推荐

    超声波流量传感器将如何掀起流体计量行业的新浪潮?

    华普微,作为一家在高精度MEMS传感器领域潜心耕耘了二十年的物联网系统级服务品牌厂商,基于对超声波流量传感器领域前景的乐观预期,已进行长期的战略性投入,并取得了阶段性的研究成果。在完成落地测试之后,华普微自主研发的超声波流量
    的头像 发表于 02-17 16:05 187次阅读
    超声波流量<b class='flag-5'>传感器</b>将如何掀起流体计量行业的新浪潮?

    半导体光纤多功能传感器模拟人类感官

    韩国科学家近期取得了一项突破性的研究成果——成功研制出一款基于半导体光纤的多功能传感器。这款传感器具有模拟人类多种感觉器官的独特能力,能够感知光、压力、气味以及味道等多种信息,展现了其广泛的应用潜力
    的头像 发表于 02-11 09:48 174次阅读

    新型锗基红外传感器问世,灵敏度提升 35%

    进展有望使红外设备在性能、成本和效率方面实现全面提升,同时减少对环境和健康的危害。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在《光:科学与应用》(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期刊上。   光电二极管是一种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传感器,广泛应用于电视遥控
    的头像 发表于 01-22 16:56 101次阅读

    传感器技术的未来发展:新兴趋势与创新成果

    几乎所有辅助人类日常活动的电子设备都离不开传感器传感器可监测人体重要体征,并检测异常情况。在汽车领域,传感器可用于识别交通标志、探测障碍物和警告车道偏离,助力实现自动驾驶。未来,用户与所有智能设备
    的头像 发表于 01-08 10:55 430次阅读
    <b class='flag-5'>传感器</b>技术的未来发展:新兴趋势与创新<b class='flag-5'>成果</b>

    陕西科技大学:研究电纺聚氨酯基压阻传感器—构筑互锁和梯度褶皱,实现灵敏和宽阈监测

    Sensitivity Flexible Pressure Sensor” 的研究成果,报道了 一种基于互锁与高度梯度褶皱微结构的电纺聚氨酯纤维压 阻传感器 (图1)。传感器具有高的灵敏度、宽的
    的头像 发表于 11-28 11:27 595次阅读
    陕西科技大学:<b class='flag-5'>研究</b>电纺聚氨酯基压阻<b class='flag-5'>传感器</b>—构筑互锁和梯度褶皱,实现灵敏和宽阈监测

    这批中国企业,在做人形机器人触觉传感器

    日前,Meta公布了旗下FAIR(基础人工智能研究)团队在机器人触觉感知能力上的最新研究成果。其中包含了一款名为Digit 360的高精度传感器,其主要部署在机器人手指上。据介绍,Digit 360
    的头像 发表于 11-18 18:28 883次阅读

    奥松电子 《MEMS半导体绝对湿度传感器》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2024年9月29日,广州奥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的技术成果“MEMS半导体绝对湿度传感器”顺利通过专家评价。科技成果评价会由广州生产力促进中心有限公司组织召开,来自华南理工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
    的头像 发表于 11-12 09:53 530次阅读
    奥松电子 《MEMS半导体绝对湿度<b class='flag-5'>传感器</b>》通过科技<b class='flag-5'>成果</b>评价

    SynSense时识科技与海南大学联合研究成果发布

    近日,SynSense时识科技与海南大学联合在影响因子高达7.7的国际知名期刊《Computers in Biology and Medicine》上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展示了如何用低维信号通用类脑
    的头像 发表于 10-23 14:40 403次阅读
    SynSense时识科技与海南大学联合<b class='flag-5'>研究成果</b>发布

    高压放大器在传感器基本传感特性研究中的应用

    实验名称:传感器基本特性研究研究方向:基于逆压电效应和光纤光栅传感原理设计光学电压传感器,以实现在电网电压
    的头像 发表于 09-29 13:49 1744次阅读
    高压放大器在<b class='flag-5'>传感器</b>基本<b class='flag-5'>传感</b>特性<b class='flag-5'>研究</b>中的应用

    中移芯昇发布智能可信城市蜂窝物联网基础设施研究成果

    8月23日,雄安新区RISC-V产业发展交流促进会顺利召开,芯昇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移芯昇”)总经理肖青发布智能可信城市蜂窝物联网基础设施研究成果,为雄安新区建设新型智慧城市赋能增效。该成果
    的头像 发表于 08-31 08:03 717次阅读
    中移芯昇发布智能可信城市蜂窝物联网基础设施<b class='flag-5'>研究成果</b>

    新型量子传感器打破光学测量极限

    。 这项研究成果发表在《量子科学与技术》(Quantum Science and Technology)杂志上。 当一对光子(光粒子的最小单位)通过量子纠缠联系在一起时,无论它们各自的距离有多远,它们都会共享一个相关的量子态。最近开发的未探测光子量子传感器是一种
    的头像 发表于 06-21 06:35 363次阅读

    传感器的定义和分类

    传感器,作为现代科技的重要基石,无处不在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从智能手机到智能家居,从工业生产到科学研究传感器都在默默地发挥着关键的作用。那么,传感器究竟是什么呢?又有哪些类型呢?本文
    的头像 发表于 05-12 17:03 1078次阅读

    量子计算+光伏!本源研究成果入选2023年度“中国地理科学十大研究进展”

    近日中国地理学会公布了2023年度“中国地理科学十大研究进展”本源量子参与的“量子地理计算技术、软件及应用”研究成果获选系量子计算领域唯一入选单位来源:中国地理学会此次入选的“量子地理计算技术、软件
    的头像 发表于 05-10 08:22 575次阅读
    量子计算+光伏!本源<b class='flag-5'>研究成果</b>入选2023年度“中国地理科学十大<b class='flag-5'>研究</b>进展”

    中国科学院在薄膜荧光传感器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美国为F-22升级新传感器

    传感新品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在薄膜荧光传感器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
    的头像 发表于 04-26 08:39 714次阅读
    中国科学院在薄膜荧光<b class='flag-5'>传感器</b><b class='flag-5'>研究</b>方面取得进展,美国为F-22升级新<b class='flag-5'>传感器</b>

    美国雷声公司对“低层防空反导传感器”雷达开展更复杂的实弹测试,金融为“西部传感器之都”建设授信

    传感新品 【哈尔滨工业大学:实现光致热弹光谱传感器多维度升级 】 近日,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马欲飞教授课题组实现光致热弹光谱传感器多维度升级,相关研究成果以《一种基于密集光斑多通池和
    的头像 发表于 03-29 08:37 394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