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科技创新进入密集活跃期,以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为核心特征的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成为大势所趋,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新应用大规模涌现,数字经济成为21世纪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是以数据资源为关键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为主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应用、全要素数字化转型为重要推动力,促进公平与效率更加统一的新经济形态。在“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数字经济是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是我国实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由劳动资源密集型向技术创新密集型转变的必然选择,是我国重塑经济发展优势与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数字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
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密集出台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并系统部署我国数字经济发展。2017年,“数字经济”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过去3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又反复提及“数字经济”。特别是2021年3月,***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快数字化发展,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步伐,提高数字政府建设水平,营造良好数字生态,建设数字中国。“十四五”规划纲要的第五篇《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中指出,推进网络强国建设,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2022年1月,国务院正式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以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主线,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为构建数字中国提供有力支撑。
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号召,均已出台数字经济相关政策,贯彻落实党中央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路线图,大力发展具有本地特色的数字经济新模式,积极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和城市数字化的“三化融合”,着力完善数字经济发展生态和数字基础设施,打造顺应时代发展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其中,北京出台《北京市数字经济全产业链开放发展行动方案》,上海出台《推进上海经济数字化转型赋能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1—2023)》,广州发布《广州市数字经济促进条例》,深圳出台《深圳市数字经济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1—2023年)》……由此可见,我国已形成横向联动、纵向贯通的数字经济战略体系。
数字经济有效缓解我国经济增长压力
“十三五”以来,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增强。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9.2万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38.6%,同比提升2.4个百分点,在新冠肺炎疫情和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双重压力下,我国数字经济依然保持9.7%的高位增长,数字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进一步凸显,成为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动力。作为“十四五”开局之年,2021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再上新台阶,达到45.5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6.2%,高于同期GDP名义增速3.4个百分点,占GDP比重达到39.8%,提高1.2个百分点,数字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更加稳固、支撑作用更加明显,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名副其实的新引擎、新动能和不可或缺的稳定器、加速器。
数字经济的两大核心,一是产业数字化,二是数字产业化。其中,产业数字化依然是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2021年,我国产业数字化规模达到37.18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7.2%,占数字经济比重为81.7%,占GDP比重为32.5%,产业数字化依然占据数字经济的主体地位,依然是数字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工业、农业和服务业三大产业数字化转型持续向纵深发展,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趋势不可逆转、不可阻挡。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数字农业、网络直播、无接触配送等行业蓬勃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新应用不断涌现。2021年,我国数字产业化规模为8.35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1.9%,占数字经济比重为18.3%,占GDP比重为7.3%,数字产业化发展依然处于“量”的扩张期,正积极寻求向“质”的提升转变。以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突破并不断创新发展,数字技术新业态层出不穷,大数据产业中心、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集成电路设计产业中心等正在形成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无论从规模还是效益上看,数字产业化之路任重而道远。
坚持不懈、毫不动摇地加快推进数字经济发展
双管齐下,推动产业数字化与企业数字化协同发展
产业数字化是数字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聚焦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痛点、难点和堵点,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赋能传统产业,分门别类制定产业数字化转型路线图,发布转型指导意见,汇编转型典型项目或案例集,通过组织对接、政策引导、要素保障等综合保障体系建设,全面激活产业数字化转型需求。紧密围绕工业互联网,大力发展智能制造,以核心产业链、产业聚集区为重点,推进产业链级、行业级、区域级等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深化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市场服务等环节的数字化新应用,培育发展个性定制、柔性制造等新模式,深入实施普惠性“上云用数赋智”,建设智能工厂、智能车间,推动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紧密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发展数字农业,探索推进5G、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融合应用,推动普及农业生产经营智能化、农产品销售流通网络化和乡村传统文化资源保护数字化,加快智能化农机装备自主研发,积极发展农业机器人、无人机等智能化装备,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紧密围绕服务业数字化转型,重点发展新服务,激发服务新业态活力。加快数字金融、智慧物流、新零售、智慧全域旅游、在线教育、智慧出行、智慧健康等生活性服务业,个性化设计、智能设计、虚拟设计、云设计、众包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以及网络文学、动漫游戏、数字音乐、数字影视、互动新媒体等文化产业数字化转型进程。
企业数字化是实现数字经济腾飞的基石,是信息化发展的全新阶段,是企业与数字技术全面融合,进而提升效率和效益的过程。通过利用数字化云平台能力,支撑企业各组织、各要素、各环节高效协同、智能创新,推动技术、业务、人才、资本等全要素资源优化配置,以数据价值化驱动业务流程、商务模式创新。围绕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瓶颈和痛点,推动龙头企业聚焦研发设计、生产制造、销售服务等全过程,加快云化、平台化、服务化转型,建设“数字工厂”“无人车间”等。强化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带动产业链上下游数字化转型。积极构建以龙头企业为核心,中小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各方积极参与的产业联盟、行业协会等行业组织,面向中小企业群体提供技术赋能、组织赋能和管理赋能的数字化公共服务体系,拓展平台服务能力,大规模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双轮驱动,通过“技术+数据”构筑数字产业化的基座
数字产业化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先导力量,通过数字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推动数字产业形成和发展,持续壮大数字产业竞争力。围绕算力、算法、数据、安全等数字技术“新赛道”,重点培育5G、人工智能、大数据、数字货币、区块链、云计算、物联网、网络安全等新兴数字产业,提升通信设备、核心电子元器件、关键软件等产业水平。聚焦“短板”领域,强化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和产业技术基础发展能力,着力实施延链、补链、强链重大项目,完善信息通信、软件服务等数字产业链布局,统筹规划和建设一批高水平数字产业集聚区,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标志性数字产业链,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创新数字技术攻关与成果转化组织机制,鼓励和支持联合创新,形成以企业为主体,项目为纽带,多方参与的协同创新组织,探索“揭榜挂帅”制、“赛马”制、“基金”制等,动态发布重点数字技术攻关项目清单,完善项目绩效评价制度,加强政策、技术、人才、资金等要素对接,提高成功率。强化数字技术及其成果应用场景拓展,加快数字技术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重点支持数字政府、数字社会、智慧城市等典型应用场景,组织开展融合创新示范应用,培育数字经济新增长点。
数据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生产要素,聚焦数据价值实现,充分发掘数据要素潜力,推进数据资源化、资产化和资本化,深化数据应用与创新,更好地发挥大数据的基础资源作用和创新引擎作用。建立健全覆盖数据采集、汇聚共享、开放利用全过程的机制体制,尽快研究出台数据采集、归集标准和规范,加快完善全国统一的公共数据资源目录体系,鼓励在交通出行、医疗健康、文化教育、普惠金融、市场监管等民生消费、公共服务、城市管理、经济发展领域,开展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先试先行,优先开放与民生密切相关、经济效益明显、服务效率提升显著的公共数据,打造一批规范化数据开放利用的典型应用场景。加快建设公共数据资源交易中心及配套的市场化机制体制,尽快研究出台数据资源确权、流通、交易、应用、开发和保护等规则体系,努力探索建立社会数据市场化运营机制,强化数据交易管理,引导市场主体依法合理合规开展数据交易。加快数据安全法规制度建设,加强数据资源安全保护,重点聚焦金融、能源、电力、通信、交通等国计民生关键领域数据资源保护,着力增强数据安全预警和溯源能力,提升全天候、全方位安全态势感知和持续防护能力。完善数据分类分级安全保护制度,制定数据隐私保护和安全审查制度,加强政务数据、企业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保护。
审核编辑 :李倩
-
物联网
+关注
关注
2909文章
44565浏览量
372803 -
数字化
+关注
关注
8文章
8710浏览量
61729 -
数字经济
+关注
关注
2文章
1053浏览量
18281
原文标题:数字经济下一步该如何发展?
文章出处:【微信号:txshj123,微信公众号:通信世界】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