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吴子鹏)“我们已经错过了寒武纪,不会再错过‘同门’的中科物栖。”这番话出自赛富基金创始管理合伙人阎焱之口。
他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中科物栖和寒武纪来源于中科院计算所同一个专项——“海云计算” 战略。其中寒武纪面向“云计算”,研究面向服务器的加速芯片;中科物栖面向“海计算”,研究面向海量终端设备的本地加速和互联互通。
对于两家公司当前较为明显的进度差,中科物栖联合创始人&首席执行官张磊表示,“相比寒武纪面向的使用场景更明确和集中,中科物栖面向的是大量碎片化的智能设备,所以我们必须把平台、技术和产品质量标准化之后,才能推向市场,请多给我们一些时间。”
根据此前的采访信息,中科物栖基于RISC-V的端侧智能芯片和人机物空间操作系统,将计算机系统做到拇指大小置于海量设备中,从而实现海量终端设备的低成本智能化和人机物自由互联,已被应用在家居、医疗、运动、健康、融媒体等多种场景。
当然,目前在中科物栖的官网并没有体现这一点,官网介绍资料称,“中科物栖的使命是为IoT (万物智联) 时代提供创新的AI芯片、超微计算机、智能操作系统和设备云服务,我们希望众多的开发者能利用这些新一代的核心技术创造出高效,有趣,五花八门的新产品和新体验。”
作为国内较早一批研究RISC-V的团队,在这条路上,中科物栖跑赢的概率有多大?
目前,中科物栖公开透露的、采用RISC-V架构的芯片有三颗:JX1、JX2和JX3。其中JX1适用于实时嵌入式设备;JX2适用在物体分类、物体检测、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以及内容生成等AI任务;JX3主要面向智能视觉应用领域,配备了丰富的本地算力资源,如多核CPU、MCU、NPU。
我们看一下当时JX1芯片的介绍,采用55纳米制程,拥有异构双核RISC-V处理器核心,并融合了可编程的AI专用加速器,可替代现有的ARM Cortex-M系列核心,适用于对计算能力有一定需求的实时嵌入式设备。
能够看出,中科物栖是同时跑在了RISC-V两条热门赛道上,分别是AI和IoT。
在IoT赛道上,目前发展速度更快的是MCU,目前国产厂商在这方面已经初具规模,出现了如泰凌微电子、乐鑫科技、中微半导体、中科蓝讯等众多厂商,并且都已经形成了产品落地。
从发展大趋势来看,席卷物联网是RISC-V发展的第一步,也是关键一步,RISC-V为物联网产业带来了更低的成本,更高的系统自由度,以及更大的创新空间。
如果中科物栖也专注在这条赛道上,着实有点拥挤了,目前国内300多家主要的RISC-V企业,很大一部分企业都在做MCU(产品层面)和物联网(应用层面)的事情。
从中科物栖PreA+轮融资透漏出来的一些信息来看,该公司站的维度更高,主要深耕于人工智能物联网领域。
那么,这分为两个层面,一个是硬件层面突破了传统MCU,在芯片内部加入了AI单元,另一个则是在软件端实现“人机物”分布式智能操作系统。当然,该公司还有一个终端产品是物端超微计算机。
因此,中科物栖的商业版图便清晰可见了。在互联网初期时间,“Intel芯片+Windows操作系统+个人计算机”是主流范本,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后,“ARM芯片+安卓操作系统+智能手机”又成为了主流,而中科物栖则希望在物联网时代打造“通用芯片+操作系统+整机”的新范本。
在芯片方面,我们看到中科物栖的JX系列芯片已经从传统替代ARM核心的MCU级别一点点突破到了AI芯片。不过,为了解决软件适配和AI核心等方面的问题,JX3芯片选择了采用RISC-V + Arm混合架构,并采用2.5D/3D封装技术将存储、通信系统进行裸片级整合。为了实现产品的即插即用,接口方面选择PWM、I2C、UART、GPIO、USB、SDIO、SPI、MIPI 等标准的可插拔接口方式。
并且,为了能够实现软硬件解耦,中科物栖还推出了自己的操作系统——物栖OS。
那么,在中科物栖的商业版图下,软硬件双轨推进,加上赋予连接智能化,因此对于硬件核心而言,RISC-V一些并不致命的缺陷便会被放大,并且借助ARM架构在某种层面上又可能会失去硬件系统的灵活性,使得通用性降低。而这些都是中科物栖在实现愿景之前必须要经历的过程,正如张磊所言,他们需要更多的时间。
-
处理器
+关注
关注
68文章
19155浏览量
229054 -
云计算
+关注
关注
39文章
7726浏览量
137182 -
操作系统
+关注
关注
37文章
6727浏览量
123182
原文标题:和寒武纪“师出同门”,中科物栖如何玩转RISC-V?
文章出处:【微信号:elecfans,微信公众号:电子发烧友网】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