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背景
输血是现代医疗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一袋血液有时候可以直接挽救一个鲜活的生命,在手术治疗中,血液可以解决医疗上的大量问题。可一旦血液管理不当,也会让使用者存在不可磨灭的安全隐患。许多由血液途径传播的疾病,如艾滋病、乙肝、丙肝等诸多问题都是因为采集血液不规范与血液储存混乱而造成的。
血液管理业务的一般流程为:献血登记-体检-血样检测-采血-血液入库-在库管理(成分处理等)-血液出库-医院提供给患者使用(或制成其他血液制品)。在此过程中,常涉及到大量的数据信息,包括献血者的资料、血液类型、采血时间、地点、经手人等。大量的信息给血液的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加上血液是一种非常容易变质的物质,如果环境条件不适宜,血液质量即遭到破坏,所以血液在存储和运输过程中,质量的实时监控也十分关键。所以在血液管理系统中,能够有效的将RFID于传感器技术相结合,这样就能解决上述所面临的问题。
因此,在血液管理系统中采用RFID技术,对保证血液质量、保障临床用血的安全和受血者的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RFID技术在血液管理中的应用
RFID技术能够为每袋血液提供唯一的身份,并为其存入相应的信息,这些信息与后台数据库相连,因此血液在流通过程中能全程受到RFID系统的监控。以往的血液出入库费时费力,使用前还需要人工进行信息核对;采用RFID技术后,无需精准定位就能大批量地对数据进行实时采集、传递、核对与更新,加快了血液的出入库识别,还避免了人工核对出现的差错。同时,RFID的非接触识别特性还可以确保血液在不受到污染的条件下进行识别和检测,减小了血液受污染的可能性,而且他还不怕灰尘、污渍、低温等,能够在存储血液的特殊环境下保持正常工作。
系统硬件结构
一个典型的RFID系统主要有射频电子标签、读写器和应用系统3部分组成。在实际应用中,电子标签附着在血液样品容器上。读写器即是读出装置,可无线接触地读取并识别电子标签上所保存的信息,并通过计算机对血液样品进行信息的采集、处理和传输,首先由人工获得血液样本,然后通过血液分析仪分析获得数据并重新编码,将编码后的数据传输到后台医院信息系统和实验室信息系统数据管理中心,最后将该数据通过读写器写入到RFID电子标签中,并将该血液样本贴上相应的标签,这样就完成了血液样本信息的采集。在每次血液流通使用过程中,都要更新数据库和标签中的信息,以便使数据中心的信息、标签中的数据以及血液实际信息相一致。
血液管理是一项不允许出错的工作,将RFID技术运用于其中,不仅使整个供应链管理可见、透明、不受污染,还使信息、质量等得到了实时监控与互联跟踪,真正将血液管理信息化、医疗管理信息化工作延伸到了末梢,落到了实处,使完全个体化的人文关怀得到了实现。
审核编辑:汤梓红
-
RFID
+关注
关注
387文章
6103浏览量
237362 -
射频识别
+关注
关注
8文章
576浏览量
38910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