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LIBs)已被广泛用作便携式电子产品和电动汽车的主要电源。在国防、极地探索和航空航天任务等特定应用场景中,对LIB在零下温度下的充电能力(低温下对LIBs进行充放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LIB在低温下的可充电性仍然具有挑战性,这主要是由于石墨负极面临的障碍。
鉴于此,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朱禹洁教授利用Li-溶剂共嵌入现象来提高石墨负极的低温可充电性。结果显示,在未完全剥离锂离子溶剂化壳的情况下,Li-溶剂共嵌入过程与设计电解液中石墨上形成的极薄SEI层相结合,会导致小界面电阻、低电荷转移活化能(0.23 eV atom-1)。此外,由于石墨层间距离的扩大和锂离子与石墨在Li-溶剂共嵌入时的相互作用减弱,溶剂化锂离子在石墨内部的扩散表现出极低的能垒(~0.09 eV atom-1),这导致几乎与温度无关的化学扩散系数。因此,上述优势使石墨||Li半电池能够在-60℃下稳定充放电,并保持73.7%的室温容量。此外,LiNi0.65Co0.15Mn0.2O2||石墨全电池在低至-60 ˚C的温度下仍具有稳定的充放电性能。总之,这项工作提出了一种在极低温度下实现可充电石墨基LIB的替代且有效的方法。
文章要点:
1. 这项工作通过利用Li-溶剂共嵌入石墨现象,提高了石墨的低温充电能力。
2. 作者通过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辅助的一系列微观、光谱和电化学研究,进一步揭示了石墨在Li-溶剂共嵌入时优异低温性能的潜在机制。原位X射线衍射(XRD)和电子显微镜表征表明,石墨在Li-溶剂共嵌入过程中具有高的结构可逆性和强大的机械稳定性,尽管它经历了大的层间膨胀。透射电子显微镜(TEM)与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相结合的结果证实,在设计的电解液中的石墨上形成了非常薄的固体电解质界面(SEI)层。与DFT模拟结果相结合的进一步实验测试表明,每个Li与一个溶剂分子可逆地共嵌入石墨中,并在石墨夹层之间形成双层 Li-溶剂络合物。
3. 此外,作者还采用互补的电化学方法全面研究了Li-溶剂共嵌入石墨的动力学。结果表明,Li-溶剂共嵌入过程具有界面电阻低、电荷转移活化能小(~0.23 eV atom-1)和溶剂化锂离子在石墨中几乎与温度无关的化学扩散系数的特点,这与从DFT计算中获得的非常低的扩散势垒(~0.09 eV atom-1)很好地对应。
4. 这些优势赋予了共嵌入过程快速的动力学和优异的低温性能。最后,得益于设计电解液的高氧化稳定性(》 5.0 V vs. Li+/Li),NCM||石墨全电池在-60℃时保持了58.3%的室温容量,并且充放电性能稳定。
图1 电解液的特性
图2 石墨||锂半电池的电化学性能
图3 Li-溶剂共嵌入过程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研究
图4 全电池性能
审核编辑 :李倩
-
锂离子电池
+关注
关注
85文章
3215浏览量
77553 -
石墨
+关注
关注
2文章
111浏览量
18500 -
电荷
+关注
关注
1文章
613浏览量
36110
原文标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朱禹洁教授《Angew》:可在-60˚C低温下工作的NCM||石墨电池!
文章出处:【微信号:清新电源,微信公众号:清新电源】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