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见的动作捕捉主要应用于影视动画,以至于我们对它有了一些误解
实际上,除了影视动画,动作捕捉还大有作为。
动作捕捉技术只在影视动画中应用吗?
非也非也
只是我们日常接触最多的影视动画,才形成这样的潜意识。实际上,人家最开始是作为定位出现的,后来在100年前《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才首次被用于动画领域,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地在影视领域发光发热。
动作捕捉技术是什么?
动作捕捉是指记录并处理人或其他物体动作的技术。应用领域非常广泛,主要借助定位功能实现数据采集,形成想要的数据或者模型。
动作捕捉技术可以应用到哪些领域呢?
除了影视动画,很多领域都可以应用,但是都是基于动捕的定位信息采集功能。比如医学领域(手术导航、术前培训)、运动分析、辅助设计、不可控情况模拟、场景布局(这个好像也属于影视动画)、成果展示、数字化样机、影视动画游戏、人机功能、科学研究等等,即时使用单纯的定位功能,研究某种物体的运动规律做数据采集可以可以的。
如果在教学科研领域
动捕是怎么被应用的呢?
幼儿肢体动作研究
曾经有专家学者用动捕技术研究幼儿早期肢体动作发育发展情况。在我找到资料中,作者的主要研究内容是幼儿的“伸够抓握研究”、“工具使用研究”、“投掷研究”和“步态研究”。
但是在找到的资料中,只是展示了研究观察结果,并没有提及到运动模型建立。
因为研究者将动捕技术应用到幼儿动作研究中,最终发现“这些运动学特征虽能提供有关幼儿身体关节等协调运动的信息,但这些信息通常具有表面性,还不足以作为对幼儿动作机制发展的根本解释。
幼儿动作的产生和发展是肌肉、骨骼、神经等协同作用的结果。
研究者在对运动学数据进行解释时,需要同时对产生该动作的肌肉、骨骼和神经等机制进行同步分析。从技术角度看,这需要将光学运动捕捉技术与肌电、脑电技术加以结合,从而多角度、多层次地阐释幼儿动作发生与发展的机制。”
通俗点来说,就是动捕技术作为对人体动作研究时,只能作为数据采集工具使用,但也是必不可少的运动数据采集工具。
教学教研工作使用
用于体育运动的动作捕捉软件的目标是显示运动而无视觉碎片。比如教练作为生物反馈训练使用,来掌握运动员的动作训练情况。
比如建立一个运动模型,然后让学员去练习,期间采集学员运动的数据信息,查看学员动作是否规范达标,如果不规范,则让学员针对不规范的地方加强练习,同时还可以获取大部分学员容易犯错的肉眼不易观察的运动细节,以此来辅助训练指导工作。
由于使用动作捕捉解决方案可以让我们从各个角度观察身体的功能并提取关节角度,因此,不同教学教研领域的人,即使同时使用动捕,所追求的数据和研究的结果也是不同的。
在体育运动领域,例如生物力学家,想要数据来研究运动员的运动方式,而医学专家则想看看为什么有些运动员首先受到伤害。
运动医学领域对受伤之前,期间和之后的功能障碍恢复感兴趣,并且体能监测需要了解使运动员在运动方面取得成功的重要影响因素。(此段来源于网络新闻资料引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在表演教学教研领域,通常针对学员采集学员的运动数据信息,形成学员表演情况数据库,学员可以反复查看自己那个地方的表情动作是否有优化进步空间,以此指导表演学习。
当然,在今年有高校借助动捕技术,让京剧大师梅兰芳时隔60年后,重新出现在舞台上。
这就是影视动画领域了,还原的梅先生非常逼真,连动作都是参考了大量资料后去真人模仿还原的。(有兴趣的可以去查找资料)
可以说,动捕技术是因为电影科幻大片被大家熟悉,但是也越来越多的应用到科研、运动、教学、消费、工业等领域。就像奥视动捕的GM系列动作捕捉相机和UM系列动作捕捉相机一样,前者更适合大空间高精度定位,后者更适合小空间高精度定位,而奥视动捕的面部表情捕捉相机HM1210-D3以其小巧便携被市场所欢迎。
奥视动捕的相机都是我们团队自主研发创作哦!
UM系列动作捕捉相机
GM系列动作捕捉相机
面部表情捕捉相机
原文标题:动作捕捉只能应用到影视动画领域吗?
文章出处:欧比邻Obeero 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审核编辑 黄昊宇
-
动作捕捉
+关注
关注
0文章
10浏览量
4342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