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李弯弯)近段时间,ADI、英特尔等国际芯片大厂,都传出将对部分产品线调涨价格,其中英特尔部分FPGA产品线价格涨幅最高达20%,除了原厂,晶圆代工方面也传出涨价消息,台积电、三星和格芯将逆势涨价。
近年来,因为全球智能手机、PC等消费电子市场需求低迷,国内外不少芯片厂商正面临库存压力,此前也传出不少芯片产品降价的消息,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何ADI、英特尔等厂商反而调涨产品价格?国内芯片厂商又处在怎样的境况中?
国际芯片大厂为何调涨产品价格
过去两年来,全球芯片供应严重短缺,各家芯片价格水涨船高,为了应对缺货风险,芯片原厂、代理商、贸易商、终端客户等都提升了芯片库存,然而进入2022年,受宏观因素影响,智能手机、PC等消费电子市场需求减弱,相应的,上游芯片厂商开始面临库存压力。
为了快速消耗库存,不少芯片开始降价,此前电子发烧友就报道过,ST众多热门MCU产品降价明显,模拟芯片巨头TI也下调了部分芯片产品价格,存储芯片、驱动IC等的价格都有不同程度的下滑,众多芯片厂商的营收也因此受到影响。
而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何ADI、英特尔等厂商却反而调涨芯片价格呢?8月25日,ADI向客户和分销商发出通知,宣布提高所有产品的价格,ADI表示,由于供应链不断紧张,劳动力、材料、晶圆制造成本上升,ADI必须通过提高所有产品的价格,来维持总利润水平。
早在7月中旬,就有产业链人士透露,由于全球通胀导致生产和原材料成本飙升,英特尔将从今年10月开始,对大部分产品实施价格上调,涉及个人电脑、服务器CPU,以及包括PCH、FPGA、NUC迷你电脑和其他连接芯片在内的产品。
FPGA方面,根据英特尔发布的通知,部分产品线涨价幅度在10%-20%不等,将于10月9日正式生效,本次涨价涉及Arria、MAX、Stratix、Cyclone等产品线,其中Arria V,Arria 10,Cyclone IV,Cyclone V,Cyclone 10,MAX V,MAX 10,eASIC等较新料号涨价10%,Arria II,Cyclone II,Cyclone III,MAX II,Stratix III,Stratix IV,Stratix V,EPCQ-A等较旧料号涨价20%。
从ADI、英特尔的情况来看,对所有或部分产品线进行价格调涨,主要原因是,通货膨胀,上游原材料、晶圆制造成本上升,为了提升整体利润水平,因此进行了价格调涨。
今年8月17日,ADI公布了其截至2022年7月30日的第三季度业绩报告,根据报告,ADI第三季度营收31亿美元,同比增长77%,所有终端市场均实现两位数的同比增长。
然而ADI也表示,虽然如此,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已经开始影响公司业务,公司订单量在二季度末出现放缓,订单取消量略有增加,而且虽然本财季收入达到31亿美元,却仅比分析师预计高出1%,相比前四财季5%的平均水品有所下滑。
不难看出,在订单量出现下滑的情况下,ADI希望通过涨价来维持公司整体的利润水平。另外ADI主要生产可用于热源管理和热控制的高端模拟芯片,目标市场主要是工业和汽车等领域,因此尽管当下消费电子市场需求萎靡,而工业、汽车领域市场仍然需求旺盛,这也是ADI在其他芯片厂商降价消耗库存的情况下,敢于涨价的底气。
相比于ADI,英特尔或许更需要通过提价来提升整体的营业收入和利润,从英特尔此前发布的截至7月2日的2022财年第二季度财报来看,公司营业收入153亿美元,同比下降22%,环比下降16.5%,创2009年二季度以来单季营收最大同比跌幅,净亏损达4.54亿美元。
英特尔业绩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是,经济下行以及个人电脑需求量下滑。过去很长时间,英特尔主要的营收来自PC和服务器CPU,而如今除了宏观经济影响外,在PC和服务器CPU领域,英特尔还要面临AMD的竞争压力,以及亚马逊等自研Arm架构CPU的威胁,那么接下来,英特尔如何让公司业绩有所扭转呢?
调涨价格是其中的方式之一,从英特尔此次的调价来看,重点在FPGA产品线,随着全球新一代通信设备部署,人工智能及自动驾驶技术等新兴市场需求增加,FPGA市场规模在持续提高,因此并不会受到当下消费电子市场需求低迷的影响。并且英特尔在FPGA市场本身具备极强的竞争力,英特尔的FPGA市场占比,仅次于赛灵思,排名第二。因此在消费电子需求减弱的情况下,英特尔具备足够的底气,可以通过调涨FPGA的价格来增加利润。
国内芯片厂商面临高库存压力
面对消费电子市场需求低迷,ADI、英特尔等国际芯片大厂,通过提升非消费电子应用领域的产品价格,来维持公司整体利润水平,而不少国内芯片厂商,正在面临消费电子市场带来的库存压力,却没有能够提价的底气和实力。
原因是,过去这些年,在国家大力支持芯片产业发展背景下,不少芯片企业得以快速发展,更多还是集中在消费电子领域,虽然也有不少企业逐渐面向工业、汽车等领域推出芯片产品,不过相对国际大厂而言,在这方面的竞争力仍然较弱。
比如韦尔股份,2022年中期存货相比2021年末增加近40亿元,从营业收入结构来看,韦尔股份来自智能手机领域的营业收入占比最大。
韦尔股份主要提供图像传感器解决方案、触控与显示解决方案和模拟解决方案,2022年上半年,该公司半导体设计业务中,图像传感器解决方案业务营业收入72.98亿元,占比80.15%,触控与显示解决方案业务营业收入11.88 亿元,占比13.04%,模拟解决方案营业收入6.20亿,占比6.81%。其中44%的业务来源于智能手机、6%的营收来自于笔记本电脑,另外22%的营收来自于汽车电子、17%营收来自于安防监控。
图片来自韦尔股份2022上半年年度报告
中微半导日前也表示,公司的存货在增加,包括晶圆库存和芯片库存两部分,该公司表示将会把产能调剂到附加值更高的市场领域去。
中微半导具备8位和32位MCU、高精度模拟、功率驱动、功率器件、无线射频和底层核心算法的设计能力,目前在售产品主要包括家电控制芯片、消费电子芯片、电机与电池芯片、传感器信号处理芯片、功率器件芯片和汽车电子芯片等,广泛应用于智能家电、消费电子、电机与电池、医疗健康、物联网等领域。
中微半导的消费电子芯片广泛应用于电动牙刷、电子烟和无线充电器等电子产品。另外其在大家电(空冰洗)、工业控制和汽车电子等领域应用增长速度较快,终端客户包括美的、海尔、格力、九阳、苏泊尔、小米、ATL(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TTI(创科集团)、Nidec(日本电产)、重庆长安、比亚迪、广汽、吉利等国内外知名客户。
可以看到,消费电子业务占比较高,而今年以来需求出现大幅度反转,使得国产芯片厂商在消费领域的芯片产品库存增加,而接下来预计会有不少芯片厂商将调整产品和产能结构,以应对持续消费电子市场的持续低迷。
小结
当前很明显的情况是,消费电子市场需求减弱,致使该领域芯片库存增加,不少芯片公司营收增长放缓,从应对来看,国外芯片大厂因为在工业、汽车等领域具备较强的积累和极强的竞争力,开始通过调整部分芯片产品的价格,来平衡公司的整体利润。
而国内不少芯片公司更多业务来源集中在消费电子领域,在面临库存压力的同时,在工业、汽车等其他需求强劲的领域竞争力仍然较弱,估计在这波下行行情中将会受到较大影响,不过预计接下来将会有更多厂商会加强在非消费领域的投入,未来的竞争力也会逐渐增强。
近年来,因为全球智能手机、PC等消费电子市场需求低迷,国内外不少芯片厂商正面临库存压力,此前也传出不少芯片产品降价的消息,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何ADI、英特尔等厂商反而调涨产品价格?国内芯片厂商又处在怎样的境况中?
国际芯片大厂为何调涨产品价格
过去两年来,全球芯片供应严重短缺,各家芯片价格水涨船高,为了应对缺货风险,芯片原厂、代理商、贸易商、终端客户等都提升了芯片库存,然而进入2022年,受宏观因素影响,智能手机、PC等消费电子市场需求减弱,相应的,上游芯片厂商开始面临库存压力。
为了快速消耗库存,不少芯片开始降价,此前电子发烧友就报道过,ST众多热门MCU产品降价明显,模拟芯片巨头TI也下调了部分芯片产品价格,存储芯片、驱动IC等的价格都有不同程度的下滑,众多芯片厂商的营收也因此受到影响。
而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何ADI、英特尔等厂商却反而调涨芯片价格呢?8月25日,ADI向客户和分销商发出通知,宣布提高所有产品的价格,ADI表示,由于供应链不断紧张,劳动力、材料、晶圆制造成本上升,ADI必须通过提高所有产品的价格,来维持总利润水平。
早在7月中旬,就有产业链人士透露,由于全球通胀导致生产和原材料成本飙升,英特尔将从今年10月开始,对大部分产品实施价格上调,涉及个人电脑、服务器CPU,以及包括PCH、FPGA、NUC迷你电脑和其他连接芯片在内的产品。
FPGA方面,根据英特尔发布的通知,部分产品线涨价幅度在10%-20%不等,将于10月9日正式生效,本次涨价涉及Arria、MAX、Stratix、Cyclone等产品线,其中Arria V,Arria 10,Cyclone IV,Cyclone V,Cyclone 10,MAX V,MAX 10,eASIC等较新料号涨价10%,Arria II,Cyclone II,Cyclone III,MAX II,Stratix III,Stratix IV,Stratix V,EPCQ-A等较旧料号涨价20%。
从ADI、英特尔的情况来看,对所有或部分产品线进行价格调涨,主要原因是,通货膨胀,上游原材料、晶圆制造成本上升,为了提升整体利润水平,因此进行了价格调涨。
今年8月17日,ADI公布了其截至2022年7月30日的第三季度业绩报告,根据报告,ADI第三季度营收31亿美元,同比增长77%,所有终端市场均实现两位数的同比增长。
然而ADI也表示,虽然如此,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已经开始影响公司业务,公司订单量在二季度末出现放缓,订单取消量略有增加,而且虽然本财季收入达到31亿美元,却仅比分析师预计高出1%,相比前四财季5%的平均水品有所下滑。
不难看出,在订单量出现下滑的情况下,ADI希望通过涨价来维持公司整体的利润水平。另外ADI主要生产可用于热源管理和热控制的高端模拟芯片,目标市场主要是工业和汽车等领域,因此尽管当下消费电子市场需求萎靡,而工业、汽车领域市场仍然需求旺盛,这也是ADI在其他芯片厂商降价消耗库存的情况下,敢于涨价的底气。
相比于ADI,英特尔或许更需要通过提价来提升整体的营业收入和利润,从英特尔此前发布的截至7月2日的2022财年第二季度财报来看,公司营业收入153亿美元,同比下降22%,环比下降16.5%,创2009年二季度以来单季营收最大同比跌幅,净亏损达4.54亿美元。
英特尔业绩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是,经济下行以及个人电脑需求量下滑。过去很长时间,英特尔主要的营收来自PC和服务器CPU,而如今除了宏观经济影响外,在PC和服务器CPU领域,英特尔还要面临AMD的竞争压力,以及亚马逊等自研Arm架构CPU的威胁,那么接下来,英特尔如何让公司业绩有所扭转呢?
调涨价格是其中的方式之一,从英特尔此次的调价来看,重点在FPGA产品线,随着全球新一代通信设备部署,人工智能及自动驾驶技术等新兴市场需求增加,FPGA市场规模在持续提高,因此并不会受到当下消费电子市场需求低迷的影响。并且英特尔在FPGA市场本身具备极强的竞争力,英特尔的FPGA市场占比,仅次于赛灵思,排名第二。因此在消费电子需求减弱的情况下,英特尔具备足够的底气,可以通过调涨FPGA的价格来增加利润。
国内芯片厂商面临高库存压力
面对消费电子市场需求低迷,ADI、英特尔等国际芯片大厂,通过提升非消费电子应用领域的产品价格,来维持公司整体利润水平,而不少国内芯片厂商,正在面临消费电子市场带来的库存压力,却没有能够提价的底气和实力。
原因是,过去这些年,在国家大力支持芯片产业发展背景下,不少芯片企业得以快速发展,更多还是集中在消费电子领域,虽然也有不少企业逐渐面向工业、汽车等领域推出芯片产品,不过相对国际大厂而言,在这方面的竞争力仍然较弱。
比如韦尔股份,2022年中期存货相比2021年末增加近40亿元,从营业收入结构来看,韦尔股份来自智能手机领域的营业收入占比最大。
韦尔股份主要提供图像传感器解决方案、触控与显示解决方案和模拟解决方案,2022年上半年,该公司半导体设计业务中,图像传感器解决方案业务营业收入72.98亿元,占比80.15%,触控与显示解决方案业务营业收入11.88 亿元,占比13.04%,模拟解决方案营业收入6.20亿,占比6.81%。其中44%的业务来源于智能手机、6%的营收来自于笔记本电脑,另外22%的营收来自于汽车电子、17%营收来自于安防监控。
![pYYBAGMPVpqALr3tAAEW8xoe7eM866.png](https://file.elecfans.com/web2/M00/66/E8/pYYBAGMPVpqALr3tAAEW8xoe7eM866.png)
图片来自韦尔股份2022上半年年度报告
中微半导日前也表示,公司的存货在增加,包括晶圆库存和芯片库存两部分,该公司表示将会把产能调剂到附加值更高的市场领域去。
中微半导具备8位和32位MCU、高精度模拟、功率驱动、功率器件、无线射频和底层核心算法的设计能力,目前在售产品主要包括家电控制芯片、消费电子芯片、电机与电池芯片、传感器信号处理芯片、功率器件芯片和汽车电子芯片等,广泛应用于智能家电、消费电子、电机与电池、医疗健康、物联网等领域。
中微半导的消费电子芯片广泛应用于电动牙刷、电子烟和无线充电器等电子产品。另外其在大家电(空冰洗)、工业控制和汽车电子等领域应用增长速度较快,终端客户包括美的、海尔、格力、九阳、苏泊尔、小米、ATL(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TTI(创科集团)、Nidec(日本电产)、重庆长安、比亚迪、广汽、吉利等国内外知名客户。
可以看到,消费电子业务占比较高,而今年以来需求出现大幅度反转,使得国产芯片厂商在消费领域的芯片产品库存增加,而接下来预计会有不少芯片厂商将调整产品和产能结构,以应对持续消费电子市场的持续低迷。
小结
当前很明显的情况是,消费电子市场需求减弱,致使该领域芯片库存增加,不少芯片公司营收增长放缓,从应对来看,国外芯片大厂因为在工业、汽车等领域具备较强的积累和极强的竞争力,开始通过调整部分芯片产品的价格,来平衡公司的整体利润。
而国内不少芯片公司更多业务来源集中在消费电子领域,在面临库存压力的同时,在工业、汽车等其他需求强劲的领域竞争力仍然较弱,估计在这波下行行情中将会受到较大影响,不过预计接下来将会有更多厂商会加强在非消费领域的投入,未来的竞争力也会逐渐增强。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芯片
+关注
关注
457文章
51345浏览量
428237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全球芯片大厂加码“中国制造”
中国客户。 多家全球芯片大厂加大投入中国市场 今日,据日本媒体报道,德国芯片大厂英飞凌CEO Jochen Hanebeck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的客户要求对一些难以更换的零件
INATRONICS 2025 第14届印度尼西亚国际电子元器件、设备及技术展览会
、Miyako与Sanken都有不错的知名度,这些厂商多半由早期的代理商转变成为组装厂或自行研发制造,以自有品牌迅速扩大国内通路与市场。
投资指南与布局建议:印度尼西亚劳动力人口充沛,适合劳力密集产业前来
发表于 12-27 16:45
国内首款!赛思语音芯片(SLIC芯片)重磅发布,引爆1300亿+FTTR改造市场需求!
国内ZM数模混合芯片厂商赛思电子,近日宣布推出S款针对通信基建、VOIP网关等应用的新一代语音芯片(用户线路接口SLIC芯片),产品兼具
![<b class='flag-5'>国内</b>首款!赛思语音<b class='flag-5'>芯片</b>(SLIC<b class='flag-5'>芯片</b>)重磅发布,引爆1300亿+FTTR改造市场需求!](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05/9A/wKgaombRX5KAOZgQAABf6Lzczcg946.png)
国内首款!赛思语音芯片(SLIC芯片)重磅发布,引爆1300亿+FTTR改造市场需求!
国内知名数模混合芯片厂商赛思电子,近日宣布推出国内首款针对通信基建、VOIP网关等应用的新一代 语音芯片(用户线路接口SLIC
![<b class='flag-5'>国内</b>首款!赛思语音<b class='flag-5'>芯片</b>(SLIC<b class='flag-5'>芯片</b>)重磅发布,引爆1300亿+FTTR改造市场需求!](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05/98/wKgaombRQ4CAd9MgABmRFoFbfo4516.png)
今日看点丨传日系被动元件大厂计划涨价或达20%!;联发科发布天玑 7350 芯片
1. 传日系被动元件大厂计划涨价或达20% ! 7月16日,据报道,受益于智能手机及PC市场的的需求回暖以及传统旺季的即将来临,叠加银价今年以来大涨超30%,日本被动元器件大厂村田、TDK等正
发表于 07-17 11:00
•1316次阅读
百亿光模块市场!光芯片加速国产化,国内厂商深挖高速光芯片潜力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莫婷婷)当前,国内大模型市场开始进入应用落地阶段,AI应用的快速发展推动光模块需求的释放,上游的光芯片环节同样迎来快速地增长。毫无疑问,光市场已经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国产厂商相继
![百亿光模块市场!光<b class='flag-5'>芯片</b>加速国产化,<b class='flag-5'>国内</b><b class='flag-5'>厂商</b>深挖高速光<b class='flag-5'>芯片</b>潜力](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E8/D2/wKgZomZQZOaAHpaMAAHvnTzHLSE438.png)
国际铜价暴涨,台湾CCL厂商酝酿涨价
受供应紧张影响,国际铜价自年初起持续走高。高盛预计,到2024年全球精炼铜供需缺口将达到42.8万吨,且伦敦铜价有望在未来12个月内突破每吨1.2万美元。
大陆NAND厂商抛售库存引发市场忧虑
群联解释称,大陆厂商抛售低价库存主要因为其产品附加值较低,同时也是因为本季度是传统淡季,下游系统厂手中库存充足。尽管如此,群联仍有高端产品销售,无需跟随抛售。此外,随着下半年传统旺季的到来,低价
存储厂商2024Q1业绩全面回暖,涨价叠加需求带旺行业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黄晶晶)最近,电子发烧友网统计了存储芯片厂商2024年第一季度业绩的情况,可以看到从国际大厂三星、美光、SK海力士再到国内
![存储<b class='flag-5'>厂商</b>2024Q1业绩全面回暖,<b class='flag-5'>涨价</b>叠加需求带旺行业](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E3/EF/wKgZomY989aAAprgAAHrhs5Ex-8455.png)
Kimi AI模型崛起 各大厂商竞相效仿
Kimi的出色表现自然吸引了各大厂商的密切关注,并纷纷效仿其做法。作为月之暗面推出的对话式AI产品,Kimi在技术上不断创新和突破。
国产ModelY也涨价了,特斯拉国产ModelY于4月调价
特斯拉此次涨价行为,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显得尤为突出。当前,许多车企为了争夺市场份额,纷纷采取降价策略,而特斯拉却选择逆流而上,引发了市场的
高通智驾芯片获丰田、一汽红旗定点
高通近期在智能驾驶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其Ride智驾芯片成功获得了丰田和一汽红旗的项目定点,这标志着高通在自动驾驶技术领域的实力得到了行业内的认可。此外,高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