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超高温烧结块变形量检测(选用产品:ZLDS114)

zsy2013 来源:zsy2013 作者:zsy2013 2022-09-01 11:33 次阅读

可测高温激光位移传感器ZLDS114测量2000度的烧结块变形量

背景

钼在二十世纪初被大量应用于制造武器装备,现代高、精、尖装备对材料的要求更高,钼和钨、铬、钒的合金用于制造军舰、火箭、卫星的合金构件和零部件。根据目前我国钼冶炼行业的生产现状,通过对三氧化钼的焙烧、钼铁冶炼主要生产工艺、产污环节及污染治理情况进行总结分析,重点阐述二氧化硫、烟尘和铼回收利用后的经济效益,说明环保治成为钼冶炼行业的经济长点,发展钼冶炼循环经济是必然的选择。

测量方案

烧结块加工工艺是现在人在研究和改进的时代,我们要对烧结块进行分析才能了解高温炉下的烧结块的变形量,隔着一个(透视窗)玻璃测量高温物体的变型量,高温为2000度时候观察变化。

由于被测物体温度高达2000度,我们本次选用自带高温模块的ZLDS11x系列的传感器来测量,炉内的温度太高,我们没办法将传感器放进去测量,因为所有的电子元器件都是不能承受那么高的温度的(即使是加装冷却保护系统,也没有办法让激光传感器在如此高的温度下正常工作),因此我们通过在烧结炉上开玻璃透视窗进行测量,通过校准我们可以很好的通过玻璃去完成对钼烧结快的变形量检测。

方案示意图:

poYBAGMQJq-AIut0AABH_F9YLOk184.png

超高温烧结块形变测量

ZLDS114测高温激光位移传感器因其具有抗干扰性强、在强光环境下也能得到理想的测量效果等特性,特别适用于高温物体的测量。除此之外,它还具有实时编程功能。同时其先进的激光传感器技术可广泛适用于石油、化工、冶金等行业。它拥有的同步测厚功能,能不借助额外控制器和校准设备,只需将2个该高温传感器成对安装可构成测厚仪(能自动主从识别),实时进行在线厚度测量,且可用于高温测厚。


在高温环境下,ZLDS114可配备水冷保护壳保护传感器:四周环绕着 5 个水室,这确保了非常有效的冷却和保护,并允许传感器在靠近炽热目标(如高温钢板)的地方正常运行。

pYYBAGMHL1uANMhnAAG4VQ4NCuU353.png


高温激光位移传感器


审核编辑 黄昊宇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传感器
    +关注

    关注

    2560

    文章

    52179

    浏览量

    761534
  • 位移传感器
    +关注

    关注

    5

    文章

    1127

    浏览量

    34848
收藏 人收藏

    相关推荐

    碳化硅SiC芯片封装:银烧结与铜烧结设备的技术探秘

    随着碳化硅(SiC)功率器件在电力电子领域的广泛应用,其高效、耐高压、高温等特性得到了业界的广泛认可。然而,要充分发挥SiC芯片的性能优势,封装技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SiC芯片封装过程中,银烧结
    的头像 发表于 03-05 10:53 565次阅读
    碳化硅SiC芯片封装:银<b class='flag-5'>烧结</b>与铜<b class='flag-5'>烧结</b>设备的技术探秘

    佰力博UTS1650超高温介电温谱仪多种气氛环境测量

    超高温介电温谱系统主要用于电介质材料超高温电学性能研究,最高温度可达1650℃,可实现常温、高温、气氛条件下;可测量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阻抗谱cole-cole图,机电耦合系数kp,广
    的头像 发表于 02-24 15:55 180次阅读

    纳米铜烧结为何完胜纳米银烧结

    在半导体功率模块封装领域,互连技术一直是影响模块性能、可靠性和成本的关键因素。近年来,随着纳米技术的快速发展,纳米银烧结和纳米铜烧结技术作为两种新兴的互连技术,备受业界关注。然而,在众多应用场景中
    的头像 发表于 02-24 11:17 612次阅读
    纳米铜<b class='flag-5'>烧结</b>为何完胜纳米银<b class='flag-5'>烧结</b>?

    150℃无压烧结银最简单三个步骤

    有关),以确保银颗粒充分扩散与融合,形成致密的烧结体。保温时间的长短取决于具体材料与工艺要求。烧结结束后,应让样品在炉内自然冷却或采用逐步降温的方式,以避免因快速降温而产生的内应力与变形。当温度降至
    发表于 02-23 16:31

    佰力博RMS1650超高温电阻率测量系统

    RMS1650超高温电阻率测量系统主要用于评估测量绝缘材料电学性能,该系统采用三环电极法设计原理,绝缘材料在高温下电阻和电阻率实验方法标准设计开发,可以直接测量高温、真空、气氛条件下样品的电阻
    的头像 发表于 02-14 16:32 210次阅读

    超高温NTC温度传感器

    超高温NTC温度传感器是一种耐高温的温度传感器,其电阻阻值会随着温度升高而快速降低,这特性可以使得我们通过测量其电阻值来推算出当前温度,从而实现对温度的精准测量和控制。
    的头像 发表于 02-11 13:13 299次阅读
    <b class='flag-5'>超高温</b>NTC温度传感器

    超高压MOS在辅助电源上的应用

    不同电压的需求设计成5V、12V、24V等电压的稳压直流电。 二、产品应用辅助电源是电机驱动、光伏逆变器、焊机、变频器和UPS系统等工业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典型应用拓扑图 辅助电源一般会选用
    发表于 02-10 13:07

    液冷高低温测试冷水机超高温报警原因与解决方案

    液冷高低温测试冷水机的超高温报警问题,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高压报警和水温超高温报警。通过对冷凝器的散热问题、制冷剂量的控制、温控器的参数设置以及冷却系统的检查,用户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定期
    的头像 发表于 12-20 15:26 1106次阅读
    液冷高低温测试冷水机<b class='flag-5'>超高温</b>报警原因与解决方案

    功率器件封装新突破:纳米铜烧结连接技术

    随着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如碳化硅(SiC)和氮化镓(GaN)的快速发展,功率器件的性能要求日益提高。传统的封装材料已无法满足功率器件在高功率密度和高温环境下可靠服役的需求。纳米铜烧结连接技术因其低温连接
    的头像 发表于 12-07 09:58 1153次阅读
    功率器件封装新突破:纳米铜<b class='flag-5'>烧结</b>连接技术

    低温无压烧结银在射频通讯上的5大应用,除此之外,烧结银还有哪些应用呢?欢迎补充

    的信号衰减和能量损失,提高通信效率。 信号完整性:在射频通信系统中,信号的完整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纳米烧结银AS9378能够保持稳定的导电性能,确保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不受干扰或变形。 总之,SHAREX善仁
    发表于 09-29 16:26

    用LM224做模拟输入检测电路,高温(60℃)情况下,会出现模拟检测值逐渐减小的情况怎么解决?

    低温(-10℃)以及常温下(不超过40℃),模拟输入检测正常,高温(60℃)情况下,会出现模拟检测值逐渐减小的情况,请教该问题的解决方案
    发表于 09-25 06:39

    超高温型射频导纳料位开关的应用范围和优缺点

    超高温型射频导纳料位开关在高温环境下的料位测量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在选择和使用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和需求进行综合考虑,以充分发挥其优点并避免局限性带来的不利影响。
    的头像 发表于 09-13 15:15 738次阅读

    ADS114S06和ADS114S08与低成本ADS114S06B和ADS114SO8B的比较

    电子发烧友网站提供《ADS114S06和ADS114S08与低成本ADS114S06B和ADS114SO8B的比较.pdf》资料免费下载
    发表于 09-10 10:34 2次下载
    ADS<b class='flag-5'>114</b>S06和ADS<b class='flag-5'>114</b>S08与低成本ADS<b class='flag-5'>114</b>S06B和ADS<b class='flag-5'>114</b>SO8B的比较

    无压烧结银VS有压烧结银:谁更胜一筹?

    银及其合金在电子、电力、航空航天等众多领域具有广泛应用。为了提高银材料的物理和机械性能,常采用烧结工艺进行材料制备。烧结工艺根据施加压力的不同,可分为无压烧结和有压烧结两种。本文旨在详
    的头像 发表于 07-13 09:05 2474次阅读
    无压<b class='flag-5'>烧结</b>银VS有压<b class='flag-5'>烧结</b>银:谁更胜一筹?

    我国实现3000℃极端环境下的超高温应变场测量

    行业资讯
    北京中科同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发布于 :2024年07月11日 09: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