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基于MATLAB的单相半桥和全桥逆变器

科技观察员 来源:circuitdigest 作者:Ravi Kansagara 2022-09-21 15:23 次阅读

交流 (AC电源用于几乎所有的住宅、商业和工业需求。但交流电最大的问题是它无法存储以备将来使用。因此,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然后直流电存储在 电池 和 超级电容器中。现在,每当需要交流电时,直流电再次转换为交流电以运行基于交流电的设备。因此 ,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的装置称为逆变器

对于单相应用,使用单相逆变器。单相逆变器主要有两种类型:半桥逆变器和全桥逆变器。在这里,我们将研究如何构建这些逆变器,并将在 MATLAB 中模拟电路。

半桥逆变器

这种类型的逆变器需要两个电力电子开关 (MOSFET)。MOSFET 或 IGBT 用于开关目的。半桥逆变器的电路图如下图所示。

poYBAGMqu6qAXfOmAACVpnJwgto680.png

如电路图所示,输入直流电压为 Vdc = 100 V。此电源分为两个相等的部分。现在向 MOSFET 提供栅极脉冲,如下图所示。

poYBAGMqu56AB2UMAABhb_0wZ1k159.png

根据输出频率决定 MOSFET 的 ON 时间和 OFF 时间,并产生栅极脉冲。我们需要50Hz 的交流电源,因此一个周期 (0 《 t 《 2π) 的时间周期为 20 毫秒。如图所示,MOSFET-1在前半个周期(0 《 t 《 π) 内被触发,在此期间 MOSFET-2 不被触发。在此时间段内,电流将沿下图箭头方向流动,完成交流输出的半个周期。来自负载的电流从右到左,负载电压等于+Vdc/2。

pYYBAGMqu5qANq9oAACQTwq46WA188.png

在后半周期(π 《 t 《 2π),MOSFET-2 被触发,低压源与负载相连。来自负载的电流是从左到右的方向,负载电压等于-Vdc/2。在这段时间内,电流将如图所示流动,完成交流输出的另一半周期。

全桥逆变器

在这种类型的逆变器中,使用了四个开关。半桥和全桥逆变器的主要区别在于输出电压的最大值。在半桥逆变器中,峰值电压是直流电源电压的一半。在全桥逆变器中,峰值电压与直流电源电压相同。全桥逆变器的电路图如下图所示。

pYYBAGMqu5WAGO3yAACaYpEn2KY253.png

MOSFET 1 和 2 的栅极脉冲相同。两个开关同时工作。类似地,MOSFET 3 和 4 具有相同的栅极脉冲并同时工作。但是,MOSFET 1 和 4(垂直臂)绝不会同时工作。如果发生这种情况,则直流电压源将被短路。

对于上半周期(0 《 t 《 π),MOSFET 1 和 2 被触发,电流将如下图所示流动。在这个时间段内,电流从左向右方向流动。

poYBAGMqu5KAVRq1AACIg_zbE8s388.png

对于下半周期(π 《 t 《 2π),MOSFET 3 和 4 被触发,电流将如图所示流动。在这个时间段内,电流从右向左方向流动。在这两种情况下,峰值负载电压与直流电源电压 Vdc 相同。

poYBAGMqu46AQeb1AADpD2Bwnis913.png

MATLAB中半桥逆变器的仿真

对于仿真,在 Simulink 库的模型文件中添加元素。

1) 2 个直流电源 – 每个 50V

2) 2 个 MOSFET

3) 阻性负载

4) 脉冲发生器

5) 非门

6) 电源贵

7) 电压测量

8) GOTO 和 FROM

根据电路图连接所有组件。半桥逆变器模型文件的屏幕截图如下图所示。

pYYBAGMqu4mAJWSgAADkjOzT9f8565.png

栅极脉冲 1 和栅极脉冲 2 是 MOSFET1 和 MOSFET2 的栅极脉冲,由栅极发生器电路产生。门脉冲由 PULSE GENERATOR 生成。在这种情况下,MOSFET1 和 MOSFET2 不能同时触发。如果发生这种情况,则电压源将短路。当 MOSFET1 关闭时,MOSFET2 将打开,当 MOSFET2 关闭时,MOSFET1 将打开。因此,如果我们为任何一个 MOSFET 生成栅极脉冲,那么我们可以切换该脉冲并用于其他 MOSFET。

门脉冲发生器

poYBAGMqu4aALwu1AAC3JzKt_B0130.png

pYYBAGMqu4KAIQ3BAAII0fRatvY327.png

上图显示了MATLAB 中脉冲发生器模块的参数。周期为2e -3 表示 20 毫秒。如果需要 60Hz 频率输出,则周期为 16.67 毫秒。脉冲宽度以周期百分比表示。这意味着,仅针对该区域生成栅极脉冲。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将其设置为 50%,这意味着产生了 50% 的周期门脉冲,而没有产生 50% 的周期门脉冲。相位延迟设置为 0 秒,这意味着我们没有给门脉冲任何延迟。如果有任何相位延迟,则意味着在此时间之后将产生门脉冲。例如,如果相位延迟为 1e-3,则门脉冲将在 10 毫秒后产生。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为 MOSFET1 生成栅极脉冲,现在我们将切换此栅极脉冲并将其用于 MOSFET2。在模拟中,我们将使用逻辑非门。与输出相反的非门意味着它将1转换为0和0转换为1。这就是我们可以精确地获得相反的门脉冲的方法,这样直流电源就不会短路。

实际上,我们不能使用 50% 的脉冲宽度。MOSFET 或任何电源电气开关需要很短的时间才能关闭。为避免源极短路,脉冲宽度设置在 45% 左右,以留出 MOSFET 关断的时间。此时间段称为死区时间。但是,出于模拟目的,我们可以使用 50% 的脉冲宽度。

半桥逆变器的输出波形

poYBAGMqu3yAH6f2AAA9jXw2Qsc502.png

此屏幕截图适用于负载上的输出电压。在这张图中,我们可以看到,负载电压的峰值为 50V,是直流电源的一半,频率为 50Hz。对于完整的一个周期,所需时间为 20 毫秒。

MATLAB中全桥逆变器的仿真

如果你得到半桥逆变器的输出,那么很容易实现全桥逆变器,因为大多数事情都保持不变。在全桥逆变器中,我们只需要两个栅极脉冲,这与半桥逆变器相同。一个栅极脉冲用于 MOSFET 1 和 2,该栅极脉冲的反相用于 MOSFET 3 和 4。

所需元素

1) 4 – MOSFET

2) 1 个直流电源

3) 阻性负载

4) 电压测量

5) 脉冲发生器

6) GOTO 和 FROM

7) 电源GUI

连接所有组件,如下面的屏幕截图所示。

pYYBAGMqu2eAU69eAAFsn83nxjg610.png

全桥逆变器的输出波形

pYYBAGMqu2KARWdDAAD0OgZBiZU557.png

此屏幕截图适用于负载上的输出电压。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负载电压的峰值等于100V的直流电源电压。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matlab
    +关注

    关注

    185

    文章

    2980

    浏览量

    230914
  • 逆变器
    +关注

    关注

    288

    文章

    4753

    浏览量

    207612
  • 交流电源
    +关注

    关注

    2

    文章

    386

    浏览量

    27635
  • 全桥逆变器
    +关注

    关注

    1

    文章

    17

    浏览量

    7042
收藏 人收藏

    评论

    相关推荐

    电压型单相恒频恒压逆变器研究

    单相、推挽式、三相逆变器;依据开关器件及其关断(换流)方式的不同,可分为采用控型开关
    发表于 02-25 14:04 3220次阅读
    电压型<b class='flag-5'>单相</b><b class='flag-5'>全</b>控<b class='flag-5'>全</b><b class='flag-5'>桥</b>恒频恒压<b class='flag-5'>逆变器</b>研究

    单相逆变器电路图 单相逆变器的工作原理和波形图详解

    单相逆变器基本上是电压源逆变器单相
    发表于 08-14 09:21 2.6w次阅读
    <b class='flag-5'>单相</b><b class='flag-5'>全</b><b class='flag-5'>桥</b><b class='flag-5'>逆变器</b>电路图 <b class='flag-5'>单相</b><b class='flag-5'>桥</b>式<b class='flag-5'>逆变器</b>的工作原理和波形图详解

    带RL负载的单相逆变电路图 单相负载逆变器的工作原理

    在上一篇文章给大家分享了单相逆变器
    发表于 08-29 09:08 1553次阅读
    带RL负载的<b class='flag-5'>单相</b><b class='flag-5'>半</b><b class='flag-5'>桥</b>逆变电路图 <b class='flag-5'>单相</b>负载<b class='flag-5'>半</b><b class='flag-5'>桥</b><b class='flag-5'>逆变器</b>的工作原理

    单相波整流+单相控整流设计

    在掌握了单相波可控整流电路和单相控整流电路的基础上,单相
    的头像 发表于 11-22 15:05 1253次阅读
    <b class='flag-5'>单相</b><b class='flag-5'>全</b>波整流+<b class='flag-5'>单相</b><b class='flag-5'>桥</b>式<b class='flag-5'>半</b>控整流设计

    什么是逆变器逆变器的工作原理

    逆变器是一种H逆变器拓扑,用于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转换所需的元件是单相
    的头像 发表于 02-21 15:46 6326次阅读
    什么是<b class='flag-5'>全</b><b class='flag-5'>桥</b><b class='flag-5'>逆变器</b>?<b class='flag-5'>全</b><b class='flag-5'>桥</b><b class='flag-5'>逆变器</b>的工作原理

    串联谐振单相逆变器

    串联谐振单相逆变器
    发表于 08-20 23:50

    如何对单相控整流电路进行matlab仿真?

    信息科学 民營科技2016年7期 66 基于Matlab单相控整流电路的仿真研究 魏立明邢文白 (吉林建筑大学电气与计算机学院,吉林长春13m18) 摘要:
    发表于 07-07 06:19

    单相逆变器仿真技巧资料下载

    单相逆变器仿真技巧,1. 拓扑与控制  单相
    发表于 07-09 06:21

    串联谐振单相逆变器常用控制方法的研究

    串联谐振单相逆变器常用控制方法的研究 摘要:讨论了几种常用的串联谐振单相
    发表于 07-16 08:14 2025次阅读
    串联谐振<b class='flag-5'>单相</b><b class='flag-5'>全</b><b class='flag-5'>桥</b><b class='flag-5'>逆变器</b>常用控制方法的研究

    利用MATLAB单相控整流电路建模

    的指导作用。 本文通过对于单相控整流电路分析,利用MATLAB对于单相
    发表于 11-02 11:20 103次下载
    利用<b class='flag-5'>MATLAB</b>对<b class='flag-5'>单相</b><b class='flag-5'>桥</b>式<b class='flag-5'>全</b>控整流电路建模

    UPS中的直流变换器和逆变器单相逆变器的详细介绍

    逆变器在电路中常被使用,本文中,小编将对UPS中的逆变器予以介绍。本文介绍内容包括直流变换器、逆变器
    发表于 11-07 11:30 1.6w次阅读
    UPS中的直流变换器和<b class='flag-5'>半</b><b class='flag-5'>桥</b><b class='flag-5'>逆变器</b>及<b class='flag-5'>单相</b><b class='flag-5'>全</b><b class='flag-5'>桥</b><b class='flag-5'>逆变器</b>的详细介绍

    动图演示整流电路原理:单相式、波/波、波精密

    动图演示整流电路原理:单相式、波/波、​波精密
    的头像 发表于 12-19 14:23 6691次阅读

    simulink单相逆变仿真

    matlab 仿真单相逆变
    发表于 02-24 11:07 26次下载

    单相两电平电压型逆变器的正弦脉宽调制(SPWM)之Matlab程序

    单相两电平电压型逆变器的正弦脉宽调制(SPWM)之Matlab程序分享
    发表于 03-02 15:26 3次下载
    <b class='flag-5'>单相</b><b class='flag-5'>半</b><b class='flag-5'>桥</b>两电平电压型<b class='flag-5'>逆变器</b>的正弦脉宽调制(SPWM)之<b class='flag-5'>Matlab</b>程序

    单相逆变器的工作原理和结构

    在现代电力电子领域中,逆变器作为一种将直流电(DC)转换为交流电(AC)的装置,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单相逆变器作为
    的头像 发表于 05-24 16:09 4372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