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20日,由盖世汽车主办的2022第二届商用车自动驾驶大会在上海召开,探维科技作为行业优秀的车载激光雷达及解决方案提供商受邀参加,市场总监王雨晴发表主题演讲。
目前,商用车自动驾驶的发展正在“全速推进”,如何增强商用车自动驾驶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建设配套设施,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发展主题。
王雨晴在演讲中表示,从实验室到市场,从研发走向大规模量产,供应链和成本的把控是非常关键的因素,考虑到商用车车身较大,场景复杂,盲区较多,多传感器的数量以及融合的精度被赋予更高的要求。
多传感器感知系统痛点,安全是核心需求
当下多传感器感知系统存在三大痛点:
一是规模化的成本,随着落地的规模越来越大,必然会对成本提出更大的挑战。
二是定制化的需求,因为商用车和乘用车不一样,干线物流、港口、矿山,需求场景是非常多样化的,而且彼此间差异很大。
三是前端感知需求,商用车车身较大,传感器的数量又非常多,对于融合感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总结来说,多传感器感知核心需求是安全,只有保证整个感知系统的安全,才能保证整个商用车自动驾驶系统的安全,才能保证整个场景运行中人身以及环境的安全。
激光雷达发展进程中,融合方案悬而未决
2013-2015年,自动驾驶的热潮让机械式激光雷达映入媒体视野,正式开启机械旋转式雷达为代表的激光雷达1.0时代。2019-2022, 车企入局,搭载激光雷达的量产车型开始上市,以混合固态激光雷达为主的激光雷达2.0时代正式来临。
在此之间,视觉与激光雷达孰轻孰重的争论随着特斯拉频发的事故终结。纵观激光雷达发展历程,多传感器感知系统的痛点不断被提出,但是解决方案悬而未决,如何更好融合激光雷达和感知系统一直存在争论。
探维科技硬件级图像前融合,进入激光雷达3.0时代
王雨晴表示,市面上绝大多数的融合是后融合,后融合顾名思义就是先感知再融合,各个传感器不管是摄像头、毫米波雷达或者是激光雷达,大家各自感知到部分环境后去做数据处理,再把结构化的数据做一定融合,这就会导致一些问题,比如说融合信息量少,计算精度低,强依赖于各个传感器的性能,误检漏检的风险较大。现在少量算法能力很强的公司做前融合,先融合再感知,但由于传感器同步标定要求高,前融合一直是大家需要攻克的难题。
探维科技响应融合难点,提出硬件级图像前融合,开发了行业内唯一的硬件级图像前融合产品,基于相同硬件时钟源和同轴光学系统,时间与空间逐帧、逐列、逐点实现对准与同步,可以解决感知系统的内在配合矛盾,同时解决对于安全性和低成本的需求,从而引领激光雷达的技术形态与硬件结构进入新时代 。
“工规级” “车规级” 产品两手抓,覆盖多应用场景
基于自研的ALS技术平台,探维打造了高性能、低成本、易量产的车规级混合固态激光雷达,并率先完成了量产和交付。随着与越来越多的主机厂打交道,针对不同车企用户,探维打磨出两款极具特点的前装激光雷达产品,一款是追求性能与成本极致平衡的Duetto,具备ROI区域,采用单光子器件,极大提升极限探测距离,10%反射率能达到180米,是905nm激光雷达的极致。另一款新产品等效192线,全域高分辨率,能适应高级自动驾驶和复杂场景,现在这两款产品已经斩获各自的定点项目,今年开始陆续交付给车企用户。
在商用车领域,探维科技针对不同的感知需求,连续推出TSP-32、Scope-192等兼顾不同特性的新产品,为客户定制开发配套的感知方案,与宇通、BYD、三一重工、主线科技、智行者等建立深度合作,Tensor系列产品年出货量超过千台。在演讲的最后,王雨晴也透露探维“好事将近”,已经拿到乘用车的定点,静等官宣。
伴随本届商用车自动驾驶大会落幕,探维科技以强大的技术实力和亮眼的市场表现,斩获盖世汽车“干线物流自动驾驶优质方案商”荣誉称号,并收录于“2022商用车自动驾驶优质供应商”名录。
目前探维的激光雷达产品已经覆盖车路协同、智慧物流、自动驾驶的多样化应用场景,未来,将通过车规级的固态激光雷达与硬件级图像前融合技术,赋能前装乘用车市场,为车企提供行业领先的激光雷达解决方案,为未来出行保驾护航。
-
硬件
+关注
关注
11文章
3348浏览量
66309 -
激光雷达
+关注
关注
968文章
3991浏览量
190082 -
探维科技
+关注
关注
0文章
12浏览量
468
原文标题:跨越商用车激光雷达量产关隘,探维科技荣膺盖世“干线物流自动驾驶优质方案商”
文章出处:【微信号:TanwayTech,微信公众号:Tanway探维科技】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