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镜组之主平面位置(H 和 H’)可以根据具体结构用矩阵光学计算得出,但也可以应用边缘光和主光线之入出射高度及角度求得,公式如下:
是光线在镜组入射面的高度。是光线在镜组出射面的高度,不是第二面的意思。
Code V计算主平面位置的函数程序代码
Code V 案例 Dbgauss.len。系统焦距f= 100
前镜组焦距及其前后主点距离:
f1 = (EFY S1..5) = 225.306626507456
@HHP(1, 5, 1, 1) = -76.516112208416
@HHP(1, 5, 2, 1) = -68.279167776868
后镜组焦距及其前后主点距离:
f2 = (EFY S7..11) = 83.2795500732969
@HHP(7, 11, 1, 1) = 24.6445154406183
@HHP(7, 11, 2, 1) = 16.8212531011959
前镜组第二主点至后镜组前主点间距 d:
d = -@HHP(1, 5, 2, 1)+(OAL S5..7)+@HHP(7, 11, 1, 1) = 120.952745873786
系统光焦度 K = 1/f1 + 1/f2 -d/(f1*f2) = 0.00999995128111
系统焦距f= 1/K = 100.000487191308,和(EFY S1..11)结果是相同的。
了解及计算主平面位置在镜头的解析及设计上是非常有意义的,希望对各位有帮助。
-
镜头
+关注
关注
2文章
498浏览量
25590 -
函数
+关注
关注
3文章
4273浏览量
62299 -
代码
+关注
关注
30文章
4710浏览量
68190
原文标题:光学设计软件Code V案例:主平面位置计算
文章出处:【微信号:光行天下,微信公众号:光行天下】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