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二维半导体晶体管实际沟道长度的极限

jf_GY5uQp21 来源:二维材料君 作者:二维材料君 2022-10-17 10:50 次阅读

高性能单层二硫化钼晶体管的实现让科研界看到了二维半导体的潜力,二维半导体材料的发展让我们看到了晶体管纵向尺寸下目前的缩放极限(< 1 nm),同样的科学家们也没有停止追寻二维半导体晶体管横向尺寸的极限(也就是晶体管沟道长度的缩放极限)。我们知道目前的工艺节点已经发展到5 nm以下,工艺节点名称的含义早就不再是实际的栅极或者半节距(half-pitch)长度,更多的应该理解在延续摩尔定律下的一个工艺代称,实际制备的晶体管的沟道长度是大于节点名称的,且基于当前的EUV以及硅基工艺体系,实际沟道长度的缩小越来越难。与传统硅基工艺相比,目前二维半导体晶体管的制备大多采用EBL(电子束光刻)工艺,它可以实现更小尺寸沟道器件的制备,可以制备的二维半导体晶体管的实际沟道尺寸达到10 nm以下,这和EBL工艺本身的分辨率强相关,然而单单通过EBL工艺本身带来的沟道尺寸缩小也已经发展到了极限。在当前技术体系下硅基晶体管的实际沟道长度不能低于5 nm,而二维半导体材料则没有这一限制,因此如何实现更小沟道尺寸的二维半导体材料晶体管以及其性能的探索一直是一个热点科研问题,今天要讲解的两篇文章分别发表在Science和Nature上,文章中分别用碳纳米管和石墨烯作为栅电极,实现了1 nm以及< 1 nm沟道长度的二硫化钼晶体管,这也是当时二维半导体晶体管实际沟道长度的极限。

文章一:MoS2 transistors with 1-nanometer gate lengths

06b8d490-4c96-11ed-a3b6-dac502259ad0.png

图1 Si基和MoS2晶体管源漏隧穿电流(MoS2明显优于Si基)

07f72276-4c96-11ed-a3b6-dac502259ad0.png

图2 器件结构以及表征测试

0845a6a8-4c96-11ed-a3b6-dac502259ad0.png

图3 器件的电学性能测试及TCAD仿真

08e94826-4c96-11ed-a3b6-dac502259ad0.png

图4 MoS2薄膜厚度对器件性能影响

文章2:Vertical MoS2 transistors with sub-1-nm gate lengths

09ae80b4-4c96-11ed-a3b6-dac502259ad0.png

图1 0.34 nm沟道长度侧壁晶体管和其他晶体管结构对比

09d65242-4c96-11ed-a3b6-dac502259ad0.png

图2 0.34 nm沟道长度侧壁晶体管结构与表征

0a160a36-4c96-11ed-a3b6-dac502259ad0.png

图3 0.34 nm沟道长度侧壁晶体管的电学性能

0ac6de92-4c96-11ed-a3b6-dac502259ad0.png

图4 TCAD仿真结构及性能对比

这两篇文章中,作者关于器件结构的设计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巧思,想到是一个层次,真正实现又是另一个层次,不管是工艺制备的实现以及后续对于器件的TCAD仿真结果的实现都需要很多的知识积累。从这两篇文章可以看到二硫化钼晶体管在1 nm甚至1 nm沟道尺寸之下仍有着相当好的性能表现,它们可以说是二维材料发展路上的两盏明灯,指引我们继续二维的探索。

审核编辑:彭静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半导体
    +关注

    关注

    334

    文章

    27290

    浏览量

    218083
  • 晶体管
    +关注

    关注

    77

    文章

    9682

    浏览量

    138080
  • 二维
    +关注

    关注

    0

    文章

    40

    浏览量

    11983

原文标题:二维半导体材料晶体管沟道长度的极限在哪?

文章出处:【微信号:二维材料君,微信公众号:二维材料君】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评论

    相关推荐

    基于垂直架构的新型二维半导体/铁电多值存储器

    二维层状半导体材料得益于原子级薄的厚度,其受到静电场屏蔽效应大大减弱,利用门电压可以对其电学性能进行有效调控。利用二维层状半导体材料构建的多端忆阻
    发表于 11-28 16:30 565次阅读

    制造二维TMD晶体管面临的挑战

    学术界和工业界已经提出将二维(2D)过渡金属掺杂化合物(TMD)半导体作为未来取代物理栅极长度小于10纳米的硅晶体管的一种选择。在这篇评论
    的头像 发表于 11-07 09:55 1396次阅读
    制造<b class='flag-5'>二维</b>TMD<b class='flag-5'>晶体管</b>面临的挑战

    晶体管工作原理

    的应用。晶体管分类及其工作原理晶体管泛指所有半导体器件,包含N多种类,因此其也具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方式。晶体管根据使用材料的不同可分为硅材
    发表于 06-29 18:04

    场效应晶体管的分类及作用

    场效应晶体管(英语:field-effecttransistor,缩写:FET)是一种通过电场效应控制电流的电子元件。它依靠电场去控制导电沟道形状,因此能控制半导体材料中某种类型载流子的沟道
    发表于 05-08 09:26

    哪里可以找到Xilinx芯片晶体管道长度的规格?

    嗨,有没有办法在Xilinx FPGA芯片的数据表中找到晶体管沟道长度规格?作为我项目的一部分,我正在比较基于标准单元的设计和FPGA板设计的特性。我使用的标准单元是TSMC adk型号,其通道长度
    发表于 11-11 07:10

    什么是晶体管 晶体管的分类及主要参数

    晶体管是通常用于放大器或电控开关的半导体器件。晶体管是调节计算机、移动电话和所有其他现代电子电路运行的基本构件。由于其高响应和高精度,晶体管可用于各种数字和模拟功能,包括放大器、开关、
    发表于 02-03 09:36

    关于PNP晶体管的常见问题

    的规则,则可以互换使用NPN和PNP晶体管。双极晶体管实际上是两个背靠背连接的二极管,基极用作公共连接。PNP 结点如何工作?PNP晶体管
    发表于 02-03 09:45

    晶体管极限参数

    晶体管极限参数 以下介绍晶体管的主要极限参数。晶体管所能承受的电压、功率耗散以及所通过的电流都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其超过额定值时,
    发表于 01-26 08:54 7433次阅读

    半导体晶体管的基本概念

    半导体的发明造就了现代集成电路,可以说,没有半导体的发现就没有现代的电子世界。人们利用半导体发明了晶体管晶体管根据发现的时间可以分为双极性
    发表于 12-15 13:52 1611次阅读

    一种由石墨烯和二维导体制成的新型晶体管问世

    基础科学研究所(韩国IBS)内的复杂系统理论物理中心(PCS)的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由石墨烯和一个二维导体制成的晶体管,该晶体管可以放大太赫兹(THz)信号。
    的头像 发表于 03-22 08:18 2727次阅读

    二维半导体能拯救摩尔定律吗?

    原子级厚度的二维半导体材料。这使得能够在源极和漏极之间创建晶体管沟道,该沟道比硅晶体管中所采用的
    的头像 发表于 10-25 11:47 1835次阅读

    剖析二维电子器件的高k介电薄膜——氟化钙

    制。由此,为了提高二维微纳电子器件的性能,寻找研究与二维材料兼容的介电薄膜十分重要。 为了突破摩尔定律的瓶颈,研究者们将二维材料作为沟道层引入到场效应
    的头像 发表于 04-20 09:31 4104次阅读
    剖析<b class='flag-5'>二维</b>电子器件的高k介电薄膜——氟化钙

    湖南大学成功实现1纳米物理沟道长度的垂直场效应晶体管

    教授团队的一项突破性进展。他们通过使用范德华金属集成的方法,成功实现了 1 纳米物理沟道长度的垂直场效应晶体管,为半导体器件性能的进一步提升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所谓的几纳米几纳米的芯片,原本指的是芯片内部电极之间的最小距离。更短
    的头像 发表于 05-10 11:04 3621次阅读
    湖南大学成功实现1纳米物理<b class='flag-5'>沟道长度</b>的垂直场效应<b class='flag-5'>晶体管</b>

    准费米能级相空间及其在双极型二维场效应晶体管中的应用

    随着晶体管技术逐渐迈向后摩尔时代,越来越多的新材料与新器件对半导体器件的理论建模提出了新的需求和挑战,特别是基于二维体系的场效应晶体管。近年来,二维
    的头像 发表于 05-26 10:04 1749次阅读

    首次实现GHz频率的二维半导体环形振荡器电路

    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王欣然教授、施毅教授带领的团队在二维半导体集成电路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通过设计-工艺协同优化(DTCO),开发出空气隔墙晶体管结构,大幅降低寄生电容,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
    的头像 发表于 11-24 14:36 911次阅读
    首次实现GHz频率的<b class='flag-5'>二维</b><b class='flag-5'>半导体</b>环形振荡器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