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CO2电解的安培级电流密度对于实现多碳燃料的工业生产

清新电源 来源:新威 作者:景行 2022-10-18 11:54 次阅读

01 导读

CO2电解的安培级电流密度对于实现多碳 (C2+) 燃料的工业生产至关重要。然而,在如此大的电流密度下,催化剂表面较差的 CO 中间体 (*CO) 覆盖会引发竞争性析氢反应,从而阻碍 CO2还原反应 (CO2RR)。杂原子工程作为一种很有前途的方法可以调整催化剂的电子结构通过优化中间体吸附来提高性能,这已在能源相关应用中得到广泛认可。

02 成果背景

近日,JACS期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Electrocatalytic CO2-to-C2+with Ampere-Level Current on Heteroatom-Engineered Copper via Tuning *CO Intermediate Coverage的文章。该工作通过铜催化剂上的杂原子工程实现可靠的安培级 CO2到 C2+ 的电化学过程。N 工程 Cu (N-Cu) 催化剂表现出最佳的 CO2转化为 C2+的生产率,在 -1100 mA cm-2 下的法拉第效率为 73.7%,在 -900 mA cm-2下的能量效率为 37.2%。特别是,与可逆氢电极相比,它在 -1.15 V vs. VRHE时实现了 -909 mA cm-2的 C2+局部电流密度。

03 关键创新

一系列具有定制*CO和*H吸附能(Ead*CO和Ead*H)的杂原子工程Cu(表示为X-Cu,X = N,P,S,O)催化剂用于研究*CO 覆盖在生产C2+ 的 CO2RR 中的作用。

04 核心内容解读

cc70f168-4c23-11ed-a3b6-dac502259ad0.png


图1预催化剂的合成和表征。(a) 预催化剂的合成方案。(b)Cu3N、Cu3P、CuS、CuO 和 Cu 的 XRD 图(c) 铜基预催化剂的铜 LMM 俄歇光谱

作者在氩气气氛下通过一步热解法合成了一系列具有不同非金属杂原子(N、P、S、O)的Cu基预催化剂(图1a)。选择醋酸铜作为铜前驱体,分别通过尿素氮化、次磷酸钠一水合物磷酸化、二苄基二硫化物硫化和空气氧化分别得到Cu3N、Cu3P、CuS和CuO。

粉末 X 射线衍射用于证明Cu3N (PDF#86-2284)、Cu3P (PDF#74-1067)、CuS (PDF#06-0464) 和 CuO (PDF#80-0076) 的纯相,并选择商业纯铜 (PDF#85-1326) 进行比较(图 1b)。Cu LMM俄歇光谱用于探测所有这些Cu基预催化剂的表面电子特性(图1c)。

Cu3N 和 Cu3P 的光谱在 916.8 eV 处显示出明显的峰,这表明 Cu 的 +1 价。相比之下,CuS 和 CuO 在 917.7 eV 处表现出对应于 Cu 的 +2 价的峰,而纯 Cu 处于 0 价态并具有一些表面氧化。这些结果表明形成了具有不同杂原子的纯相 Cu 基预催化剂。

ccacd3d6-4c23-11ed-a3b6-dac502259ad0.png

图2N-Cu的结构表征(a) Cu3N 和 (b) N-Cu 的 HAADF-STEM 图。(c) HAADF-STEM 图像和 N-Cu 的相应 EDS 元素映射(d) Cu3N 和 N-Cu 的 XRD 图(e) Cu3N 和 N-Cu 的 N1s XPS 光谱(f) Cu KXANES 光谱和 (g) Cu3N、N-Cu 和参考 Cu 的 FT-EXAFS 光谱(h) Cu3N 和 (i) N-Cu 的 Cu K 边 WT-EXAFS 等高线图

在CO2RR过程中,随着还原电位的增加,表面化学结构和状态的自我重构是一种普遍现象。为了研究预催化剂的原位重构,作者在 CO2RR 条件下在 -50 mA cm-2下进行了 600 s 的电还原,以得到杂原子工程化的 Cu 催化剂;然后,作者以电化学 CO2RR 活化后的 N-Cu 为例进行了表征。HAADF-STEM 图像显示了原始 Cu3N 的立方形态,其晶面间距为 3.8 Å,对应于 (100) 平面(图 2a)。然而,在电还原过程中的明显重构衍生出具有粗糙表面和立方形态部分破坏的 N-Cu。

此外,N-Cu 中晶格条纹的晶面间距减小到 1.8 Å,为 Cu(200)平面,表明存在 Cu(图 2b)。具有新生成的 Cu 峰的 XRD进一步证实了晶体结构的变化(图 2d)。应该注意的是,N 原子仍然与 Cu 基体一起分散在 N-Cu 上,这表明电还原后 N 部分保留在 N-Cu 中(图 2c)。N-Cu 中这种保留的 N 物种也可以通过 XPS 验证,其中共价 N 的峰值强度显着降低但没有消失(图 2e)。同时,N-Cu 在 400.2 eV 的结合能处出现了一个新的解离 N 峰,表明电还原后电子从 N 转移到了 Cu。图 2f 显示了原始 Cu3N 和 N-Cu 的归一化 Cu K边X 射线吸收近边缘结构 (XANES) 光谱。

可以发现,电还原后,N-Cu 的吸收边向接近铜箔的较低能级移动,表明 N-Cu 中 Cu 的价态保持在 0 和 +1 之间。相应的 k3 加权傅里叶变换扩展 X 射线吸收精细结构 (FT-EXAFS) 光谱显示,与原始 Cu3N 相比,位于 1.59 Å 处的 Cu-N 键合在 N-Cu 中下降,而 Cu-Cu 配位在 2.57 Å 成为主导(图 2g)。

这一发现进一步证明了 Cu3N 化合物在电还原后演变为 N 衍生的 Cu。这一结果也可以通过比较 N-Cu(图 2h,i)和 Cu 之间的 Morlet 小波变换(WT)光谱得到支持,其中(5.0 Å–1, 1.59 Å) 处的 Cu-N 壳层特征减弱,但在 N-Cu 中仍然可见。

cd16edf2-4c23-11ed-a3b6-dac502259ad0.png


图3电化学CO2RR 性能(a) 在不同的电流密度下,H2 和 CO 在 N-Cu、O-Cu 和 Cu 上的法拉第效率。(b) 在不同的施加电流密度下,C2+在 N-Cu、O-Cu 和 Cu 上的法拉第效率和局部电流密度(c) N-Cu、O-Cu 和 Cu 的电位依赖的电流密度(d) 与报告的对应物相比,CO2RR 中 C2+局部电流密度(e) X-Cu 在 -1100 mA cm-2时的产物分布

作者测试了所有杂原子工程催化剂,包括N-Cu、P-Cu、S-Cu、O-Cu 和 Cu,并比较了它们的 CO2RR 性能。进一步计算和分析了 X-Cu 还原产物的 FE 值。对于 P-Cu 和 S-Cu,由于它们的表面被竞争氢占据,HER 占主导地位,*CO 覆盖表面的机会很低。H2(FEH2)在 P-Cu 和 S-Cu 上的 FE 远高于 CO;

因此,一氧化碳分子难以释放或与其他游离*CO结合形成C2+化合物。相比之下,对于 Cu、O-Cu 和 N-Cu,在相对较低的电流密度下可以禁止产氢。如图 3a 所示,随着施加电流的增加,FECO在这些催化剂(N-Cu、O-Cu 和 Cu)上单调降低。

值得注意的是,与在 -1.2 A cm-2时Cu 和 O-Cu 上的 FEH2急剧增加(超过40%)和可忽略不计的 FECO(约 1%)相比,在N-Cu 上FEH2被显着抑制(<20%)并且 FECO 保持在 13 %。这些结果表明,在大电流密度下,高 *CO 覆盖率可促进 CO2RR 并抑制 N-Cu 上的 HER。

高*CO 覆盖率可能表明大电流区中加速的 C-C 耦合。实际上,在图 3b 中,N-Cu 实现了 C2+产物的提高选择性,在 -1100 mA cm-2 时 FEC2+ 最高为 73.7%,大大超过了 O-Cu (29.8%) 和 Cu (34.8%)。

更重要的是,与大电流 (>1 A) 下 Cu 和 O-Cu 的 C2+生成量急剧下降相比,N-Cu 上 C2+产物的局部电流密度不断上升,甚至在 -1.15 VRHE 时达到 -909 mA cm-2,是 O-Cu 和 Cu 的 4.5 倍。图 3c 显示了电流密度作为施加在 Cu、O-Cu 和 N-Cu 上的电位的函数。

可以发现,N-Cu 的总电流密度在 -1.18 VRHE时可以达到 -1.5 A cm-2,而 O-Cu 和 Cu 在相同电位下分别仅达到 -0.3 和 -1.0 A cm-2, 这表明 N-Cu 显示出对 CO2RR 的增强活性。在 N-Cu 上生产 C2+的这种出色性能与已报道的工作进一步作了比较(图 3d)。

cd41dc74-4c23-11ed-a3b6-dac502259ad0.png

4 CO2RR 条件下不同铜基催化剂的原位 ATR-FTIR。(a) Cu、(b) O-Cu 和 (c) N-Cu 从 2150 到 1800 cm-1的原位 ATR-FTIR 光谱(d) N-Cu 从 1800 到 1000 cm-1 的原位 ATR-FTIR 光谱

作者在CO2RR 条件下进行了原位 ATR-FTIR 光谱分析,以进一步监测和识别吸附的中间体,并为大过电位下 C2+产量的增加提供机理见解。从 -0.3 VRHE开始,这些催化剂的 ATR-FTIR 光谱显示出几个峰(图 4a-c)。2086 和 1950 cm-1处的峰分别对应于 *CO 吸附的顶部和桥构型,这被广泛用于评估催化剂上的 *CO 覆盖率。

显然,在 O-Cu 的顶部或桥位处没有检测到明显的*CO 吸附峰。与Cu上单桥吸附*CO相比,N-Cu上新出现的顶部吸附*CO具有更大的负电位。这种在 N-Cu 上改变的 *CO 结合行为表明,额外的 *CO 吸附在 Cu 的顶部被触发并阻止 *H 结合,从而提高了 *CO 覆盖率。

此外,与 O-Cu 相比,*OCH3(1390、1200 和 1145 cm-1)在 N-Cu 上没有观察到吸附产生CH4 的峰,而 *CHO(1490 和 1060 cm-1)、*OCCOH(在 1205 和 1590 cm-1)和 *OC2H5(1130 cm-1)的信号随电位增加(图 4d)。这些发现进一步证明了*CO在N-Cu上的覆盖率提高了C2+生成的反应路径,从而避免了连续的*CO质子化,从而在一步质子化后驱动C-C偶联形成*OCCOH。

cd8b391e-4c23-11ed-a3b6-dac502259ad0.png

图5CO2RR条件下不同Cu基催化剂的原位SERS。(a) 原位 SERS 谱的拟合和 (b) N-Cu 中 HCO3/CO32–的比值;(c) 原位 SERS 谱的拟合和 (d) HCO3/CO32–在 Cu 中的比值(e) 原位 SERS 光谱的拟合和 (f) O-Cu 中 HCO3/CO32–的比率。

原位SERS 被进一步用于探索催化剂的局部环境并评估 CO2RR 过程中N-Cu 和 Cu上的HER 竞争(图 5)。SERS 在 1012 和 1065 cm-1处识别的信号分别归因于催化剂上吸附的 HCO3- 和 CO32-。它表明随着应用电位的增加,吸附的HCO3- 和 CO32-都在 N-Cu、O-Cu 和 Cu 上检测到(图 5a、c、e)。

定量分析表明,随着负电位的增加,对于N–Cu,HCO3- / CO32-比率显示出火山趋势(图 5b)。相比之下,由于表面气体引起的信号屏蔽,HCO3- / CO32-的比值单调下降并且对 Cu 无效(图 5d),而在 O-Cu 上发现HCO3- / CO32-呈下降趋势(图 5f)。

通常,在 CO2RR 过程中,酸性 CO2会与电解质 (KOH) 中和,首先生成 CO32-并过度中和成HCO3-。因此,CO2RR 期间催化剂周围溶液中 H 质子的局部浓度可以通过监测吸附的 HCO3-和 CO32-的比率来评估,其中 HCO3- / CO32-的比率越高意味着催化剂周围的 H 质子浓度越高。

据此,在大电流操作下,在从-0.3 VRHE/–0.1 VRHE到-1.5 VRHE的电位窗口内,N-Cu 周围的 H 质子的局部浓度始终高于 Cu/O-Cu 的浓度。这表明,与 Cu 和 O-Cu 相比,N-Cu 周围溶液中的局部 H 质子消耗较慢,H 质子消耗的增加表明 Cu 和 O-Cu 上的 HER 更明显。N-Cu 具有最差的 HER 性能,这归因于改进的 *CO 覆盖阻止了竞争性 *H 吸附和转化的位点。这进一步证明了在 N-Cu 上进行大电流操作时 HER 降低并促进了*CO 覆盖,这与电化学测量结果一致。

cdbf3b9c-4c23-11ed-a3b6-dac502259ad0.png

6 DFT 计算(a)*CO在X-Cu和Cu(100)表面不同位置的吸附能(b) X-Cu 催化剂表面上可能的吸附位点(c) 用于 HER 活性描述的氢吸附自由能 (ΔGH*)(d) *CO 的吸附能与顶部和桥位的拉伸模式(e) N-Cu、Cu 和 O-Cu 的 *CO 和 *H 吸附能比较。

由于*CO 被认为是C-C 与C2+产物偶联的关键中间体,因此提出的*CO 吸附能描述符使我们能够研究CO2RR 选择性的来源。DFT 计算用于研究杂原子如何影响 Cu 表面上的 *CO 吸附强度(图 6a)。在 X-Cu 和 Cu (100) 表面上探索了五个不同的吸附位点用于*CO 吸附(图 6b)。

对于杂原子上方的空心位点(位点 1),与纯 Cu 相比,所有杂原子工程化的 Cu 催化剂都表现出 Ead*CO 降低,表明在引入杂原子后促进了*CO 吸附。特别是,N-Cu 表现出最低的 Ead*CO (-2.02 eV),因此具有最强的 *CO 吸附。然而,对于杂原子周围的其他吸附位点(位点 2-5),发现 Ead*CO 在 Cu、P-Cu、S-Cu 和 O-Cu 的趋势中增加,而只有 N-Cu 表现出 Ead*CO 减少。

这些结果表明在N-Cu(100)表面上所有五个位点具有最有利的 Ead*CO,表明 *CO 吸附显着增强,可以有效地促进在 N-Cu 上*CO 覆盖。DFT 计算也用于解释 X-Cu 上的 HER 行为(图 6c)。N-Cu 上最低的氢吸附自由能 (ΔGH*) (-0.788 eV) 证实了 其抑制 HER。

相比之下,P-Cu (-0.028 eV) 和 S-Cu (-0.215 eV) 上的 ΔGH*值更接近于零,这导致它们的析氢竞争激烈。与 Ead*CO 在 O-Cu 和 Cu 上的桥和顶部位置相比,N-Cu 在两个位置上都表现出最好的*CO 覆盖率(图 6d)。此外,作者比较了*CO和*H在不同拉伸模式下的吸附能。

与*H吸附相比,*CO在N-Cu上的吸附增强(图6e)。强大的*CO 吸附将确保其表面有足够的*CO 覆盖。这样,由于 *CO 占据了催化活性位点,HER 被抑制,这增强了 C-C 偶联和 CO2-to-C2+的产生。综上所述, N-Cu 上的安培级 C2+产生源自用于改善 *CO 覆盖率的 N 定制 Cu 位点,从而加速 *CO 质子化后的 C-C 耦合。

05 成果启示

该工作通过Cu上的杂原子工程调整 *CO覆盖率实现了安培级CO2到C2+的生产。这项工作不仅深入揭示了*CO覆盖对C-C耦合的影响,而且为在实际设备中设计用于安培级CO2电还原的催化剂开辟了道路。





审核编辑:刘清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FTIR
    +关注

    关注

    0

    文章

    33

    浏览量

    8998
  • 光谱分析
    +关注

    关注

    0

    文章

    29

    浏览量

    10006
  • 傅里叶变换
    +关注

    关注

    6

    文章

    437

    浏览量

    42546

原文标题:JACS:铜催化剂上的杂原子工程调控中间体覆盖率实现安培级电流下的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

文章出处:【微信号:清新电源,微信公众号:清新电源】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评论

    相关推荐

    新世联科技:NG2-A-7在DAC空气捕集提取CO2的应用

    二氧化碳可以作为循环经济的一部分以各种不同方式使用。未来,它可以用作非化石基塑料的原材料,实现长期储存。它还可以用于生产全合成燃料,亦被称为eFuels。还可将二氧化碳与氢结合形成甲醇,并制成合成
    的头像 发表于 11-04 14:46 132次阅读
    新世联科技:NG<b class='flag-5'>2</b>-A-7在DAC空气捕集提取<b class='flag-5'>CO2</b>的应用

    磁化电流密度和传导电流密度的关系

    磁化电流密度和传导电流密度是两个相关但又不完全一致的物理概念,它们在电磁学和材料科学领域中各自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以下是关于这两者关系的分析: 一、定义与特性 磁化电流密度 : 定义:磁化电流密
    的头像 发表于 10-09 09:30 502次阅读

    英飞凌XENSIV PAS 5V CO2 传感器概述

    英飞凌全新的PAS 5V CO2传感器,能实时精确检测CO2 浓度,专为暖通空调(HVAC)和智能家居应用场景中的空气质量监测所设计。
    的头像 发表于 08-07 10:20 602次阅读
    英飞凌XENSIV PAS 5V <b class='flag-5'>CO2</b> 传感器概述

    富昌电子推出英飞凌新品试用——基于光声光谱 (PAS) 技术的创新性CO2传感器

    中国上海 –2024 年 8 月 2 日 – 越来越高效的楼宇隔热保温性能有助于减轻气候变化的影响。然而,隔热良好但通风不良的建筑会导致二氧化碳(CO2)的积聚,即使中等浓度的二氧化碳也会对健康
    发表于 08-02 16:20 1016次阅读

    CO2 AI推出首个大规模产品排放量计算解决方案

    CO2 AI推出首个可扩展的解决方案,它可用于计算数千种产品的排放量,从而帮助企业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手动生命周期评估(LCA)等传统方法速度慢、不一致且成本高。 根据CO2 AI和波士顿咨询集团
    的头像 发表于 06-29 09:30 585次阅读

    CO2通快与百超聚焦镜选择方法

    CO2通快与百超聚焦镜选择方法
    发表于 04-23 11:56 0次下载

    CO2激光切割机光纤改造

    CO2激光切割机光纤改造
    发表于 04-23 11:55 0次下载

    CO2激光相位延迟反射镜参数介绍

    ZPR零相位延迟镜是利用高度增强的零相薄膜涂层,应用于硅或铜反射镜基板。这种设计为低损耗偏振不敏感CO2激光反射镜奠定了基础,这样的CO2零相位延迟反射镜的功能主要是在保持光束传输系统的圆偏振。
    的头像 发表于 03-12 11:36 603次阅读
    <b class='flag-5'>CO2</b>激光相位延迟反射镜参数介绍

    电源设计如果只看电压跌落,不看电流密度会怎么样?

    分布。 还是上面那个case,这块铜皮的电流传输过程中的电流密度图是这样的: 大概是27A/mm2的样子,有经验的同事都知道这个值是不大的。那问题来了,为什么我们要关注电流密度呢?这
    发表于 01-24 15:26

    电源设计如果只看电压跌落,不看电流密度会怎么样?

    在电源设计中,负载端的电压跌落是最终的结果,通道上的电流密度是中间的过程,如果过程都没处理好,你觉得最终的结果能好吗?
    的头像 发表于 01-24 15:24 918次阅读
    电源设计如果只看电压跌落,不看<b class='flag-5'>电流密度</b>会怎么样?

    电源设计如果只看电压跌落,不看电流密度会怎么样?

    电源设计如果只看电压跌落,不看电流密度会怎么样? 电源设计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程设计任务,它的目标是为各种设备和系统提供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在电源设计中,我们通常需要同时考虑电压跌落和电流密度两个方面
    的头像 发表于 01-22 15:49 716次阅读

    工业物联网网关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价值:降本增效

    随着工业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工业物联网网关在工业生产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通过与各种生产设备连接,实现数据的采集、传输、处理与分析,为
    的头像 发表于 12-26 10:24 335次阅读
    <b class='flag-5'>工业</b>物联网网关在<b class='flag-5'>工业生产</b>中的重要价值:降本增效

    无功补偿装置总容量变低对工业生产的影响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无功补偿装置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然而,当无功补偿装置总容量变低时,将对工业生产产生多方面的影响。
    的头像 发表于 12-12 14:45 569次阅读

    MXene水溶液润滑的长寿命高电流密度摩擦伏特纳米发电机

    摩擦伏特纳米发电机(TVNG)具有高电流密度、低匹配阻抗和连续输出等特点,有望解决小型电子器件的供电问题。
    的头像 发表于 12-11 09:25 835次阅读
    MXene水溶液润滑的长寿命高<b class='flag-5'>电流密度</b>摩擦伏特纳米发电机

    uPOL封装技术如何实现电流密度供电突破

    uPOL封装技术如何实现电流密度供电突破
    的头像 发表于 12-01 16:12 758次阅读
    uPOL封装技术如何<b class='flag-5'>实现</b>高<b class='flag-5'>电流密度</b>供电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