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李中在《宫词二首》里写道,“门锁帘垂月影斜,翠华咫尺隔天涯”。从那之后中国人记住了一个词,叫做咫尺天涯。
这个颇为风雅的词,同时也蕴藏着大智慧。两个人、两件事,往往可能距离很短,却仿佛隔着千山万水,甚至在科技领域也是如此。随着无线通信产业数十年发展,人类实现了远隔千山万水也能实现通信,甚至可以刹那间传递规模庞大的数据。但换一个角度看,就会发现通信技术还有非常多亟待突破的方向,通信产业还存在大量痛点,甚至就在咫尺之间也是如此。
短距通信,是我们日常经常应用的功能。WLAN、蓝牙、红外线等多种多样的手段构成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短距通信方式。但在我们走向智能时代的过程中,却会发现有大量数字化、智能化设想,依旧会在短距传输领域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新的挑战意味着新的机会,也就是在通往智能世界的关隘,新的短距通信技术——星闪SparkLink出现了。
作为新一代无线通信短距技术,星闪为千行百业带来了新的联接智能化契机,引发了广泛关注。在2020年9月22日,星闪联盟宣布成立。经过两年多的发展,联盟在标准制定、创新示范、商用推广、对外合作等方面都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为了集中展示星闪联盟最新标准与产业成果,11月4日,以“新短距·新产业”为主题的2022年星闪产业峰会在深圳举办。关于星闪的一系列最新产业合作成果、场景化能力,以及最新的技术标准发展动向,都在峰会中亮相。
借此机会,我们来看看无线短距通信当中究竟蕴藏了哪些难题,又为什么需要星闪来一一破解。面向未来,咫尺间释放光华的星闪,又将如何为我们联接智能未来。
天堑在咫尺间:短距通信的需求与痛点
无线短距通信,其实是一种我们都已经非常熟悉,甚至赖以为生的技术体系。其是指在一个局部范围之内,比如家庭、办公室、校园、车间等场景中,两个无线设备间的通信。一般来说,短距通信距离在100米之间。这个距离间,设备经常需要在移动过程中保持信息的持续传递。比如汽车当中各个部件之间的数据通信,以及人车交互之间的信息通信。这也就是无线短距通信重要的原因。
我们可以看到,无线短距通信无论是发生在人机之间,比如智能家庭设备控制、数字门禁、智慧教育等场景,还是发生在机器与机器之间,比如工业数字化、车路协同、智慧城市等场景,都有着海量的需求。随着这些领域数字化的不断深入,大量需求导致整个短距通信产业处在蓬勃发展的态势当中。仅仅在2019年,全球无线短距通信芯片发货量达111亿片,预计2023年将超过160亿片,足可见产业的规模化程度与发展效率。
尤其在重点行业与领域的智能化升级当中,传统的无线短距通信技术已经难以承载智能化发展需求。比如说,汽车领域的“新四化”,即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广为人知。而在一台智能化的汽车中,有着大量需要实时传递的信息。比如车内的环境感知系统、影音娱乐系统、自动驾驶系统等等。举一个非常细微的例子,我们就可以直到短距传输的重要性。主动降噪正在成为智能座舱的标配。而这项技术需要麦克风主动采集噪声,再传递到车载系统当中。而如果麦克风与系统之间的传输时延过大,就会导致降噪效果大打折扣。
这样的例子在智能汽车当中不胜枚举。在未来,每辆汽车可能需要超过30片无线短距通信芯片,这将导致这一市场的需求以每年十亿的规模来计量。
在工业领域,我们也可以看到无线短距传输的重要性。随着更多“黑灯工厂”“数字化工厂”的出现,机械臂正在成为工厂中重要智能化设备。而不同的机械臂之间需要大量协作,机械臂也需要实时向工业控制系统上传和下载任务。这就导致机械臂产生了极强的短距通信需求,并且工厂中要尽量减少线缆的使用。如果机械臂的无线短距通信可靠性不强,就有可能出现卡顿、不同步等问题,这在工业场景中是难以承受的。
由此可见,众多产业的智能化发展,都必然需要面对短距通信领域的一系列挑战。现有的短距通信方案并不能符合智能化的不断发展,对短距通信在时延、可靠性、同步精度、安全性等方面的诸多新要求。
面向这个咫尺间的天堑——星闪,登上了历史舞台。
方向在星闪中:前行的SparkLink
针对一系列无线短距通信当中存在的痛点,以及数字化、智能化发展产生的需求,星闪作为新一代无线短距通信技术应运而生。
具体而言,星闪支持两种空口接入技术,分别称为星闪基础接入技术(SLB)和星闪低功耗接入技术(SLE)。其中,SLB可支持20us的单向时延、99.999%的传输可靠性和1us的同步精度;SLE可支持250 ms的双向交互、低至-110dBm的接收机灵敏度和多达256个用户的并发接入。可以说,星闪在通信能力上较传统方案有了极大的进步,尤其是在可靠性方面真正贴近了智能化发展过程中对短距通信的严苛要求。
为了推动星闪的进步与发展,星闪联盟于2020年9月22号成立,经过两年多的发展,成员从最初的80家,发展到现在的240家, 涵盖芯片、模组、设备、解决方案、测试认证、运营和安全服务等全产业链上下游。而在推动星闪走向产业的过程中,星闪联盟形成了目前阶段关注的四大领域,即智能汽车、智能家居、智能终端和智能制造。在这段时间里,星闪已经形成了从芯片、模组、相关的设备,到产业应用与行业场景的端到端覆盖,实际上实现了全产业链的发展态势。
提到通信技术,我们最关注的肯定是标准的冻结与发布。这一方面,星闪1.0系列标准已经在2021年底制定完成,构建了基于星闪接入层、基础服务层和基础应用层在内的核心端到端架构。
在产业融合方面,基于星闪1.0技术的原型验证系统(车载主动降噪原型系统、7.1无损环绕声场原型系统、低时延高清投屏原型系统、5G+星闪融合的电机同步控制原型系统)相继推出,随即引发了各界的广泛关注。能够满足广大行业需求的星闪通信芯片,也计划将在2022年内推出。星闪产业化之路,已经进入了明显的加速态势当中。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星闪较此前的无线短距通信技术,已经有了明显的区别。比如说——
1.技术价值清晰:可靠性是行业数字化,比如智能汽车、自动驾驶对短距传输技术的最高需求,也是新技术最重要的发展空间。在这一方面,星闪已经展现出了充沛的技术说服力。
2.与行业场景结合紧密:在行业数字化过程中,有大量差异化、具体化的需求需要短距通信来满足,而传统的技术模式很难进行覆盖。比如低功耗、高并发是很多物联网体系的绝对需求,比如农业互联网、农业AI场景。星闪从通信接口上就纳入了这种考虑,可以更好与万物互联网的长期愿景相结合。
3.产业链快速成熟:相比于过往的短距通信技术,星闪更能体现出“集中力量干大事”“众人拾柴火焰高”的特点。在产业联盟的推动下,星闪产业高速成熟,涌现了从技术标准,到芯片、商用方案,再到行业场景的一系列成果。
以这些差异化价值为基础,前行的星闪还在持续奔跑。星闪事业的光彩,开始愈发夺目。
未来在华光里:走向商用化、生态化的星闪事业
在星闪产业峰会中,我们既可以看到一系列星闪事业的最新成果,以及面向未来的清晰发展方向、发展节奏。比如在标准版本升级上,星闪有着清晰的版本节奏。在1.0版本中,星闪建立了端到端的标准体系,以SLB和SLE提供的核心通信能力以及统一的上层交互协议为基石,为智能汽车、智能终端、智能家居和智能制造等领域的新应用提供了短距通信的能力升级。
在1.0标准的基础上,星闪2.0技术的标准化工作已经启动。据了解,在2.0标准中,将完善技术的多项指标,在人机交互、通用音视频、第三方应用接入等方面带来更丰富的技术特性,对接和适配更多行业应用和场景的需求,构建更加丰富的产业生态。可以说,星闪2.0版本是真正融入产业、走向需求的一代。预计在2023年发布的星闪2.0版本,可以为星闪走入千行百业的数字化、智能化铺就一条高速公路。
绽放出商用的华光,是星闪今天最主要的责任。而这不仅需要技术标准作为基础,还需要产品、解决方案以及行业场景的贯通。
在峰会中我们可以看到,有16家星闪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发布首批星闪商用产品路标,计划在2022Q4-2023Q4正式推出星闪商用产品,其中包含了测试工具,芯片,模组,智能汽车和智能终端领域。这基本意味着星闪商业化进程正式开启。
而根据标准、商用芯片和模组的进展,星闪联盟四个产业推广组预测了星闪典型应用场景的商用节奏。根据目前情况,星闪的大规模的商业落地有望在2023到2024年实现。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在峰会中看到星闪国际学术委员会成立、星闪测试实验室与星闪Openlab正式揭牌成立。可以说,生态的商用之路是一条产学研用一体化的生态之路。各个领域、各个产业链分工的企业、机构,正在通过携手努力的方式,共同推动星闪在期待中前行。
咫尺之间,通过星闪联接智能世界的无数可能性——这个故事正在今天上演。
-
WLAN
+关注
关注
2文章
657浏览量
73085 -
红外线
+关注
关注
14文章
619浏览量
56179 -
蓝牙
+关注
关注
114文章
5812浏览量
170196 -
移动互联网
+关注
关注
5文章
598浏览量
34059 -
SPARK
+关注
关注
1文章
105浏览量
19893 -
星闪
+关注
关注
6文章
118浏览量
588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