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芯片需求非常淡,特别是深圳本地客户,北京客户还好点。”
“2022元旦后行情就慢下来了,春节后有波短时间小反弹,随后就一直淡,交易不活跃,只有去年三成左右交易。”在芯片行业从业多年的资深人士这样告诉记者。
今年以来,半导体的日子与去年相比大相径庭。从2020年开始,新冠带来的全球半导体增长正逐渐减弱。翻看去年的半导体情况,会发现满屏出现的是“短缺”、“缺芯”、“产能紧张”。
今年上半年,市场的情况开始有所变化。半导体产业从全面缺芯,转变为结构性缺芯。部分因为短缺而炒起来的芯片,在产能供应充足的情况下,市场价格迅速跌落,价格起伏较为夸张的甚至跌落十倍以上。
到了现在,在2022年的末端,半导体市场再次发生了变化。不管是从花旗集团的数据看,还是从标准普尔500指数来看,全球半导体市场增速正在放缓,半导体市场正在进入一个从热向冷的周期性转变。
半导体的下行周期正在来袭。
半导体面临下行周期
半导体产业正在经历低迷是毋庸置疑的。
首先来看,半导体价格变化。根据中国台湾集邦咨询(TrendForce)的数据,在7月至9月期间,DRAM和NAND闪存这两种主要类型的内存的平均合同价格分别比上一季度下降了15%和28%。
其次,各大厂商财报对未来表示悲观。存储大厂不必多说,SK海力士、美光和三星第三季的营业利润均下降30%以上,远低于分析师的预期。然而,AMD、英伟达、英特尔也同样受到了影响。
AMD第三季度营收为55.65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9%,但是主要销售PC处理器的客户端事业部营业额为10亿美元,同比下降40%。英特尔第三季度净利润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85%;英伟达三季度虽然未知,但二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51%,三季度想来也不好看。
在半导体低气压下,各大厂商开始了“裁员”、“休假”的计划。希捷在公布三季度财报的同时宣布预备将全球员工人数大砍8%或约3000人。希捷坦言,裁员原因是由于需求恶化。
英特尔宣布将通过降本增效节约100亿美元的资金,其中的措施之一就是计划11月“有针对性”裁员。即使因为代工的火热,仍旧处于忙碌状态的台积电也在内部发文鼓励员工休假充电,其总裁魏哲家更是以录制视频的方式鼓励休假。
数据显示,迄今为止,美国科技行业已经裁掉了44000名员工。
无论从半导体产品价格的下跌情况,亦或者从各大厂商财报的利润下降,再从各家企业近日的企业规划,林林种种都寓示这下行周期的到来。下行周期,人人自危。
在这一波下行周期的冲击下,中国刚刚创立的芯片厂商,现在过的怎么样?
中国初创企业过的如何?
近年来,在政府对集成电路产业的大力支持下,芯片创业成为了热潮。也正因此,中国半导体行业中涌现了诸多初创企业。
成千上万这个词非常适合形容中国芯片初创企业的数量。据企查查数据表示,成立年限在3-5年中,有近4000家企业名称中带有“半导体”字样;而成立时间在1-3年的企业数量达到了11000多家,光是最近三月内成立的企业数量就达到了3000家。
随着芯片寒冬来临,尽管有政府补贴,很多初创芯片企业仍旧没有熬过“冬天”。据统计,2020年,约有23100家半导体公司成立,1397家芯片公司关闭。虽然2021年新增了47400家半导体公司,但关闭的数量也上升至3420家。2022年1月至8月期间,估计有3400家中国半导体公司倒闭。
甚至有业内人士认为:“中国的芯片设计公司有几万家,倒闭的大部分都是没有资产的芯片设计公司,可能10个人就成立一个小公司,被注销、吊销的机会特别大,因为拿不到生意或者设计不太好。”
在接受采访的大多数人的观点中,在这一波周期里,芯片设计最可能出现大规模淘汰,因为国内做芯片设计的公司太多,且没有实力。某位初创芯片企业家表示:“并不是所有芯片公司都会成功,很多创业公司都承压很大,大部分芯片初创公司都会在两三年内倒闭。”
初创企业面临的问题一直存在:人员不够、资金不够、晶圆短缺。但下行周期,使得这种趋势更为明显。
人少一直是困扰初创企业的难题。业内人士表示:“很难找到合适的员工。从2019年开始,员工的薪水成倍增长,初创企业很难与大公司抗衡。”据半导体行业协会预测,2022年中国芯片专业人才缺口将超过25万人,而到2025年,这一缺口将扩大至30万人。
对于初创公司来说,一没有丰厚的薪资,二也没有大厂光环,在争夺有限的人才资源方面举步维艰。
资本不够对于初创企业来说也非常致命。对于研发投入极高的半导体行业的公司来说,上亿元的融资很多时候都“轻飘飘”的。曾有人采访了几个芯片创始人:“一个亿的融资在一家芯片初创企业公司可以烧多久?”某中等规模电路,成熟制程MCU芯片公司创始人说两年;某AI算力芯片公司创始人说1年;某通讯SoC芯片创始人,需要搭建百人团队的说半年。总而言之,上亿的融资,在烧钱的半导体业中确实不够看的。
在市场富裕的情况下,很多资本都非常乐意投入半导体企业。Preqin数据库的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芯片制造/设计初创公司从VC投资者那里总共获得了88亿美元的投资,是美国同类公司融资额(13亿美元)的近6.8倍。足见中国半导体领域的发展之迅猛。但是下行周期中,资本也需要谨慎。某投资人告诉记者:“现在资本也处在观望、考察尽调阶段。”
在半导体领域竞争,最重要的是有自身的产品能力和行业认知。初创企业能否交出产品,是决定其能否在市场上立足的第一步。
对于资金有限的IC设计公司,有时候也会出现,产品前期研发投入很大,但流片失败带来极大负面影响。由于资金捉襟见肘,流片所需花费不菲,一次流片的失败就会使得企业难以为继。而没有成本,企业又融不到资金,熬不过产品成功就倒下的企业不在少数。
晶圆短缺实际上算得上是特殊时期的特殊问题。这两年中,产能紧缺是业内的主要问题,初创企业同样也会遇到。不过,相对于有实力的大公司来说,在产能紧缺的时期,初创企业获取产能会更加困难。
正如同前段时间,台积电总裁魏哲家表示,汽车行业高管打电话给他,求救台积电,想要订购25片晶圆。魏哲家听后都笑了:“台积电订单2.5万晶圆起订。”而这还是能联系到台积电的“汽车行业高管”,对于现实中更小的初创企业来说,以上对话或许只是他们寻找产能时的一个缩影。由于“订单小”,在产能紧张时期,某些晶圆厂砍单直接砍掉了“小客户”。
中国初创企业如何保存实力?
寒风瑟瑟,芯片初创企业想要生存下去,就要寻找保存实力的方式。对于初创小企业来说,两种方式比较合适。
第一,安全的现金储备,持续的产品迭代与优化。打铁还需自身硬,初创企业也需要在政府的扶持与补贴下,搭建出自己的技术壁垒。积极迭代更新产品,否则无论是否存在周期,在优胜劣汰的市场中,某些企业淘汰也是正常的市场规律。
第二,“长期主义”+“抱团取暖”。下行周期影响的不仅仅是初创企业,半导体领域中的所有企业感受到了寒风的凉意。如何度过这个寒冬,“抱团取暖”就十分重要。毕竟大公司会有更多的资源,小公司如果能够和产业以及大公司结合,不仅仅是签订战略协议,而是深度绑定,有资本和股权的结合,成为一家人,行成合力,会对公司的发展非常有利。
“关键还是需要终端客户给初创企业试用产品的机会,最好是终端客户企业能够战略投资芯片初创企业。”某位业内人士这样说到。
在采访过程中,“长期主义”基本上是众多业内人士的看法。由于半导体本身存在周期性,下行也是相对而言。芯片行业本身也并非“速成”行业,许多公司决策都需要有长期的眼光。如何做到低成本,品质稳定,如何布局紧密合作的供应链,都是企业长跑的核心要素。
从投资人的角度看,尽管资本在持观望态度,但半导体的资金投入和发展必然离不开资本的加持。某投资人对记者表示:“半导体与资本两者要形成一种良性的循环,资本赋能+产品形态才能最终双赢。我认为合并+合作会成为新的形势。按照国外的半导体发展,合作才可以创造出更多的可能,闭门造车往往死的最快。”
总结
现在,随着半导体周期的下行加上地缘政治影响,中国集成电路进入了新的阶段。
前不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02专项技术总师叶甜春,在发表关于现今国内企业如何发展时,提到了四个词:坚定信心、稳住阵脚、攻坚克难,协同发展。这四个词,不仅对国内半导体上市的大企业有用,也给小型初创企业也提供了方向。
-
芯片
+关注
关注
455文章
50804浏览量
423509 -
半导体
+关注
关注
334文章
27359浏览量
218593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