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了解电解质在负极表面和晶界的反应过程

清新电源 来源:清新电源 作者:清新电源 2022-11-08 09:29 次阅读

01、导读

锂金属负极由于具有高理论比容量而有望取代商业石墨负极,然而高反应性锂金属负极和电解质之间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不可逆反应,严重缩短电池的寿命。微观层面上,锂金属负极表面结构(晶面)会对反应过程产生影响,此外,大量的晶界(GBs)也暴露于电解质中。一般来说,GBs比晶面具有更高的反应性,所以不可逆反应优先发生在GBs处,然后沿着GBs扩散到内部,即晶间反应。因此,在微观层面上了解电解质在负极表面和晶界的反应过程迫在眉睫,优化GBs成为抑制晶间反应的新策略。

02、成果简介

鉴于GBs处的Li比晶面处的Li具有更高的能量,所以锂金属负极和电解质之间的反应优先发生在GBs处(图1A)。为抑制晶间反应,清华大学张强与北京理工大学张学强合作,提出构建铝(Al)基杂原子集中晶界(Al-HCGB;图1B)策略,其中Al原子集中在GBs处而不形成可检测相。在Al-HCGB,电子从Li原子转移到Al原子并增加Li和电解质之间的反应电阻,抑制了晶间反应并减缓了活性Li的损失和电解质的消耗。相关工作以Inhibiting intercrystalline reactions of anode with electrolytes for long-cycling lithium batteries为题发表在ScienceAdvances上。

5ba02cfa-5ef8-11ed-8abf-dac502259ad0.png

图1.锂金属与电解质的晶间反应过程示意图。(A)常规锂金属和(B)Al-HCGB锂金属。@AAAS

03、关键创新

(1)提出了锂金属负极与电解质的反应优先发生在晶界处,即晶间反应;

(2)提出了一种铝基杂原子集中晶界(Al-HCGB),在Al-HCGB中,电子从锂转移到铝原子,抑制了锂金属与电解质之间的晶间反应。

04、核心内容解读

5bd89978-5ef8-11ed-8abf-dac502259ad0.png

图2.Al-HCGB抑制晶间反应的机理。(A)Li(110)、Li(100)及其界面中锂原子的位能(Esite)。(B)Esite沿(A)中箭头方向演变]。(C)Li和Al界面处的变形电荷密度分布。(D)(C)的相应二维(2D)截面。(E)Li(100)平面中Li原子的位点能量以及Li和Al金属之间的界面。(F)反应Li - e-= Li+在晶面、GBs和Al-HCGB的吉布斯自由能变化。@AAAS

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了Li原子在各个晶面以及GBs处的位能(Esite),发现Li(100)和Li(110)晶面之间相近的平均Esite(误差在0.02 eV内),表明Li在两个晶面上的反应性相似(图2A,B)。然而,在Li(100)和Li(110)晶面之间的GBs处Li原子的平均Esite显着高于晶面(-2.41 vs. -2.55eV),这意味着GBs处的Li表现出更高的反应性。因此,Li与电解质之间的反应倾向于从GBs开始,然后沿着GBs扩散,即晶间反应。

当Al杂原子与Li原子接触时,由于Al原子的电负性强于Li原子,电子从Li转移到Al原子,这通过变形电荷密度分析得到证实(图2C,D)。电荷转移降低了Li原子周围的电子密度,从而降低了Li的反应性。因此,将Al原子引入GBs时,GBs处Li原子的平均Esite从-2.41下降到-2.60 eV(图2E)。另外随着Esite的减少,Li - e-= Li+反应的能垒增加(图2F)。故与常规GBs相比,Al-HCGB可以抑制Li与电解质的晶间反应,从而降低活性Li的损失和电解质的消耗。

5c190404-5ef8-11ed-8abf-dac502259ad0.png

图3. Al-HCGB的构建。(A)Al-HCGB-Li的制备过程。(B)GBs处Al原子浓度与畸变能的关系。(C)Al-HCGB-Li箔的光学图像。(D)Al-HCGB-Li的SEM图像。(E)EBSD映射和Al-HCGB-Li的反极图着色图。(F)Al-HCGB-Li中Al元素的EDS映射。(G)XRM在Al-HCGB-Li内的Al分布。(H)(G)的横向和(I)纵向剖视图。@AAAS

采用熔融法构建Al基杂原子集中晶界(图3A)。在退火过程中,Al原子会自发地集中在GBs处,使金属整体的畸变能最小化,这被称为GBs偏析(图3B)。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子反向散射衍射-能量色散光谱(SEM-EBSD-EDS)和三维X射线显微镜(3D XRM)探究Al-HCGB-Li表面和内部Al的分布,发现Al原子在表面和内部都富集在GBs处(图3D-I)。

5c5790b6-5ef8-11ed-8abf-dac502259ad0.png

图4.通过Al-HCGB抑制晶间反应。(A)(A1和A2)常规Li和(A3和A4)Al-HCGB-Li箔在(A1和A3)初始状态和(A2和A4)浸泡24小时后的EBSD映射。(B)(A)中可识别相的比例。(C)常规Li和Al-HCGB-Li在3个循环后的脱锂容量。(D)常规Li和Al-HCGB-Li金属的电池循环3次并搁置24小时后,电解液的1H-NMR光谱。(E)根据(D)计算的DMC的摩尔比。(F)SEI在常规Li和Al-HCGB-Li负极上的XPS光谱。(G)常规Li和Al-HCGB-Li表面上Li、C和O的原子比。@AAAS

通过将Al-HCGB-Li和常规Li浸泡在腐蚀性电解质中以评估Al-HCGB对抑制Li与电解质的晶间反应的影响。从EBSD映射发现Al-HCGB-Li的金属Li在电解质中浸泡之后,金属Li相的比例明显高于常规Li,说明其与电解质的晶间反应程度更低(图4A,B)。另外沉积剥离实验也显示出Al-HCGB-Li中活性Li的消耗含量更低(图4C)。对上述电池进行拆解做核磁分析,结果表明Al-HCGB-Li中DMC溶剂的消耗量为常规Li的三分之一(图4D-G)。由于Li金属与Al-HCGB诱导的电解质的晶间反应得到缓解,活性Li和电解质的消耗速率显着降低。从XPS中分析可知,在普通的金属Li表面,其C和O的含量较高,说明电解质分解的较多,进一步证明了Al-HCGB非均相晶界可以减缓电解质与金属Li的反应。

5ccb35e8-5ef8-11ed-8abf-dac502259ad0.png

图5. Al-HCGB-Li在实际锂金属电池中的稳定性。(A)常规Li|Li和Al-HCGB-Li|Al-HCGB-Li电池电压曲线。Li|NCM523在(B)常规电解液和(C)具有LiNO3添加剂的LHCE的电解质中的循环性能。(D)扣式电池在含FEC的电解质中第100次循环时相应的电压曲线。(E)不同电解质体系下扣式电池循环性能汇总。@AAAS

采用Li|Li对称电池探究Al-HCGB-Li与常规Li在DMC基电解质中的稳定性,发现与常规Li相比,Al-HCGB-Li电池的电压滞后更低,周期更长(图5A)。此外,在不同的电解质体系中Al-HCGB-Li也表现出比常规Li更好的稳定性(图5B,E)。匹配高载量的三元正极(LiNi0.5Co0.2Mn0.3O2, 3.0 mAh cm−2)且在N/P为3.3的情况下,使用Al-HCGB改性Li负极的扣式电池的循环长达500圈(图5C)。

5cffd7a8-5ef8-11ed-8abf-dac502259ad0.png

图6.含Al-HCGB-Li软包电池。(A)基于所有组件质量的355Wh kg-1软包电池方案。(B)具有Al-HCGB-Li的3.84-Ah软包电池在1.0M LiPF6,FEC/DMC电解质中的循环性能。(C)100次循环后软包电池中常规Li和Al-HCGB-Li在剥离状态下的照片和SEM图像。(D)具有Al-HCGB-Li负极的软包电池在第3次和第100次循环时的电压容量曲线。@AAAS

基于Al-HCGB-Li的355 Wh kg-1金属锂软包电池在113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达86%(图6A,B)。对循环后的电池进行拆解分析,发现常规Li的表面在100个循环后被大块死Li覆盖,并且粉碎的死Li一部分从Cu集流体上剥落(图6C)。相比之下,Al-HCGB-Li的形态相对平坦致密,从Al-HCGB-Li的表面可以观察到活性Li的存在,表明Al-HCGB-Li仍然可以参与随后的循环。

05、成果启示

本文探究了锂金属负极GBs对电解质与锂金属晶间反应的影响。通过所设计的Al基杂原子集中晶界Al-HCGB,发现Al集中在锂金属表面的GBs处,可用于抑制晶间反应,减缓活性锂的损失和电解质的消耗。这项工作为研究表面微观结构对阳极/电解质界面反应的影响提供了新的认识,并提出了一种有效且通用的策略来抑制晶间反应。

审核编辑:郭婷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电解质
    +关注

    关注

    6

    文章

    815

    浏览量

    20085
  • 电荷
    +关注

    关注

    1

    文章

    631

    浏览量

    36162

原文标题:张强&张学强Science子刊:晶界设计抑制锂金属与电解质晶间反应

文章出处:【微信号:清新电源,微信公众号:清新电源】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评论

    相关推荐

    陈军院士团队最新Angew,聚合物电解质新突破

    研究背景 固态锂金属电池(SSLMBs)因其高的能量密度和优异的安全性能在能源存储领域受到广泛关注。然而,现有固态电解质(SSEs)普遍存在离子传导性差、电极界面稳定性不足等问题,极大地限制了其实
    的头像 发表于 01-06 09:45 21次阅读
    陈军院士团队最新Angew,聚合物<b class='flag-5'>电解质</b>新突破

    镁合金牺牲阳极与电解质接触不良的原因

    ,如果阳极埋设过浅,可能无法与足够的电解质接触,从而降低了保护效率。 二、土壤条件不佳 土壤的电阻率、湿度、温度等条件都会影响镁阳极与电解质之间的接触。例如,土壤电阻率较高的区域,阳极表面
    的头像 发表于 01-02 21:00 42次阅读
    镁合金牺牲阳极与<b class='flag-5'>电解质</b>接触不良的原因

    一种薄型层状固态电解质的设计策略

    研 究 背 景 用固态电解质(SSE)代替有机电解液已被证明是克服高能量密度锂金属电池安全性问题的有效途径。为了开发性能优异的全固态锂金属电池(ASSLMB),SSE通常需要具备均匀且快速的锂离子
    的头像 发表于 12-31 11:21 111次阅读
    一种薄型层状固态<b class='flag-5'>电解质</b>的设计策略

    半互穿网络电解质用于高电压锂金属电池

    研究背景 基于高镍正极的锂金属电池的能量密度有望超过400 Wh kg-1,然而在高电压充电时,高镍正极高度去锂化状态下,Ni4+的表面反应性显著增强,这会催化正极与电解质界面之间的有害副
    的头像 发表于 12-23 09:38 241次阅读
    半互穿网络<b class='flag-5'>电解质</b>用于高电压锂金属电池

    通过电荷分离型共价有机框架实现对锂金属电池固态电解质界面的精准调控

    (-3.04 V vs SHE),被认为是次世代电池的最优选择。然而,锂金属负极的实际应用面临诸多挑战,其中最关键的问题是锂枝的生长和副反应的发生。这些问题不仅会导致电池寿命急剧下降,还会引发严重的安全隐患,如短路和热失控。
    的头像 发表于 11-27 10:02 327次阅读
    通过电荷分离型共价有机框架实现对锂金属电池固态<b class='flag-5'>电解质</b>界面的精准调控

    胡先罗教授AEM发表研究:探索宽温电解质设计新路径

    的溶剂是高温电解质的理想选择。评估的溶剂中,正硅酸四乙酯 (TEOS) 被确定为合适的选择,并用于配制局部高浓度电解质。该工作以“Solvent Descriptors Guided
    的头像 发表于 11-08 11:06 232次阅读
    胡先罗教授<b class='flag-5'>在</b>AEM发表研究:探索宽温<b class='flag-5'>电解质</b>设计新路径

    电解电容怎么区分正负极的呢

    和工作原理 电解电容器由两个导电板和一个电解质层组成。其中一个导电板通常涂有一层金属氧化物,作为电容器的阳极,而另一个导电板则作为阴极。电解质层可以是液态的,也可以是固态的,它的作用是
    的头像 发表于 10-21 09:26 978次阅读

    无极电容器有电解质吗,无极电容器电解质怎么测

    无极电容器通常存在电解质电解质无极电容器中起着重要作用,它可以增加电容器的电容量和稳定性。然而,电解质也可能带来一些问题,如漏电和寿命问题。
    的头像 发表于 10-01 16:45 404次阅读

    铌酸锂调控固态电解质电场结构促进锂离子高效传输!

    聚合物基固态电解质得益于其易加工性,最有希望应用于下一代固态锂金属电池。
    的头像 发表于 05-09 10:37 813次阅读
    铌酸锂调控固态<b class='flag-5'>电解质</b>电场结构促进锂离子高效传输!

    电解质电极信号采集控制板

    1、产品介绍: 本产品是测量分析人体的血清或者尿液中K,NA CL CA PH LI CL CO2 等离子的浓度含量。 2、应用场景: 电解质分析仪。 3、产品概述: 主控芯片
    的头像 发表于 04-11 09:07 424次阅读
    <b class='flag-5'>电解质</b>电极信号采集控制板

    请问聚合物电解质是如何进行离子传导的呢?

    目前的聚合物电解质体系中,高分子聚合物室温下都有明显的结晶性,这也是室温下固态聚合物电解质的电导率远远低于液态电解质的原因。
    的头像 发表于 03-15 14:11 1261次阅读
    请问聚合物<b class='flag-5'>电解质</b>是如何进行离子传导的呢?

    不同类型的电池的电解质都是什么?

    电解质通过促进离子充电时从阴极到阳极的移动以及放电时反向的移动,充当使电池导电的催化剂。离子是失去或获得电子的带电原子,电池的电解质由液体,胶凝和干燥形式的可溶性盐,酸或其他碱组成
    的头像 发表于 02-27 17:42 1607次阅读

    新型固体电解质材料可提高电池安全性和能量容量

    利物浦大学的研究人员公布了一种新型固体电解质材料,这种材料能够以与液体电解质相同的速度传导锂离子,这是一项可能重塑电池技术格局的重大突破。
    的头像 发表于 02-19 16:16 913次阅读

    固态电解质离子传输机理解析

    固态电解质中离子的迁移通常是通过离子扩散的方式实现的。离子扩散是指离子从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个位置的过程,使得电荷材料中传输。
    发表于 01-19 15:12 2848次阅读
    固态<b class='flag-5'>电解质</b>离子传输机理解析

    关于固态电解质的基础知识

    固态电解质室温条件下要求具有良好的离子电导率,目前所采用的简单有效的方法是元素替换和元素掺杂。
    的头像 发表于 01-19 14:58 1.9w次阅读
    关于固态<b class='flag-5'>电解质</b>的基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