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上通常把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数7%以上,或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数10%以上,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是否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而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2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8.7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064万人,占13.50%。
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情况(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国家卫生健康委老龄健康司司长王海东表示:“目前,我国90%左右的老年人居家养老,7%左右的老年人依托社区支持养老,3%的老年人入住机构养老。”
“9073”现象的出现,是中国加速进入老龄化社会的现实反映——承受巨大工作压力的子女在父母养老方面心有余而力不足;六七十岁的老人往往还需要去照顾比自己更老的人;政府力量在老年公寓、护理院、养老中心等设施的投入上难以满足市场需求……一道道难题让我们开始反思老年人健康养老问题该何去何从?
于是,近两年内,不少科技厂商开始对智慧养老、居家健康管理、医疗监护类产品的市场预期抱有巨大希望。
将传统用于汽车、工业领域的毫米波雷达传感器产品应用于居家监测场景,是近几年才出现的新事物。
而在此之前,老年人身体状况监测主要来自两条技术路线:一类是智能手环、睡眠腕带等可穿戴设备,另一类以摄像头为主的视频监控。但许多老年人对于直接佩戴的智能硬件会存在一定的抵触心理,而且由于记忆力的衰退,忘记佩戴或充电也是常有的事;而如果采用视频监控的方式,老人又会觉得隐私受到了侵犯,也会产生抵触情绪。
智慧养老方面:
通过毫米波雷达、ToF等设备可以无接触的侦测到老年人的多种生活状态:静坐在家里时的呼吸、心率状况;老人有没有在电视机前睡着?在从客厅起身前往卫生间的过程中,老人是否有跌倒等状况。再结合市场上已经有的线上医生,甚至是保险服务,共同构成智慧医疗、智慧养老生态圈。
此外,一些智慧康养生命支持系统可面向康养机构、社区养老、居家养老、医疗机构等多种应用场景,提供危险信息及时告警,包括离床告警、跌倒告警、呼吸急促或心跳过缓告警、呼吸暂停告警等。同时,它还能实现潜在风险提前预测,包括睡眠质量分析、跌倒风险预测、生命活力评估、呼吸慢病AI辅助诊疗等功能。
“应用于健康管理、医疗监护方面的多传感器融合方案面临的最大挑战仍然来自算法,尤其是在算法相互配合和可靠性方面。未来,引入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补充更多逻辑功能来强化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将成为重要的趋势。
审核编辑 黄昊宇
-
毫米波雷达
+关注
关注
107文章
1044浏览量
64383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防外力破坏:输电线路毫米波雷达在线监测装置 功能特点 技术优势
毫米波雷达具有哪些特点和优势
基于压电陶瓷传感器的智能枕头非侵入式生命体征监测
毫米波雷达模块在环境监测与气象预测中的角色与挑战
生命体征监测雷达模组
英飞凌的毫米波雷达产品进行低成本生命体征检测推动医疗保健行业变革
毫米波雷达的作用 毫米波雷达与超声波雷达的区别
毫米波雷达产品实现无接触测量生命体征和呼吸速率,推动医疗保健行业变革
![<b class='flag-5'>毫米波</b><b class='flag-5'>雷达</b>产品实现<b class='flag-5'>无</b>接触测量<b class='flag-5'>生命体征</b>和呼吸速率,推动医疗保健行业变革](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BC/AC/wKgZomWlOHyANaIZAAA29v426_g473.png)
英飞凌的毫米波雷达产品实现无接触测量生命体征和呼吸速率
![英飞凌的<b class='flag-5'>毫米波</b><b class='flag-5'>雷达</b>产品实现<b class='flag-5'>无</b>接触测量<b class='flag-5'>生命体征</b>和呼吸速率](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BC/81/wKgZomWjzpqAGZ4_AACRxrcl-3U860.jpg)
英飞凌毫米波雷达实现无接触测量生命体征和呼吸速率推动医疗变革
英飞凌 | 无接触测量生命体征和呼吸速率:雷达传感器推动医疗保健行业变革
![英飞凌 | <b class='flag-5'>无</b>接触测量<b class='flag-5'>生命体征</b>和呼吸速率:<b class='flag-5'>雷达</b>传感器推动医疗保健行业变革](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BC/9A/wKgaomWc5ayAB1NWAAU4OClm1zU286.png)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