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互联网”、“工业4.0”、“中国制造2025”已成为热词,日渐深刻地影响到我国传统的工业生产领域,而消费者对于制造产品的需求日益激增,也刺激着我国制造业开始谋求新的发展,步入智能制造转型之路。
制造供给不足 工业物联网制造业转型
随着“互联网+”、工业4.0等概念的提出,互联网似乎已成为众多制造企业转型升级路途中的“救命稻草”。当下,众多制造类企业热衷给自己贴上此类热词标签,此概念更是一度成为资本市场追逐的宠儿。
此前发生的国外抢购马桶盖的现象,从侧面反映消费者对于制造产品的需求在增强。对此,工信部部长苗圩表示,针对不断变化的消费需求,国货当自强。“我们在供给端发生了问题,虽然很多行业出现了产能过剩,但是对中的需求还不能满足。”
对于制造商来说,他们所追求的目标很简单,无非是降低成本、提升质量、提高可用率和提升产出量,因此必须淘汰、更新老旧生产设备和传统技术。而对于消费者来说,也无非是追求高的性价比。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发展迅速,逐步成为制造业大国。基于此,众多制造企业开始将目光聚焦在工业自动化上以解决生产力难题,然而当设备与人工的生产效率被挤压至仍无法产生更多利润时,制造业信息化优势立现。
然而,我国制造业目前也面临着突出问题和挑战,长期以来,劳动力低成本一直被认为是中国制造业崛起的重要比较优势,但是,伴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步入后期、人口红利逐步消失以及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低成本优势正在逐步消失。
制造业管理阶层正迎向工业物联网和工业4.0,一来让工厂兼具连网功能、实时性、数字整合和预防性,二来采用可快速部署、快速实现价值、持续进化的物联网技术,还要透过网络、移动装置和增强现实(AR)来提供现代体验。
根据IoT Business News报导,新科技和工业物联网(IIoT)带动这波制造业转型潮,对制造业造成深远的影响。2016年LNS Research调查发现,未来1年51%受访的制造商表示将投资工业物联网,75%表示迟早会投资该领域。
“伴随工业化的进程,国家将面临中等收入的陷阱,要跨过这个陷阱,制造业要发挥重要的作用。从案例来看,没有跨过去的,大多数都是制造业不强的国家。”同济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志华近日在一个有关中国制造2025的高峰论坛上说。
工业物联网透过数字制造、实时智能和预测分析,协助制造商提升营运效能和弹性。而制造业转型主要分成3个阶段。
阶段是“了解”,亦即实时掌握既有的资料,包括实时连接各种资产、传感器、商业系统和外部数据源。
第二阶段是“进步”,一旦取得实时数据,制造商要针对机器健康状况和品管流程进行预测分析。此外,善用3D和AR技术来引导工人、以数字的方式设计制造流程和品管计划、持续改善制造应用。
第三阶段是“超越”,试图把上述能力延伸到企业管理层次,包括掌握供货商的生产效能和质量、同步各种资源来确保生产无瑕、利用关键绩效指标(KPI)和效能基准来找出佳作法、部署物理数字的闭回路流程来刺激进步。
目前中国的制造业规模已经位居世界,制造业占GDP比重接近35%,但中国的制造业总体上大而不强,结构性矛盾突出,自主创新能力弱的问题仍然没有根本改观。在借鉴“工业4.0”推进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还面临很多本土化的问题,现在各方面都还处于初步的探索阶段,尚未在探索中寻找到佳实践,不能盲目推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审核编辑 :李倩
-
制造业
+关注
关注
9文章
2219浏览量
53545 -
工业物联网
+关注
关注
25文章
2369浏览量
63846
原文标题:制造供给不足 工业物联网制造业转型
文章出处:【微信号:IGX工业物联网研究院,微信公众号:IGX工业物联网研究院】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