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LITEALUM中铝压接的功能特性与应用

线束世界 来源:TE 作者:TE 2022-11-24 10:10 次阅读

鉴于其良好的导电性,铝 (Al) 是用于电缆的理想材料。用铝导体代替铜 (Cu) 导体代支持了汽车工程领域出现的两个集中关注的要求。

首先,作为一种重量比铜轻约三分之二的轻质材料,铝可用于减轻电缆线束的总重量。即使考虑到电导率和密度的关系,具有相同电阻的铝导体仍然比其等效的铜轻 50% 左右。这种重量减轻的主要作用是减少燃料消耗,从而减少二氧化碳(CO2)排放。轻量化结构对于具有替代驱动系统的车辆(混合动力或电动车辆)同样重要,因为它可以在电动驾驶模式下可以大大增加车辆的续航里程,从而有助于限制所需牵引电池的尺寸和重量。

其次,铝是一种供应充足的建筑材料,与铜的有限可用资源不同,铝不是投机金属。这意味着铝的价格保持相对稳定,明显低于铜的价格。

23f3f4e6-6b8a-11ed-8abf-dac502259ad0.jpg

对于电力工程领域的应用,TE Connectivity 开发的用于接触铝导体的 COPALUM 压接连接器(图 2)已被证明非常成功。在 AMPLIVAR 压接及其产品系列中,TE Connectivity 还为铝导线(绞合导体)开发了解决方案。自 2009 年以来,从使用这些产品中获得的基本经验有助于 LITEALUM 的开发,以便于汽车应用中使用的所有横截面铝绞合导体的工艺可靠、耐用压接。

端子压接的挑战

除了其优势外,铝还具有许多可能阻碍其用作导体材料的特性:轻合金在机械载荷下从 80°C 左右表现出增加的蠕变趋势,而在 Cu 中,这种现象仅在高于 230°C 的温度下发生。因此,必须在电线束的接触点处专门设计从铝到铜的连接,以确保在产品的使用寿命内不会损失电气特性。

在直接接触点存在水分的情况下,Cu (0.3V) 和 Al (-1.69V) 之间存在的电位差导致 Al 溶解,Al 是两种金属中的活泼金属。必须采取措施以防止这种不良影响。

铝是一种韧性金属,具有明显的弯曲敏感性。铝的机械强度只有铜的三分之一。在为导体应用确定材料尺寸时,必须考虑这些特性,以便在电线本身和连接的拉出强度方面达到所需的机械强度。根据车辆制造商的不同,典型的指定拉拔强度在 60 到 90 N 之间。

接触方面的另一个挑战是铝形成致密且极其坚硬的氧化层。虽然这种氧化层可以保护材料免受逐渐腐蚀,但它也具有最著名的绝缘体之一的特性。因此,良好的电连接需要在压接过程中可靠地破坏氧化层。

LITEALUM中铝压接的功能特性

新开发的用于接触铝导体的解决方案是 LITEALUM 压接筒。F型压接筒的设计和表面特性,尤其是压接区,是根据铝导体的材料要求精确定制的。

LITEALUM 压接筒的内部具有锋利的锯齿,使表面具有“搓衣板”的外观(图 3)。术语“鲨鱼鳍锯齿”充分描述了脊状边缘的轮廓。在压接操作期间,锯齿会破坏氧化层,暴露下面的纯铝,从而允许通过局部冷焊建立电接触。

2476a0e4-6b8a-11ed-8abf-dac502259ad0.jpg

在压接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利用了铝的固有延展性。低屈服点导致导体材料在铝线的压接过程中比铜套管承受更大的机械变形。由这种变形引起的体积流沿着微锯齿的尖锐脊在两个方向上轴向位移并进入它们(图 4)。

248c356c-6b8a-11ed-8abf-dac502259ad0.jpg

当压接模具完全闭合时,由于导体在负载冲击下沿纵向伸长,在压接套管和导体之间形成局部冷焊区(图5)。Cu 和 Al 能够很好地合金化的事实在这里被利用从而相互接触。

249b21bc-6b8a-11ed-8abf-dac502259ad0.jpg

晶格的表面显示了所涉及的导体材料的相互渗透。验证的冷焊面占 5% 以上,存在与全表面焊接相似的接触电阻水平。由于这种冶金结合的连接,电气耐久性非常高。从机械上讲,Al 和 Cu 之间的压接连接实际上比 Al 和 Al 之间更强。从 1.5 mm² 的电线横截面开始,新的压接连接已经表现出 80 N 的拉拔强度。

由于压接中剩余的残余表面压力约为 180 N/mm²,仅在少数几个点(图 6),几乎不存在会导致铝从压接筒向外蠕变的情况。

24b335c2-6b8a-11ed-8abf-dac502259ad0.jpg

因此,造成良好电接触的不是压接中的残余应力程度,而是部分冷焊。两个横截面之间的机械模拟表明,压接后铝导体和铜导体之间几乎没有区别。

为了为尽可能多的股丝创造最大可能的铜接触面,新的铝导体压接筒尽可能卷入。虽然铜压接的评估标准不适用于铝压接,但同时套管不会靠在端子底部上(图 7.)。

24d95a72-6b8a-11ed-8abf-dac502259ad0.jpg

LITEALUM 压接的几何形状在后端具有梯度,以防止对铝导体产生任何相关的缺口效应。导体的变形和伸长向套筒后端不断减小,从而防止形成边缘和预定断裂点。

24f5c1d0-6b8a-11ed-8abf-dac502259ad0.jpg

为防止电化学腐蚀,压接筒后端的绝缘层包含在压接过程中,(图 8)。在压接筒的前端,通过滚入额外的材料(密封条)以及密封剂的点沉积来实现腐蚀保护。完成的压接是防腐蚀的。为此所需的所有元件都集成在压接筒中。

鉴于汽车行业涉及的高件数要求,铝导体压接系统被设计为全自动过程,包括压接模具。目前正在开发系列工具,以作为汽车制造商应用压接的并行过程。

显著的重量节省

由于线束已经是车辆中使用的最复杂和最重的部件之一,因此任何减轻重量的可能性都是一个有吸引力的提议。在一辆线束重量不到 30 公斤的普通中型汽车中,对实际减重潜力的模型计算进行了分析。

为了用铝线代替铜导体,只分析了较大的横截面 (>0.75 mm²),不包括细信号导体。具有次高横截面的铝导体取代了受影响的铜导体。在这些条件下,最初实现了约 7 公斤的纯计算重量节省。然而,在过去十年中,德国的固体电池端子已经由铝制成,因此在这个特定案例研究中,每个线束的实际节省潜力是 2-3 公斤。

关于导体尺寸

虽然铝是电的良导体,但它的导电率只有铜的 65% 左右,因此铜导体的替代通常需要使用更大的横截面。这里的一个有用的经验法则是在用 Cu 替换 Al 时,采用导体横截面的下一个中间尺寸。然而,如今在为用于车辆的线缆确定尺寸时,采用了广泛的安全公差是众所周知的。这提供了减轻重量的潜力,但尚未被利用。在设计电缆和连接以考虑实际负载情况(称为任务配置文件)时,不是只考虑最坏的情况,替代导体材料时产生的横截面增加可能是一个优势,或者在某些情况下完全避免。

用于全自动压接铝导线的新型 LITEALUM 压接已投入使用。压接内部持久的电气连接是由于压接过程中的高度压缩以及由此产生的局部冷焊。相反,压接内部的剩余残余应力保持足够低,从而防止导体蠕变。压接筒中集成了有效的防腐蚀保护,使连接也适用于车辆乘客舱内的未密封连接器。经过 500 次湿热温度循环 (-40°C/130°C) 的温度冲击测试后,铝压接连接已被证明是稳定的(图 9)。

255e8b52-6b8a-11ed-8abf-dac502259ad0.jpg

然而,由于冷焊倾向取决于所用铝线的质量,因此铝线的表面规格将尤为重要。

审核编辑:郭婷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连接器
    +关注

    关注

    98

    文章

    14542

    浏览量

    136645
  • 电缆
    +关注

    关注

    18

    文章

    2726

    浏览量

    54840

原文标题:铝线压接的秘密

文章出处:【微信号:wiring-world,微信公众号:线束世界】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评论

    相关推荐

    在芯片制造的作用

    的物理镀膜,而是通过一种特殊的技术——金属溅射,将原子沉积到芯片表面。 的材料特性 是一种轻质的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以及易于加工的
    的头像 发表于 12-20 14:21 260次阅读

    不同材料间的焊接冶金特性

    超声波焊技术,焊丝材料主要包括金、铜、及其合金线,而焊接母材则主要涉及、金、铜等芯片端材料,以及铜、银、镍和金等框架或基板表面材料。 以下是对这些材料间焊接冶金
    的头像 发表于 12-06 10:05 154次阅读
    不同材料间的焊接冶金<b class='flag-5'>特性</b>

    旗型端子的目标与缺陷

    的机械性能、保证良好的信号运输性能。但是在实际应用也会出现一定的缺陷,今天蓬生电子给大家科普一下旗型端子的目标以及
    的头像 发表于 10-28 09:14 315次阅读

    式N头对设备连接的重要性

    德索工程师说道式N头作为电气连接的重要组件,在设备连接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以下是对式N头对设备连接重要性的详细阐述:  
    的头像 发表于 10-11 16:55 255次阅读
    <b class='flag-5'>压</b><b class='flag-5'>接</b>式N头对设备连接的重要性

    式N头防震吗

    德索工程师说道式N头作为一款广泛应用于工业、通信和消费电子等领域的射频同轴连接器,其防震性能是用户普遍关注的一个重要指标。以下是对式N头防震性能的详细分析:
    的头像 发表于 10-11 08:52 208次阅读
    <b class='flag-5'>压</b><b class='flag-5'>接</b>式N头防震吗

    F型母头时为什么会出现不良

    德索工程师说道高度是确保F型母头与线缆或另一连器有效连接的关键参数。如果高度过小,可能导致
    的头像 发表于 09-11 15:34 288次阅读
    F型母头<b class='flag-5'>压</b><b class='flag-5'>接</b>时为什么会出现不良

    200A储能插座接线端时需注意什么

    德索工程师说道储能插座接线端是连接电缆与储能设备的重要环节。使用符合规格的钳和模具,
    的头像 发表于 07-26 15:57 255次阅读
    200A储能插座接线端<b class='flag-5'>压</b><b class='flag-5'>接</b>时需注意什么

    5pinM8公头工具有何讲究

    德索工程师说道工具的规格应与5pin M8公头的尺寸和要求相匹配。一般来说,工具的
    的头像 发表于 06-14 15:28 294次阅读
    5pinM8公头<b class='flag-5'>压</b><b class='flag-5'>接</b>工具有何讲究

    六边形 VS B型

    在柔性电缆的线束制造过程,选择适当的方法至关重要,因为它直接关系到连接的可靠性和性能。六边形和B型
    的头像 发表于 05-16 08:26 976次阅读
    六边形<b class='flag-5'>压</b><b class='flag-5'>接</b> VS B型<b class='flag-5'>压</b><b class='flag-5'>接</b>

    线束制造的B与六角技术解析

    B型是一种常见的端子方法,适用于多种线径和端子类型。这种方法的主要特点是结构简单,易
    发表于 04-25 12:56 2239次阅读
    线束制造<b class='flag-5'>中</b>的B<b class='flag-5'>压</b><b class='flag-5'>接</b>与六角<b class='flag-5'>压</b><b class='flag-5'>接</b>技术解析

    3芯M9插座时需注意深度吗

    德索工程师说道如果3芯M9插座的深度不够,可能会导致接触不良,从而影响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反之,如果深度过大,可能会损伤导线,同样会影响电气性能。
    的头像 发表于 04-18 14:33 348次阅读
    <b class='flag-5'>压</b><b class='flag-5'>接</b>3芯M9插座时需注意<b class='flag-5'>压</b><b class='flag-5'>接</b>深度吗

    Molex端子工艺技术标准

    区是唯一设计受到工艺影响的部分。使用连接器制造商推荐的端接设备,夹紧压区,从而牢固地与线缆连接。理想情况下,您将端子
    发表于 03-28 09:46 1039次阅读
    Molex端子<b class='flag-5'>压</b><b class='flag-5'>接</b>工艺技术标准

    电线铜鼻子规范操作与技巧解析

    接过程次数也是一个需要注意的参数。通常情况下,次数不宜过多,一般两到三次即可。过
    发表于 03-21 11:39 9002次阅读
    电线<b class='flag-5'>压</b><b class='flag-5'>接</b>铜鼻子规范操作与技巧解析

    端子工艺与实践技术指南

    所有接地端子(环形端子)在进行双线时,须使用上下压,并且小线径在下,大线径在上。
    发表于 01-25 10:22 1505次阅读
    端子<b class='flag-5'>压</b><b class='flag-5'>接</b>工艺与实践技术指南

    探索设计仿真技术

    端子区设计和性能影响因素就不赘述了,本文我们侧重压仿真流程以推导思路,且选择端子M型及屏蔽
    发表于 01-22 13:54 448次阅读
    探索<b class='flag-5'>压</b><b class='flag-5'>接</b>设计仿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