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知乎答主:温戈
到底是设计的上限高,还是验证的上限高?这个问题我已经被问了无数遍了,很多人在选择方向的时候摇摆不定,充满忧虑,很害怕这个职位限制了自己的发展,但事实是,90%以上的人终其职业生涯也到不了上限。
要知道发展潜力,一定要看上限在哪?
像Lisa Su、Pat Gelsinger这种国际顶级巨头的领导者我们就不把他们作为职业生涯的目标了,他们的起点就甩我们几条街。不妨把上限目标设定在大公司的fellow或者中小规模创业公司的CEO或者CTO。
在大公司想要成为fellow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
如果你在公司工作非常卖力,兢兢业业,每天早出晚归,中午不休息,即使到了下午三点几,也不饮茶,晚上九点也不下班,甚至回家继续工作,年年绩效都是A,15或者20年后,能成为fellow吗?答案是,不太可能。
下图是职业生涯路线,MTS及以前,只要是正常工作,每三年升一个level是很正常的事情。特别优秀两年即可。而SMTS,只要是努力工作也没问题,而PMTS就需要你对公司的产品有开创性的贡献了,或者说,公司在某一块的设计特别的依赖你。
Fellow的要求则更高,技术实力,对公司的开创性贡献,老板的认可,人脉等,缺一不可。尤其在国内,想成为外企大厂的Fellow,难上加难。
来源:IC Camp
而创业公司的CEO、CTO对我们来说也许机会更多,但是IC公司创业成本极高,风险巨大,也没那么容易。
第二点我想说的是,在通往职业生涯顶点的道路上,个人的因素大于职位本身。
一个做fellow级别的验证,让他去做设计,经过一段时间系统性的学习和一个项目,依然可以秒杀大部分普通工程师,反之亦成立。
那么有的同学的想法是,我知道即使自己大概率达不到上限,但我依然想在职业生涯初期选择上限更高的岗位,毕竟距离退休还有三四十年,万一能达到上限呢?
如果有的选,就我个人而言,我更倾向于做设计,尤其是GPU,AI,5G等新兴方向,未来市场增量更大,生命力周期长,应用场景广阔,非常具有挑战性!
但设计并不适合所有人,也许验证和设计上限差不多,但验证的确更友好一些,对于非科班毕业是一个不多的方向。尤其是做SOC DV,将来依然很有机会转做架构设计。
就薪资来看,设计和验证基本持平。如果说在已经快达到职位薪资上限的情况下,薪资也基本是open的,可以说在常规的薪资体系之外了。
最后,还要纠正几个误区:
·做设计≠手撕RTL,稍具规模的公司都有自己的flow,后来的项目都是基于前一个项目做修改,或者部分IP直接是买来的。每一个项目都从零开始手写RTL是不存在的,这将耗费巨大的resource!
·很多人说设计和验证比例在1:2或者1:3,但从我的经验来看,很多公司并没有达到1:2这样的比例,更不要说1:3了。同样的验证的flow也是成熟的,很多test case也不需要完全重新写。但是验证的职位的确是多于设计的,目前市面上招设计岗位是要少于做验证的。
对于转行的同学来说,验证的确是一个不错的方向:
·第一个原因是在验证赛道,非科班和科班差距并没有设计大!一方面大部分学校并不会教UVM等验证知识。
·另外一方面,无论是验证思想,还是C++,SV大家都一样的要学。
·如前所说,岗位容量大于设计。
所以我个人的建议是,选择设计或者验证,最终要的还是兴趣,只要这个行业还在,设计工程师和验证工程师就分不开。
当你选择了一个方向之后,深耕下去,日拱一卒无有尽,功不唐捐终入海!
02
知乎答主:
Asic Engineer
·要说天花板(记住,是天花板),那肯定是设计高。
·第一,设计能出架构师和项目经理的概率比验证要大很多(从比例上来说),虽然我也见过做pv出身的arch,但真心不多。
·第二,虽然验证也会关心设计,但我们更关心的是功能点和性能,设计的同事除了function和performance 以外,还要关心,面积,功耗,时序路径,温度反转,等等等等,这些东西都是可以换成钱的,而我们dv做的那些在别人看来更多的是本职工作,验到了大老板会认为是应该的,验不到很容易就成了背锅侠。
·第三,在大外企中(比如AMD),能做到senior MTS的,设计和验证平分秋色,然后到principal MTS的,大概率都是设计出身,验证出身的同事比例就少的可怜了。我见过几个已经具备arch能力的dv前辈,奈何就是缺少这样的一个机会。同样的de有能做到p9 p10的,然而同档位的dv最多只能到p8。
但是,同学,我说的这些,都是天花板。我们大部分同学,这辈子连dv的天花板都很难够到,所以说这些意义大吗?反正,我是从来没有想过要当arch,要当principal MTS,也没有想过要当project manager。大部分纠结天花板的同学,大概率连验证的天花板都摸不到,就不要去纠结设计的天花板了。而且,如果教育背景不好看的话,是进不了好的设计公司做设计的,也就是说设计的入门门槛天然高于验证(A类公司做de的门槛明显高于dv, 但是薪资的差别非常小,去A类以下设计公司的当我什么都没说),然而验证目前尚有进入名企业的窗口期,我们在考虑天花板的同时,也得考虑一下现实中的性价比和可实现性。同时,验证相比设计更关心上层的数据流动,意味着dv更容易培养系统视角,啥意思?意味着你不会被具体的模块被绑定死(de这方面比我们严重一些),还没听懂?你做了五年pcie设计,大概率以后一辈子都是做pcie的了,但是作为dv而言,情况稍微好点(我承认,dv对于模块的绑定性是高于dft和pd的),只要做过了一种分层协议(pCIe Ethernet mipi),就能触类旁通,因为我们并不关心时序细节,debug底层时序本就不是我们的活,可以更快速的切入周围模块的学习,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做到对系统结构的认识,这难道不是钱吗?我毕业两年多的时间,做了ddr验证(controller那一部分并非全部),risc-v cpu验证,soc验证,明年准备开启×86 cpu的学习和data fabric的验证。至少对于绝大部分的同学来说,从事de或者dv并不会对生活质量造成本质性的差距。
审核编辑 :李倩
-
数字IC
+关注
关注
1文章
38浏览量
12660 -
架构设计
+关注
关注
0文章
32浏览量
6987
原文标题:数字IC设计发展潜力大还是验证潜力大?
文章出处:【微信号:feifeijiehaha,微信公众号:电路和微电子考研】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Agilex™ 5 系统级模块的 AI 发展潜力
![Agilex™ 5 系统级模块的 AI <b class='flag-5'>发展潜力</b>](https://file1.elecfans.com/web3/M00/06/D3/wKgZO2ePcKSAUOzhAABPPy3kL6w898.jpg)
亿铸科技荣获WISE2024年度最具商业潜力企业
RISC-V厂商跃昉科技荣获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潜力独角兽企业”认定
百度市值被低估?分析师看好其长期发展潜力
【「数字IC设计入门」阅读体验】+ 数字IC设计流程
NVIDIA和Meta CEO探讨AI与仿真模拟技术的潜力
NVIDIA黄仁勋和Meta马克·扎克伯格探讨开源AI的变革潜力
氮化镓(GaN)技术的迅猛发展与市场潜力
![氮化镓(GaN)技术的迅猛<b class='flag-5'>发展</b>与市场<b class='flag-5'>潜力</b>](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A3/4A/wKgaomT4StyAQ7UEAAAMrhv65Kk076.png)
24芯M16插头在下一代技术中的潜力
![24芯M16插头在下一代技术中的<b class='flag-5'>潜力</b>](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C7/C5/wKgaomYNDb-APj1XAADMmxdUgA0497.png)
AI潜力被过度夸大?多名专家表示需要更长时间验证
紫光国微荣登2024中国IC设计Fabless100排行榜首位
![紫光国微荣登2024中国<b class='flag-5'>IC</b>设计Fabless100排行榜首位](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C8/0D/wKgZomYYlheACII1AAAWNL8o81o365.jpg)
释放全球互连的数字潜力 MWC 2024云网高峰论坛召开
![释放全球互连的<b class='flag-5'>数字</b><b class='flag-5'>潜力</b> MWC 2024云网高峰论坛召开](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C2/E5/wKgZomXoXeCAFAbQAADhwQ8Da_E039.jpg)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