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端点智能

瑞萨MCU小百科 来源:未知 2022-12-02 12:15 次阅读

端点智能

物联网IOT)通过将虚拟和现实融为一体,将世界变得更智能、更具响应性。在过去的几年里,物联网在广泛的应用领域呈现出指数级增长。根据麦肯锡的一项研究,到2025年,物联网将产生4到11万亿美元的经济影响。边缘设备将变得更加智能,厂家也正在竞相支持更多互联和智能的端点设备。

在安全的云基础设施的支持下,智能互联设备具有许多优势,持有成本、资源效率、灵活以及方便使用。然而,在设备和云之间来回传输数据的过程,会带来额外的数据延迟和隐私风险。对于非实时、低延迟要求的应用来讲,这通常不是问题,但对于依赖实时分析并需要在事件发生时快速响应的业务来说,这会造成性能的瓶颈。

想象一下,在一个工厂中,通过实时数据分析和智能化设备进行感应通信,可以显著优化整体运营、物流和供应链。这种工业传感器产生的数据和为之响应的控制设备对工厂操作人员帮助很大,通过预防性的异常检测避免生产事故,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

这也体现出了执行本地化机器学习和分析的现实需求,缩短关键应用程序的响应延迟,防止数据泄露,并有效管理物联网产生的数据。那么就要将数据的计算下放到离数据采集更近的地方,即所谓“端点”,而不是将数据统统发送回云端的数据中心进行处理。

将高性能物联网设备与人工智能相结合,创造出新的应用场景,就是所谓的AIoT。AIoT——边缘设备上人工智能——释放无限可能。例如:助听器利用算法从谈话中过滤背景噪音,智能家居设备依靠人脸和声音识别来切换用户的个性化设置。正因为端点人工智能,这些个性化的感知、决策和预测成为可能。

Endpoint AI是人工智能领域一个新的前沿技术,它将人工智能的处理能力带到了网络边缘。这是一种在本地设备上管理信息、搜集数据和做出决策的革命性方式。换言之,它为用于数据计算的物联网设备赋予了人工智能,即实时决策的能力。目标是让基于机器学习的智能决策在物理上更接近数据源。如下图所示,预先训练好的AI/ML模型可以有效地部署在端点,从而实现比传统云连接的物联网系统更高的系统效率。

6bd3e76c-71f7-11ed-8abf-dac502259ad0.png

传统物联网vs人工智能物联网

Endpoint AI基于在本地边缘设备上运行机器学习算法来做出决策,而不必向云服务器发送信息(至少减少发送的信息量)。

借助从物联网设备收集的大量实时数据,智能机器学习算法可以高效地从实时数据中获取最有价值的洞察能力。然而,这些机器学习算法可能很复杂,因为它们需要更高的计算能力和更大的内存。此外,在庞大的数据集中进行模式识别并做出准确决策所需的时间可能相当长。

过去,在资源受限的微控制器等设备上采用高效的机器学习算法是不可行的,但随着TinyML技术的进步,一切变得可能。TinyML已经成为许多嵌入式应用的规则改变者,因为它允许用户直接在微控制器上运行ML算法。它能带来更高效的能源管理、数据保护、更快的响应时间以及能在端点上运行的优化算法。

此外,新一代通用微控制器提供了足够的计算能力、智能的省电外设,最重要的是,强大的安全引擎来支持设备对数据隐私的要求。这为AIoT领域的新应用以及新型数据处理、延迟和安全解决方案创造了条件,并支持离线或者在线运行。

让我们简单了解一下Endpoint AI(端点人工智能)的优势。

隐私和安全——这是先决条件

在对隐私和安全非常重视的环境,通常是来自法规和商业需求的压力,数据的搜集和分析是endpoint AI的核心。Endpoint AI从根本上来讲它更加安全。数据不被发送到云端,而是由端点本身来处理。根据F-Secure报告,物联网中的端点设备是“2019年网络攻击的首要目标”,另一项研究表明,物联网设备平均每月遭受5,200次攻击。这些攻击大多发生在数据从物联网设备传输到云端的过程。那么,数据不出本地就能进行数据分析,可以大大提高抵御黑客攻击的能力。

高效的数据传输

数据的集中处理需要将数据从数据源转发到处理中心,以便对其进行分析。传输数据的时间可能会很长,也存在数据出错的风险,尤其是传输路径上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

Endpoint AI将数据从设备、传感器和机器传输到边缘数据中心或云,大大减少了决策执行的时间,提高了“数据传输处理-决策”这个周期的效率。

一些数据处理可以在分散的边缘设备上完成,有效减少网络流量,提高准确性,同时降低成本。

最短等待时间

1500毫秒(1.5秒)的延迟是电子商务网站要取得类似实体店用户体验的极限。用户不会容忍更长的延迟,他们会选择放弃,从而导致电子商务营收的减少。有了Endpoint AI,通过将数据转发到更接近数据源的位置来减少延迟。软件和硬件解决方案部署下去能够实现无等待的用户体验。

关键优势:可靠性

Endpoint AI的另一个关键优势是可靠性,因为从根本上来说,它更少依赖于云,从而提高了整体系统性能,降低了数据丢失的风险。

它可确保您的信息始终可用,并且不会离开本地,从而实现独立、实时的决策。同时决策必须准确并立刻执行。实现这一点的唯一方法是在边缘设备部署AI。

多合一设备

Endpoint AI支持集成多种AI/ML模型,有助于增强系统性能、功能以及最重要的稳健性。例如,语音+视觉功能组合,特别适合基于人工智能的免提视觉系统。语音识别可激活对物体和人脸的识别,用于智能监控或免提视讯会议系统等应用。视觉人工智能识别还可用于许多商业或工业应用中来监控操作员行为、控制关键操作,或者识错管理和风险检测。

可持续并且可行

将AI和ML功能与高性能计算设备相集成,可以开发出高度可持续的解决方案。这些技术的融合可以提供更便携、智能、节能、更经济的设备。在很多应用中AI可以帮助改善它们对环境的影响。例如,人工智能参与的分布式清洁电网、精准农业、可持续供应链、环境监测以及天气和灾害的预测和响应。

Renesas根据各种应用和系统的需求,积极参与AI/ML解决方案的提供,与合作伙伴一起,在硬件和软件方面提供全面和高度优化的可运行在端点设备上的AI/ML多功能解决方案。

人工智能不仅仅存在于云中,它将无处不在。本地设备的智能化、缩短的延迟、数据完整性、更快的执行力、可扩展性等等都是Endpoint AI的优势所在,这使得它在人工智能领域创造出更多的可能和机遇。

现在,是时候让开发人员、产品经理和业务相关人员抓住这个巨大的商机,构建更好的AIoT系统,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难题,并产生新的业务营收。

作者:Kaushal Vora

Senior Director

1

END

1

往期推荐

1

带智能属性的功能安全

2

工业功能安全 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

3

【干货分享】从零学习使用瑞萨RA6M4开发板

瑞萨电子 (TSE: 6723)

科技让生活更轻松,致力于打造更安全、更智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作为全球微控制器供应商,瑞萨电子融合了在嵌入式处理、模拟电源及连接方面的专业知识,提供完整的半导体解决方案。成功产品组合加速汽车、工业、基础设施及物联网应用上市,赋能数十亿联网智能设备改善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更多信息,敬请访问renesas.com


原文标题:端点智能

文章出处:【微信公众号:瑞萨MCU小百科】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mcu
    mcu
    +关注

    关注

    146

    文章

    17370

    浏览量

    353003
  • 瑞萨
    +关注

    关注

    35

    文章

    22314

    浏览量

    86888

原文标题:端点智能

文章出处:【微信号:瑞萨MCU小百科,微信公众号:瑞萨MCU小百科】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评论

    相关推荐

    从工业机器视觉到协作机器人,瑞萨电子有哪些AI芯片的布局?

    的应用落地。传统的人工智能依靠云端,数据分析和决策都在云端,终端重在执行。而人工智能要广泛的落地,就必须去中心化,将很多的决策放到边缘侧,通过边缘设备实现。   边缘智能市场爆发,五大特性加速AIoT终端落地   为何需要
    的头像 发表于 11-14 00:14 3265次阅读
    从工业机器视觉到协作机器人,瑞萨电子有哪些AI芯片的布局?

    端点存储器 (EPM) 位于何处? 系统RAM还是MMIO寄存器空间?

    您好,端点存储器 (EPM) 位于何处? 系统 RAM 还是 MMIO 寄存器空间? 非常感谢!
    发表于 05-30 07:52

    STM32F407 USB的IN端点只能是0x81吗?

    STM32CubeMX生成的USB工程,默认的IN端点都是0x81。我尝试将它改为其它端口,比如0x82、0x83、0x84等都会导致数据上传失败。具体的现象是可以触发TXFE中断,但是无法触发
    发表于 05-30 06:24

    求助,关于鼠标范例中的ep端点模式疑问求解

    我使用了hid 标准鼠标的范例,范例的内容大致是将0x81 IN端点设置成INT模式,然后通过感应GPIO的按下,模拟鼠标左键的按下,从而让EP IN端点输入了大量的数据(应该是坐标数据
    发表于 05-23 06:58

    STM32F429 DISCOVERY USB通信,使用端点3发送数据,接收到IN指令包的时候为什么说FIFO为空呢?

    最近在弄USB的程序,我使用STM32F429的高速USB模块,PHY使用STM32F429内部自带的全速PHY。在我的应用中,我需要自己定义4个端点(端点0除外),端点1(INInterrupt
    发表于 05-14 07:21

    stm32f427 OTG_FS端点是否可以配置端点地址,比如0x0a等等?

    各位版友: stm32f427 OTG_FS模块作为设备模式,支持4个端点,其中端点0为控制端点,剩余的端点1、2、3是否端点地址就是为0
    发表于 05-11 06:58

    STM32_USB-FS-Device_Lib_V4.1.0为何不在端点恢复后将发送端点设置为NAK?

    if necessary data get ready to transfer to host later. 主要意思是在一个端点从HALT状态恢复后,发送是有效的,那样的话,比如对于一个中断型
    发表于 05-06 08:55

    自定义设备的端点是由USB PHY芯片决定的,那每一个端点的特性也是芯片决定好的吗?

    设备的端点是有USB PHY芯片决定的,那每一个端点的特性也是芯片决定好的吗?如我现在的USB协议栈中的描述符里: /* Endpoint 1 descriptor */ 0x07, 0x05
    发表于 04-30 07:22

    用STM32f205+PHY做一个高速usb的Device设备,USB批量传输设置两个端点为OUT、IN后异常怎么解决?

    各位大神,小弟现在正在用STM32f205+PHY做一个高速usb的Device设备,需要使用两个端点,分别设置:端点2为OUT、端点6为IN的BULK模式。 正常逻辑应该是:枚举过程成功后,收到
    发表于 04-24 07:41

    STM32F4 USB CDC的端点改变后,程序无法正常工作的原因?

    遇到个问题,在此请教一下。 使用CUBE生成了一个USB CDC的工程,运行正常。默认情况下,使用的端点是0x01 0x81 0x82,我将其改为0x02 0x82 0x83,程序无法正常工作。 请问F4在端点使用上是有什么限制,会导致这一问题吗?谢谢。
    发表于 04-24 06:31

    USB HID端点2能收不能发是怎么回事?

    大家好, 最近在弄一个HID+MSC的复合设备,基于STM32_USB-Host-Device_Lib_V2.2.0 库进行修改。 芯片使用的是STM32F429IG 下面是我的端点
    发表于 04-15 08:22

    请问STM32F103 USB HID可以增加端点吗?

    STM32F103 USB HID可以增加端点吗?
    发表于 04-07 06:52

    STM32F4系列USB OTG FS如何使用自定义的USB端点

    我们公司有一款设备,使用了0X06和0X88这两个端点和上位机通信,现在我计划使用STM32F4系列单片机替代。但是看F4的参考手册,它的端点只有0,1,2,3这四个,请问我可以通过配置寄存器的方式让F4使用0X06和0X88这两个端点
    发表于 04-02 07:12

    关于STM32 USB端点配置的疑惑求解

    的CustomHID_Reset函数中,这里面是对USB端点的配置,但是里面对Endpoint 2 IN的配置就有点怪。代码片段如下: 就是红框中的这行,为什么这里配置的是端点1的发送count,而不是端点2? 非常感谢各位大
    发表于 03-12 07:13

    如何在程序中增加新的Endpoint ?然后去使用新的端点

    想知道程序中新增端点的程序代码以及实现方式,谢谢!
    发表于 02-29 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