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综述:铟砷锑(InAsSb)红外探测器的研究进展

MEMS 来源:红外芯闻 作者:红外芯闻 2022-12-02 15:40 次阅读

InAs1-xSbx属于III-V族化合物半导体合金材料,随Sb组分含量的不同,室温下可覆盖3~12μm波长,并且InAsSb材料具有载流子寿命长、吸收系数大、载流子迁移率高等优点,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红外光电材料。探测器可以在150K甚至近室温下工作,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探测率,是低功耗、小型化、高灵敏度和快响应中长波红外探测系统的良好选择,InAsSb中长波红外探测器受到广泛的关注和研究。当前对InAsSb红外探测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在二元GaSb或GaAs衬底上延伸响应波长;高温工作红外探测器;采用势垒结构、浸没透镜、等离子增强技术提高红外探测器性能等。

据麦姆斯咨询报道,近日,昆明物理研究所杨文运及其团队在《红外技术》期刊上发表了题为“铟砷锑红外探测器的研究进展”的综述文章。通讯作者为杨文运研高工,主要从事光电材料与器件研究。

本文首先简要概述了InAsSb材料的基本性质。其次,对国内外InAsSb红外探测器发展状况进行了介绍。最后,对InAsSb红外探测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InAsSb 合金性质

相比于HgCdTe材料衬底昂贵、大面积组分不均匀,器件需制冷降低俄歇复合,InAs1-xSbx的In与As及Sb为共价键结合,材料稳定性均匀性更好,外延生长采用GaSb或GaAs衬底材料,制造成本较低,同时具有超高的电子迁移率以及很小的有效质量,介电常数较低(≈11.5),室温下自扩散系数低(≈5.2×10⁻¹⁶cm²/s)。相比于InAs/GaSb超晶格材料,InAsSb材料的肖克莱-里德复合寿命更长,InAsSb体材料少数载流子迁移率各向同性,采用InAs/InAsSb II类超晶格,由于不含有Ga元素,非辐射复合中心减小,载流子寿命长于InAs/GaSb材料。此外,采用势垒结构器件可显著降低器件的肖克莱-里德霍尔复合暗电流和隧穿电流,提升器件工作温度。

InAsSb 红外探测器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现状

早期报道的InAsSb器件结构主要为简单的pn结、p-i-n结构,势垒型器件(nBn、pBnn、nBnn等)通过抑制吸收层的产生-复合电流有效降低器件暗电流提高器件工作温度,近十几年报道的InAsSb器件多采用势垒结构,工作在150~300K。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张道华教授研究团队在p-i-n异质结的基础上,在p型接触层和吸收层之间插入重掺杂宽带隙的AlGaSb电子势垒层,进而抑制器件暗电流,引入AlInAsSb层能显著改善界面质量,提高器件性能,器件结构及能带结构如图1所示。室温下没有抗反射膜的探测器、-0.5V偏置电压、3.5μm处的光谱探测率达8.9×10⁹cm·Hz1/2/W。

eb82ed62-5c73-11ed-a3b6-dac502259ad0.png

图1(a)光电探测器截面结构示意图,右边的插图是一个350μm正方形台面结构的光学显微镜图;(b)室温零偏压下结构的能带结构示意图

2006年,英国罗彻斯特大学S. Maimon和G. W. Wicks教授首次提出nBn结构器件,即“n型窄带隙吸收层-宽带隙势垒层-n型窄带隙接触层”,势垒层设置在少数载流子收集层附近远离光学吸收层,能带图如图2(a)所示,大的导带偏移ΔEc阻挡多数载流子空穴流向接触区,减小器件暗电流,较小的价带偏移ΔEv使光生少数载流子空穴在低偏压下流向未受阻的接触区形成光电流。此外,导带中的大能量势垒起到自钝化作用能够抑制表面漏泄电流。如图2(b)所示,与传统pn结器件相比,相同的工作温度下,nBn器件具有更高的信噪比。

ebac5db4-5c73-11ed-a3b6-dac502259ad0.png

图2 nBn结构器件:(a)能带图;(b)普通(实线)与nBn器件(虚线)暗电流温度特性理论曲线

目前,国外从事InAsSb红外探测器研究的主要有以色列SCD公司、美国喷气推进实验室(JetPropulsion Laboratory,JPL)、美国DRS技术公司和HRL实验室以及波兰的Antoni Rogalski课题组等。

2008年以来,以色列SCD公司采用XBn势垒型器件以抑制器件的暗电流,从而提高器件的工作温度,器件采用GaSb衬底或GaAs衬底,包括1.5~3μm的n型InAsSb吸收层,0.2~0.35μm的n型AlAsSb势垒层,0.2~0.5μm的n型InAsSb或p型GaSb接触层,器件少数载流子寿命约为700ns,150K下获得成像清晰的焦平面阵列器件。

美国喷气推进实验室Alexander Soibel等人制备InAs0.915Sb0.085-AlAs0.1Sb0.9 nBn结构器件,温度为77~325K时,器件的量子效率保持不变为35%,当温度为150~325K时,器件暗电流为扩散限电流,当温度低于150K时,产生-复合电流占支配地位。温度为77~220K时器件少数载流子寿命为300ns,温度升高器件少数载流子寿命变短,温度升高至325K时,少数载流子寿命为100ns。300K工作温度下D*=1×10⁹cm·Hz1/2/W,250K工作温度下D*=5×10⁹cm·Hz1/2/W。

美国DRS技术公司和HRL实验室报道了可见光至中波(0.5~5μm)InAsSb高工作温度、低暗电流大面阵红外探测器。在GaAs衬底上外延InAsSb材料,采用新型锥体状吸收层设计和AlSb基复合势垒层设计,降低器件暗电流,探测器D*>1×10¹⁰cm·Hz1/2/W,200K工作温度下,内量子效率>80%。

美国石溪大学和陆军实验室,在GaSb衬底上MBE外延生长GaInSb和AlInSb缓冲层,消除InAs0.6Sb0.4与GaSb衬底之间的晶格失配,然后生长1μm厚的吸收层,势垒层采用AlInAsSb四元合金材料,图3(a)为平衡态下长波异质结的能带图,图3(b)为偏置电压下能带分布,箭头表示少子空穴输运方向。77K温度下,光谱探测率2×10¹¹cm·Hz1/2/W(λ=8μm),吸收层InAs0.6Sb0.4的带隙约为90meV,响应波长8~12μm,少数载流子(空穴)寿命为185ns、扩散长度为9μm、迁移率为~10³cm²/Vs。

ebd489ec-5c73-11ed-a3b6-dac502259ad0.png

图3 长波势垒探测器异质结的能带结构示意图:(a)导带和价带能级;(b)偏置电压下能带分布,少子(空穴),箭头表示少子空穴输运方向

波兰VIGO公司采用MBE技术在(100)GaAs衬底上外延In0.74Al0.26Sb缓冲层,实现InAs0.3Sb0.7体材料生长,在n⁺接触层和InAs0.3Sb0.7吸收层之间生长一薄层InAs层,作为空穴势垒层阻挡空穴从n⁺接触层进入吸收层。器件结构和能带示意图如图4所示。300K温度下,器件50%截止波长为14.2μm。

ec2d33b2-5c73-11ed-a3b6-dac502259ad0.png

图4 InAsSb 势垒型异质结:(a)器件结构;(b)能带示意图

目前,InAsSb中波红外焦平面探测器已出现实用化商品。最为典型的是以色列SCD公司,2013年,SCD推出第一款nBn中波高温产品Kinglet,焦平面阵列规模为640×512,像元中心距为15μm,响应波长3.6~4.2μm;2014年,SCD推出第二款nBn中波高温产品HOTHerclues, 焦平面阵列规模为1280×1024,像元中心距为15μm,响应波长3.4~4.2μm。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对InAsSb光电子探测器的研究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大部分的研究集中在材料的制备、表征、材料特性分析上,极少数对制备的探测器性能进行了表征分析

2010年,同济大学高玉竹等人采用熔体外延技术在InAs衬底上获得了50μm厚层的InAsSb外延层,用该材料制作了光导探测器,在探测器上安装了锗(Ge)浸没透镜。非制冷条件下,InAs0.06Sb0.94探测器在波长8.0μm及9.0μm处的探测率D*分别为1.3×10⁹cm·Hz1/2/W 及2.8×10⁸cm·Hz1/2/W,而在波长6.5μm处,InAs0.06Sb0.94和InAs0.02Sb0.98的峰值探测率D*均大于1.0×10⁹cm·Hz1/2/W,可应用在红外探测和成像领域。

基于锑化物材料MOCVD生长的基础,2016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宁振动博士探索InAs1-xSbx体材料nBn结构中波红外探测器的制备并对制备的器件进行简单的测试分析。器件设计采用与GaSb衬底晶格匹配的InAs0.91Sb0.09作为有源区,而势垒材料则选择InP0.63Sb0.37。器件在77K及300K时的截止波长分别为4.29μm和5.35μm;在-0.8V偏压下,77K的黑体归一化探测率最高为1.2×10⁹cm·Hz1/2/W。

2019年,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张璇等人研究了InAsSb薄膜材料的生长及InAs0.91Sb0.09/AlAs0.08Sb0.92nBn结构中波红外探测器性能,-0.2V偏压300K,器件的量子效率为~63.4%,峰值探测率为2.3×10⁹cm·Hz1/2/W。

2020年,谢浩博士采用液相外延技术(LPE)制备InAs1-xSbx基pBin器件结构室温中波红外探测器,x=0.06和x=0.11两种Sb组分探测器,室温下的暗电流密度分别为1.4A/cm²、1.7A/cm²,峰值探测率分别为1.39×10⁹cm·Hz1/2/W、1.2×10⁹cm·Hz1/2/W。

2020年,昆明物理研究所邓功荣等人引入AlAsSb/AlSb复合势垒,成功制备XCBn结构的InAsSb 640×512中波红外焦平面探测器,150K、-0.4V偏置电压,暗电流密度~3.9×10⁻⁶A/cm²,探测器峰值探测率为1.06×10¹²cm·Hz1/2/W,器件结构及热成像图如图5所示。

ec9049c0-5c73-11ed-a3b6-dac502259ad0.png

图5 XCBn结构器件:(a)器件结构;(b)仿真得到能带图;(c)150-205K焦平面器件热成像图

总结与展望

综上所述,本文简要概述了InAsSb材料的基本性质,表明其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中长波红外光电探测材料。InAs0.91Sb0.09材料与GaSb衬底和AlAsSb宽带隙材料晶格完全匹配,国外以nBn结构为代表的中波高温工作InAs0.91Sb0.09焦平面阵列技术已经发展成熟并获得了广泛的应用;而在国内,InAsSb焦平面阵列的研究起步较晚,还未能实现工程化应用。未来的工作应集中在:一是提升InAsSb外延薄膜材料质量优化器件结构,提高器件性能,进一步提高器件的工作温度,实现TEC制冷,器件规模向更大焦平面阵列发展。二是继续探索InAsSb、Ga1-yInySb或者Al1-yInySb等高质量缓冲层生长方法以消除高Sb组分长波InAs1-xSbx薄膜与GaSb衬底之间的晶格失配,使光谱响应范围向长波范围拓展。深入研究InAsSb材料及新型结构器件的物理特性,对推进InAsSb焦平面探测器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审核编辑:汤梓红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半导体
    +关注

    关注

    335

    文章

    27826

    浏览量

    223839
  • 红外探测器
    +关注

    关注

    5

    文章

    291

    浏览量

    18184
  • InAsSb
    +关注

    关注

    0

    文章

    2

    浏览量

    6198

原文标题:综述:铟砷锑(InAsSb)红外探测器的研究进展

文章出处:【微信号:MEMSensor,微信公众号:MEMS】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评论

    相关推荐

    基于频谱迁移红外探测的基本原理和最新研究进展

    传统的红外探测主要基于镉汞等半导体光子型探测器,然而这类
    发表于 06-15 09:50 602次阅读
    基于频谱迁移<b class='flag-5'>红外</b><b class='flag-5'>探测</b>的基本原理和最新<b class='flag-5'>研究进展</b>

    LOG114开发板能否直接接探测器

    请问LOG114开发板能否直接接探测器,然后测试LOG114的输出。 我想把LOG114的输出直接接到ADC的采集板,ADC是14bits的,用1K的采样频率,请问采样的AD值会不会稳定
    发表于 08-05 07:42

    红外探测器外延片

    各位大神,目前国内卖红外探测器的有不少,知道等III-V族化合物外延片都是哪些公司生
    发表于 06-04 17:22

    光导型InAsSb红外探测器的研制

    针对室温(293 K)条件下使用要求,采用InAsSb单晶材料加浸没透镜制作成2~9 m波段高灵敏度光导型InAsSb红外探测器。实测光谱响应值出现在1.656 5~8.989 m。在
    发表于 10-10 15:20 25次下载

    红外探测器件在环境监测分析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通过对汽车尾气有害含量的分析研究,设计并分析能快速、准确检测气体浓度的红外气体检测系统。论述了红外
    发表于 01-04 17:16 20次下载

    分析影响红外探测器降温时间的相关因素

    响应红外辐射的光伏探测器需要在低温下工作,以降低热噪声并提高探测率。
    的头像 发表于 07-04 09:11 2337次阅读
    分析影响<b class='flag-5'>红外</b><b class='flag-5'>探测器</b>降温时间的相关因素

    详述多维度红外光电探测器

    这项研究面向多维度红外探测发展需求,聚焦波长、偏振、光程和相位四个方面的特征,从新原理、新材料、新结构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多维度红外光电
    的头像 发表于 03-12 09:48 2883次阅读

    综述:硅基BIB红外探测器研究进展

    据麦姆斯咨询报道,近期,昆明物理研究所、云南大学和云南省先进光电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的联合科研团队在《红外技术》期刊上发表了以“硅基BIB红外探测器
    的头像 发表于 02-07 13:51 2247次阅读

    红外InAsSb探测器:符合RoHS标准,可替MCT

    一谈到中红外探测器,尤其是科研领域应用,碲镉汞MCT探测器一定榜上有名。滨松多年前也曾致力于MCT探测器的推广,但是滨松现如今推出了新一代InAsS
    的头像 发表于 04-07 07:31 1400次阅读
    <b class='flag-5'>红外</b><b class='flag-5'>InAsSb</b><b class='flag-5'>探测器</b>:符合RoHS标准,可替MCT

    浅析红外探测器的三维电极成型技术

    的电极因三维特性易产生侧壁断裂问题,互联的柱会侵入电极内部,影响芯片的可靠性。
    的头像 发表于 08-09 09:46 1594次阅读
    浅析<b class='flag-5'>锑</b>化<b class='flag-5'>铟</b><b class='flag-5'>红外</b><b class='flag-5'>探测器</b>的三维电极成型技术

    制冷红外探测器材料?

    探测器红外探测器中的一种,属于制冷型红外探测器
    的头像 发表于 09-01 14:29 1520次阅读
    制冷<b class='flag-5'>红外</b><b class='flag-5'>探测器</b>材料?

    中航红外为用户提供锑化物探测器成像全面解决方案

    第24届中国国际光电博览会(CIOE2023)于9月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幕。国内锑化物制冷红外探测器技术的领军企业中航红外,携带自主研发生产的
    的头像 发表于 09-11 09:16 1196次阅读

    基于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的微透镜阵列方案

    该微透镜阵列的制作工艺简单,与探测器制作工艺相兼容。得到的微透镜阵列的均匀性较好。直接在探测器背面用材料制成,耦合精度高,不存在由于其他材料微透镜阵列与
    发表于 10-17 12:28 545次阅读
    基于<b class='flag-5'>锑</b>化<b class='flag-5'>铟</b><b class='flag-5'>红外</b>焦平面<b class='flag-5'>探测器</b>的微透镜阵列方案

    锑化物超晶格红外探测器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综述

    锑化物超晶格红外探测器具有均匀性好、暗电流低和量子效率较高等优点,其探测波长灵活可调,可以覆盖短波至甚长波整个红外谱段,是实现高均匀大面阵、长波、甚长波及双色
    的头像 发表于 04-19 09:13 1302次阅读
    锑化物超晶格<b class='flag-5'>红外</b><b class='flag-5'>探测器</b><b class='flag-5'>研究进展</b>与发展趋势<b class='flag-5'>综述</b>

    可变冷光阑红外探测器研究进展和关键技术分析综述

    为了进一步提高红外变焦光学系统的性能,兼顾其空间分辨率和灵敏度的要求,基于可变冷光阑技术的制冷型变F数红外探测器需求迫切。
    的头像 发表于 05-27 10:02 830次阅读
    可变冷光阑<b class='flag-5'>红外</b><b class='flag-5'>探测器</b><b class='flag-5'>研究进展</b>和关键技术分析<b class='flag-5'>综述</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