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黄山明)随着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策略的确立,从2021年开始,新能源、光伏等市场开始爆发出旺盛需求。但需求的过于旺盛,让上游市场有些始料未及。一方面在于产能扩张周期长,另一方面也在于行业内还存在一定技术壁垒,因此让光伏制造基础原材料硅料价格持续上涨。
不过近期,随着有关部门多次关切引导光伏产业健康发展,并介入倡导企业合理控制价格水平,硅料价格开始平稳,硅片已经开始降价,产业链价格已出现全面下降。
硅料作为光伏产业的上游业务,具有大化工的特征。特点在于危险系数高、重资产、产品差异化小、扩张周期长、产能弹性低等特点。尤其是产能弹性低,意味着工厂一旦开工便难以停工,停工就可能损害设备。而在碳中和的大目标下,光伏产业开始蓬勃发展。不过受限于扩张周期较长的原因,短时间内并不能立刻将产能补足。通常而言,成熟硅料企业新建产能达产周期在18至20个月,硅片与电池片产能建设周期为12个月,而组件只需要6至9个月就能形成产能。这就导致中下游需求的增速远远快过上游供给增速,从而形成供需错配。有资料显示,2021年硅料与硅片的缺口达到了43万吨以上,而硅料与组件的缺口则在35万吨以上。另一方面,硅料行业技术壁垒高,需要投入的资金巨大,每条产线的前期投资就在8至10亿/万吨。而在我国硅料市场中,已经出现了产业高度集中的现象。2021年全球硅料产能约为60万吨,而通威股份、大全能源、保利协鑫、新特能源、东方希望这五家产能便占到了硅料市场的70%。这意味着很难通过新进业者增加供给的方式,来缓解紧张的供需关系。由于以上种种原因,让硅料的价格开始水涨船高。从2020年底,多晶硅价格仅为6.5万元/吨,而到了2022年,多晶硅价格已经上涨至31万元/吨以上。另一方面,让国内硅片市场始料未及的是,欧洲地区由于受到地区冲突影响,导致天然气供应受阻,让欧洲对于其他能源的需求大增。据中国光伏协会数据显示,今年1-10月,我国光伏产品(硅片、电池片、组件)出口总额约440.3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90.3%。其中组件出口量为132.2 GW,同比增长61%。荷兰为第一出口市场,占比达26.8%,其次为巴西市场,占比达11.5%。数据显示,与2021年相比,欧洲对于光伏产品的需求攀升。今年中国光伏产品出口到欧洲市场的份额超过一半,出口至西班牙、德国、波兰等地的市场份额增长明显。这也推动了硅料的持续上涨,不过随着国家相关部门开始引导企业健康发展,推出多项政策保障多晶硅供应,加上新增产能得到逐渐释放。预计12月硅料产量规模将环比提升至10.3万吨,对应组件供应量为39GW。并且四季度组件出口出现了放缓的态势,这让硅料真正迎来了下降的拐点。据PVInfoLink数据,本周硅料均价已经从上周的30.2万元/吨下跌至29.5万元/吨,周环比跌幅为2.3%,是硅料价格年内继上周首次跌0.3%后的再一次下跌。随着供应的增长,硅料的下跌已经成为定局。在近年来,硅料价格的上涨也导致中下游产品不断上升,比如光伏组件价格便一路上扬。在今年8月份,华润电力公示了第五批光伏组件集采中标候选人,显示通威股份以1.942元/瓦的价格获得了华润3GW的大单。如此高的价格已经明显阻碍了下游光伏装机需求,尤其在今年四季度,是传统的光伏装机高峰期,但受到组件价格过高的影响,各级政府对于指标并没有严格执行,10月份国内装机量甚至出现环比下降的情况。不过随着光伏组件需求下降,供应量在不断增加,也意味着组件价格也会逐渐下降。当然,价格下调传导至组件环节,需要时间。如今的组件价格大多都是硅料价格高时候的产物,随着硅料价格明显下降后,便宜硅料制造出来的产品进入市场后,组件市场将迎来真正的降价潮。据PVInfoLink预计,2023年全球光伏装机量预计为326GW-360GW,假设容配比为1:1.2,对应组件装机量为391GW-432GW,假设耗硅量为2.45g/w,对应多晶硅需求为96万吨-106万吨。今年全年来看,多晶硅供应已经达到了紧平衡,预计2023年全年硅料供给将超过145万吨,多晶硅价格有望回归至9.5万元/吨。PVInfoLink资料显示,2023年多晶硅产能对应的最高成本预计约为5.5万元/吨。参考多晶硅企业历史毛利率中枢水平在30%-40%,因此预测多晶硅价格合理水平为9.5万元/吨左右。有业内人士认为,随着硅料、硅片产量的增加,叠加产品价格的下降,12月份很可能将出现光伏装机抢工潮。不过目前来看,国内主流硅料企业的12月份长单仍未落地,仅个别小厂有少量成交价格出现明显下滑,价格跌破了30万元/吨。当前随着硅片环节价格已经开始走出下跌趋势,并且在库存不断增多的情况下,下游对于硅料的采购意愿并不强,整体更加谨慎,市场观望情绪较浓。不过由于前几年硅料环节的超高利润以及良好的市场前景驱动,除了业内企业加大新产能的建设力度外,不少企业开始跨界竞争。据不完全统计,已经有50家以上的企业跨界进入到光伏行业当中,几乎涵盖各行各业,在此之前跨界企业制作光伏电站,如今已经深入到制造业当中。数据统计来看,预计2022年间总投产规模达到82.7万吨,产能释放集中在2022年下半年。当前硅料全行业已规划和在建的新产能已经超过450万吨,大部分将在明年得到市场,中长期来看硅料产能规划充裕。到了明年,不论是中国还是海外市场,大量的新增产能以及新玩家的进入,都让市场呈现更加内卷的竞争态势,硅料、硅片、组件等产品价格持续下跌几乎成为定局。随着上游硅料价格的掉头向下,有助于带动光伏装机需求,并且作为可再生能源,光伏也是未来电力供应的主要来源之一,在碳中和的背景下,将继续作为清洁能源被持续推进。并且近日国家能源局印发通知,提出各电网企业在确保电网安全稳定、电力有序供应的前提下,按照“应并尽并、能并早并”的原则,对具备并网条件的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切实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及时并网。这也表明,在今年的最后一个月,国内光伏装机量有望再度刷新历史记录。另一方面,不完全统计,2021年初至2022年11月,我国光伏规划扩产项目超过480个,但行业低水平重复建设、部分环节存在产能过剩风险、竞争进一步白热化等挑战也可能出现。如何实现高质量竞争,将是未来光伏行业需要思考的问题。声明:本文由电子发烧友原创,转载请注明以上来源。如需入群交流,请添加微信elecfans999,投稿爆料采访需求,请发邮箱huangjingjing@elecfans.com。- 时隔20年,莫斯科人汽车再次复产,背后全是中国车企的影子
- 欧盟超430亿欧元投向芯片领域,对上游半导体设备有何影响?
- 24W以下电源,新型自供电BJT方案将全面取代其他方案?
- 车用芯片不再缺?芯片大厂表示有所缓解,真实情况究竟如何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