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采用熔盐法制备合成方法实现了BP的高产率

深圳市赛姆烯金科技有限公司 来源:无机材料学报 作者:无机材料学报 2022-12-12 09:41 次阅读

作者|胡佳军, 王凯, 侯鑫广, 杨婷, 夏鸿雁

随着电力电子器件封装密度提高, 开发导热性能优异的热界面材料受到了广泛关注。绝大多数传统导热填料的热导率较低, 因此合成新型高导热填料是提高热界面材料导热性能的重要途径。本研究通过简单的熔盐法合成了高导热的磷化硼(BP)颗粒, 与氮化硼(h-BN)混合并通过搅拌和浇注的方法填充到环氧树脂(EP)基体中制备得到树脂基复合材料(BP-BN/EP)。实验结果表明:采用三盐法(NaCl : KCl : LiCl)合成的 BP 产率最高达到 74%, 相对于单盐法(41%)和双盐法(39%)分别提高了 33%和 35%。对于 BP-BN/EP 复合材料, 复合材料的微结构显示 BP 和 BN颗粒均匀分布在环氧树脂基体。当混合填料体积分数为 30%时, 该复合材料的热导率达到 1.81 Wm-1K-1, 是纯树脂热导率(0.21 Wm-1K-1)的 8.6 倍, 这与 BP 颗粒作为桥梁连接相邻 BN 颗粒形成导热网络有关。除此以外, 相较于不含BP 的复合材料(SBN-BN/EP), BP-BN/EP 复合材料展现出更加优异的热导率、热稳定性和较好的热力学性能。因此,熔盐法合成的 BP 在热管理领域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熔盐法; 磷化硼; 环氧复合材料; 热导率

器件的散热性能是决定电子器件性能、寿命及稳定性的关键因素之一。随着电子器件微型化、集成化、功能化, 高效散热问题越来越引起科研人员的广泛关注。电子元器件与散热器之间的微观接触表面不平整且存在微空隙, 继而形成非常大的界面接触热阻。提高接触界面的换热能力, 已经成为目前解决电子元器件散热问题的关键。

目前解决这一问题的常用方法是使用具有高热导率的热界面材料(Thermal interface material, TIM)填充电子元器件和散热器接触面之间的间隙。热界面材料主要是由聚合物与高导热填料组成的复合材料。聚合物材料具有良好的绝缘性、易加工和密度低等特性, 但是热导率较低(0.1~0.5 Wm-1K-1), 限制了其在热管理领域的应用。

通常需要在聚合物材料中添加导热填料来增强聚合物的导热性能。常见的导热填料(Al2O3、SiC、AlN 和 h-BN)的导热系数相对较低 (30~400 Wm-1K-1)。同时, 这些材料还有其它缺点, 如 AlN 在水和其他溶液中会发生水解; 高含量的 h-BN 使聚合物复合材料与器件之间的界面结合强度较弱。

除此之外, 金刚石和 c-BN材料具有非常高的热导率, 但其需要在高温高压的苛刻条件下合成, 或者通过合成速率较慢的化学气相沉积合成, 这些合成方法不适合大规模生产导热填料, 进而限制了它们在聚合物基热管理材料中的应用。

最近, 研究人员发现 III-V 族二元硼化合物(BAs 和 BP)具有高导热性, 其中磷化硼(BP)具有与 SiC 类似的性能, 即高热导率(280~490 Wm-1K-1)、高德拜温度(985 K)、低热膨胀系数(3.65×10-6℃-1)、低密度(2.97 g cm-3)、化学及热稳定性好、耐酸碱等优点。因此, 磷化硼是较为理想的热管理候选材料之一。

磷化硼性能优异, 但磷化硼制备成本高, 产率低, 并且反应原料或中间产物有剧毒。目前制备磷化硼的主要方法有 CVD/CVT、机械化学反应法、高温自蔓延法和溶剂热还原法等。CVD/CVT法制备周期长, 原料或中间产物有毒、产物产量低;机械化学反应法形貌难控制, 粒径小, 纯度低, 缺陷多; 高温自蔓延法瞬间产生大量的热, 易产生杂质 B12P2; 溶剂热还原法尽管反应温度低、时间短,但反应过程危险, 且生成的纳米尺寸颗粒会引起大的声子界面散射, 降低其本征热导率。因此, 急需探索一种安全、经济快速并且有效的合成路径来控制合成 BP 材料, 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工业生产需求。

本工作通过熔盐法合成了 BP 颗粒, 研究了熔盐种类和保温时间对合成 BP 产率的影响。此外, 通过 SEM、TEM 和 XRD 对 BP 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随后将合成的 BP 与 BN 混合作为填料加入到树脂中, 接着通过搅拌、浇注的方法制备得到BP-BN/EP 复合材料。作为对比, 同时制备了 SBN-BN/EP 复合材料。通过与 SBN-BN/EP 复合材料对比, 研究发现 BP-BN/EP 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热导率(1.81 Wm-1K-1)、热稳定性及较好的热力学性能,表明熔盐法合成的 BP 在热管理领域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01、实验方法

1.1 原料

双酚 A 环氧树脂(E51, 南通星辰合成材料有限公司), 固化剂(甲基六氢苯酐, 南通星辰合成材料有限公司), 促进剂(2-乙基-4 甲基咪唑, 上海阿拉丁生化科技有限公司), 镁粉(Mg, 粒径为 100~200 目(74~150 μm), 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氯化钠(NaCl)、氯化钾(KCl)和氯化锂(LiCl)(分析纯, 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BN(平均粒径分别为10 μm、0.6 μm, 上海超威纳米科技公司), 磷酸硼(阿法埃沙(Alfa Aesar))。

1.2 熔盐法合成磷化硼

以镁粉、磷酸硼和熔盐介质为原料, 混合均匀,放置到 BN 坩埚中; 再将坩埚放入反应炉中, 通入氩气保护气体, 升温至 850℃并保温 1 h 进行化学反应, 反应式如下:

4Mg+BPO4=4MgO+BP (Overall reaction) (1)

B2O3+3MgO=Mg3B2O6(Side reaction) (2)

将得到的样品在室温下用王水浸泡, 接着在60℃水浴搅拌 2 h, 随后真空抽滤并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 放入烘箱干燥后得到 BP。实验制备的磷化硼为栗色粉末。

上述提到的熔盐分为三类, 为单盐(NaCl)、双盐(n(NaCl):n(KCl)=1:1)、三盐(n(NaCl):n(KCl):n(LiCl)=5:5:7)。当熔盐为单盐、双盐和三盐时, 分别固定镁粉、磷酸硼以及氯化钠质量比为 1:1:2; 镁粉、磷酸硼以及双盐质量比为 1:1:4; 镁粉、磷酸硼以及三盐质量比为 1:1:2.5。除此以外, 固定熔盐为三盐时, 改变保温时间分别为 1、5 和 10 h。

1.3 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制备

双酚 A 型环氧树脂为基体, 合成的 BP 和 10 μm BN 以一定比例混合(BP 与 BN 的体积比例为 1 : 3)作为填料添加到树脂中, 最后制备得到双酚 A 型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具体方法如下:按照质量比为100 : 86 : 1 称取环氧树脂、固化剂、促进剂, 并搅拌混合均匀。随后分别加入体积分数为 10%、15%、20%、25%和 30%的 BP-BN 混合填料, 在 60℃充分搅拌并倒入模具中, 将模具放在单口烧瓶中, 先后用水泵和机械泵排除气泡, 再放入烘箱固化, 固化程序为:80℃/2 h+120℃/2 h, 最后降温脱模。样品记为 x-BP-BN/EP, 其中 x 代表 BP-BN 混合填料的体积分数。

作为对比, 本工作又以 0.6 μm BN 和 10 μm BN混合填料, 制备了双酚 A 型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记为 y-SBN-BN/EP, y 代表 SBN-BN 混合填料的体积分数。

1.4 结构与性能表征

采用场发射电子扫描显微镜(SEM, FEI-300)和高分辨透射电镜(TEM, JEOL JEM-2010)观察 BP 和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形貌与微观结构, X 射线衍射分析仪(XRD, D8 Advance, Bruker)和 HR800 型激光拉曼光谱仪表征合成的 BP 粉末的晶体结构。

使用 LFA-467 型的激光闪射法测试导热系数,测试样品(ϕ12.7 mm×1.0 mm), 上下表面平行, 表面均匀喷涂一层石墨, 温度为室温。采用 SDTQ600 高温热分析仪表征制备的填充型导热复合材料的TG-DSC 曲线, 即称取 3~5 mg 试样放置于坩埚中,并在 N2气氛中以 10℃·min-1的升温速率升温至800℃, 气体流速为 100 mL·min-1。红外热像仪(Fotric 250, Fotric Inc., China)测量热成像。动态热机械分析仪(DMA 242E, Netzsch)测试材料热力学行为,试样尺寸 12.0 mm×3.0 mm×1.1 mm, 测试采用单悬臂模式, 频率是 1 Hz, 循环负荷为 1 N, 升温速度为3℃/min, 温度范围为室温至 200℃。

02、结果与讨论

2.1 磷化硼的结构分析

首先, 对合成 BP 的产率进行计算, 结果如表 1所示。当热处理温度为 850℃, 保温时间为 1 h 时,在三盐(NaCl : KCl : LiCl)环境中, BP 合成产率最高,为 67%。这可能是由于三盐环境下增强了反应过程中生成的 B 和 P 的溶解度。同时相较于单盐和双盐,三盐具有较低的共熔点, 这有助于 B 和 P 的扩散和充分反应。当固定熔盐环境为三盐, 延长保温时间至 5 和 10 h, 产率分别为 74%和 64%。

表 1 不同条件下合成 BP 的产率

29730566-79bc-11ed-8abf-dac502259ad0.png

适当增加保温时间, BP 产率会提高。但是, 当保温时间过长时,BP 产率反而降低。分析其原因, 850℃高温段主要发生的是镁热还原反应, 见反应式(3)和反应式(4),而反应式(5)主要发生在保温和降温阶段。BP 产率主要取决于保温与降温阶段 P 气体的反应利用率(公式(5))。延长保温时间至 5 h, 有利于 B 和 P 的充分接触与反应, 进而提高 BP 的产率。但是, 保温时间延长至 10 h, 过长高温保温导致 P 会出现一定的挥发, 降温段 P 在熔盐中含量降低, 最终导致 BP 产率下降。

5Mg(l)+2BPO4(s)=2P(g)+5MgO(s)+B2O3(s) (3)

B2O3(s)+3Mg(l)=2B(s)+3MgO(s) (4)

B(s)+P(g)=BP(s) (5)

进一步观察 BP 的微观结构和形貌。图 2(a)是BP 的 XRD 图谱, 表明酸洗后得到的产物为纯净的磷化硼, 且衍射峰相对尖锐, 表明它的结晶度好。XRD 谱图中有六个特征衍射峰, 位于 2θ=34.2°、39.6°、57.4°、68.5°、72°和 85.5°, 分别对应立方 BP相(JCPDS 11-0119)的(111)、(200)、(220)、(311)、(222)和(400)晶面。图 2(b)是 BP 的拉曼光谱图, 在 794和 821 cm-1处的两个衍射峰, 分别对应 BP 的横向光学(TO)和纵向光学(LO)带。图 2(c)的粒径分布表明, BP 颗粒粒径分布在 1 μm 以内, 并且平均粒径约为 498 nm。如图 2(d)所示, 产物磷化硼呈无规则的颗粒状, 粒径为亚微米, 并且颗粒易团聚。图 2(e)是 BP 的透射电镜照片, 可以看到清晰的晶格条纹,其晶面间距为 0.27 nm, 对应 BP 的(111)晶面, 与文献报道相符。

298aa43c-79bc-11ed-8abf-dac502259ad0.png

图 2 BP 粉末的形貌和结构表征

2.2 微观形貌分析

图 3 是纯 EP、SBN-BN/EP 和 BP-BN/EP 复合材料的断面 SEM 照片。从图 3(a)可以看到纯 EP 断面比较干净并且平整, 属于典型的脆性断裂。混合填料加入后, 复合材料的断面展现出粗糙并且褶皱的断裂结构。这是由于混合填料会使裂纹沿着填料–聚合物界面延伸并发生断裂。同时, 随着混合填料含量增大, 混合填料在环氧树脂基体中形成了明显的导热网络。从图 3(b,c)可以看到, SBN 和 BP 颗粒位于相邻的 BN 片之间, 它们作为桥梁起到连接相邻 BN 片的作用, 增加了导热颗粒间的相互接触,有助于形成散热导通网络。

29a8951e-79bc-11ed-8abf-dac502259ad0.png

图 3 复合材料的断面 SEM 照片

2.3 导热性能分析

图 4(a)为 BP-BN/EP 和 SBN-BN/EP 复合材料的热导率随填料含量的变化关系图。随着混合填料体积分数的增加, 复合材料的热导率增强。当混合填料的体积分数为 30%时, BP-BN/EP 热导率为1.81 Wm-1K-1, 相较于纯环氧树脂导热系数(0.21 Wm-1K-1)增加了 774%, 而同体积分数条件下, SBN-BN/EP热导率为1.65 Wm-1K-1, 较纯环氧树脂增加了 697%。

2a43d93e-79bc-11ed-8abf-dac502259ad0.png

图 4 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

实验结果表明, BP-BN/EP 复合材料比 SBN-BN/EP 复合材料的热导率高。初步推断是 BP 的本征导热系数高于 SBN, 并且无规则球形 BP 颗粒相对于 SBN 具有更好的分散性, 很好地分布于 BN片之间, 发挥桥梁作用促进了相邻 BN片的热量传输。同时, 相较于 SBN, 颗粒状 BP 使复合材料内部形成的缺陷较少。上述原因使 BP-BN/EP复合材料具有更高的热导率。除此以外, BP-BN/EP复合材料热导率与其它相关文献进行了比较, 从图 4(b)可以看出制备得到的 BP- BN/EP 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热导率。

为了进一步证明 BP-BN/EP 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导热性能, 将 BP-BN/EP 复合材料放置在加热台上并施加 100℃的温度, 同时用热成像仪记录复合材料表面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并将纯EP 和 SBN-BN/EP 复合材料作为对比。从图 5(a,b)可以看出, 相对于纯的 EP 和 SBN-BN/EP 复合材料,BP-BN/EP 复合材料的表面温度更高, 经过 10 s 后,BP-BN/EP 复合材料的表面温度为 100.3℃, 而纯的 EP 和 SBN-BN/EP 复合材料分别为 75.1 和94.9℃。综上, BP-BN/EP 复合材料具有更好的传热性能。

2a8eedf2-79bc-11ed-8abf-dac502259ad0.png

图 5 纯 EP、BP-BN/EP 和 SBN-BN/EP 复合材料的热传输性能

2.4 热稳定性能分析

图 6 为不同体积分数下 BP-BN/EP 和 SBN-BN/EP 复合材料的 TG 曲线。从图 6(a,b)中可以看出, 在350~450℃温度区间内, 所有的复合材料都有明显的热失重, 初步分析是环氧树脂的分解所造成的。而随着填料体积分数增加, 复合材料的最大分解温度也随之增大, 原因是填料的加入限制了环氧分子链的移动, 并且能够吸收部分热量, 阻挡了环氧树脂分解过程中的传热。分解后, 复合材料的残余重量随着混合填料的增加而不断增大。

2ab68ed4-79bc-11ed-8abf-dac502259ad0.png

图 6 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能

通过比较发现, BP-BN/EP 复合材料的残余质量分数比 SBN-BN/EP 复合材料的要大, 说明掺杂 BP-BN 混合填料的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要优于掺杂 SBN-BN 混合填料的复合材料。究其原因是 BP 的比热高于 SBN, 促使 BP-BN 混合填料吸收更多的能量延缓了环氧分子链的挥发。除此以外, 无规则球形 BP 颗粒比 SBN具有更好的分散性, 使 BP-BN 混合填料与环氧分子链有更多的交联点, 进而阻碍分子链移动, 最终使BP-BN/EP 复合材料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

2.5 DMA 曲线分析

优异的热力学性能对于电子器件中的热管理材料非常重要。图 7 是 BP-BN/EP 和 SBN-BN/EP 复合材料随温度变化的 DMA 曲线。图 7(a, d)是BP-BN/EP 和 SBN-BN/EP 复合材料储能模量与温度的关系曲线。当温度为 70℃时, 纯 EP 的储能模量为 1.5 GPa, 而随着混合填料含量增大, 复合材料的储能模量增大。当混合填料的体积分数为 30%时,BP-BN/EP 和 SBN-BN/EP 复合材料的储能模量分别达到了 3.978 和 3.982 GPa。分析原因可能是填料含量的增多阻碍了分子链的运动, 导致复合材料的刚性增强。

2ad809e2-79bc-11ed-8abf-dac502259ad0.png

图 7 BP-BN/EP 和 SBN-BN/EP 复合材料的热力学性能

除此以外, 因为 BN 和 BP 的弹性模量高,消除了向 EP 基体传播应力的阻力, 进而提升复合材料的储能模量。当温度进一步升高, 复合材料的储能模量会发生急剧下降, 这主要是由于聚合物分子链会从玻璃态转变为橡胶态, 能量损耗所致。

损耗模量的变化(图 7(b, e))与储能模量变化一致。与此同时, 损耗因子(tanδ)可以用来评价复合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值。图 7(c, f)是 BP-BN/EP 和SBN-BN/EP 复合材料的损耗因子与温度变化的关系曲线, 从图中可以看出, 加入填料后, 复合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有所下降, 这是因为加入混合填料促进了复合材料内部热量的传递, 减小了材料内部温度差。因此, 高导热的复合材料中的分子链更易移动。

除此之外, 混合填料使得复合材料具有更大的自由体积, 进而减小了聚合物分子链移动所需要的能量, 最终导致 BP-BN/EP 复合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要比 SBN-BN/EP 复合材料的低, 这也表明 BP-BN/EP 具有优异的热导率。

03、结论

本研究采用熔盐法制备得到了结晶度高、亚微米尺寸的 BP 颗粒, 并通过调节熔盐的种类和保温时间来调控 BP 产率。在此基础上, 将 BP 与 BN 混合作为填料添加到树脂中, 随后通过溶液浇注的方法制备得到 BP-BN/EP 复合材料, 并与 SBN-BN/EP复合材料的性能进行比较和探讨。

研究发现, 当采用三盐法及保温时间为 5 h 时, BP 粉末的产率最高达到 74%(质量分数), 相对于单盐提高了 33%(质量分数)。相较于 SBN-BN/EP 复合材料, 制备得到的BP-BN/EP 复合材料表现出优异的热导率、热稳定性及较好的热力学性能。当混合填料体积分数为30%时, 其热导率达到 1.81 Wm-1K-1, 比纯 EP 的热导率提高了 8.6 倍。

本研究创新性地提出了低成本熔盐法合成 BP 的方法, 实现了 BP 的高产率, 并证实掺杂 BP 可有效提高复合材料的热导率。

审核编辑:郭婷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电子元器件
    +关注

    关注

    133

    文章

    3231

    浏览量

    104252
  • SiC
    SiC
    +关注

    关注

    29

    文章

    2654

    浏览量

    62089
收藏 人收藏

    评论

    相关推荐

    微液滴生成方法及发展趋势

    , 可用于构建药物控释系统, 灵活控制递药载体结构; 膜乳化法制备的高分子微球广泛应用于化妆品、医药、化工、电子等领域; 界面聚合法设备简单, 不要求严格的聚合物量比, 主要应用于新型材料的制备。这些方法至今仍在其各自适合的领域
    的头像 发表于 07-26 13:27 182次阅读

    基于MATLAB的BP神经网络实现方式

    以及数据处理等领域中占据重要地位。本文将以MATLAB为例,详细介绍BP神经网络的实现方式,涵盖基本原理、代码实现及优化策略,力求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入的理解。
    的头像 发表于 07-10 15:14 252次阅读

    bp神经网络模型怎么算预测值

    BP神经网络(Back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简称BP网络)是一种多层前馈神经网络,它通过反向传播算法来调整网络中的权重和偏置,从而实现对输入数据的预测。本文将详细介绍
    的头像 发表于 07-03 09:59 377次阅读

    中芯国际获“半导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专利 

    该半导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主要包含以下步骤:首先,需制备基底,其中含有器件区及位于两侧的隔离区;之后进行基底图案化,制作出衬底及突出于衬底的鳍部;接着,在器件区两侧形成突出于隔离区衬底的第一伪鳍部;
    的头像 发表于 04-19 16:06 462次阅读
    中芯国际获“半导体结构及其形<b class='flag-5'>成方法</b>”专利 

    纤机熔接模式如何选择

    纤机熔接模式是指在进行纤维材料的熔接过程中,通过控制纤机的工作模式,实现对材料的熔接效果的控制。纤机熔接模式的选择与纤维材料的性质、应用场景以及所需熔接效果等因素密切相关。 一、
    的头像 发表于 04-08 17:16 1926次阅读

    纤机放电强度多少合适

    。 一、纤机的基本原理和放电过程 纤机是用来生产合成纤维的关键设备,其主要原理是通过将聚合物原料加热熔融,然后将熔融的聚合物原料挤出成纤维形状。在熔融过程中,纤维的品质和性能主要取决于放电强度的控制。 放电过
    的头像 发表于 04-08 16:23 690次阅读

    纤机放电异常怎么处理

    纤机是一种用于制备人造纤维的专用设备,它在行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长时间的使用和操作不当等原因,纤机可能会出现放电异常的情况。放电异常不仅影响设备的正常工作,还有可能对操作人员的安全
    的头像 发表于 04-08 16:13 777次阅读

    石墨烯粉体制备方法

    石墨烯,一种由单层碳原子组成的二维材料,因其出色的物理性质、化学稳定性和潜在的应用价值,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自2004年首次通过机械剥离法成功制备以来,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已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将详细介绍石墨烯粉体的几种主要
    的头像 发表于 03-20 10:44 942次阅读
    石墨烯粉体<b class='flag-5'>制备</b><b class='flag-5'>方法</b>

    BP8523D智能家居电源芯片5V100MA

    、Buck-Boost 变换器拓扑应用。 BP8523D 内部集成了 650V 高压 MOSFET、高压启动和自供电电路、电流采样电路、电压反馈电路以及续流二极管!采用先进的控制技术,无需外部 VCC
    发表于 11-21 10:32

    BP2306CJ+BP2525B晶丰明源PWM/模拟调光 APFC BUCK 驱动芯片

    专利的电流控制机制,用极少的外部元件达到高精度的输出电流,实现优异的线性调整和负载调整BP2306XJ提供多种保护功能,包含LED负
    的头像 发表于 11-08 15:42 1362次阅读
    <b class='flag-5'>BP2306CJ+BP</b>2525B晶丰明源PWM/模拟调光 APFC BUCK 驱动芯片

    BP2308兼容PWM/模拟调光高PF恒流控制芯片

    控制机制,用极少的外部元件达到高精度的输出电流,实现优异的线性调整和负载调整BP2308提供多种保护功能,包含LED负载短路保护,V
    的头像 发表于 11-04 11:26 1436次阅读
    <b class='flag-5'>BP</b>2308兼容PWM/模拟调光高PF恒流控制芯片

    浅谈磷酸铁锂的制备工艺的一般步骤

     磷酸铁锂制备工艺多样,主要分为固相法,液相法这两大主流工艺。固相法是目前最成熟也是应用最广的磷酸铁锂合成方法,液相法工艺难度较大。今天小编给大家介绍几种磷酸铁锂制备工艺方法
    发表于 10-20 09:58 3532次阅读
    浅谈磷酸铁锂的<b class='flag-5'>制备</b>工艺的一般步骤

    什么加法器可以把4路正弦波合成方波?

    什么加法器可把4路正弦波合成方
    发表于 10-16 07:08

    8分钟了解什么是激光覆技术及其特点和应用

    的耐磨、耐蚀、耐热、抗氧化及电器特性等的工艺方法。激光覆技术是一种经济效益很高的新技术,它可以在廉价金属基材上制备出高性能的合金表面而不影响基体的性质,降低成本,节
    的头像 发表于 10-13 08:07 1541次阅读
    8分钟了解什么是激光<b class='flag-5'>熔</b>覆技术及其特点和应用

    无金属参与的可见光催化醛和铵盐合成腈类化合物

    腈类化合物不仅广泛应用于生物制药、农药、功能材料等领域,而且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其合成方法一直备受重视。
    的头像 发表于 09-27 09:39 788次阅读
    无金属参与的可见光催化醛和铵盐<b class='flag-5'>合成</b>腈类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