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一种超薄半固态聚合物电解质及其在4.5V高电压钴酸锂的应用

锂电联盟会长 来源:科学材料站 作者:科学材料站 2022-12-16 14:09 次阅读

研 究 背 景

为了实现安全和高能量密度的固态电池(SSBs),固态电解质(SSE)的重量应该最小化或厚度应该最薄化,并且应该使用高电压和高比容量的正极。基于聚氧化乙烯(PEO)的聚合物电解质(PEs)由于其高离子导、价格低廉等优势,已被认为是固态电池的最佳固态电解质之一。然而,如何制备出超薄和对高电压稳定的PEs仍然是一个挑战。

文 章 简 介

鉴于此,浙江大学欧阳晓平院士和深圳大学刘剑洪教授、张黔玲教授和梁健能研究员等人深入研究了PEO基超薄固态电解质的制备,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上面发表了An ultra-thin polymer electrolyte for 4.5 V high voltage LiCoO2 quasi-solid-state battery的论文,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院博士生研究生叶雪为论文第一作者。

作者采用涂布的方法制备出微米级的基于聚氧化乙烯(PEO)、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和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薄膜,然后使用丁二腈(SN)和氟代碳酸乙烯酯(FEC)作为增塑剂合成厚度为8.1微米的共混聚合物凝胶电解质(BPE)。

研究表明该共混聚合物凝胶电解质在室温条件下具有较高的离子电导率(1.08×10-3 S cm-1)、较高离子迁移数(0.863)和较高的电化学氧化窗口(4.7 V)。在以磷酸铁锂为正极的电池中,电池在0.3C的倍率下,循环了250圈后仍保有92.8%的容量,且平均库伦效率在99.7%以上。不仅如此,在以钴酸锂(4.5 V)为正极的高压体系中,超薄BPE与传统的PEO固态电解质相比也有明显的性能提升,循环80圈后的容量保持率为87%。通过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发现共混PEO、PMMA和PVDF-HFP能够有效的提升PEO的抗氧化能力。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光电子能谱(XPS)揭示了超薄BPE在正极界面上形成了均匀稳定的超薄CEI,这促使该共混聚合物凝胶电解质在高压条件下也拥有比较稳定的性能。而在PEO-LiTFSI固态聚合物电解质与钴酸锂电极界面,TEM和XPS分析发现了大量的副产物,包括Co3O4, CoO, 金属硫化物,LiF, Li2O, Li2CO3, Li3N和其他多元有机物等,表明了PEO-LiTFSI固态聚合物电解质与钴酸锂电极界面发生了剧烈的分解反应,这也是导致电池的高电压性能差的原因。

192ad61e-7ced-11ed-8abf-dac502259ad0.jpg

图1. 超薄的凝胶类聚合物电解质及其在4.5V的LiCoO2电池的应用。

本 文 要 点

要点一:超薄的、高离子导的凝胶类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

本课题采用涂布的方法制备出微米级的基于聚氧化乙烯(PEO)、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和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薄膜,然后使用丁二腈(SN)和氟代碳酸乙烯酯(FEC)作为增塑剂合成厚度为8.1微米的共混聚合物凝胶电解质(BPE)。该凝胶类聚合物电解质的室温离子导1.08×10-3 S cm-1的高离子导,离子迁移数高达0.863。

要点二:高电压钴酸锂/凝胶类聚合物电解质的界面研究

PEO-LiTFSI 固态电解质和LiCoO2之间的界面高度不相容。PEO在高压下会被剧烈地氧化,导致很厚的、富含有机物材料的CEI层的形成。此外,LiCoO2将经历相重构,并在高压充电过程中释放氧气。释放的氧会催化PEO的分解反应。而释放的氧的消耗反过来会加速LiCoO2的分解。由于这种协同效应, PEO和LiCoO2之间的副反应进一步加剧。因此,LiCoO2发生更严重的相重构,甚至发生颗粒破裂。结果,PEO-LiTFSI-PE和LiCoO2界面处的CEI层很厚,LiCoO2表面上有大量Co3O4、CoO、CoSx无机副产物。

此外,CEI层还包含Li3N、Li2O、SO32-、Li2CO3、LiF无机材料和含C、O、N和F的有机材料。CEI层的有机材料是由于PEO 聚合物电解质的的严重分解得到的。与之相反,在BPE和LiCoO2正极界面处的分解反应较弱。在BPE/LiCoO2界面上形成了由少量有机材料和Li3N、Li2O、Li2CO3、LiF等无机材料组成的CEI薄层。CEI层的厚度较薄,这是PEO分解的少和界面相容性好的结果。这也是BPE凝胶电解质与4.5V钴酸锂界面稳定的原因之一。

文 章 链 接

An ultra-thin polymer electrolyte for 4.5 V high voltage LiCoO2 quasi-solid-state battery

https://doi.org/10.1016/j.cej.2022.140846

通 讯 作 者 简 介

梁健能,2015年本科毕业于中南大学,2020年毕业于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师从孙学良院士。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获得者。担任国际学术期刊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Frontiers in Chemistry等期刊审稿人。主要从事的研究工作集中在固态电解质的合成、固态锂离子电池、固态锂硫电池、界面工程、以及使用原位表征技术对电池的界面物理、化学性质等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多项原创性成果。

已发表超过50余篇SCI论文,他引次数》2800次,H因子30.其中以第一作者/共同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共同通讯作者在Adv. Energy Mater., Nano Energy, Energy Storage Mater., J. Mater. Chem. A等国际著名期刊上共计发表10篇论文,申请中国专利4项。

欧阳晓平,男,1961年1月生。1989年在西北核技术研究所实验核物理专业获得硕士学位。2002年在复旦大学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专业获得博士学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少将,第十九届中央候补委员。

长期从事脉冲辐射场探测与诊断技术研究,先进能源材料与器件研发,在辐射探测与诊断方法,探测技术和器件研发方面取得系统性创造性成果,先后获国家发明奖、科技进步奖5项,部委级一、二等奖10项,国家发明专利30余项,论文、报告180余篇,其中,SCI、EI收录100余篇,出版专著1部。

提出放射性粒子发动机空间推进概念,脉冲射线束能量光学测量与诊断方法,主持宽禁带半导体探测技术研究并取得突破性进展。先后获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奖,全国发明与创业特等奖,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全国优秀博士后,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和当代发明家等荣誉。现为湘潭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浙江大学兼职教授,西北核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张黔玲,深圳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1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化学专业,获博士学位。2001年7月起在深圳大学工作。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讯评议专家、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通讯评审专家、国际学术期刊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等特约审稿人。

近年来一直从事石墨烯及其复合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其在能源存储与转化等方面的应用研究,取得很多创新性成果。近年来主持完成10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973项目子课题、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深圳市重大产业技术攻关项目和深圳市基础研究重点项目等;在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Science China Chemistry、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等期刊上发表SCI收录论文200多篇,论文被他引4000多次;

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次、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深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申请获得国际、国内发明专利40多项;2006年被评为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校级培养对象, 2009年被认定为深圳市高层次人才地方级领军人才,2021年被评为深圳大学优秀学者。

刘剑洪,深圳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深圳市高层次人才,深圳应用技术大学兼职教授,曾经担任深圳大学科技处处长、深圳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院长等职务。现任深圳市功能高分子重点实验室主任、深圳市类石墨烯复合锂离子动力电池工程实验室主任,兼任深圳市化学化工学会理事长、广东省化学会副理事长、深圳市石墨烯协会副会长、深圳市电池协会副会长、中国材料研究学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分会常务理事、中关村石墨烯产业联盟执行副理事长。

主要研究领域为功能高分子材料、石墨烯的制备与应用、锂离子电池及关键材料等。先后承担了国家863计划、973项目、国防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面上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等30多项;多次荣获教育部、广东省和深圳市科技进步奖项;

在国际知名期刊Energy&Environmental Science、Advanced Materials、Appil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Nano Energy等期刊发表论文200多篇。申请获得了中国、美国、欧洲、日本等发明专利70多项;多项科研成果已成功实现产业化;创办了深圳市本征方程石墨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致力于石墨烯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及产业化应用。

审核编辑 :李倩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电解质
    +关注

    关注

    6

    文章

    786

    浏览量

    19916
  • 能量密度
    +关注

    关注

    6

    文章

    287

    浏览量

    16411
  • 固态电池
    +关注

    关注

    9

    文章

    663

    浏览量

    27338

原文标题:浙江大学与深圳大学CEJ:一种超薄半固态聚合物电解质及其在4.5V高电压钴酸锂的应用

文章出处:【微信号:Recycle-Li-Battery,微信公众号:锂电联盟会长】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评论

    相关推荐

    氧化布局格局览 氧化电解质何以撑起全固态

    今年以来,各式各样的固态、全固态电池开始愈发频繁且高调地现身,而背后均有氧化电解质的身影。
    的头像 发表于 05-16 17:41 729次阅读

    调控固态电解质电场结构促进锂离子高效传输!

    聚合物固态电解质得益于其易加工性,最有希望应用于下固态金属电池。
    的头像 发表于 05-09 10:37 374次阅读
    铌<b class='flag-5'>酸</b><b class='flag-5'>锂</b>调控<b class='flag-5'>固态</b><b class='flag-5'>电解质</b>电场结构促进锂离子高效传输!

    请问聚合物电解质是如何进行离子传导的呢?

    目前的聚合物电解质体系中,高分子聚合物室温下都有明显的结晶性,这也是室温下固态
    的头像 发表于 03-15 14:11 690次阅读
    请问<b class='flag-5'>聚合物</b><b class='flag-5'>电解质</b>是如何进行离子传导的呢?

    聚合物锂电池是什么 锂离子电池和聚合物锂电池的区别

    聚合物锂电池是什么 锂离子电池和聚合物锂电池的区别  聚合物锂电池是一种新型的锂离子电池,它采用了由聚合物形成的
    的头像 发表于 03-07 16:54 1099次阅读

    不同类型的电池的电解质都是什么?

    聚合物,如固态电池,固态陶瓷和熔融盐(如钠硫电池)中使用的聚合物。 铅酸电池 铅酸电池使用硫酸作为电解质。充电时,随着正极板上形成氧化铅(P
    的头像 发表于 02-27 17:42 1030次阅读

    介电填料诱导杂化界面助力负载金属电池

    采用高安全和电化学稳定的聚合物固态电解质取代有机电解液,有望解决液态金属电池的产气和热失控等问题。
    的头像 发表于 01-22 09:56 719次阅读
    介电填料诱导杂化界面助力<b class='flag-5'>高</b>负载<b class='flag-5'>锂</b>金属电池

    固态电解质离子传输机理解析

    固态电解质中离子的迁移通常是通过离子扩散的方式实现的。离子扩散是指离子从个位置移动到另个位置的过程,使得电荷材料中传输。
    发表于 01-19 15:12 1671次阅读
    <b class='flag-5'>固态</b><b class='flag-5'>电解质</b>离子传输机理解析

    关于固态电解质的基础知识

    固态电解质室温条件下要求具有良好的离子电导率,目前所采用的简单有效的方法是元素替换和元素掺杂。
    的头像 发表于 01-19 14:58 1.5w次阅读
    关于<b class='flag-5'>固态</b><b class='flag-5'>电解质</b>的基础知识

    固态电池竞争趋向白热化 固态电池量产先行

    固态电解质有更宽的电压窗口(可达5V以上),因此能兼容更高比容量的正负极材料,如超高镍正极、富锰基正极、硅基负极和
    发表于 01-12 09:45 319次阅读
    <b class='flag-5'>固态</b>电池竞争趋向白热化 <b class='flag-5'>半</b><b class='flag-5'>固态</b>电池量产先行

    固态电池和固态电池的优缺点

    详细介绍固态电池和固态电池的优缺点。 固态电池的优点 安全性
    的头像 发表于 12-25 15:20 1.1w次阅读

    固态金属电池内部固化技术综述

    高能量密度金属电池是下代电池系统的首选,用聚合物固态电解质取代易燃液态电解质是实现高安全性和
    的头像 发表于 12-24 09:19 3332次阅读
    <b class='flag-5'>固态</b><b class='flag-5'>锂</b>金属电池内部固化技术综述

    一种有机-无机非对称固态电解质,实现长循环稳定的高压锂电池

    通过非对称有机-无机复合固态电解质的协同效应,改善了不同阴极(LiFePO4和LiNi0.8Mn0.1Co0.1O2)/锂电池的循环稳定性,显著拓宽了电化学稳定窗口(5.3 V)并大大增强了
    的头像 发表于 12-10 09:23 1255次阅读
    <b class='flag-5'>一种</b>有机-无机非对称<b class='flag-5'>固态</b><b class='flag-5'>电解质</b>,实现长循环稳定的高压锂电池

    和三元电池电阻谁比较大?

    。本文将详细讨论这两电池的结构、材料组成、工作原理以及电阻等方面的差异。 首先,我们来了解锂电池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的头像 发表于 11-21 16:05 856次阅读

    利用三甲基硅化合改善硫酸盐固态电解质与阴极材料的界面稳定性

    这篇研究文章的背景是关于固态锂电池(ASSBs)中硫化固态电解质的界面稳定性问题。
    的头像 发表于 11-01 10:41 972次阅读
    利用三甲基硅化合<b class='flag-5'>物</b>改善硫酸盐<b class='flag-5'>固态</b><b class='flag-5'>电解质</b>与阴极材料的界面稳定性

    金属电池正负离子协同调节功能的两性离子聚合物电解质的原位构建

    聚合物的两性离子段通常是刚性的,导致所有聚合物两性离子电解质通常太硬而无法与电极充分接触,这可能导致界面电阻和设备的短寿命。
    发表于 10-17 15:48 662次阅读
    <b class='flag-5'>锂</b>金属电池正负离子协同调节功能的两性离子<b class='flag-5'>聚合物</b><b class='flag-5'>电解质</b>的原位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