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具二维亚铁磁性石墨烯系统首次合成

深圳市赛姆烯金科技有限公司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科技日报 2022-12-21 10:35 392次阅读

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大学的科学家与外国同事合作,在世界上首次在石墨烯中创造出二维亚铁磁性,所获得的石墨烯的磁性状态为新的电子学方法奠定了基础,有望开发出不使用硅的替代技术设备,提高能源效率和速度。

石墨烯是碳的二维改性形式,是当今所有可用的二维材料中最轻、最坚固的,而且具有高导电性。2018年,圣彼得堡国立大学的研究人员与托木斯克州立大学、德国和西班牙的科学家一起,首次对石墨烯进行了修饰,并赋予了它钴和金的特性,即磁性和自旋轨道相互作用(在石墨烯中的运动电子与其自身磁矩之间)。当与钴和金相互作用时,石墨烯不仅保留了自身的独特性质,而且部分具有了这些金属的特性。

作为新研究的成果,研究团队合成了一个具有亚铁磁性状态的石墨烯系统。这是一种独特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物质在没有外部磁场的情况下具有磁化作用。他们使用了与之前类似的基底,该基底由一层薄薄的钴和表面的一种金合金制成。

在表面合金化过程中,位错环在石墨烯作用下形成。这些环是钴原子密度较低的三角形区域,金原子更靠近这些区域。此前,人们知道单层石墨烯只能以均匀的方式完全磁化。然而,新研究表明,通过与基底结构缺陷的选择性相互作用,可以控制单个亚晶格的原子的磁化强度。

“这是一个重大发现,因为所有的电子设备都使用电荷,并在电流流动时产生热量。我们的研究最终将允许信息以自旋电流的形式传输。这是新一代电子产品,一种根本不同的逻辑,以及一种降低功耗和提高信息传输速度的技术开发新方法。”圣彼得堡国立大学纳米系统电子和自旋结构实验室首席副研究员阿尔特姆·雷布金解释说。

此次合成的石墨烯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强烈的自旋轨道相互作用,这种加强可以通过石墨烯下金原子的存在来解释。在磁性和自旋轨道相互作用参数的一定比例下,石墨烯有可能从熟悉的状态转变为一种新的拓扑状态。

研究结果发表在最近的《物理评论快报》上。

78c983ba-80ce-11ed-8abf-dac502259ad0.png

信息来源:科技日报

审核编辑 :李倩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磁场
    +关注

    关注

    3

    文章

    899

    浏览量

    24483
  • 电子设备
    +关注

    关注

    2

    文章

    2851

    浏览量

    54288
  • 石墨烯
    +关注

    关注

    54

    文章

    1592

    浏览量

    80640

原文标题:具二维亚铁磁性石墨烯系统首次合成

文章出处:【微信号:深圳市赛姆烯金科技有限公司,微信公众号:深圳市赛姆烯金科技有限公司】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相关推荐

    EastWave应用:光场与石墨和特异介质相互作用的研究

    图 1-1模型示意图 本案例使用“自动计算透反率模式”研究石墨和特异介质的相互作用,分析透反率在有无石墨存在情况下的变化。光源处于近红外波段。 模型为周期结构,图中只显示了该结构
    发表于 02-21 08:42

    一文速览石墨的奥秘

    石墨属于二维碳纳米材料,具有优秀的力学特性和超强导电性导热性等出色的材料特性,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物理学家安德烈·盖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由于成功从石墨中分离出
    的头像 发表于 02-18 14:11 237次阅读
    一文速览<b class='flag-5'>石墨</b><b class='flag-5'>烯</b>的奥秘

    氧化石墨制备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

    氧化石墨(GO)是一类重要的石墨材料,具有多种不同于石墨的独特性质,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
    的头像 发表于 02-09 16:55 277次阅读
    氧化<b class='flag-5'>石墨</b><b class='flag-5'>烯</b>制备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

    魔角石墨,超流刚度首次测得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的物理学家首次在“魔角”石墨中直接测量了超流刚度。超流刚度是衡量材料超导性的一个关键指标。这是科学家首次二维
    的头像 发表于 02-07 11:14 238次阅读
    魔角<b class='flag-5'>石墨</b><b class='flag-5'>烯</b>,超流刚度<b class='flag-5'>首次</b>测得

    一文解读氧化石墨制备的研究进展

    氧化石墨(GO)是一类重要的石墨材料,具有多种不同于石墨的独特性质,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
    的头像 发表于 01-21 18:03 287次阅读
    一文解读氧化<b class='flag-5'>石墨</b><b class='flag-5'>烯</b>制备的研究进展

    石墨发现到鸟粪掺杂石墨,未来将会如何?

    of Graphene》的观点论文。这篇文章回顾了石墨发现的二十年历程,强调了这一材料在基础科学和应用技术领域的广泛影响。文中提到,石墨的独特性质,如超强的导电性和力学强度,使其
    的头像 发表于 01-16 14:11 273次阅读
    <b class='flag-5'>石墨</b><b class='flag-5'>烯</b>发现到鸟粪掺杂<b class='flag-5'>石墨</b><b class='flag-5'>烯</b>,未来将会如何?

    石墨的分类

    石墨是一种由碳原子以sp²杂化轨道构成的二维纳米材料,具有独特的六角蜂窝状晶格结构。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石墨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按层数分
    的头像 发表于 01-14 14:37 742次阅读

    雷钰团队及合作者在二维材料缺陷调控及生物应用等领域取得新进展

    石墨首次被成功剥离之后,二维材料于储能、柔性器件、电子学、光子学、生物医学以及催化等诸多领域均展现出广泛的应用前景。在可规模化合成
    的头像 发表于 12-31 11:36 359次阅读
    雷钰团队及合作者在<b class='flag-5'>二维</b>材料缺陷调控及生物应用等领域取得新进展

    石墨材料如何推动量产芯片的新时代?

    及其二维同类材料的未来又将如何?石墨在电子学的初期2004年,康斯坦丁·诺沃塞洛夫和安德烈·盖姆在曼彻斯特大学首次分离出
    的头像 发表于 12-25 10:42 621次阅读
    <b class='flag-5'>石墨</b><b class='flag-5'>烯</b>材料如何推动量产芯片的新时代?

    铁磁性的概念、产生机理、应用

    本文简单介绍铁磁性的概念、产生机理、应用等内容。 铁磁性是一种最引人入胜且被广泛研究的磁现象,指某些材料(如铁、钴、镍及其合金)表现出强大且永久磁性的机制。这种特性使铁磁性材料在从家用
    的头像 发表于 12-06 16:36 2204次阅读

    石墨发热油墨为汽车后视镜带来智能电加热保护

    Haydale石墨发热油墨采用了先进的石墨纳米材料,这是一种极为强大的导电材料。通过将石墨
    发表于 11-15 15:55

    AFM | 二维材料MXene的光电转换与储能进展

    研究背景随着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对石墨二维材料光电性质的发现,人们对除石墨之外的其他二维平面材
    的头像 发表于 11-11 01:01 1293次阅读
    AFM | <b class='flag-5'>二维</b>材料MXene的光电转换与储能进展

    石墨和白石墨(氮化硼)的作用区别

    石墨石墨是一种由碳原子以sp²杂化轨道组成六角型呈蜂巢晶格的二维碳纳米材料。这种独特的结构赋予了
    的头像 发表于 10-06 08:01 773次阅读
    <b class='flag-5'>石墨</b><b class='flag-5'>烯</b>和白<b class='flag-5'>石墨</b><b class='flag-5'>烯</b>(氮化硼)的作用区别

    什么是石墨和白石墨

    石墨石墨是一种由碳原子以sp²杂化轨道组成六角型呈蜂巢晶格的二维碳纳米材料。这种独特的结构赋予了
    的头像 发表于 09-30 08:02 617次阅读
    什么是<b class='flag-5'>石墨</b><b class='flag-5'>烯</b>和白<b class='flag-5'>石墨</b><b class='flag-5'>烯</b>?

    二维氮化硼高效声子桥效应让快充不再过热

    随着电子器件功率密度的持续攀升,热管理系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在高功率应用场景中,如电动汽车与手机的快速充电,电池或芯片的热失控已成为引发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为提高系统的散热效率,二维材料如
    的头像 发表于 05-15 08:10 800次阅读
    <b class='flag-5'>二维</b>氮化硼高效声子桥效应让快充不再过热